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趋势论文_郭文墨1,陈科2,王昭君3

皖江工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000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入和积极落实,当下各省县域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平衡协调。县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全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县域“内与外”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及趋势,通过《安徽省统计年鉴》收集2012-2016年安徽省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属性数据;下载安徽省行政区划图、以县域为基本单元进行矢量化数据准备。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反映为各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空间自相关的Moran’s I统计量、演化趋势则通过LISA集聚图变化趋势来体现;标准差椭圆分析进一步把握全省整体经济发展走向,从而揭示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水平分布特征。传统统计方法和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并用,从而更加全面的反映安徽省2012-2016年县域经济时空格局的演化。

关键词:县域经济、地理人文因素、差异显著性、差异演化特征

1 研究区域简述

安徽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贯穿全省,其地理位置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自然而然也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改革开放40年以来,安徽省人民政府积极响应并承接相关产业转移政策;由此近些年安徽省整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也是国人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就安徽省内各地区各县域而言,各地区各县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当然这也受各地区各县域的地理人文、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

2 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分析

2.1县域经济空间显著性特征

将安徽省行政区划图的矢量准备结合省内各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属性数据导入GeoDa软件处理可得2012年至2016年安徽省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空间显著性分布图,分析结果将显著性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不显著、显著性为0.05、0.01和0.001。2012年显著性分析中有68个县域表现为不显著,显著性为0.05、0.01的县域各占4个,显著性为0.001的县域区域只有黄山市本级。2016年显著性分析中不显著的县域区域较2012年减少2个,而显著性为0.05的县域区域较2012年有所增加,其肥西县、太湖县、宿松县、祁门县显著性在这5年来一直保持不变,显著性为0.001的县域区域仍然是黄山市本级。全局来看,唯有黄山市本级的显著性是连续5年为0.001,共有11个县市区域的显著性在0.05和0.01之间波动,且多出现在皖西北、皖西南等区域。

2.2 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2.2.1县域经济总体空间差异

5年来其Moran’s I指数值均为正值,且伴随着安徽省经济政策的优化与整体经济的稳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Moran’s I指数值也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其数值由2012年的0.0450增加到2016年的0.0614。从侧面反映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域趋于相邻,经济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的县域也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现象。

为使上述实验分析所得到的Moran’s I指数值具有一定可信性,因此采用Z值法对空间自相关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1所示。在置信度为95%下所求得的Z值绝对值均大于1.96,表明实验统计结果显著。

表1-1 安徽省2012-2016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Moran’s I估计值

图1-1 2012年、2016年安徽省县域地方财政收入LISA集聚图

在得知省内县域总体空间差异的情况下,为更好的展现空间单元属性与周围单元的相近或相异程度,本实验采用LISA指标进行衡量。分析可知:(1)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在2002-2016年中一直处于“高-高”类型,其与安徽省经济政治中心合肥市本级经济发展联系紧密,(2)“低-低”类型的区域为黄山市本级及其祁门县、黟县和休宁县,以及安庆市管辖的4个省级贫困县,共8个县域;这些地区位于大别山一带,周边交通基础条件薄弱,经济集聚性强、空间差异小。(3)“高-低”类型的地区主要是阜阳市本级,2013年往后阜阳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从“高-低”类型转变为不显著;说明近年来阜阳市本级的经济发展与周边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呈现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局面。

2.2.3 县域经济空间水平分布

表1-2 2012-2016年安徽省县域地方财政收入标准差椭圆SDE参数表

上表所列数据为安徽省近5年来县域财政收入标准差椭圆分析的参数。从X轴和Y轴为切入,以X轴方向看,标准差由198497.77km 扩大到199700.18km,表明2012至2016年县域经济在发展的大方向轴上略有扩张现象。以Y轴方向看,标准差在由107350.84km增长至109319.18km,近5年经济发展范围扩张高达1968.34km,表明县域经济发展在全省范围内呈现持续扩张趋势,尤其是以省会合肥市本级及其周边县域。近5年标准差椭圆短轴与长轴标准差的比值分别为0.5408、0.5455、0.5445、0.5433、0.5474;显然可见其比值处于0.54附近并伴有微小波动。

3 结束语

本文以安徽省各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属性数据为基础,以县域行政范围对全省行政区划图进行矢量化,通过总体空间差异、局部空间差异和误差椭圆等多项指标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省内各县域经济差异的显著性、空间格局上差异的演变过程,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反映县域经济差异显著性特征图结合实验分析所得数据来看,省域内各县域经济发展绝对差异有持续扩大的迹象,反而相对差异扩大幅度没有那么明显、呈现趋于平稳的现象,省内各县域逐年的经济发展态势显现各县域间经济发展交流密切,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与此同时这一态势有着不断增强的趋势。

第二,从县域经济空间水平演变来看,安徽省县域经济在主要方向上出现扩张现象且县域经济在南北-东西方向呈持续扩张趋势。经济的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空间格局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表明以芜湖-蚌埠、安庆-阜阳以及省会合肥等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均有提升;更为显著的是居于两大中心城市间的县域,其被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驱动影响更为明显,其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得到显著提升,其与周边县域的经济来往更为频繁,因此形成相对显著的“经济廊道”。

参考文献

[1] 张金山.中国县域经济导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2] 曾月娥,伍世代等.基于GIS的泉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95-98.

[3] 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 徐建华,鲁凤,苏芳林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24(1):57-68.

论文作者:郭文墨1,陈科2,王昭君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8

标签:;  ;  ;  ;  ;  ;  ;  ;  

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趋势论文_郭文墨1,陈科2,王昭君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