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幼门急诊 江苏南京 210036
【摘 要】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门诊患儿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6月本院儿科门诊124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家长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对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和提高患者满意度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升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
【关键词】系统健康教育;留置针;儿科门诊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科护患矛盾的焦点[1]。为满足临床需求,我院儿科门诊近年来开展留置针静脉输液,但是由于患儿活泼好动、配合差,家长缺乏留置针护理知识,造成了留置时间短,易出现堵管、渗出、意外脱管等并发症,影响了患儿的安全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为此我们开展了系统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6月我院儿科门诊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1240例,年龄在1个月至13岁之间,平均年龄3岁3个月,男632例,女608例,上呼吸道感染60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85例,肺炎326例,疱疹性咽峡炎42例,婴儿腹泻8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20例和对照组62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由在门诊输液室工作三年以上的护士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使用3M透明敷贴和3M自粘绷带妥善固定,每日输液结束后采用BD预充式封管液进行脉冲式正压封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静脉输液前健康教育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告知患儿及家长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输液速度及输入液体所需时间;告知患儿及家长留置针相比于头皮针的优点,套管柔软,进入血管后立即软化,在血管中呈漂浮状态,减少输液外渗,避免每日穿刺,保护患儿血管,减少患儿痛苦,消除患儿及家属的恐惧与疑虑;告知家长置管费用,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家长静脉留置针一般可留置3~4天,有可能会出现静脉炎、液体渗出、导管堵塞移位、意外脱管等并发症,但是通过正确的家庭护理可以预防。
1.2.2静脉输液中健康教育 穿刺时护士耐心指导患儿和家长配合;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避开关节及静脉瓣且易于固定的血管;置管后妥善固定,告知患者药物作用,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加强巡视,保持透明敷贴周边的皮肤清洁干燥,发现留置局部有红肿、疼痛等及时处理;留置肢体可适当活动,但不宜过度用力或剧烈活动,家长要注意患儿举动,分散患儿注意力;发放护理包,印有留置针护理要点及医院联系电话;输液室利用海报、电视等工具循环宣教。
1.2.3静脉输液后健康教育 告知家长因护士不能对门诊留置针输液患儿进行24h护理,带管回家期间需家长配合才能确保输液安全[3]。具体家庭护理措施如下: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留置部位不要轻易接触水源,沐浴时可外裹防水保鲜膜,如果敷贴潮湿或卷边严重请立即返院处理;留置针所在肢体可适当活动,但不宜剧烈运动及提重物;睡眠时不压迫该侧肢体,穿衣时应先穿穿刺侧,脱衣时应后脱穿刺侧;下肢置管者尽量避免下地活动,减少重力作用所致的导管堵塞;留置针管内可能会有少许回血情况,这不会影响患儿的健康和后续输液;家长要留意患儿的举动,切勿用力扭曲或向外牵拉,夜间睡眠时可在置管肢体处套上宽松的袜套,防止留置针断裂或意外脱管;若不慎脱管,家长应立即用家庭护理包中的无菌敷贴压迫针眼处5~10min止血。提供科室电话号码,24h接受患者咨询。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家长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为97.1%(602/6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518/620),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能让更多家长了解并接受留置针。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4]。临床上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容易忽略对基础护理操作的健康教育[5]。静脉输液是儿科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留置针输液的广泛应用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家长不了解门诊可使用留置针及留置针的优点,而且临床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工作量大,对留置针使用的健康教育缺乏主动性,往往只限于回答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容易导致留置失败或留置时间缩短[6],系统健康教育在门诊患儿留置针输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系统健康教育延长了家庭留置时间。我科自门诊开展使用留置针开始,规范了留置针固定手法,手脚穿刺部位使用3M绷带“8字法”固定,头部使用网套固定以防滑脱。置管期间,要求护理人员做好每日评估:一看绷带是否清洁、在位;二看贴膜有无卷边;三看皮肤局部有无红肿、针眼处有无渗血;四看管道是否通畅,确保导管功能正常方可继续使用。表1中,对照组患儿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1.91天(46±10 h),通过系统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平均留置时间延长为3.46天(83 ±12 h)。置管时间延长,减少了反复穿刺,减轻了患儿痛苦,改善了护患关系。
系统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在门急诊留置针护理质量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将患者满意度调查作为一项重要手段,科室质控小组自行设计出《门诊小儿留置针使用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穿刺技术、留置针的固定效果、家庭注意事项了解程度等多方面内容。通过系统健康教育,患儿家长满意度由原来的83.5%提高到97.1%,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系统健康教育在门诊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护理人员不能仅限于规范的护理操作,而将健康教育当成一种空洞的形式,应重视健康教育的过程及效果评价,加强患儿家长对留置针相关知识的了解,满足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最终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信任度。
参考文献:
[1]张春梅,彭文涛.不同年龄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现况调查[J].四川医学,2014,35(1):124~125
[2]顾亚萍.健康教育对门诊小儿留置针输液的护理疗效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9):95~96
[3]毕东军,蔡玉英.推行门诊小儿留置针输液的实践和探讨[J].护理与康复,2008,7(7):533~534
[4]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
[5]崔丽君,魏雪梅,杨立倩,等.对浅静脉留置针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5):500
[6]朱旗霞,吴玲,林玉贞.健康教育对门诊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8):2198~2199
作者简介:
陈慧铭(1987.11-),女,江苏盐城人,护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陈慧铭,王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患儿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家长论文; 静脉论文; 门诊论文; 满意度论文; 系统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