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景园林中景观的生态设计论文_殷龙飞

浅析风景园林中景观的生态设计论文_殷龙飞

江苏红太阳工业原料城有限公司 210000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持续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许多城市环境大幅度恶化,市容市貌岌岌可危,因此,城市规划和设计者开始重视生态设计这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设计是指设计过程中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将开发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的设计形式。景观的生态设计是一种新式美学观念,也夹杂着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也隐含着自然与人类的协调发展关系。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引言

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人文建设,更加希望塑造出一个适合生产、生活的综合环境。当前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很多城市都出现了雾霾现象,并且水污染、土地污染也较为严重。此种情况下,通过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生态设计,能够获得良好的改善效果,整体上不会造成严重的问题,同时,能够对生态体系做出有效的重塑,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1风景园林的基础概念

风景园林可以用分解的形式进行理解。园林本意是花园和林园的统称;风景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北欧艺术家进行创作,能够表现出自然或者田园场景的绘画形式,后来到17世纪时风景一词指可以一眼望尽的范围。现在也用来指具有共同视觉特征而未必一眼望尽的疆域;风景园林是从事风景和园林设计的行业的名称,其相关从业人员被称为风景园林师。中国风景园林到现在具有近三千年的悠久历史,但直到1951年才成立了造园专业并发展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是涵盖了设计、施工和经营管理三者的综合实践性学科。其中包括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大地景物等方向。好的风景园林景观能够给人们带来惬意、舒适的感受,我国古代的风景园林景观多样,在我国诗人的作品中能够体会到这种风景园林的美妙之处,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荀鹤的“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韩翃的“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闲阶坐夕阳。麈尾手中毛已脱,蟹螯尊上味初香。春深黄口传窥树,雨后青苔散点墙。更道小山宜助赏,呼儿舒簟醉岩芳。”风景雅致、风格各异的风景园林景观是我国历史悠久和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代表。

2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遵循的原则

2.1生态性原则

生态设计要求园林的规划应充分的发挥景观植物的生态功能,实现其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吸声降噪的作用,在美化城市环境,带给人们审美体验的同时,满足风景园林景观生态效益的需要。为了保证风景园林景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在进行园林的设计时,应根据不同植物生态功能和生活习性上的差异,合理的进行规划。例如,坐落在工厂附近的园林,应当种植对二氧化硫、氟氯烃等有害物质抗性较强、并能够对其起到吸附与固定作用的黄杨、女贞等植物;如果园林靠近公路,则可以选择对氮氧化物耐受力较强、同时能够对灰尘起到吸附作用的植物。

2.2因地制宜原则

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也应当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具体状况进行规划。园林景观的建设需要用到大量的植物,而植物的成活率、管理费用、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园林景观的各项功能。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时,应当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尽可能的选择当地的植物进行园林布景,以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缩短植物适应新环境的时间,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降低植物的管理难度,节约园林景观管理与维护的资金,确保风景园林景观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2.3生物多样性原则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时,如果单纯的依靠少数几种植物来构成园林的整体景观,不仅会损害园林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底蕴,而且也会降低园林对外界条件变化的抵抗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生态设计的角度上来看,只有复杂的生态系统,才具有良好的抵抗力稳定性,能够有效的降低环境变化对自身的不利影响。而过于单一的生态系统则较为脆弱,一旦外界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便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引起植物大量死亡,对园林景观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园林景观中植物的科学配置是发挥生态效益的重要保证,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的规划时,要尽可能的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在园林景观内部建立完整的食物链和物质循环网络,从而增强园林景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好的实现园林景观的生态效应。

园林绿地中草坪和树木都起着净化空气、防暑降温、吸附尘土、减弱噪声的作用,能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要搞好植物配置就要掌握和运用好生态学、林学、园艺学、美学等专业的知识。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生态功能和观赏特性。尽量多的应用本土植物造景,本土植物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保护本地物种的繁荣稳定,而且符合适地适树的原则,有利于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

2.4人性化原则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的的建设时,也要遵循人性化的原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现园林景观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同时,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审美需求和观赏需要。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时遵循人性化的原则,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的场地,使人们更加贴近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对缓解现代都市人群的心理压力,保证人群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3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的对策

3.1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景观生态设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很多挑战需要应对,为了在景观生态设计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应坚持利用乡土资源,投入较多的心血。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乡土资源是日后重点设计、利用对象,应坚持按照科学的模式操作,减少错误工作内容的实施。

3.2尊重场所自然演进过程

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生态设计,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讨论,如果在后续工作开展层面上,没有按照合理化的模式来应对,不仅会在日后工作中造成严重的损失,还有可能影响到地方的长久发展。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认为设计工作的践行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场所的自然演进过程,不仅能够在各方面工作的实施上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可以在多方面工作的综合部署中实现灵活调整,减少错误的自然干预。从这一点来看,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生态设计过程,应积极遵从自然的演进,而不是强硬的破坏。

3.3加强植物、生物多样性

对于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生态设计而言,通过执行良好的保护、优化、引导手段后,基本上能够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同时,能够在具体工作的实施层面上取得良好效果。建议在未来工作实施过程中,加强植物、生物的多样性,利用植物对部分动物提供食物,利用动物更好地保护植物生长。另一方面,多样性的操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用,尤其是在工作的多方面实施上,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至于造成严重的安全漏洞,能够在后续工作的发展上,不断创造出较高的价值。

结语

中国风景园林事业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事业。园林景观设计是沟通人与自然的具体途径和手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已成为当代园林景观设计师的首要任务。随着中国景观建设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规范,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园林景观行业定会有自己特色的设计品牌。

参考文献:

[1]杨千卉.试论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才智,2017(16)

[2]何火千,梁小龙.试析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

[3]余娟.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2017(2)

论文作者:殷龙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浅析风景园林中景观的生态设计论文_殷龙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