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文化现代化及其内在矛盾_大众文化论文

论大众文化现代化及其内在矛盾_大众文化论文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及其内在矛盾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性论文,大众论文,矛盾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大众文化现代性的理解

由工业革命引发的物质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开始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历程。作为社会有机体的文化形态,也随之发生从内容到形式的重大改变。一种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传媒为手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新型文化——大众文化的出现,从根本上打破了文化旧有的格局和形式,造成社会生活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现代化进程来看,大众文化产生于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变革所带来的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结合过程。世界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带来了大众消费时代,在大规模的物质消费引导下,文化消费出现并上升为独立的层次,促使文化产业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应运而生;突破时空限制的大众传媒的兴起,改变了人类文化传播和表现方式,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和手段;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教育的广泛普及,使高经济积累率转化成高文化积累率,又为大众提供了接受文化产品必需的选择能力和条件。大众文化作为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变迁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不满足于传统的以精英文化为代表的精神追求和终极关怀,也不再停留于民间通俗文化所表达的自发的精神愉悦和审美情趣,而是以商品化、技术化的文化产业方式,为大众的精神需求和娱乐消遣提供情感的满足和意义的享用。这是我们理解大众文化现代性问题的基础和背景。

“现代性”是与“现代化”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所谓“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变化。”(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而“现代性”则是对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定义及其本质差别作出科学说明的概念。(注: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译者前言。)因此对“现代性”的一般理解是指现代工业社会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及基本属性,它形成于现代化进程中,并成为规范现代社会的根本标识。我们把“现代性”的基本标志归纳如下:(1)工业化与市场经济;(2)民主化与政治参与;(3)都市化与大众社会;(4)人的现代化与文教普及。由此,我们可以对大众文化的现代性作出下述把握:首先,大众文化作为现代文化形式之一,本身深刻地体现着“现代性”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或者说,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是社会现代性在文化领域的某种特殊反映和表现,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次,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在具有本质区别的同时,“现代性”与“传统性”并非截然对立和排斥,事实上,“现代化是传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功能上对现代性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注: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译者前言。)社会的变化如此,文化的传承亦是如此。因此,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既体现着在现代化进程中这一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普遍规律,又包含了现代性与传统性的互动关系,双方消长、冲突及兼容的程度取决于不同地区和国家在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权力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就此而言,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是共性与个性内在的双重结合及表现。

二、大众文化现代性的内涵分析

1.商业特性与文化特性

大众文化依赖市场机制的运作来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流通和消费,属于商业性文化范畴。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必须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才能实现获取商业利润或满足精神需求的意愿。大众文化的商业特性就其改变文化传统的存在及传播方式而言,它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对大众文化消费需求最直接的市场反映。文化商品化的结果是,文化成为决定现代社会财富价值高低的关键因素,并在全球范围内造就了巨大的文化经济力,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成为商品和消费对象,不仅对现代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为大众文化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发展空间,商业特性成为大众文化区别于其它传统或现代文化的首要特征。

但是,尽管大众文化是具有典型工业社会特征的文化形式,文化产品的生产及其消费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而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和使用价值。正如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约翰·费斯克所指出的,消费者在使用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不只是在消费文化商品,也是在利用和改换它;文化商品不只是消极接受的对象,更是民众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材料。”(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7页。)只有民众参与其中进行“社会意义的生产和流动”,才是真正的大众文化。(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0页。)也就是说,大众不是文化产品被动的消费者,他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接受能力,了解文化产品本身具有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要求,并能赋予这种文化产品以新的意义和价值,即出现文化的增殖和观念的衍生,满足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求,他才可能使文化产品得以接受和传播。大众文化的发生发展正是满足消费者这种心理、精神需求的双向交流和影响的过程。因此现代化运动不仅推动着全球教育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催生出世界各地的大众文化,而且深刻影响着文化特性的发挥和表现,制约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据我国一次听众调查显示,报纸、广播、电视的稳定读者和观众比例随文化程度的增高呈递增之势,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收视行为受文化程度高低的极大制约。(注:陈崇山等:《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5~87页。)文化特性是大众文化产品区别于其它商品的最独特之处,它与商业特性的相互关系及矛盾冲突也成为当前大众文化研究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2.世俗特性与参与特性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以及政治民主化的趋势,使宗教影响力和意识形态控制力日益减少。在西方,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宣扬个性自由、尊重个体价值的理性主义不断弘扬,使现世生活成为人们关注的唯一中心。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物质的丰富而使人的需要得到极大的满足,完善的社会体系使个体发展的需要也在社会中得到保证”(注: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53~54页。),大众消费成为了现代大众社会生活的主导,它不仅体现在以汽车为象征的不断更新的物质消费上,而且表现为对放弃超越而崇尚世俗的大众文化产品的热情追逐和享用上。由于大众本身是有知识有文化受教育的广大群体,因此这种世俗性意识和要求既规定着文化产品的制作内容、形式及欣赏趣味,又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时代》周刊和《读者文摘》杂志对20世纪中叶美国生活方式的深入影响(注: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889年版,第124页。))并引发了与精英文化、宗教文化的矛盾冲突。在我国,大众文化的产生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它是在市场化进程中以批判政治一体化、肃清封建遗毒、确立市场意识、建构大众社会为自身存在发展的依据和出发点的,并呈现出与社会启蒙、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的特点。这种世俗特性具有促使意识形态性的文化整体逐渐趋向多元结构的效用和功能。与西方不同的是,在中国宗教文化处于文化的潜层,当代文化的主要矛盾是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矛盾,三者的冲突导致各种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的产生。(注: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世俗特性具有强大的包容和应变能力,它不仅表现在对日常生活的各种趣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尽情展示,而且反映在对大众这一世俗文化群体的极大关注和把握上,使大众文化具有了鲜明的参与特性:第一,大众文化与异质多元的大众群体结合,产生出“生产性公众领域”——一种区别于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新兴社会领域(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2页。),大众在这一领域参与意义的生产、流通和享用,进而以文化的共享性形成大众文化的群体意识,削弱了政治领域及文化精英的控制和监护,促进了社会多元化、平等化及民主化的发展。但是大众文化并不与权力中心构成正面激烈的冲突,只是以“大众的无所不在的创新行为扩展了他们的社会文化空间,使得他们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重新分配各种权力,开拓多元化的文化生活局面”(注:潘一禾:《大众文化的三种理解》,《浙江学刊》1999年第1期。)。这样的大众文化表现的是改造自己生活和参与社会变革的文化兴趣和精神伟力,其与主体意识形态既抵触又兼容的关系使得社会因此保持了活力、多元和开放。(注:潘一禾:《大众文化的三种理解》,《浙江学刊》1999年第1期。)第二,大众在享用文化产品的时候,首先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然后才是作为文化消费者的个体出现,因此日常生活经验、社会关系、身份地位、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等因素决定了大众对文化产品的不同欣赏口味和选择标准,表现出能动的积极作用。以最具代表性的电视传媒而言,收视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视台的生存,而收视率又取决于观众接受的程度,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电视台和广告商不得不受到大众选择的制约。而在传媒技术不断更新,传播内容趋于无限丰富的今天,大众实际上具有了选择的无限可能性(注: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80~81页。),这种选择性又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人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使得大众文化的参与特性具有了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

肯定大众文化的参与特性并非对大众的受制性视而不见,这一矛盾我们将在下面论述。但那种视大众为受意识形态和文化工业控制的完全被动的文化消费者,大众文化产品批量生产只能造就其平庸、低俗、无个性特征的观点,一方面深陷在阿多诺过时了的反大众文化理论模式中,忽视其理论产生的具体历史背景及其本身的局限性,造成对当代大众文化认识上理论与现实的脱节与错位;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批评者对大众文化本身的特性、功能及文化类型等内容把握上的欠缺。因为像大众媒介这些大众文化最重要的制作手段和传播形式,“必然从根本上使交流社会化、政治化,必然不允许独尊以个体感受为中心的审美意识。大众文化的功能必然是诉诸广大的人群,形成一种群体意识,因而也就必然淡化个体作者在社会传媒结构中的特殊地位。”(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参见第298页。)而且大众文化产品对固定而有限的类型(如言情、武侠、侦探等)的依赖和运用,是其文化产品制作的基本条件和依据,实际内容并不重复(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参见第303页。)。但许多批评者却往往据此来指责大众文化的无个性、雷同与平庸等弊病。因此,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层面区分哪些是大众文化必备的要素,哪些是内容本身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3.开放特性与流动特性

大众文化以市场为中心、以满足大众精神需求为目标的运作方式及功能,使得它的产品的制作、流通及消费均处于一个开放的体系中。首先,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多种经营内容和形式且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必然不断吸引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进入这一领域。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第三产业若达到发展中国家水平,可解决9000万个就业岗位,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可解决3亿个就业岗位(注:王国宾:《论文化产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而且文化产品的流通和消费,常常与交通、饮食、服装、旅游等服务性消费一起构成一个综合性的开放的消费过程,并推动家电、通讯、广告、公关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其次,就大众文化的生产技术手段而言,印刷品传媒打破少数人的文化垄断,推进了新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传播,电子传媒则突破时空限制,拓展了文化产品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因特网的出现,使大众文化的传播具有更加便捷广泛高效的特点。从文化产品向有文化的识字者开放,到文化通过声音图象以电波的形式传播,跨越文字符号及地域空间限制,再到因特网创造的对传播障碍——本国大众媒介“信息过滤”职能的超越(注:李展:《因特网上的跨文化传播》,《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以科技为支撑的大众文化是以不断地开放打破地区及国别限制,走向全球性的文化传播和消费为发展条件的。其三,大众文化的开放特性还表现在具体内容上的“拿来主义”原则。在我国,大众文化除了引进西方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之外,还直接从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中获取资源和养分,如中西方古典名著的出版、古典音乐会的演出、戏曲杂技表演、茶园文化等,同时还对主流文化及世俗化的宗教和准宗教进行消费。如伟人传记、主旋律影片的热销,气功热、周易热和禅宗热的一时盛行等(注: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85~108页。)。因此大众文化与上述三种文化在矛盾冲突中也呈现出一定的融合和影响。当然这种资源的利用和改造,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再现与传达,这使文化产品所展现的内涵必定经过了一番现代整理和加工,三者之间的本质差别不可能真正消除。

流动特性源自都市化和大众群体自身的特点。现代机器大生产造就了人口密集的大小都市,也产生了规模庞大而身份自由的大众群体,他们随着资本的运作及产业的发展在不同的城市和职业间流动,其数量、来源、身份等总是处于变化不定的状态,进而形成了异质多元的结构。因此大众社会“应该被看做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的界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不断的延伸。”(注: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大众社会快速变化的流动空间使大众文化的开放性及活力得以确立,但是大众社会人群的高度密集,又恰恰使个体的特性被群体的共性所掩盖。因此,大众文化作为对大众集体性精神文化需求的市场反映,其文化产品的制作是面向群体的大众而非个人的类型产品,个性只是通过对这种类型化产品的选择得以表现出来。从这一认识出发,大众文化的流动特性表现在:一是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涌现出新形式的文化产品,为大众提供参与社会文化意义生产的各种场所。如在欧美,18世纪小说开始拥有广大妇女读者群,19世纪报纸大量发行成为工人阶级的日常读物,20世纪电影吸引了到美国的大量移民,50年代后电视观众不断壮大(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参见第296页。),网络时代的网民又成为新的文化群体。二是大众的选择兴趣和要求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这种变化一方面取决于上述整体文化需求的变化和技术变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不断随着个体人生经历、年龄层次的改变而重新调整,如青少年时钟情于流行歌曲、言情小说,上了年纪者可能对古典艺术、历史小说产生偏爱;同时每个人又可以在不同的文化产品间作多样化选择,既喜欢武侠小说也爱看电视连续剧,一切由当时的兴趣口味来决定。从大众兴趣爱好的易变性和兼容性中,我们可以找到大众文化繁杂多变的内在原因。

大众文化因上述特性而获得快速发展的可能和条件,并以自身的活力促进了社会文化的日益繁荣。但是,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的内在矛盾也在不断地表现出来,并使其发展呈现出了复杂的情形,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全面的认识。

三、对大众文化内在矛盾的认识

1.商业特性与文化特性的矛盾

大众文化具有的商业特性与文化特性,决定了文化产品既有商品价值又兼具精神文化价值,其精神文化价值主要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得以体现,市场成为两者得以统一的基本途径,而市场经济以经济效益为根本驱动力和价值取向的运作特点,使得文化产品的商业特性与文化特性往往因此发生矛盾甚至背离。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市场利润,文化产品的一些生产者和经营者注重产品娱乐消遣特质的开发和利用,忽视、消解其内在的人文价值和精神特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及虚无主义的盛行,导致大众文化发展中出现令人不容忽视的低俗化及非理性倾向。商业特性与文化特性的冲突与对立,构成了大众文化发展中至今尚未解决的一大矛盾,直接影响着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

对这一矛盾的解决,首先应确立这样的认识,即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在受制于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受制于社会需求。文化产品内在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在实现商品价值的同时,还具有知识传播、艺术审美、道德启迪等多种功能,以此实现其文化价值。因此,文化产品就不能以市场利润为唯一的价值取向,而要力求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统一,以求得其价值的最大发挥。其次,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判定文化产品价值的标准,那么文化产业就不能完全受市场规律的支配,而必须受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在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应建立起专门有效的管理监督部门,实施一定的市场干预,去除精神垃圾和文化毒品,扶持和引导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产品只有实现两者的最佳统一,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以社会效益为最高价值取向的选择,这是我国文化产业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产业的根本所在。

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来解决商业特性与文化特性的矛盾,指明了大众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可能。但现实状况与这一理想的目标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采取何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使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可能达到统一,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同时,社会对大众文化所设定的理想目标与大众文化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这将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而且不同的国家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矛盾双方的冲突和社会为解决冲突而作出的诸种努力构成了大众文化发展变化的必要张力。但是无论在哪个社会,为解决这一矛盾所作出的努力,某种程度上都决定着大众文化在该社会文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如何。

2.参与特性与受制性的矛盾

大众文化的参与特性改变了传统社会文化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单向受制关系,并因此获得内在的发展动力与活力。但是大众参与是在不断地与受制性的矛盾冲突中扩大自身范围和领域的。受制性的减少固然表明大众群体意识和个人选择能力的提高,但双方关系的消长变化并不意味着受制性会真正消亡。

首先,大众文化发展始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生产能力、技术能力等物质条件的制约,它只能在时代所提供的可能性中发展。从印刷品到电子传媒再到网络技术,大众文化的发展与生产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每一次生产技术的变化都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这种受制性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大众文化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要素之一。其次,大众文化受大众文化水准及能力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众文化素养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选择的文化产品内容的高低;另一方面这种能力的高低又导致消费者参与特性发挥的多少。文化素质不高的消费者在参与大众文化活动时,往往因缺乏一定的选择能力和个性意识,成为生产厂家和经销商进行商业炒作和推销的对象,而丧失其参与特性。在这里,文化素质是决定参与特性与受制性强弱高低的关键。其三,大众文化的文化特性要求文化产品的内涵具有“以人类基本生存状态作为自身的最高关注对象并建构人类的基本价值”(注:陈立旭:《论实现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浙江学刊》1999年第3期。)的终极意义,因此它就不能完全顺从、满足大众所有的文化需求,而是要提升大众文化需求的层次和水平,引导其消费选择的内容及方向,接受和认同启迪人的心灵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可以说,这一受制性是大众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至于大众文化最终能否担负起为大众的终极关怀提供意义追寻的重任,将取决于其今后的发展变化。

参与特性与受制性的矛盾冲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持续过程,大众文化未来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将由物质条件、文化条件及文化产业发展几方面所能提供的满足程度来决定。

3.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

大众文化作为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变迁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体现着传统文化对现代化所作出的适应性转变。因为任何地区和国家的大众文化,都是在具体的历史文化空间里产生的,不同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基因决定着不同的大众文化的个性特征和独特表现。可以说,传统性是大众文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但是大众文化又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这种传统性必须经过一番现代性的改造和加工,才能与之相契合,被纳入大众文化范畴。因此,双方的矛盾冲突以及融合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并由此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风貌。同处于西方文化体系的欧美各国,其大众文化形态各异,中国的大众文化更是打上了特有的历史文化烙印。一方面我国的大众文化以其商品意识、开放意识和参与意识冲击着传统的等级秩序、尊卑长幼的封建伦理思想,推动着转型期文化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又不断地从传统文化土壤中吸收其精华和养分,如仁爱思想、民本思想、务实观念等等。

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在当前还表现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冲突中。大众文化的现代性一方面要求其自身具有普遍的发展特性,尽可能吸收和学习所需要的一切文化形式和内容。但另一方面现代性又是以充分发展的个性为存在前提的。因此如何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实现有机的结合便成为大众文化发展中的世界性问题。当前两者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和冲突日益严重,尤其是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以其强大态势造成对它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倾销和文化霸权,极具渗透性和颠覆性,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并采取有效的对策。一些西方国家对美国文化的全球扩张也深感忧虑,近几年法国政府所致力的“纯洁法语”工作,便是对此作出的反映之一。

对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认识是我们理解不同国家之间大众文化共性及个性差异的重要依据。大众文化发展过程实际就是传统性与现代性不断冲突融合的互动消长过程,这一过程揭示出大众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

**

综上所述,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及其内在矛盾是其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充分体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探讨,一方面为我们评价大众文化在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利用这一文化资源来促进现代文化建设和经济繁荣创造了认识前提。至于未来大众文化能否积极健康地发展,则取决于我们为解决上述矛盾所作的努力以及大众文化自身在将来的适应性变化。

标签:;  ;  ;  ;  ;  ;  ;  ;  ;  

论大众文化现代化及其内在矛盾_大众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