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艺史三大热点述评(续)_柏拉图论文

西方文艺史三大热点述评(续)_柏拉图论文

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研究热点述评(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述评论文,文艺复兴论文,史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西方史学界,文艺复兴史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曾产生出许多学术的兴 奋点。本文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介绍,二是就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以社会生活为焦点的文化史研究

20世纪的西方史学界,出现了历史学和社会学相互渗透的趋势(注:米罗诺夫:《历史 学家和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另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史密斯 的《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一书中有一个关于历史社会学的定义,大意是从历史的角度研 究社会结构及其变化,参见该书第4页。),文艺复兴史领域以社会生活为焦点的文化史 研究就是上述趋势的具体表现。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是中世纪时代的延续。事实上 ,发生在中世纪后期的庄园变化,城市市民阶层的变化以及银行、济贫、家族、妇女、 教育等社会现象的变化,都直接延伸或影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变化,这种变化在生 活心态问题上得到集中的体现。由勒高夫主编的《中世纪的世界》(注:勒高夫主编: 《中世纪的世界》(Jacques Le Goff,ed.,The Medieval World),柯林斯—布朗出版社 1990年版。)中的各篇论文,其突出的一点就是力图描述中世纪各阶层人士的生活心态 。达勒斯的著作《欧洲中世纪的精神生活》(注:达勒斯:《中世纪西欧的思想生活》( Richard C.Dales,The Intellectual Life of Western Europe in the Midde Ages), 美国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伍尔夫:《中世纪的哲学和文明》(Wulf,Philosophy and Civilization in the Middle Age),多佛尔出版公司1953年版。始终从文明的大视野 来研究中世纪哲学观的演变,是这方面不可多得的佳作。)则是对中世纪精神文化生活 的总体勾勒。最近翻译成中文的《欧洲中世纪生活》(注:格茨:《欧洲中世纪生活》 ,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从各个侧面展示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场景。随着研究的深化, 更多的学者认识到对中世纪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进行个案专题研究的重要性,《蒙塔尤 》(注:勒华拉杜里:《蒙塔尤》,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就是其中的成果之一。对中 世纪大学的研究是又一个兴奋点,这不仅是因为文艺复兴直接导源于中世纪大学中的古 典语言的教学研究,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中世纪的大学生活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 缩影。拉什德尔《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注:拉什德尔:《中世纪的欧洲大学》(Hastings Rashdall,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牛津大学出 版社1985年版。这部著作涉及到许多与后来文艺复兴有关的学术问题,如中世纪的亚里 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影响;12世纪的人文主义和12世纪文艺复兴的特点;大学的民法和教 会法的教学问题;法律大学的起源,等等。)在描述中世纪大学城的社会生活状况时, 不时地揭示教授与学生的生活心态。对此,中国的学术界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另外像拉 斐尔的《基督教教会学校和学者》(注:拉斐尔:《基督教教会学校和学者》(Mother Francis Raphael,Christian School and Scholars),伦敦1924年版。)等也很值得参 考。以下谈文艺复兴:

(一)直接就文艺复兴社会生活所作的研究

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影响下,历史学家逐渐意识到,生动的历史是由低层社会的 生活书写的。罗斯的《伊丽莎白文艺复兴时期的生活和社会》(注:罗斯:《伊丽莎白 文艺复兴时期的生活和社会》(A.L.Rowse,The Elizabethan Renaissance——The Life of the Society),伦敦1971年版。)和张伯伦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日常生活》(注:张 伯伦:《文艺复兴时代的日常生活》(E.R.Chamberlin,Everyday life in Renaissance Times),伦敦1969年版。)是两本各有特色的专著。其共同特点是,都有对典型社会生 活场景的描写,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历史记述效果。他们的社会生活史研究又以深厚的 学术素养作基础(注:罗斯有《伊莎白时代英国的扩张》(A.L.Rowse,The Expansion of Elizabthan England,伦敦1957年版)等各类学术著作;张伯伦则有《意大利文艺复兴 的世界》(E.R.Chamberlin,The World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伦敦1982年版) 等专题性著作。)。比较而言,罗斯的著作分类比较细,更关注普通的底层社会生活, 如绅士的角色、食物与卫生、性、习俗、巫术与占星术,等等,张伯伦的著作则比较宏 观。

(二)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家族史研究

文艺复兴时期各个层面的家族变化究竟对当时及以后欧洲历史的变化产生了何种影响? 这一问题鼓动着对意大利美狄奇家族、波吉亚家族、维斯康提家族等的持续研究热情。 这些家族不时以暴君统治等形式出现,将“美德与恶行在15世纪的意大利诸国家中奇怪 地结合在一起”(注: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 版,第14页。),不仅对当时佛罗伦萨、米兰等城市国家的历史有独特的作用,而且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对当时教廷的政治角色 转换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学者较多地关注美狄奇家族的文化个性和成就,而忽略 了这一家族成员在驾驭党派之争、实施可操作性统治等方面的实验。与其他有关美狄奇 的著作相比,塞维尔的《美狄奇》(注:塞维尔:《美狄奇》(Schevill,The Medici), 伦敦1950年版。)更关注美狄奇家族各重要人物的统治方式问题。在研究波吉亚家族时 则处处感到评价的困难。相关问题包括:如何从波吉亚家族的历史来全面地认识恺撒· 波吉亚?如何从当时意大利与欧洲社会的国际背景来评价恺撒·波吉亚的历史作用?恺撒 ·波吉亚的政治策略、手段与当时意大利共和国的社会政治特点有何关系?当时历史学 家和政治思想家心目中的恺撒·波吉亚和以后各种历史研究中的恺撒·波吉亚有什么差 异?等等。波吉亚家族研究方面先后有不同层次的著作面世,其中马里特的成就最受学 人推崇(注:马里特:《波吉亚: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王朝的兴起与衰落》(Michael Edward Mallett,The Borgias:the Rise and Fall of a Renaissance Dynasty),伦敦 1969年版。)。布拉福德的著述属于有相当学术根底的传记类作品(注:布拉福德:《恺 撒·波吉亚:他的生平与时代》(Sarah Bradford,Cesare Borgia——His Life and Times),韦登菲尔德—尼柯尔森出版社1981年版。)。张伯伦则写有图文并茂的大众读 物(注:张伯伦:《恺撒·波吉亚》(E.R.Chamberlin,Cesare Borgia),国际文献出版 社1969年版。)。对恺撒·波吉亚的妹妹卢克蕾西娅的研究是另一个热点,其中首推格 利格罗维斯的研究成果(注:格利格罗维斯:《卢克蕾西娅·波吉亚》(Ferdinand

Gregorovius,Lucrezia Borgia),伦敦1969年版。)。

(三)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的妇女生活史研究

笔者用“特殊”二字,以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妇女是对社会变化做出最敏感反应的社 会群体,她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了特殊的角色。由列文和沃森合编的论文集《含蓄 的实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妇女》(注:列文和沃森合编:《含蓄的实在:中世 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妇女》(Carole Levin and Jeanie Watson,ed.,Ambiguous Realities——Women in the Middle Ages and Renaissance),韦恩大学出版社1987年 版。),通过对大量文本的分析来阐述妇女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表现与角色变迁 。由芝加哥大学编辑的另一论文集(注:《重写文艺复兴:论近代早期欧洲的性别》(Rewriting the Renaissance:the Discourses of Sexual Difference in Early Modern Europe),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则全方位讨论了文艺复兴时期与妇女 、性、婚姻有关的各类问题。麦克莱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妇女概念:一项关于欧洲精 神生活中的经院主义命运观和医学科学的研究》(注:麦克莱恩:《文艺复兴时期的妇 女概念:一项关于欧洲精神生活中的经院主义命运观和医学科学的研究》(Ian Maclean ,The Renaissance Notion of Woman:a Study in the Fortunes of Scholasticism and Medical Science in European Intellectual Life),剑桥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从神学、医学、伦理学、政治学和法学等角度论述了一妇女的生平。作者在最后评 定当时的妇女究竟发生了何种变化、是否有一个妇女运动等问题时,表现了一种谨慎的 态度。

(四)对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发生影响的教育史和科学史研究

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性生活态度、社会行为方式与当时的教育、科学研究状况互为表 里。根据查尔顿的研究结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教育的热情是基于一种十分实际的态 度,如对增加财富的兴趣、统治者对政治统治的关注、还有宗教事务问题等(注:查尔 顿:《文艺复兴英格兰的教育》(Kenneth Charlton,Education in Renaissance England),伦敦1965年版。另外伍德沃德《1400至1600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研究》(William Harrison Woodward,Studies in Education During the Age of the Renaissance,1400—1600,纽约1967年版)一书力图比较完整地再现文艺复兴时期的学 校教育制度。本书是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出版社编辑的一套教育经典丛书中的一种, 它牵涉到许多细节问题,如学校种类、教师聘请、学生就学、学校制度、教学方法、学 费收取等等。)。学者们还非常关注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思想特点:对新事物探求的热 情;实际需要的激励(如造船业对其他技术的带动);科学与宗教的混杂,等等(注:参 见《热点述评》。)。杜卡斯和萨通的著作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上述特点(注:杜卡斯: 《科学方法理论: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M.Ducasse,Theories of Scientific Method :The Renaissance through the Nineteenth Century),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60年版; 萨通:《六翼:文艺复兴科学家》(George Sarton,Six Wings:Men of Science in the Renaissance),UMI出版社1996年版。)。

(五)对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社会史研究

艺术创作不仅是对社会的描摹,也是一种社会参与。文艺复兴时期不同艺术情趣的生 成极大地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这里提及的是豪瑟《艺术社会史—— 文艺复兴、风格主义和巴洛克》(注:豪瑟:《艺术社会史——文艺复兴、风格主义和 巴洛克》(Arnold Hauser,The Social History of Art:Renaissance,Mannerism and Baroque),伦敦1962年版。该书是4卷本《艺术社会史丛书》中的第2卷。)一书。全书 的编撰理念有两点:既从社会史的角度来考察文艺复兴及各个时代的艺术创作,又将艺 术作品本身当作社会现实的一种独特反映。从图说史的角度看,《文艺复兴全景图》( 注:《文艺复兴全景图》(Margaret Aston,ed.,The Panorama of the Renaissance), 亚伯拉姆斯出版公司1996年版。《热点述评》已引。)偏重于“图”,豪瑟的著作则强 于“说”,故豪瑟的著作更有学术性。

(六)对其他社会生活的研究

如济贫、银行、中产阶级的特点、艺术庇护人等等。这里特别就济贫问题谈一些看法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相当长的时期内,意大利的威尼斯保持了稳定和繁荣的局面,在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时期也保持了相当长的政治稳定局面。其中有许多原因值得探讨。笔 者以为,当时统治阶层对济贫问题的关注应该是众多原因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在文艺复 兴时期的意大利和英国,政府通过政策性措施来实施济贫,教会和民间组织则有各种类 型的自愿性济贫行为。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学术界做更深入的研究,当然还会引申出西方 社会结构中国家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双重运行模式等理论问题。这里推荐普兰的《文艺复 兴威尼斯的富人与穷人》(注:普兰:《文艺复兴威尼斯的富人与穷人》(Brian Pullan ,Rich and Poor in Renaissance Venice),牛津1971年版。)一书,他从威尼斯的社会 结构入手,对涉及贫富问题的现象作了全方位的分析。其中对天主教会济贫机构的介绍 、对新的慈善法律和措施的分析、对有关犹太人银行信贷的评述是全书的核心内容。

文化史的研究对以往将文艺复兴当作是一个全新时代开始的看法提出了质疑。这里需 要指出的是,“12世纪的文艺复兴”概念并非是哈斯金斯(注:参见《热点述评》。)的 专利品,上文提到的拉什德尔的《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就曾涉及这个问题。当然,哈斯 金斯的著作引起了人们对文艺复兴更全面的认识(注:可参见霍列斯特编辑的《12世纪 时期的文艺复兴》(C.Warren Hollister,ed.,The 12[th]Century Renaissance),韦利 父子出版公司1969年版。)。其实,这里牵涉到对14至16世纪欧洲近代史开端的认识问 题。笔者更倾向于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向近代文明社会迈进的过渡时期。文艺复兴 时期的社会结构既是中世纪社会结构的一个延续,同时又是向资本主义文明转型的开始 ,这种转型到18世纪大致完成。用转型的目光看问题就能清晰地发现:第一,至14世纪 ,财富、阶级、社会运行方式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重要 的社会现象之一是财富的重新分配以及与此相应的法律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复兴罗马法 就是要对其中的民法部分加以新的认识以适应财富的重新分配。第二,近代欧洲社会转 型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强化世俗政府权力及其运作(注:尤尔曼:《文艺复兴人文 主义的中世纪基础》(Walter Ullmann,Medieval Foundations of Renaissance Humanism,伦敦1977年版)一书,特别研究了政府的世俗化和其他社会层面的世俗化问 题。参见该书第30页至89页。)。在这个前提下,世俗社会的社会化管理究竟由宗教机 构还是其他社会机构来执行都不是重要的原则问题。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调节下,任何 按照法定的规则实行的社会化管理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以后西欧各国的社会运行大致 沿袭了上述模式。第三,转型的另一个方面是教会的改革。14—16世纪的政治改革的焦 点是教会势力和世俗势力的权力更替。但教会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势力,基督教早已是一 种文化的潜势在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中发生影响。因此如何让带着宗教情感的人去适应新 的社会,这就是卡尔文的课题(详后)。整个14—16世纪,就是各个阶级在不抛弃基督教 宗教情感的前提下寻找自己理想社会模式的时代。卢卡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注 :卢卡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Henry Stephen Lucas,The Renaissance and the Reformation),纽约1934年版。其中第1部的第1章和第2章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 历史背景的阐述尤其重要。)一书抓住了几个最紧要的时代问题,如货币经济、民族国 家的出现、世俗权力的上升及其与教会之间的矛盾等,对当时社会权力的转移问题进行 了全方位的评述。

二、以人神对话为线索的思想史研究

这里所谓的人神关系特指:人的意识与宗教意识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天主教信仰和新 教信仰之间的矛盾;教会权力与世俗权力的争斗,等等。文艺复兴时期,个人和社会集 团都以自己特定的认识和角色参与上述纷繁复杂的历史关系。结果是:意识形态上,人 性与神性得到了新的和谐统一;现实社会中,教权与俗权的势力做了转换调整。这种新 的和谐统一与转换调整一直影响着近代欧洲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全面认识人文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的关系

人文主义的思想主流是新柏拉图主义。众所周知,克利斯特勒是文艺复兴时期新柏拉 图主义的研究专家。另一位艺术史学者佩特也专门就新柏拉图主义开设讲座,并将讲座 内容汇编成书,以《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注:佩特:《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

Walter Pater,Plato and Platonism),伦敦1928年版。)的书名出版。对柏拉图在当时 的影响方式和范围要有全面的认识,即以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关系而言,就 不能将两者绝对地分隔开来。固然,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是亚里士多德主义,文艺复兴 时期对人文主义影响较大的是新柏拉图主义,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两者是“相伴而行” (注:维斯:《意大利人文主义的传播》(R.Weiss,The Spread of Italian Humanism, 伦敦1964年版)第4章,“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 文化发展情况看,凡带着审美倾向研究人文学科的学者都不同程度地从柏拉图思想体系 中寻找源流,甚至他们的种种精神危机也源自新柏拉图主义。一些注重经验传统的思想 家像培根等人则更多的是接受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不过有些科学家如布鲁诺等也深受柏 拉图思想的影响,布鲁诺关于爱的论文就反映出上述影响。新柏拉图主义在各国的表现 不一。意大利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发源地,费奇诺等人确立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基本理论框 架;英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接受新柏拉图主义;法国和德国的一些思想家在接受新柏拉 图主义时,开始了一种向理性主义的转移。洛布《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柏拉图主义 》(注:洛布:《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柏拉图主义》(Nesca A.Robb,Neoplatonism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伦敦1935年版。)是这方面最有权威的研究著作。福格 森从历史的角度全方位探讨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等重要概念的内涵、影响和变化(注 :福格森:《对文艺复兴的历史思考》(Wallace K.Ferguson,The Renaissance in Historical Thought),休斯顿·密费林出版公司1948年版。作者还写过《文艺复兴》( 由Holt,Rinehart and Winston出版社于1967年出版)等书。)。

(二)在人神关系方面的重要人物研究

人神关系问题是由具体的人物及其言行来体现的。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比较纯粹的哲 学家,如费奇诺等;另一类是政治思想家和宗教改革思想家。以下侧重对马基雅维里等 的述评(注:简森主编的论文集:《马基雅维里—昔尼克,爱国者或政治科学家?》(De Lamar Jensen,ed.,Machiavelli—Cynic,Patriot,or Political Scientist?波士顿196 0年版)可供参考。)。

在文艺复兴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马基雅维里的思想曾产生种种误解,原因是当 时的许多批评家仅凭阅读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和《兵法七论》就匆忙下结论(注: 例如在英语世界里,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阅读先后于1560年和1640年出版的都铎 版英文译本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和《兵法七论》,都铎版后来由AMS Press1967年 印制。)。从研究的角度讲,对马基雅维里的完整认识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持续了整 整一个世纪才逐渐理出头绪。现在任何一个搞学术研究的人都不会对诸如“马基雅维里 主义”等概念发表一些轻率的意见。马基雅维里的思想体系有两个理论支撑点,即人性 的和历史经验的。在当时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马基雅维里有着十分清醒的政治判断 ,即只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与其他势力抗衡。所以马基雅维里感兴趣的是意大利的强 大方法;国家治理的有效性手段;国与国抗衡的实力和外交途径(注:马丁利的《文艺 复兴时期外交》(Garrett Mattingly,Renaissance Diplomacy,企鹅丛书1955年版)仍 是这方面的权威著作。),如此等等。关于马基雅维里如何在古代罗马的历史中寻找政 治方案的问题,苏利文《马基雅维里的三个罗马——宗教、人文自由和政治改革》一书 中做了详尽分析(注:苏利文:《马基雅维里的三个罗马——宗教、人文自由和政治改 革》(Vickie B.Sullivan,Machiavelli's Three Romes:Religion,Human Liberty,and Politics Reformed),北伊利诺斯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从根本上讲,马基雅维里 是主张共和国政治体制的思想家。他在《李维史论》(注:《热点述评》已引,另外还 应参见李维《早期罗马史,第1至第5部》(Livy,The Early History of Rome,Books Ⅰ—Ⅴ of The History of Rome from Its Foundation,企鹅丛书2000年版)和李维《 罗马与意大利,罗马建城以来历史的第6至第10部》(Livy,The Early History of Rome ,Books Ⅰ—Ⅴ of The History of Rome from Its Foundation,企鹅丛书2002年版)。)一书中特别研究了罗马共和国的权力人物;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机构设置;罗马共和国的权力制衡;罗马共和国的军事构成;罗马共和国的公民社会运作机制;罗马共和国的社会综合协调方法,等等。维罗里《马基雅维里》(注:维罗里:《马基雅维里》(M.Viroli,Machiavelli),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的第4章集中探讨了马基雅维里的共和国理论。波考克则将马基雅维里的思想、英国16—17世纪的政治思想、美国18世纪的政治思想进行系统的考察分析,认为其中有一条内在的发展线索(注:波考克:《马 基雅维里的运动:佛罗伦萨政治思想与大西洋共和传统》(J.G.A.Pocock,The Machiavellian Moment: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可见,波考克对马基雅维 里思想、地位的高度重视。在分析过程中,人们还会遇到许多难解的概念,“Virtue” 无疑是最难把握的一个。我们可以在曼斯费尔德的精彩评述中得到启示(注:曼斯费尔 德:《马基雅维里的才气》(Harvey C.Mansfield,Machiavelli's Virtue),芝加哥大 学出版社1966年版。笔者将“Virtue”译为“才气”,主要是在解读马基雅维里《君主 论》和《李维史论》的多种意义后作出的。“才气”既有“品德”又有“能力”的意思 ,跟马基雅维里的原意比较相符。)。戈多雷西试图采用当代解释学的研究方法,通过 互动式的阅读和理解去重新释读马基雅维里的重要概念,并由此切入马基雅维里的内心 世界(注:戈多雷西:《后马基雅维里》(Barbara J.Godorecci,After Machiavelli: “Re-writing”and the“Hermeneutic Attitude”),普尔杜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

马基雅维里对国家等问题的思索在其他一些思想家的身上也有不同的体现。法国的黎 塞留、英国的沃尔西和莫尔等都是非常有政治眼力的政治家,下面以莫尔为中心展开比 较分析。将莫尔与沃尔西进行比较,人们不难发现莫尔虽然对当时的国际背景和英国的 现实有一定的认识,但他始终被宗教的沉重包袱制约着,最后成为一名为教会荣誉和权 力殉情的悲剧人物。而大主教沃尔西则以政治家的手段集大权于一身,机智地驾驭当时 英国和国际社会的矛盾,其中的是是非非值得历史学家作公允的评判。长期以来人们对 沃尔西的政治生涯取贬抑的态度居多,如比较权威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就持上述 态度(注:埃尔顿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的 298—299页。)。历史传记学者里德列则对沃尔西的政治家眼光和生涯给予积极的评价( 注:里德列:《政治家与圣徒——红衣主教沃尔西,托马斯·莫尔爵士和亨利八世的政 治》(Jasper Ridley,Statesman and Saint—Cardinal Wolsey,Sir Thomas More and the Politics of Henry Ⅷ),纽约1983年版。)。将莫尔与马基雅维里作比较亦能得到 诸多启示。莫尔由于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而在个性中充满神秘、漫幻的审美情趣,这 种理想化的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莫尔坚持强化王权、强化国家力量的时代意识 。而马基雅维里受新柏拉图主义等超越性的理念影响很小,这从一个方面促使马基雅维 里将政治目光始终聚焦于现实。再将莫尔与卡尔文作比较也不乏值得思索的地方。莫尔 在宗教情感和现实政治之间摇摆,只能间接地通过君主的势力表达自己有限的意志。卡 尔文则有改变现实的政治家勇气,卡尔文的政治实践力图表明,基督教的哪些理论和制 度可以转化为现实的政治运作。作为社会的回应,同时期的反宗教改革势力则使基督教 会本身完成了一次历史转型。后来英国的清教徒又在新大陆进行政治与宗教实践。所有 这些内容构成了一条14至17世纪欧洲政治发展的主线索。艾伦认为,16世纪的政治思想 没有比卡尔文更重要的了(注:艾伦:《16世纪政治思想史》(J.W.Allen,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伦敦1957年版,第59页。)。文德 尔《卡尔文——宗教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注:文德尔:《卡尔文——宗教思想的起源 与发展》(Francois Wendel,Calvin——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ligious Thought),柯林斯1963年版,本书出自法国的著名宗教改革史专家之手,学 术界对其人、其书评价甚高,又有大量法文和德文附于书后,极大地扩展了参考面。) 也很值得一读。莫尔的研究资料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参考资料,如罗珀和斯塔普列 顿的莫尔传(注:罗珀的著作有人人丛书的合订本:The Household of Sir Thomas More by Anne Manning with Roper's Life of More,伦敦1906年版。斯塔普列顿的著 作是:Thomas Stapleton,The Life of Sir Thomas More,伦敦1966年版。)等。另有 专题性的研究,如勒斯里《文艺复兴乌托邦和历史问题》(注:勒斯里:《文艺复兴乌 托邦和历史问题》(Marina Leslie,Renaissance Utopias and the Problem of History,Ithaca),纽约1998年版。)一书就乌托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许多看法。近人对 莫尔的生平研究方面,钱伯斯、赫克斯特、马留斯(注:关于赫克斯特、马留斯的著作 参见《热点述评》。)的著作是不同阶段研究的代表。这里集中介绍钱伯斯的《托马斯 ·莫尔》(注:钱伯斯:《托马斯·莫尔》(R.W.Chambers,Thomas More),贝德福历史 丛书1957年版。关于赫克斯特、马留斯等人对莫尔的研究,可参见《热点述评》。)。 该书在材料的整理上比较完整,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详细的研读,那长达48页的“前 言”是对以前各重要的莫尔传记的评述。书中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对莫尔的柏 拉图主义源流和与乌托邦有关的一些思想的评述颇有不同凡响之处,许多观点和研究成 果已被学术界采用。关于对莫尔好友伊拉斯谟的研究,可参考艾伦《伊拉斯谟的时代》 (注:见《热点述评》引。另可参阅狄更斯:《伊拉斯谟——宗教改革家》(A.G.Dickins & Whitney R.D.Jones,Erasmus——The Reformer),曼德琳平装本1995年版。 ),本书已经成为研究伊拉斯谟的经典著作。

关于宗教改革的研究早已形成系列。姑且不论德国,以英国为例就有:英国宗教改革 史研究;亨利八世时期的宗教改革研究;亨利八世、沃尔西、莫尔等人物的研究,等等 。在这方面,不能忽视著名宗教改革史学者班登的影响(注:格里姆:《宗教改革时代1 500—1650》(Harold J.Grimm,The Reformation Era 1500—1650,纽约1954年版)一书 对班登赞赏尤佳。)。班登的著作除已经翻成中文的外,另有专著《16世纪的宗教改革 》(注:班登:《16世纪的宗教改革》(Roland Bainton,The Reformation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霍德尔-斯陶顿出版社1963年版。)等。研究宗教改革的学者同时 都十分关注文艺复兴的研究。班登在书后的参考文献资料里特别提到,在将文艺复兴和 宗教改革一起加以研究的著作中有3部曾对宗教改革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它们分别是: 卢卡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见前引);赫尔姆《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新教革命和 天主教改革》(注:赫尔姆:《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新教革命和天主教改革》(Hulme,The Renaissance,the Protestant Revolution and the Catholic Reformation in Continental Europe),世纪出版公司1915年版。);格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 洲1450至1660年历史概论》(注:格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1450至1660年 历史概论》(V.H.H.Green,Renaissance and Reformation——A Survey of European History between 1450 and 1660),伦敦1958年版。)。关于更多的当时政治思想家的 情况可参见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家的基础》(上卷:文艺复兴;下卷:宗教改革)(注 :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三、以风格为主题的文学艺术研究

在《热点述评》里,笔者对文艺复兴时期以“和谐”和“冲创”为基调的风格作了分 析。这种风格既包含文化上的传承因素,又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在迄今为止的西方文明 进程中,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的转型是人获得社会解放的重要转折点,它导致人的 文化潜能的极大喷涌。在一些有影响的著作中,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内容都占了相 当的比重,如威金斯《意大利文学史》(注:威金斯:《意大利文学史》(Ernest Hatch Wilkins,A History of Italian Literature),牛津大学出版社1954年版。)等。这除 了文艺复兴时期曾涌现出一大批有思想、有才华的作家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家的作 品内容和创作风格呈现出独特和多样性的特点。古典文化、基督教信仰体系、宗教改革 理论、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骑士精神、民风民俗、中世纪大学的独特氛围等 ,交织在一起,被不同的向往独立精神的个人和团体所接受、改造,并创作出新的文化 成果。

(一)对风格问题的关注及其与欧洲美学传统的关系

西方的传统思想文化特征就是强调形而上学的理念,或者说十分注重对事物形式的关 注,这种特征也影响到文学艺术批评领域。从古希腊开始,文学艺术批评著作就把创作 的风格问题当作核心的论题来考虑。亚里士多德在对美下定义时指出,美就是一种和谐 。以后盛行的为艺术而艺术论就是形式风格论的翻版。丹纳指出,意大利人特别注重艺 术的形式,其形式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其他西方民族所不能比拟的(注:丹纳:《 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78页。)。我们可以在总体上去描摹当时的 风格,但就具体的某一个人而言,我们很难用某种风格去定论。所以按照鲍桑葵的理论 ,像但丁这样的大家,我们更应该去关注他选择风格的意向,从而认识到他所创造的是 一种独特的风格(注: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01—202页。)。 已译成中文的《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注:萨拉·柯耐尔:《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是一本系统探讨艺术风格的专著,该书第3部专门讨 论文艺复兴的风格,将“完整与和谐”作为文艺复兴盛期艺术风格的核心(注:萨拉· 柯耐尔:《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一书的第94—108页。)。沃尔《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 的美学:对风格的再思考》(注:沃尔:《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美学:对风格的再思 考》(Hellmut Wohl,The Aesthetics of Italian Renaissance Art:a Reconsideration of Style),纽约1999年版。)是这方面的权威著作。福格森在开列参 考书目时,还专门开列风格一栏(注:福格森:《对文艺复兴的历史思考》,第404页。 )。

(二)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风格的种种因素

第一,技巧—透视法。风格离不开手段,我们应当充分估量艺术史上由于技术的变化 而带来的一系列创作风格的更新。潘诺夫斯基《西方艺术中的文艺复兴和Renascences 》(注:潘诺夫斯基:《西方艺术中的文艺复兴和Renascences》(Erwin Panofsky,RenaissAnce and Renascences in Western Art),瑞典1960年版。)一书对14世纪以前 的欧洲文艺复兴情况做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是该书捍卫了文艺复兴是一种风格的变化这 样一个论题(注:潘诺夫斯基:《西方艺术中的文艺复兴和Renascences》,第201—236 页。)。其中第3章从技术的角度专门探讨了当时透视法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第二,不 同艺术庇护人的情趣和爱好各有特点。文艺复兴意大利之所以会出现艺术创作的繁荣局 面,其中艺术庇护的法律严肃性、艺术庇护人的广泛性和独特个性等,都是重要的因素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庇护人和艺术家》(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庇护人和 艺术家》(Patrons and Artists in the Italian Renaissance),伦敦1970年版。)是 一本详细记载庇护人和艺术家之间协议、创作的资料集,也有许多评述。《文艺复兴时 期的妇女庇护人:约1300至1500年意大利的妻寡》(注:凯瑟琳:《文艺复兴时期的妇 女庇护人:约1300至1500年意大利的妻寡》(Catherine King,Renaissance Women Patrons:Wives and Widows in Italy c.1300—c.1550),圣马丁出版社1998年版。)一 书的作者运用大量的材料,对当时的女庇护人的真实状况作了详细描述,这不仅使人了 解到当时大家参与艺术活动的盛况,也使人对庇护人、特别是妇女庇护人的内涵有了更 确切的了解。第三,中世纪不同城市的文化氛围和艺术传统。第四,艺术家个人的思想 情趣和创作手段。

(三)英国文学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当时英国的文学创作,在内容上既有指涉人生世态的思绪辗转,又有敢于闯荡一切的 个性张扬;在文风上将欧洲传统的精神气质与岛国清淡含蓄的笔触融为一体,给人留下 和谐与冲创的审美情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不仅涌现出像培根、莎士比亚、弥尔顿这 样的大家,还有诸多个性怪异的文学孤星。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夜色斑斓的星空 。形而上学诗就是其中的灿烂星斗,自格里尔森编撰选本(注:格里尔森编撰:《17世 纪的形而上学抒情诗和形而上学诗——从多恩到布特勒》(Herbert J.C.Grierson,Metaphysical Lyrics & Poem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Donne to Butler),牛 津大学出版社1921年版。)并为此做序后,学术界开始以新的目光关注以多恩的诗作为 代表的形而上学诗。形而上学是欧洲传统文化在诗歌创作中的凝聚、延续,它将纷繁复 杂的情感、思想等当作一种超越的存在,并用形象化的动词来扣住那种存在,使读者去 领略既清晰又深沉的诗歌天地。这种形而上学诗与新柏拉图主义的精神也有密切的关系 。这方面应注意T.S.艾略特的评价(注:参见《热点述评》。)。马瑟欧《文艺复兴与革 命:欧洲思想的重构》(注:马瑟欧:《文艺复兴与革命:欧洲思想的重构》(Joseph Anthony Mazzeo,Renaissance and Revolution:the Remaking of European Thought) ,伦敦1965年版。)书中有几部分内容涉及形而上学诗。达切斯在《批评的英国文学史 》(注:达切斯:《批评的英国文学史》(David Daiches,A Critical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Ⅰ-Ⅳ),伦敦1960年版。)的第2卷第11章“斯宾塞以后的诗歌: 琼森主义者和形而上学传统”中,对形而上学诗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在概括多恩的诗 歌特点时说:“先是一种惊讶,然后是思想的精心流动”(注:达切斯:《批评的英国 文学史》,第363页。),真是言简意赅。当时还有一大批才思横溢的大手笔。布朗的《 医生的宗教》充满了想象力,特别是将科学与宗教两个世界的对峙和交感的复杂心理状 况加以戏剧化的描摹(注:布朗:《医生的宗教》(Sir Thomas Browne,Religio Medici and Other Writings),伦敦1906年版。)。另外又出现了像伯顿这样的抑郁派诗人。 他的作品《抑郁的解剖》(注:伯顿:《抑郁的解剖》(Robert Burton,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3 Vols.),伦敦1932年版。杨周翰在《17世纪英国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中有专章论述伯顿的《抑郁的解剖》。)将文艺复兴时代个体主义的另一侧面,即偏重内在完美世界的塑造、钟情孤独彷徨的愁思等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沃尔顿的闲暇恬适的散文则是一段娓娓道来的人与自然交融的内心独白。他的《垂钓全书》(注:沃尔顿:《垂钓全书》(Izaak Walton,The Compleat Angler),斯塔柯珀尔出版公司1953年版。)不仅在当时,而且历经时代的推移,不断被人传诵。沃尔顿还是写传记的能手,他的《多恩传》(注:沃尔顿:《多恩传》(Izaak Walton,Lives of Donne,Wotton,Hooker,etc.),牛津大学出版社1927年版。)等5篇传记历来受到文学史 家的重视。在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对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事业寄予了很大的热情。在一 些关于航行的日记和著作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这种热情,在这方面,哈克卢特的煌 煌巨制《英格兰民族重要的航海、航行和发现》(注:哈克卢特:《英格兰民族重要的 航海、航行和发现》(Richard Hakluyt,Principal Navigations Voyages & Traffiques & Discoveries of the English Nation,8 Vols.),伦敦1907年版。)可谓 集大成者。哈克卢特不仅长于记述,而且交友广泛,所以本书对了解当时航海活动的情 况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对了解当时英国及世界范围的社会变化、风土人情也是不可 多得的第一手材料,但该书尚未引起我国研究新航路问题的学者的充分注意。

在编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时,如何将当时的艺术创作风格呈现出来,也是一件 颇费心事的工作。在这方面,由历史学家海尔编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注:海尔编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J.Hale,Italian Renaissance Painting),牛津1977年版。)一书给了我们另一种启示。在编辑该书时,海尔除了努力 贯彻其一贯的总体性历史视野外,还始终不放过那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也许在海尔看 来,这些细节、细部恰恰最能体现作者的风格。因此,这本图集对众多艺术家的艺术创 作成果做了展示,并将一些感情复杂的地方作了放大。另一项巨大的合作项目是由海伊 领衔编撰的《文艺复兴时代》(注:海伊等编撰:《文艺复兴时代》(Denys Hay,The Age of the Renaissance),伦敦1967年版。)一书,全书8开,359页,附有大量插图。 可谓一册在手,全景概览。该书由海伊撰写导言,并由鲁宾斯坦(Rubinstein)等学者分 别撰文,上文提到的海尔也参加了撰写,至今仍不失为文艺复兴图文集的扛鼎之作。

与文艺复兴几个热点问题研究展开的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汇编类作品。其中颇具参考 价值的有:科克兰、柯什纳合编的《西方文明选读:文艺复兴卷》(注:科克兰、柯什 纳合编:《西方文明选读:文艺复兴卷》(Eric Cochrane and Julius Kirshner,ed.,Reading in Western Civilization:Renaissance),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科克兰编辑的《1525至1630晚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注:科克兰编辑:《1525至1630晚 期意大利文艺复兴》(Eric Cochrane,ed.,The Late Italian Renaissance 1525—1630 ),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70年版。);埃尔顿主编的《1300至1648年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革》(注:埃尔顿主编:《1300至1648年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G.R.Elton,Renaissance and Reformation 1300—1648),伦敦1968年版。)。这些作者都在文艺复 兴的研究领域留下各有特色的精品。

《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研究热点述评》一文曾转载于本刊2003年第4期。

标签:;  ;  ;  ;  ;  ;  ;  ;  ;  ;  

西方文艺史三大热点述评(续)_柏拉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