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复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用户服务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复合图书馆概念、内涵
复合图书馆这一概念是美国图书馆学家苏顿在1996年首先提出的,他将图书馆划分为4种类型,即传统型、自动化型、复合型和数字型。他认为:在复合图书馆中,印刷型信息和数字化信息共同构成馆藏信息资源,二者之间的平衡将逐渐向数字化倾斜。英国电子图书馆项目部主任路斯布里奇(Chris Rusbridge)则把复合图书馆看作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之间的过渡形态。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平菲尔兹(Stephen Pinfields)的观点,他认为: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之间的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中,既提供电子信息资源也提供对印刷型信息资源的利用。复合图书馆旨在将各种技术引入图书馆,并探索在电子和印刷的双重环境下将系统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集成的检索和信息服务。穆里(R.Murray)的观点是说:复合图书馆是在一个机构框架内,不依赖存放地点、载体形式和管理范畴,以集成的和因地制宜的方式提供对广泛的信息服务和利用的一种管理环境。我国台湾学者顾敏教授认为,“复合图书馆是电子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复合”。我国图书馆学者黄宗忠给复合图书馆做如下定义:复合图书馆是在一个机构框架下,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并有机结合于一体,它是围绕信息存储的物理场所和信息空间,应用各种技术,对印刷型、电子型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转化、管理,实现一体存取,为信息用户提供馆内服务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服务。
相对于传统图书馆学来说,复合图书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人们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定义,但各种说法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点。这就是:(1)复合图书馆必须以传统的实体图书馆为基础。(2)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既是实体的又是虚拟的;既有印刷型的信息,也提供数字化信息。(3)通过引进多种技术,实现电子和印刷的双重环境下系统和服务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不同类型信息的一体化存取。(4)在信息资源建设上要逐步加大数字化资源的比例,为实现真正意义的数字化图书馆打下基础。
2 复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用户服务
2.1 复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既然无纸化的数字图书馆离我们还很遥远,复合图书馆必将成为现阶段图书馆发展的主体形态,那么,进行多元化资源建设和馆藏资源重组将是图书馆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苏顿的观点,在复合图书馆中,印刷型和数字型信息资源要并存互补,并逐渐加大数字型资源的比例。这就要求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中要及时转变思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上来。
2.1.1 合理调整印刷型文献和数字型文献资金分配比例
随着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的日益增加,数字化电子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保证实现二者共存互补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经费分配比例在信息资源建设中显得尤其重要。在复合图书馆时期,既不能忽视传统印刷型文献的购置,又要加大电子资源的购买力度,这就给经费本就紧张的图书馆带来压力。为此,图书馆应该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结合经费数量、馆藏结构、专业特点和读者需求等因素,科学制定合理的经费分配计划。美国一些图书馆将每年购书经费的10%用于购买数据库,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
2.1.2 科学制定各类型文献的采购策略
复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传统馆藏文献和数字化信息并存的多元化馆藏资源,要正确处理好各类型文献的关系,科学制定各类型文献的协调采购策略,是建设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关键。对那些纯电子版、网络版的信息资源,应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和服务对象,有选择地进行购买;对于价格昂贵的二次文献,如CA、BA等检索工具,应考虑买电子版的,以发挥其易查、易检、传输速度快和节约空间等优点;对于常用的阅读书藉,印刷型的较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2.1.3 购置全文电子文献和网络数据库
建设复合图书馆离不开数字化信息资源。数字化资源建设不能单靠将本馆的纸质文献电子化,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购买或租用那些用户使用率高、查询需求量大的优秀网络数据库来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对于深受读者欢迎的全文数据库,要适当加大资金投入。近年来我国引进了许多英文全文数据库,如Kluwer Online、SLSEVIER SCIENCE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ProQuest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WilsonSelect全文数据库、JSTOR西文过刊全文库等;国内较著名的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中国咨询行业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Apabi电子图书等,都是近年来在学术界较有影响的全文数据库。
2.1.4 自建特色专业数据库
在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馆藏特色是决定一个图书馆是否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图书馆应立足于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通过数字化将馆藏资源推上网络,提高其共享程度。各图书馆应该制定自己的数字化发展方向,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将本馆最具特色的馆藏逐步转化为数字化资源,只有将自己的特色资源突出出来,才能在激烈的信息竞争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如: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本馆特色二次文献数据库和与科研密切相关的专题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通过网络得以充分活化,将大大提高了其利用率。
2.1.5 开发网络信息资源
网上信息资源因其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时效性强、成本低等众多优点,日渐成为广大科研人员的重要信息源。但是,网络信息数量巨大,杂乱无序,人们渴望得到经过提炼整序的网络资源。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信息导航的作用,组织专人负责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开发工作,通过搜集、筛选、组织、分类、加工,将有用的网络信息转化成本馆资源,发布在图书馆网络上,作为本馆虚拟资源的一部分。
2.1.6 加强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复合图书馆应该更注重它的存取能力,而不是资源的拥有数量。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图书馆靠花钱购买资源来满足用户全方位的信息需求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复合图书馆资源建设问题上,要转变观念,除了积极建设完善本馆信息资源体系外,还要重视拓宽用户信息获取渠道。其中,馆际互借就是扩大用户信息获取途径的有效方式,它可以使我们在节约大量资金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特别是有了网络技术的支持,馆际互借更具有了可行性。发达国家图书馆实践证明,通过网络“拥有”更多的资源,是复合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发展方向。
2.2 复合图书馆条件下的用户服务
在复合图书馆条件下,信息资源的类型和来源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这不仅使传统图书馆的信息采集、加工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也对用户服务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继承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多样性服务,是提高复合图书馆用户服务水平的关键。
2.2.1 建立统一的检索环境,实现多元化资源的无缝存取
复合图书馆用户服务目标是实现集成化检索服务和多元化信息的无缝存取。由于印刷型实体文献与数字化虚拟馆藏在存放地点、检索方法和获得方式上都有很大差异,使习惯了传统图书馆模式的读者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对分散、多元化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一个统一界面无缝检索到多种类型的目标信息,是复合图书馆当前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目前主要采用web技术和Z39.50技术,实现数据库与检索软件的集成。国内有几家公司现已开发出此类软件,目前已经基本进入应用阶段。
2.2.2 深化参考咨询工作,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水平
复合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与传统的参考咨询工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复合图书馆的跨时空性,决定了参考咨询工作的新模式。复合图书馆主要通过网络咨询方式,打破时空界线,实现24小时不间断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建立虚拟咨询台,开设电子邮箱等方式,及时回答用户提出的各类问题。网络实时交谈也是一种较受用户欢迎的网络虚拟咨询方式,咨询员可以通过网络对话的形式,与用户进行一对多的实时交流,充分体现了复合图书馆的跨时空性,大大提高了咨询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在服务内容上,复合图书馆打破了传统的以馆藏资源为主的被动文献咨询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辟世界各地的信息源,主动地开展以信息、知识为内容的专题服务和定题服务。
2.2.3 开展信息教育,提高用户信息素质
由于复合图书馆在馆藏结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等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因此,对用户的信息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开展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用户在复合图书馆环境下的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特别是对虚拟用户(指通过网络访问和获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用户)认识和利用虚拟馆藏能力的培养,是复合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新课题。可通过在线帮助、举办讲座和开设系统的信息检索课等方式来进行用户信息素质教育。培训内容除了传统的书刊利用方法以外,重点应放在复合图书馆虚拟馆藏的信息分布与利用能力的教育。
2.2.4 开展馆际互借,拓宽用户信息获取渠道
馆际互借对我们不是一个新名词,然而,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却给这一传统的服务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它已不再是传统的、手工式的馆际互借,而是依靠数字和网络技术,打开时空界线的一种资源共享方式。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借阅多个图书馆的文献。通过馆际互借扩展馆藏,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已渐渐成为全世界图书馆的发展潮流。特别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生跨校选课等形式的联合办学迫切要求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同时,复合图书馆中新技术的应用、大量的数字化资源,也为馆际互借增加了可行性与便利性。世界上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许多图书馆都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其它馆的数据库。由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发起创建的北京海淀学院路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使我国的馆际互借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收稿日期:200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