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新泰 271219
摘要:目的:分析卵巢肿瘤腹腔镜下剥除术的手术室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卵巢肿瘤56例,依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n=28)及观察组(n=28),均采用腹腔镜下剥除术进行治疗,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手术室优质护理,分析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率、术后1d肛门排气率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卵巢肿瘤腹腔镜镜下剥除术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有助于缓解其负面情绪,促使其尽快康复。
关键词:卵巢肿瘤;腹腔镜肿瘤剥除术;手术室护理
卵巢肿瘤在女性群体中属于常见病[1],可经手术治疗,而随着内窥镜等技术应用于临床,由此发展而来的微创手术应用率逐渐提升。卵巢肿瘤经腹腔镜下剥除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其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2],但该术式属于侵入性治疗,而且不少患者对于卵巢肿瘤、腹腔镜手术等方面知识了解不多,很容易受到家庭及社会等诸多方面压力影响,使其出现焦躁、紧张及恐惧等负面情绪,不利于其术后恢复。本次研究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以此期间在本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均采取卵巢肿瘤腹腔镜下剥除术进行治疗,经随机原则分组后,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手术室优质护理方案,分析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择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科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56例,经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8)、观察组(n=28)。对照组,年龄25-46岁,年龄平均(35.25±5.68)岁;良性肿瘤20例,恶性肿瘤8例。观察组,年龄26-47岁,年龄平均(35.16±5.64)岁;良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9例。对比组间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1)经盆腔CT或盆腔MRI,明确卵巢占位性病变,且经病理明确相应卵巢肿瘤诊断。(2)神志清楚,无精神系统疾病。(3)知情同意,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TNM III期以上者,存在肿瘤转移性病灶者。(2)研究期间脱落。(3)合并除卵巢以外器官或系统肿瘤。(4)传染病。
1.4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剥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手术室优质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方案如下:(1)术前,配合开展术前准备工作,比如皮肤消毒,体位平卧位;很多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出现恐惧、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故护理人员耐心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治疗大致步骤及护理方案,并开展心理安抚,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对手术治疗护理及术后康复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多次信息核对,避免出现错误;调整手术室内温湿度。(2)术中,配合手术步骤传递器械,持续查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术式需求,调整患者体位;术中操作准确、轻柔、及时;手术成员相对固定,便于培养手术操作默契。(3)术后,及时止血,并利用甲硝唑、温生理盐水清洗盆腔;术毕时核查器械及纱布数量,确认无遗漏无残留,方可关闭腹腔缝合切口。
1.5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组间时间相关指标差异,按照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析。(2)术后指标差异,按照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1d内肛门排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3)组间围术期指标差异,分别在术前、术后(出院时)按照 CD-RISC及PSQI评分进行评估,其中,CD-RISC表示心理状况,分数越高,提示患者心理状况越好,PSQI用于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分数越低,提示其睡眠质量越差。
1.6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且开展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行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时间相关指标差异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组间时间相关指标差异(x±s)
2.3组间围术期指标差异
观察组干预后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组间围术期指标差异(分,x±s)
注:同干预前比较,*表示P<0.05。
3.讨论
妇科微创手术技术发展至今,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但仍存在围术期并发症,且很多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仍难免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故需护理人员在嘱咐患者配合调整体位的同时,及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区域划分,围术期护理需求,微创手术优势等方面知识,缓解患者内心负面情绪,而且在术中需保证术中操作准确、轻柔、及时,手术成员相对固定,有助于培养手术操作默契[3]。
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而干预后PSQI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提示提高手术室护理提高卵巢肿瘤腹腔镜镜下剥除术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有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加快手术进程,提高其术后睡眠质量,降低术后止痛药使用率,促使患者胃肠道尽快恢复,缩短机体恢复时间。
参考文献:
[1]陆佳,刘俊玲,施如霞,等.手套接口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良性病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9,25(5):41-46.
[2]张晓童,陈文倩,南芳芳,等.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在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应用的Mate分析[J].山东医药,2018,58(46):77-80.
[3]章萍,陈春.循证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105-108.
论文作者:陈蕾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卵巢论文; 术后论文; 肿瘤论文; 手术室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