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哲学思考_小康社会论文

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哲学思考_小康社会论文

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种哲学审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发展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哲学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 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在 江泽民同志的报告这一纲领性文献中,多次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内在要求。本文拟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论述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 证关系,揭示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关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 我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的历史任务作出哲学审视。

一、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十分重视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马克思 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他们的需要即 他们的本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 这是从哲学高度对人的需要的全新思考。从社会关系层次看,人的需要是人追求自己的 对象的一种本质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由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通过人的实践 活动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和人们的社会关系本身又构成需要的内容。 从社会发展层次看,需要构成一切社会活动观念上的内在动力,它是主体对客体能动关 系的内在化。马克思曾经批评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最严重的错误,就是由于忽视人的需要 而导致对人的忽视。他指出:人“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其目的是使 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393页。)。人的所有实践活动都遵循着两个尺度进行:一个是物的尺度,即客 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再一个就是人的内在尺度,即人的本性的需要。人总是将自 己的需要倾注于对象之中,从而实现其自身的本质力量。整个人类发展史证明,需要在 可能性上构成实践发展的动力,实践则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需要”通过社会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的利益。马克思把利益看作是主体与 客体关系的范畴,它包含着主体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对象两个方面,利益表示的是人的 需要对所需要对象的占有关系。如果说物理世界服从物体运动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的 发展则服从利益的原则。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的活动持续发展的现实动因,正是利益使得 人的本质力量凝聚于对象之中,以改造对象来满足自身的需要,由此又决定了人们从事 活动的价值取向。价值实质上是客体性质与主体需要的结合。如果客体不能满足主体的 需要,就谈不上构成价值关系。所谓历史,也就是人们为自身的利益(需要)而进行创造 价值的活动。就利益与经济关系而言,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 为利益表现出来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307 页。);就利益与思想或道德的关系而言,马克思说:“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 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6页。);应关注 “群众对这样或那样的目的究竟关怀到什么程度,这些目的唤起了群众多少热情。

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环节。在《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 ,关于林木盗窃法等问题的辩论,使马克思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的问题发表意 见的难事,于是对曾经相信过的黑格尔哲学产生苦恼的疑问。这促使他转向对社会经济 问题的研究,转向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完全颠倒了国家和家庭、 市民社会的关系,“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 而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 56年版,第250—251、663页。)。这一思路的大转变使马克思认识到:“要获得理解人 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锁钥,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成‘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 当到黑格尔所那样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 ,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09页。)。这种艰辛寻找的理论硕果,就是唯物史观的系统 建立;其政治硕果,就是把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副本”的批判推进到对“原本”的批 判。对于未来社会的建设,马克思、恩格斯从原则上指出:“人类的联合今后不应该再 通过强制,即政治的手段来实现;而应该通过利益,即社会的手段来实现。它以这个新 原则为社会的运动奠定了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 版,第250—251、663页。)。

邓小平同志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倡导改革开放,最根本的一点,就是 重新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需要观和利益观,将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上升到执政党全 部社会活动的最高普遍原则。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离开这个主要的内容 ,政治就变成空头政治,就离开了党和人民的最大利益”(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0页。)。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邓小平 将其规定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要 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确定为执政党的主要任务?“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 根本的利益”(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146页。)。邓小平通过对我国社会 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后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 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注:《邓小平闻选》第2卷,第163 、146页。)1992年初,针对我国改革中纠缠不清的姓“资”姓“社”的争论,判断的标 准到底是什么?邓小平说:“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 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因此,可以将我国新时期的改革 开放,概括为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孜孜不倦地寻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充分 体现唯物史观利益原则的途径的成功实践。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就是着眼于人民群众 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代表着我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中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唯物史观关注的中心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其精神实质就是关注人的发展问题。他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 社会里,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 本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37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历史上人的发展作出考察,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 义者所向往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0页。);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 历史上唯一“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注:《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49页。)。《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未 来的社会形态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 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32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作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又把它看成是一个 历史生成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一个独特视角,就是将其与人的需要相联系 。

其要点之一,是强调人的需要同人的本质的同一。早在1844年的《詹姆斯·穆勒<政治 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马克思就说:“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 的本质,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37页。),因为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的外界对 象,恰恰也就是人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一个重 要批注写道:“人体、需要、劳动”。在这三者的逻辑性层次中,“人体”是基本前提 ;“需要”是“人体”的存在状态和“劳动”的内在动力;“劳动”是“人体”存在的 基础和“需要”的实现手段。由此,马克思又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 别于其他一切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 页。)。

其要点之二,是强调人的需要在历史上是不断发展的,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马克 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实践中,“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 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 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32页。)。在最初的社会形态中,维持生存的物质需要几乎 是唯一的需要。社会发展后,人的需要逐渐多样化、复杂化。马克思认为,从内容上看 ,人的需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从层次上看,人的需要可 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恩格斯根据这个观点,把广义的生活资料分为 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包括衣、食、住等生理和 生活需要以及繁衍后代的两性需要等;享受需要是人在满足生存需要基础上形成的一种 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发展需要则是人为了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增强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普遍性看成是未来 社会的特征,认为社会主义形态的前提是工人有较高的生活需要;如果抛掉狭隘的资本 主义形式,那么,财富就是在普遍交换中造成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 普遍性。

其要点之三,是以人的历史发展为尺度,建立了三大社会形态学说。马克思将其概括 如下:“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 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 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 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 造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108—109、109页。)马克 思由此对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作出论述: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 ,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 ,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第104、108—109、109页。),这种生产力“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 遍性和全面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108—109、109页。) 。与此同时,马克思又对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异化”所产生的人的“畸形发展”展 开了尖锐的批判。

其要点之四,是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何谓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将其定义 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是 :作为类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其主要表现是劳动;作为社会的 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现实个人,人的本 质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精神因素等多种属性的统一体。由此出发,马克思认为:1.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将人的丰富的能力(包括体力和 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以及知、情、意等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即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包括经济 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交往关系、家庭关系等)的高度丰富展开与占有。它将由 贫乏变得丰富,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由地域的人变为世界历史的人。3.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它不再受到压抑,不再只是局限在少数人或某些阶层身上,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活不断得到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完善。

其要点之五,是大体上指明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首先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 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 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需要进行制度改革。人在历史上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生 产力的发展程度,而直接则取决于社会关系即社会制度。马克思指出,人类的文明发展 “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 而同每个人的发展相一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一),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124—125页。)。再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要求构成社会“活的有机体”各 要素(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的综合协调发展。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小康社会”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在我国古代《礼记·礼运》中,“小 康社会”不同于“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中两种不同层次的社会形态。邓小平早在19 78年就把“中国式的现代化”与“小康社会”相联系。作为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 念,他解释说:“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 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注:《邓 小平文选》第3卷,第54、161页。)“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4、161页。)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20多 年的艰苦奋斗,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人民生活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 务就是在这种情势下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是 对新世纪全党和全国人民战略奋斗目标的科学界定。

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江泽民 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就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 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 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42—43页。)在十六大所作的报 告中他又进一步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 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 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毫无疑问,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实现是共产主义,我国 目前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还远未达到这一理想境界,但是将“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就是自觉地将我们目前从事的事业与最高纲领 相统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分体现出优越性。只有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 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 。它反映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对现代化的认识都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其现实根据是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利益。首先,我国于1997年提前三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到2000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800美元,人民的生 活跨越了温饱,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至40%和50%左右。这使人们比过去 更加重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提高,从追求“生活水平”到追求“生活质量”。其次, 随着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 思说过:“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注:《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第3卷,第295页。)。市场经济的趋势是“不断扩大流通范围”,它必然打破民 族和国家的闭关锁国,造成世界市场的形成。它会无情地斩断一切封建的、宗法的、血 缘的人身依附关系的羁绊,使狭隘的、地域的个人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这些都为人 的独立性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再次,劳动时间的缩短,使人们可能有越来越多的时 间从事其他创造性活动,“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 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第218—219页。)。个人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提供了职业和岗位流动 的更大可能空间,从而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逐步发挥出来。所有这些都带来了我国人民 群众的需要和利益的多元结构和层次提高。综合以上因素,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经 成为人们的现实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被提上了历史议程。

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其现实针对性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区别。实现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逾越的自然历 史阶段,它体现的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大趋势。中华民族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重返世界 历史发展的主潮流,但是我国的现代化时间上是后发的,性质上是社会主义的,这就有 可能、有必要充分吸取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结合 起来。

从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理性反思出发,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当重视的主要问题有 :

首先,是如何正确对待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现代化进程中是一把双刃利剑, 作为第一生产力它能带来财富的增长,然而仅仅依靠科学技术并不能使人达到整体的幸 福。20世纪的许多思想大家如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都对科学技术在西方畸 形发展所造成的人的主体性的丧失表示悲愤,他们指责“全面的奴役”使人变成了“技 术人”或“单向度的人”。鉴于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既要继续重视 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要防止单纯的科学技术主义倾向。要注重社会的人文关怀,做好自 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看清这两门学科互相汇流的大趋势,实现它们的功能和 价值互补。马克思说:“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 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江 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所作的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 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和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怎样正确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性、自主性经济,它有助于人 的主体意识的生成和发展,带来人的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不断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但是正像一块金币有正反两面一样,作为共性的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的 缺陷。市场经济的主导原则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往往会导致人对物质利益的过 分追求,造成人的物化和片面发展。这些在资本主义社会有充分的暴露。立足于唯物史 观的需要和利益理念,我们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就是要努力发挥市场经济的 积极作用,同时又最大限度地缩小其消极因素,从促进人的发展来说,关键是处理好“ 经济人”与“自由人”的关系。市场经济倡导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而社会主 义则倡导全面发展的“自由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两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重 要的是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做到如马克思所说的:“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 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种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 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5页。)。坚持 “自由人”的价值导向,在“经济人”的基础上实现向“自由人”的发展,是我们在建 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始终应当重视的问题。

再次,是能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西方社会严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完成双重的历史 任务:实现经济增长和保证社会公平。效率与公平是否像鱼与熊掌一样,两者不可兼得 呢?美国经济学家奥肯认为:“为了效率就要牺牲公平,并且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 率”(注: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匈牙利经济学家 科尔内也认为,公平与效率是两种对立的价值体系,“许多社会主义经济的决策困境正 好是由两个不同价值体系的抵触而引起的”(注:亚诺·科尔内:《矛盾与困境》,中 国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106页。)。这确实是一个难解之题,所以需要把市场经济与 社会主义相结合。市场经济追求效率第一,但社会主义又绝不能放弃公平;企业应当追 求效率优先,但对执政党和政府,则不能厚此薄彼,必须将两者相结合,形成互激效应 。其实,人的“需要”赋予公平与效率的社会涵义是很丰富的,它既包括物质利益的, 又包括社会政治的、人际交往的、伦理道德的多种价值取向。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关键在执政党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并 从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效率、维护公平的健康氛围。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再解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但它仍然属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时期。它前承温饱社会,后启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了正确认识这一 点,既不能无视我国进入小康社会、有必要加快现代化建设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新局面,更不能忘掉我们的基本国情,以为不应实行或者可以很快改变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政策。这里就有一个立足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更加全面地坚持并解读我 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问题。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组成。当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后,对这 一矛盾的两方面应当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首先,必须明确“人民群众”是社会需要的主体。社会需要总是由社会各阶层不同的 具体需要构成的,因此执政党应当认真考虑并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需要和利 益,但是在任何时候,最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始终是最重要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必须 首先考虑并努力予以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全面”建设, 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这种全面性既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又要求努 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生活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就说过:“走社会主 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 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374、374页。);“可以设想,在本世纪 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373—374、374页。)为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需要致力于促进东西部 不同地区的共同发展,努力使全国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逐步趋于动态平衡;要以城市为龙 头,以农村为重点,坚持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特别是致力于提高农民的小康程度;需 要更加普遍地让全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其次,不应把人民群众需要的“日益增长”看作仅是量的扩张,要更重视内容上的多 样性。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后,执政党在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根 本出发点的时候,不能陶醉于过去为人民做了什么,应当更多地思考如何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需要,十分关注人民群众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 众不仅仅会对物质需要提出新的要求,而且更加关心文化需要;除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还应当有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出发,江泽民同志在十六 大所作的报告中对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明确指出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把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联合国在1995年就重新定义了增长 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指一个社会在制度、管理、生活质量、财富分配等“品质”上的 进步;一个社会可以有经济增长,却并不一定意味着其社会发展。为此,我们应当逐步 以人文发展指数(HDI)取代单纯的经济指标(GDP),更加重视人们生活质量的总体提高。

再次,应当对“社会生产”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 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并不能简单地将社会生产完全等同于物质生产。马克思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十分强调生产活动包含了人的全部感性的实践活动,这种 全面性,“不是想象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6页。)。按照马克思的广义生产即全面性生产 理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它包括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而从事的 物质资料生产;保证人类种族繁衍而进行的人类自身生产;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精神生 产;作为人类外部感性世界的自然环境的生产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生产。这里特别需要 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不能不涉及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这样指出 :“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 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 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 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注:《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1卷,第43页。)以上几方面的生产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人的需要的全面 性与人类生产的全面性在历史上都是不断发展的。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理 应更加关注这种社会生产的全面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应当全面认识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是整个社 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依然要坚持搞好经济建设 不动摇,但是经济发展的中心是“物”,即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中心 是“人”,即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经济发展必须 服务于人的健康发展。对此,江泽民同志正确地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 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 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 ,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 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 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 年大会上的讲话》,第44页。)

标签:;  ;  ;  ;  ;  ;  ;  ;  ;  ;  ;  ;  ;  ;  

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哲学思考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