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民用建筑中的安装与管理论文_赵广新

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民用建筑中的安装与管理论文_赵广新

北京建宇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0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房地产行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电气化系统是建筑中必不可的一部分。当代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系统的安装工艺和整体质量都直接影响着建筑给人的整体体验,所以提升民用建筑中电气系统的安装、应用和管理水平显得愈发重要。并且随着这几年智能建筑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如何将楼宇中的众多的电气设备通过现场总线联接进行安装、控制、管理是智能化建筑的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如何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这也成为摆在施工人员的首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安装;质量管理

1概念

建筑电气设备在民用建筑中充当及其重要的角色,目前已被当作判定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对保证建筑物内部各系统高效安全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现建筑智能化过程中充当着设备基础的作用。由于电气化设备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对使用环境有相对较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监控,加之电气化设备多是运用于建筑物的整个控制系统中。因此,加强其安装工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有利于保证这些各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2电气自动化在民用建筑中的安装前期准备工作

2.1认真完成民用建筑中的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委托书

民用建筑中的建筑电气设备智能化系统设计委托书要相应的规范要求,首先要做的便是设定委托书的文章结构,然后进行具体流程的撰写。该文件要尽量完整地说明建设单位对于自动化系统的具体目标,设计方需要结合现场进行设计,施工方再根据设计图纸出具相应的施工方案,以满足建设单位对于系统的整体要求。设计委托书需要明确施工图设计对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要求,其中包含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电气设备连接要求以及安装环境要求等。所以,设计委托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各级相关部门需要对此引起足够重视。

2.2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技术准备,另外一方面为材料准备和用具准备。在技术准备中,首先应由施工人员审视图纸,并且清晰图纸所表达的内容,检查图纸中可能存在的诸多漏洞,并在会审中一一明确。而材料准备主要便是明确施工中所需求的材料,购买材料,并将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需明确施工中的技术质量要求,并以此为材料购买要求,采购适合的材料,在购买材料时同时应明确材料进场时间,方便施工现场规划。在施工中准备通常应该包括使用人工和机械设备的准备工作,对于人工而言,施工计划应明确使用劳动力人数,然后由施工单位对外招聘,在招聘时同样应注意人员是否具有驾驶机械设备的资格。同时在计划编制时,应体现机械设备进场的时间,并保证机械设备在规定时间内进场。准备工作中需要多方面的考虑,主要考虑方向便是便利施工过程,同时对施工中所需要的诸多内容提前准备,可以说准备工作看似简单,但同样是电气安装施工的“灵魂”环节。

2.3做好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书的审图工作

设计单位将完整的设计文件递交给建筑单位,然后建筑单位与施工单位同时认真地对图纸中设备的布置方式、设计方案等进行审核。初步的审图要从方案的完整性和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入手,确保图纸没有较大的问题,避免因后期修改而进行建成后的再次整改施工,避免产生资源的严重浪费。接下来的工作便是举行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会议,该会议需要设计单位向建设单位和施工方做图纸的详细解释。其中,对电气部分审图的要求是:确定图纸中的管线布局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配管线设计的合理性;设备型号规格符合要求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落实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选型工作

在民用建筑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备选型多由设计单位根据建筑电气设计进行确定,然后施工方根据设计要求,向相关生产厂家订购,并确保产品符合使用要求。其中,材料、元件和设备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品质,电气设备的相关负责人必须对产品的性能和材料质量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由于材料设备品质关乎到系统的整体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并在设备进场后,客观准确地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的内容,并附上相关设备材料的清单和证明报告,并及时上报建设单位与监理现场检验,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对所进材料进行现场抽样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质量检测。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安装工艺

3.1控制PC即中央控制主机(上位机)

上位机是整个BAS的核心,一般采用工作稳定性比较高工控机(IPC)做为其控制主机,民用建筑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其实就是对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实施大规模监控。由于楼层的控制系统和各可重构的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是公开的,中央控制主机可以使用相同线路中的不同处理器来组成一个控制系统,以达到对整个建筑电气设备全面准确的远程监控。

3.2DDC(下位机)

DDC即直接数字控制器(DirectDigitalController),是整个BAS的关键,DDC作为上位机与现场设备的双方接口,通过系统末端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安装在被控设备的传感元件和执行元件上,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流电压转换器、液位检测器、水流开关等,来收集来自被控设备的信息,将现场检测到的模拟量信号或数字量信号并通过数据传输线路输入至DDC,中央控制主机控制DDC则输出控制信号传送给继电器、调节器等执行元件,对现场被控设备进行控制。从而使被控设备与中央监控室的中央管理监控计算机保持通信联系,实现独立监控有关被控设备,使控制中心统一控制与优化管理。DDC控制功能强、可靠性高、可编写程序等,相当于一台小型计算机,既能独立监控有关设备,又可接受来自中央主机的统一控制与管理。

3.3通信网络

中央管理计算机与DDC之间的信息传送,由数据传输线路(通信网络)实现,较小规模的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简单地使用屏蔽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3.4输入设备安装

输入设备应当位于可以能够满足其功能需要的位置,且便于工作人员日常的维护和调试工作。类型不同的传感器应该按照其设计要求、使用规则并结合施工现场确定其位置: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应当避免出风口以及蒸汽放空口处;流量计、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阀门等不能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并且以上传感器的按照必须与工艺管道的安装同时进行。

3.5输出设备安装

输入设备在安装前必须通过模拟动作进行测试;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使风阀、电动阀门的剪头与实际运行的水流方向以及开闭状态保持一致;当电动阀门与管道口径不一致时,应当采取渐缩管件并进行多次试验,在计算和测试后,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时才可进行安装;电动和电磁调节阀通常安装在回水管上。

3.6民用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总线布置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的布线原则为:弱电线路不得与强电线路同槽同管布线,而在布线完成后,需要检查之前所布设的线路和接口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检测一些线路专用的导线,比如温度传感器线路、通信线路、火灾应急线路、视频线路、广播背景音乐线路等,这些线路一般还要使用设置专门的信号屏蔽线;此外,设备元件的部分接地端也必须连接在建筑物接地干线上,例如DDC、计算机、网关、室外监控设备等。由于民用建筑中还分布有其他电子设备,这些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工作频率等各不相同,所以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接地。在屋面控制设备中还需装设专用防雷浪涌保护器防止雷击。

4结语

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民用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保证其高效稳定,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有必要对其安装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研究。电气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运行主要通过各元件的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等方面来保障,例如系统线路、数据收集处理装置等。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就必须要保证安装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且注意安装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相应的规范标准,确保系统后期安全可靠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高莉,赵朝辉.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J].电子制作,2015,11:261.

[2]汤和营.论述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监理[J].现代装饰(理论),2015,10:235.

论文作者:赵广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  ;  ;  ;  ;  ;  ;  ;  

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民用建筑中的安装与管理论文_赵广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