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20年来长江口生态环境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戚劲[1](2021)在《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时空分布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中叶至今,全球近岸海域海水中的营养盐浓度与生产力均发生了明显的时空变化,不少近岸海域长期受到富营养化的影响,导致赤潮等海洋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海洋水质安全与沿海人类生产生活。研究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并提出有效的富营养化防治手段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海洋大数据时代,近海富营养化要素实测数据的长时间积累、大面积高频次遥感卫星数据的快速增长以及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为反演大范围、长时序、高频次的近海富营养化要素分布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理论方法。为了获取近海富营养化关键要素——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溶解硅酸盐(DSi)、化学需氧量(COD)的时空分布并且以此为基础定量分析近海富营养化状况,本文构建了融合时空特征与深度学习的近海富营养化反演与分析方法,利用浙江近岸海域2010~2018年2~11月的船舶实测数据与MODIS每日遥感反射率产品,获得了表层DIN、DIP、DSi和COD的9年近每日时空分布,结合DINEOF数据重构算法、富营养化指数(EI)法和富营养化案例,定量分析了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实现了核心方法的应用、检验与探讨,本文的主要成果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1)构建了融合时空特征与深度学习的近海富营养化反演与分析方法。其中,反演模型充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优秀的拟合与计算能力以及海洋大数据的时空特征信息,克服了近海非光学活性参数反演建模中的复杂非线性与时空异质性问题,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精度高于其他对比模型,DIN与DIP的拟合精度分别达到90.5%和79.0%,泛化精度达到86.6%和75.1%,DSi的拟合精度和泛化精度分别达到了77.3%和77.0%,在反演COD时,通过将相同算法反演得到的DIN与DIP添加至模型的输入参数中,拟合精度从43.4%提高至59.2%,泛化精度从52.2%提高至64.3%;分析方法则利用DINEOF算法对高缺失时空数据的重构能力以及一系列富营养化状况量化指标,实现了反演结果中缺失时空分布的补全并定量表征了富营养化状况,通过时空分析论证了重构结果与定量分析结果的合理性。(2)获得了浙江近岸海域2010~2018年2~11月的DIN、DIP、DSi、COD表层、近每日、500米时空分布,并通过逐年趋势统计分析、逐月时空变化分析、逐日典型变化分析表明该时空分布及其变化均能够得到相关的理论、研究或公报统计数据的支持,具有可解释性与可靠性,为定量分析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的时空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提供了重要基础。(3)通过基于富营养化指数法与典型富营养化案例的时空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9年来,杭州湾入海口的富营养化状况严重,但北岸的改善程度大于南岸,象山港内湾的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但在9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温州江河入海口区域富营养化程度略优于象山港,但冬季富营养化状况严重;浙江近岸海域的赤潮高发时空位置为5~8月的嵊泗、南麂等海域,且其EI均值较低、氮磷原子比(N:P)均值较高,且多次在发现赤潮的一段时间内发现两次N:P的峰值,表明N: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繁殖强度。(4)结合富营养化时空分析结果,为近海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了多项针对性建议,包括:加强沿海河流和排污口的监管以控制外源输入、采用生物修复工程控制氮磷浓度以净化海水、在控制营养盐富集与有机物污染的基础上加强N:P的监测与控制。此外,建议逐步推广遥感数据应用以发挥大面积、高频次监测信息的优势。本文研究为探究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提供了有据可依的防治建议,有望促进遥感与深度学习在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
于超[2](2021)在《基于遥感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和发展与土地利用状况息息相关,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通过改变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某一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及转移过程机制,了解土地利用动态演变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潜在联系,可以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基于1995-2015年5期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分析了山东省1995-2015年来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及时空转移规律,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合理性与结构的稳定性;并在价值量评估法的基础上,利用增强型植被指数遥感数据作为生态参数对价值评估模型进行了空间异质性的校正,进而评估了1995-2015年山东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了价值时空变化的趋势,并对评估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土地利用变化与价值评估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厘清了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互反馈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山东省耕地面积最大,各土地利用类型在1995-2015年间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保持稳定。在整个研究期内山东省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小于0.1%,各地类间转换缓慢,景观格局变化不大。近20年来山东省的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强,土地利用结构的均衡度不断提高,且向更高均衡水平的方向发展。研究期间山东省土地利用转移总面积为5301.29 km2,约占总面积的3.39%,耕地和建设土地的相互转换是山东省土地利用转移的主要原因。(2)近20年来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累计减少9.61亿元,呈下降趋势,年变化率为0.92%,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稳定,耕地、林地和水域构成了价值的主体。各单项服务价值方面,废物处理、水文调节和土壤保持功能的价值占主要地位,三者价值之和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基本保持在总价值的50%左右。(3)山东省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相对稳定,以鲁中地区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在空间上存在正相关趋势,但整体的相关性不强,高值区之间的差异比低值区间的差异大,高-高集聚类型的县域在空间上分布更为离散。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鲁中和鲁东北地区,低值区呈条带状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部分地区,总的来看山东省各集聚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不大。(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1995-2015年山东省的林地和耕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联系紧密。土地生态协调度分析表明,整个研究期内年山东省土地生态系统属于中度冲突的水平,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间存在矛盾,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价值损益的结果证明了土地生态协调度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各个研究时段内的各地类间的转移均导致了总价值的下降,土地利用与生态发展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水域的转出和建设用地的转入是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呈现出不可协调矛盾的主要原因。
邹欣怡[3](2021)在《成渝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交叉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由于前期单目标规划的经济建设发展造成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脱节与失衡,土地利用转型是城市化发展的直接体现;生态系统功能是人类生存发展依赖的重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衡量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系统间的相关性,是在生态文明发展大背景下,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及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成渝地区随着双城经济圈的提出已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在全国经济战略格局的地位日益提升,肩负着引领西部地区整体发展的重任,同时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系统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大,均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经济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与经济学,基于成渝地区土地利用数据库,探究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以及2018年土地利用显性转型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采用当量法及像元修正法定量核算土地利用转型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将“绿水青山”量化为“金山银山”;最后基于弹性理论探究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间交叉敏感性程度并进行敏感性分区研究,为促进生态系统建设、加快地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近20年时间内耕地转出幅度最大,建设用地转入幅度最高;年综合土地利用变化率数量上建设用地明显高于其他地类。土地利用转型核密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转型密集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成都-雅安-绵阳一线,东部重庆主城-开州区一线以及中部自贡市一点为主;城市化进程快的地区普遍转型密度高,城市化进行较缓的地区土地转型密度低。土地利用转型中新增建设用地重心先向东南方移动,后向西南方移动,重心移动方向主要是在西南方向上的水平移动,南北方向上移动不大。(2)2000-2018年成渝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经历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过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外高内低”的碗状分布格局,西部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其变化率呈现“外减内增”的空间分布特征。(3)耕地与建设用地相互转型以及耕地与林地之间相关转型对ESV影响较为敏感,其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耕地与建设用地相互转型最为敏感;林地与草地、建设用地以及水域与建设用地的相互转型次之。(4)将研究区分为城市发展功能区、生态保护功能区以及交叉过渡功能区,针对不同类型地区依据交叉敏感性特征提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障对策;并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手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规划体系相融合,从目标设定、规划分析、管制政策以及多主体参与等四个方面进行生态保障分析。
陈杰[4](2021)在《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文中指出碳氮磷是地球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生源要素。自然植被覆盖的滨海湿地,如滨海淡水湿地、盐沼、红树林和海草,总面积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2%,但贡献了全球约50%的海洋或海陆间的有机碳埋藏量,其中红树林地带0.5 m至3 m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最丰富,这些碳主要来自植物或其他生物的光合作用。通常植被密布的盐沼湿地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丰富,这些植被区域也成为溶解性有机碳的重要输出地。在潮间带,氮涉及的反应包含硝化、反硝化、少量的厌氧氨氧化和硝氮还原氨氮,反应物质的主要来源为有机氮,其受制于植被的光合作用或根部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潮间带湿地磷通常来自于本地岩石风化或上游河流悬浮颗粒物的搬运沉积,潮间带湿地沉积物和动植物残体中磷的储量最大,远超过生物活体或孔隙水中磷酸盐的含量。不同于碳氮有气态化合物参与元素循环反应,磷几乎无气态产物,从而也导致其在不同类型的潮间带湿地中的含量趋于稳定。目前,对于植被覆盖区潮间带碳氮磷的静态和动态的沉积、迁移、转化的研究较多,而对于我国广布的无植被中低滩涂的研究关注较少。我国潮间带滩涂长期受水沙输入、季风气候等自然因素和建国以来大范围开发等人为扰动的影响。自194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自然岸线从82%下降至2014年的33%。岸线的人工化造成了潮间带大多数潮上带濒临消失,堤防外围的潮间带植被稀少且单一,碳氮磷的循环过程明显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植被群落地区。由于多数滩涂湿地的不易到达,对于低潮滩和中潮滩沉积物碳氮磷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受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典型潮间带沉积物本底及质量调查(2014FY2106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口湿地植被对甲烷和氧化亚氮产生与排放的影响及其控制机制(41473049)”的支持,通过有效的准备和特定工具的制作,采集到了我国海岸带(从辽河口到广西英罗湾)十二个典型沉积型潮间带区域低潮滩和中潮滩的沉积物样品,对其中生源要素碳氮磷的埋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测定沉积物柱样(100 cm长)210Pb和137Cs的比活度,分析了我国潮间带滩涂的沉积历史和特点,得到了沉积物中碳氮的年均扣留率(sequestration rate),并由此横向对比全球其他滨海湿地生源要素的沉积状况。此外,本研究通过实验模拟涨落潮的方法,探究了潮间带沉积物碳氮磷营养元素的迁移、转化和释放过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潮间带碳的埋藏特征可划分为南北两部分,杭州湾慈溪(CX)及其以北的滩涂有机碳表层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渤海湾西侧的汉沽(HG)样点(9.61±1.23 g C kg-1),低值区域位于黄河口(DY)和盐城(YC)沿岸(3.37±2.73 g Ckg-1),最低值为DY样点,为1.92±0.87 g C kg-1,其他北部样点含量为5.1-6.6 g C kg-1。本研究表层有机碳含量的最高值位于九龙江口(JL),其在干季含量为13.02±4.22 g C kg-1,湿季为12.78±2.08 g C kg-1,两季节样品无显着差别(P>0.05),而濒临红树林的广西英罗湾(YL)和海南东寨港(DZ)的表层样有机碳含量较低,两者均值在2.32-5.10 g Ckg-1,但这并不表明红树林滩涂的碳埋藏量低,在所有柱样表层至100 cm的埋藏量中,YL和DZ(除DZ02)的埋藏量(188-226 Mg C ha-1)远高于其他样点,其他埋藏量大于100 Mg C ha-1的为JL(116-134 Mg C ha-1)。DY(22-23 Mg C ha-1)和闽江口(FZ)(22-27 Mg C ha-1)是埋藏量最低的样点,后者的低值与闽江口水下三角洲广布的粗砂沉积有关。其他样点的值为50-100 Mg C ha-1。总体上我国北方样点的有机碳埋藏量较低,但北部样点的无机碳含量在HG、DY、YC、崇明东滩(DT)和CX较高,在黄河口几乎一半的含量为无机碳。从粘土矿物蒙皂石与伊利石的比值接近度上,可分析得到渤海湾西侧和南侧,江苏沿岸的高无机碳含量是黄河河流悬浮沉积物输送的结果,DT和CX则来自长江的泥沙沉积。与世界其他潮间带湿地比较,除了 HG和JL,潮间带其他样点的碳密度(均值:0.0087 g cm-3)都小于0.01 g C cm-3,低于全球多数滨海湿地的碳密度。本研究发现通常意义上的蓝碳植被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在我国大陆沿海范围内的碳埋藏(1m深)只占约20%左右,而潮间带滩涂的碳埋藏占了约80%,后者碳的埋藏总量为78 Tg。(2)潮间带总氮的含量总体较低,以柱样为例,崇明东滩(DY)最低(0.049-0.068 g Nkg-1),汉沽(HG,0.457-0.762 g N kg-1)和九龙江口(JL,0.455-0.679 gN kg-1)的表层样品较高。总氮低值的原因主要是本采样点皆为光滩,采样地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植被或其他藻类等生物聚集的影响,故其低值反映河流悬浮颗粒物或海水中氮素对沉积物的贡献。潮间带磷的含量在稳定的范围之内,不同样点之间差别不大,以柱样为例,均值分布在0.051%至0.064%之间,其中近红树林的东寨港(DZ)和英罗湾(YL)柱样平均值较低,分别为0.025±0.034%和0.022±0.006%。本研究对P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发现北部潮间带以黄河和长江泥沙来源的沉积物钙结合态磷含量高,而北部非长江和黄河泥沙来源的辽河口(LH)和青岛胶州湾(QD)的钙磷含量则较低,铁磷的高值点都分布在淤泥质滩涂,如HG、QD、慈溪(CX)和JL。(3)分析测定210Pb和137Cs 比活度后发现,盐城(YC)、闽江口(FZ)、英罗湾(YL)的所有柱样的比活度无规律变化,判断是沉积物受扰动造成的。恒定初始浓度模型(CIC)表明沉积速率最高值出现在渤海湾西侧的汉沽(HG)潮间带(2.07-2.82 cm yr-1),最低在九龙江口(JL),其值为 0.84-0.89 cm yr-1,其他样点值在每年1-2 cm之间,其中崇明东滩(DT)为1.41 cm yr-1,胶州湾(QD)为1.28-1.72 cm yr-1。基于恒定通量模型(CF)的结果显示,大多数样点1990-2014年的沉积通量高于1950-1990年,沉积通量最高的为QD,慈溪(CX),DT 和 HG,为 18-20 kg m-2 yr-1,最低值出现在 JL,其 1950-1990 年沉积量和1990-2014年的差异小,为5-11 kg m-2 yr-1。我国潮间带的沉积率高于世界其他潮间带湿地,尽管我国潮间带湿地有机碳含量较低,但基于沉积率得到的有机碳的年扣留率与北美沿海湿地相当,扣留率最高的为HG,为177-278 g C m-2 yr-1,最低值为黄河口(DY),为36-46 g C m-2 yr-1。我国潮间带氮的含量低,但氮的沉积通量上接近于全球其他区域(2-6 gN cm-2 yr-1),去除个别极值点,其值在3-6gNcm-2 yr-1,比有植被覆盖且呈自然岸线的大西洋西岸的9-15 g N cm-2 yr-1 低。(4)我国中低潮滩涂沉积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随着模拟潮汐循环次数的增加,呈有规律地阶梯式下降,最终趋于稳定,呼吸率最低为黄河口(DY),为7.9-10.6 mmol CO2 m-2 d-1(注:d-1以12小时计,排除了滩地淹水时间,下同),高值位于汉沽(HG)样点(38.8-49.0 mmol CO2 m-2d-1)和九龙江口(JL,35.7-57.5 mmol CO2 m-2 d-1),其余样点介于两者之间。本研究对提取的遥感影像,以十二个潮间带采样区域为中心进行划分,获得了各自潮间带滩涂的光滩面积,结合测定的沉积物呼吸率,得到了各自区域潮间带光滩的排放总量。本研究分析得到我国潮间带滩涂呼吸产生的CO2总量为7.08× 104-7.23 × 104 Mmol CO2 yr-1,其中以盐城所在的江苏沿岸的排放量最大,为1.168× 104-13 64× 104 Mmol CO2 yr-1。本研究发现两次模拟前后沉积物的有机碳在DY和盐城(YC)大幅下降,而在HG和JL几乎无差异。在水体营养物质输送方面,第一次实验发现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最高输出为青岛(QD)样点(131.15±27.4 mg kg-1d-1),最低值为DY样点(65.38±19.82 mgkg-1d-1),其他样点多在100 mgkg-1d-1左右。第二次模拟期DOC输出总体均值为130 mg kg-1 d-1,高于第一次模拟期(100 mg kg-1 d-1)。(5)模拟发现,潮间带沉积物的无机氮输出以氨氮为主,随潮汐频率的增加,无机氮的输出逐步降低,如在第二次模拟中,氨氮后期输出多数已低于0.5 mg NH4+kg-1 d-1。沉积物的硝氮输出较低,这和其他研究者的结果相似,即沉积物孔隙水中以氨氮为主,涨潮时由于压力差,会将孔隙水中的氨氮带出。潮间带N2O的排放在两次模拟和单次模拟周期内的规律不明显,第一次模拟所有样点通量值为 5.15-17.22 μmol N2O m-2 d-1。第二次全部样点值为 0-13.77 μmolN2O m-2d-1,两次模拟高值点都位于汉沽(HG)和慈溪(CX)。本研究中潮间带磷的排放在两次模拟中平均值范围为0.233-1.437 μmol P kg-1 h-1,HG、青岛(QD)和九龙江口(JL)样点的P释放率较高,与其表层样品Fe-P含量较高有关。因Fe2+/Fe3+在潮滩淹水退水中转化,对P的吸附解吸影响较大。
孙华杰[5](2021)在《北方典型湖泊多环芳烃污染历史重建及人类活动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多环芳烃(PAHs)作为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因其具有毒性(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持久性及长距离迁移能力等特点,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巨大,与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并列为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湖相沉积物具有剖面保存完整、连续性好、分辨率高、沉积速率快等特点,是恢复区域历史气候,反演污染物环境行为,定量刻画流域内人类活动与湖区环境演化关系的重要载体。PAHs具有极强的疏水性,很容易吸附在颗粒物上,随大气沉降和地表径流进入湖泊水体,进而在沉积物中积累下来,因此基于湖泊沉积物可以重建区域PAHs污染历史、辨识污染来源,反应区域PAHs污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北方地区典型湖泊柱状岩芯沉积物中PAHs含量与组分特征分析,结合210Pb和137Cs测年,重建研究区PAHs污染历史,并采用相关分析、特征比值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等方法,定性定量地研究PAHs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辅以经济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查干湖、呼伦湖、乌粱素海、和博斯腾湖等4个湖区的污染差异,同时对PAHs污染进行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合气候模型,运用气团的后向轨迹,分析不同气团影响下的北方典型湖区PAHs输入轨迹与潜在污染源区,并通过构建随机影响模型(STIRPAT),定量探讨不同人类活动强度对PAHs沉积演变的驱动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含量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现象,具体为查干湖(305.90~1214.42 ng/g,平均596.53 ng/g)>呼伦湖(282.87~1056.87 ng/g,平均596.47 ng/g)>乌粱素海(57.44~515.35ng/g,平均216.91ng/g)>博斯腾湖(51.07~583.73 ng/g,平均197.57ng/g),北方湖泊沉积物中PAHs含量明显低于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太湖、巢湖等;PAHs各组分中,3~4环PAHs为四个湖泊沉积物中的优势组分,表现为查干湖和呼伦湖显着高于乌粱素海和博斯腾湖;呼伦湖沉积物中2环PAHs,查干湖沉积物中的6环PAHs分别显着高于其他三个湖泊。生态风险评价显示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不存在严重的生态风险,但单体二氢苊(Ace)、芴(Flu)在四个湖中均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对于健康风险而言,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无论致癌风险(TEQs)还是致畸风险(MEQs)都处于较低水平,但进入21世纪以来,查干湖沉积物中的CPAHs含量增长较快,乌粱素海和博斯腾湖沉积物中的TEQs和MEQs相对较高,需要引起重视。(2)通过210Pb和137Cs比活度测定,分别建立了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PAHs的污染历史。四个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历史研究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依次为呼伦湖>查干湖>乌粱素海>博斯腾湖;20世纪80年代后查干湖沉积物中PAHs含量增加较快,PAHs污染程度高于呼伦湖、乌粱素海和博斯腾湖;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湖区周围城市经济的发展及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四个湖泊沉积物中PAHs含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其中高环PAHs增加尤其显着,特别是在查干湖沉积物中单体茚并[1,2,3-cd]芘(Dah A)、二苯并[a,h]蒽(Icd P)、苯并[g,h,i]苝(Bghi P)显着高于其他三个湖泊,表明燃料消耗从木材到煤炭和液体化石燃料的变化。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历史具有显着的差异性,查干湖与呼伦湖在20世纪80年代初PAHs污染出现第一个高峰值,乌粱素海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第一个高峰值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博斯腾湖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沉积物中的PAHs出现了第一个高峰值,四个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湖泊沉柱中PAHs出现第一个高峰值及进入快速增长的时间相比滞后了10~20年。(3)北方典型湖泊沉积岩芯中PAHs的含量与TOC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p<0.01),同时中环和高环PAHs与TOC之间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低环PAHs与TOC之间无相关性或相关性较弱,主要源于中环和高环PAHs对有机质的吸附能力更强;粒度各机械组成与PAHs总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与粒径组成中粉砂(乌粱素海除外)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p<0.05),沉积物中PAHs更易于吸附在颗粒物上,随大气沉降入湖。通过PMF方法对各湖泊沉积岩芯进行PAHs来源分析,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都是以燃烧源为主的混合来源,其中查干湖沉积物中生物质的燃烧源占16.39%、石油泄漏低温燃烧源占32.32%、交通源占16.58%、化石燃料燃烧源占34.71%;呼伦湖沉积物中交通源占比17.57%、石油类产品燃烧源占比11.52%、生物质高温燃烧混合源占比10.11%、石油泄漏煤碳燃烧混合来源占比60.80%;乌粱素海沉积物中化石燃料燃烧源所占比例为58.12%、交通源为10.79%、石油泄漏生物质燃烧源为31.09%;博斯腾湖沉积物中化石燃料燃烧源、石油泄漏生物质燃烧混合源和交通源分别占比53.02%、28.16%和18.82%。(4)利用粒径标准偏差法对北方四个典型湖泊沉积物中的粒度进行环境敏感组分提取,并将经PMF解析出的沉积物中PAHs的燃烧源贡献率分别与粒度敏感组分中F2(8.71~52.84μm)的贡献率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p<0.01),即与近距离的区域性大气输送(本地输入)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四个湖区周围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垃圾焚烧、燃料燃烧等生产活动产生的燃烧源PAHs易与较细颗粒物结合在风力的作用下,通过大气迁移和沉降进入水体进而累积下来。(5)结合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的输入轨迹中分别存在一条传输距离较短的局地类气团,查干湖、呼伦湖、乌粱素海和博斯腾湖的气团输入方向分别为东南、东部、西南和西北。具体输入轨迹分别为:自吉林中部,从西南经过松原市到达查干湖;自大兴安岭地区向西经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市后抵达呼伦湖;自内蒙古西部,向东转向途经巴彦淖尔等地市后抵达乌梁素海;从博斯腾湖西北方向输入途径和静县、焉耆县、博湖县等地到达博斯腾湖的气团。(6)STIRPAT模型分析了人口规模(总人口数)、经济发展水平(GDP、人均GDP)、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耗(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总量)等因素对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松原市GDP、呼伦贝尔市工业增加值和能源消耗总量、巴彦淖尔市人均GDP及巴州市工业增加值分别是查干湖、呼伦湖、乌粱素海和博斯腾湖沉积物中PAHs含量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其指标每增加1%,沉积物中PAHs含量将相应增加0.521%、0.2001%、0.4114%和0.5178%。
李梦露[6](2021)在《磷观渤海:由陆向海磷的输送和收支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磷是一类重要的生源要素。海洋初级生产力及其相关联的浮游植物的种群结构与生物量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磷含量和形态变化的影响,并对水体活性磷的动态变化存在快速的响应。同时,磷也在水体富营养化等主要水环境问题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影响水质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的重要指标。与其他生源要素不同,磷与颗粒物存在较强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致使部分含磷的颗粒物易在近海/大陆架发生沉积埋藏,故近海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含量分布及沉积埋藏等过程可以直接/间接反映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多重变化。然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导致磷由陆向海的输送规律发生了明显变化,影响/改变了磷在近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因此,由陆向海磷的输送及磷循环与收支研究成为当前环境科学和海洋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近海水体氮浓度持续升高的当前尤为重要。本文在陆海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下,以环渤海河流、黄河口及其邻近的河口湿地和渤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水体和沉积物中各赋存形态的磷,并利用沉积记录、数值模式等多种技术手段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下人类活动影响下河流-河口-海洋磷的时空格局、来源等关键过程,量化了环渤海河流向海输送的磷的入海通量,分析了磷在沉积物中关键地球化学过程及其长期变化,构建了渤海磷的循环与收支模式,并建立了河流输送与海洋磷埋藏的对应关系等。主要结论如下:(1)在环渤海河流-黄河口-渤海体系中,水体中的总磷含量由陆向海逐渐降低;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由陆向海空间差异不明显,碎屑态磷(Detr-P)是主要的赋存形态。渤海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表现为近岸海域高于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由于受到黄河携带的大量陆源物质入海的影响,沉积物中Detr-P含量、沉积速率和TP沉积通量在黄河口与莱州湾海域明显高于渤海其他海域,由此表明河口等近岸区域是环渤海河流影响磷的海洋沉积过程较为集中的海域。(2)2017、2019和2020年环渤海河流向海输送的总磷通量分别为26.4×108mol/a、45.0×108mol/a和37.5×108mol/a,主要以颗粒态磷的向海输送为主,占比(88.6±8.11)%。在众多环渤海河流中,黄河向海输送磷通量最高,平均占比达(48.2±11.5)%。(3)渤海水体磷的收支结果表明,河流的向海输送是渤海磷的主要来源,占外部输入的89.4%,而渤海水体中的磷汇过程主要是沉积物的埋藏,约占总支出的95.9%。外部磷的输入不足以支撑渤海初级生产对磷的消耗,渤海水体内部磷的高效周转是维持上层水体初级生产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外源磷对渤海水体磷的补充量小于渤海磷的沉积埋藏等输出量,显示渤海水体磷的消耗过程。(4)渤海磷的底界面交换通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渤海近岸海域磷的沉积埋藏过程受陆源输入影响明显,渤海沉积物-间隙水体系磷的循环再生及其后续的沉积物-水界面扩散过程是控制水体磷存量最关键的过程。(5)黄河口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为碎屑态磷和自生态磷,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埋藏特征/速率,并与黄河河口的位置变迁、人类活动强度等存在显着的对应关系。渤海存在明显的营养盐失衡问题,特别是莱州湾和渤海湾氮磷比值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渤海生态系统变化导致磷的埋藏大于输入。渤海部分海域或总体性的潜在磷限制趋势日趋严峻,持续变化的营养盐结构/失衡问题可能会导致渤海生态系统发生不确定性的变化,影响渤海海域资源与环境价值。因此,今后需持续关注营养盐失衡问题。
范成新,刘敏,王圣瑞,方红卫,夏星辉,曹文志,丁士明,侯立军,王沛芳,陈敬安,游静,王菊英,盛彦清,朱伟[7](2021)在《近20年来我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内陆水体(湖泊、水库、沼泽、河流)和河口海洋等底部,广泛且连续分布着沉积物质,在其形成过程中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具有与污染物有关的环境意义和特征。中国区域差异大,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经过近几十年来围绕沉积物环境和污染控制开展的研究,我国相关成果不断涌现。首先介绍了国际上有关沉积物环境的若干里程碑性研究,回顾了前70年我国沉积物研究的发展历程。然后侧重于与人为活动有关的环境污染,分别从沉积物环境和污染控制修复两个方面,总结和归纳了近20年来中国在沉积物水环境中的作用及效应、污染物在沉积物—水界面环境行为与影响因素、沉积物生态风险与质量基准、污染沉积物的原位修复、污染沉积物疏浚及异位处置利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评述了其中一些研究成果的联系和差异。最后对我国沉积物环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关于多学科交叉、复合污染、新兴/非传统污染物、质量基准、治理技术创新等几个亟需和深入开展研究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给出了解决的思路和途径,并进行了展望。
卢单[8](2021)在《长江口滩涂利用对防洪御潮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口进行了深水航道整治、圈围促淤、兴建水库等一系列人工圈围工程,逐渐改变了河口形态,引起了河口海岸线、水动力环境变化及洪涝灾害加剧等。鉴于长江口地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详细研究滩涂累积利用对长江口泄洪纳潮的综合影响,评估长江河口的防洪安全。本文建立了长江口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模拟计算了 1958年、1997年、2002年、2016年等四年滩涂围垦情景下长江口水动力环境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长江口滩涂利用对洪水位、典型断面流速及对纳潮量的具体影响范围,为防洪御潮提供了科学决策的数据支撑。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了国内外滩涂资源利用现状,利用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径流特征、潮位特征、潮流特征和泥沙特征等相关参数。(2)阐明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型中涉及的基本方程及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长江口水动力模型,并根据现有水文资料率定模型参数。总体来说,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长江口的水流特性,得到较为真实的潮位、潮流过程。(3)长江口大规模围垦后会引起局部及整个水域的水位升高,越靠近外海水位变化幅度越小。工程周边水位雍高较为明显,最大达0.1m;对整个水域影响较小,平均雍高约为0-0.02m。对长江口防洪影响较小,工程较为安全。(4)长江口在经过1958-2016年大规模滩涂围垦后,断面平均最大流速发生了显着变化,大部分断面平均最大流速出现时间提前。上游来水越大,流速的变化幅度越大,且北支的变化幅度普遍大于南支。(5)1958-2016年间长江口围垦后,徐六泾下游河段典型断面涨落潮纳潮量均呈减小的趋势,越靠近外海变化幅度越小,同一断面上游来水越大变化幅度越小。代表流量下,涨落潮变化最大幅度分别为-32.17%、-57.12%;50年一遇洪水下,涨落潮变化最大幅度分别为-31.25%、-80.92%;100年一遇洪水下,涨落潮变化最大幅度达-31.22%、-84.00%。滩涂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支撑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水(潮)流动力、河口岸线变化和防洪御潮等方面进行整体系统地模拟,揭示滩涂资源利用和相关制约因素之间的互馈关系,让规划更合理、开发更科学、保护更有效,实现真正意义的滩涂资源高效开发与保护。
简宏康[9](2021)在《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拦门沙近期演变过程及其模拟》文中指出长江口是我国重要的河口之一,对长三角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长江口拦门沙对长江口的泄洪以及通航等都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对长三角经济的综合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性。在人类工程和入海泥沙锐减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长江口平面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必要对长江口拦门沙冲淤演变进行分析,掌握其演变趋势,为长江口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长江口拦门沙区域为研究对象,在拦门沙演变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型模拟了入海泥沙锐减对拦门沙的影响。首先,利用实测水深数据、长江口海图资料,分析了河口拦门沙在1991—2016年间的冲淤分布、纵横剖面以及特征等深线的变化,统计分析了长江口拦门沙的特征值,同时还对长江口拦门沙冲淤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拦门沙近期(2010—2016年)的冲淤演变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北港、北槽和南槽的拦门沙整体呈冲刷态势。其次,利用2016年的长江口地形数据以及水文观测资料建立了长江口水沙数值模型,模拟了长江入海泥沙锐减对长江口悬沙的影响,同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河口典型区域南、北槽的冲淤分布情况以及南槽拦门沙的演变趋势。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北支拦门沙受上游来沙量锐减影响较小,没有出现向海冲刷的趋势,其主要受涨潮流的影响,在涨潮水动力的作用下已移至口内,形成沙坎。在研究时段内,北支拦门沙前峰滩顶平均水深约1.42m,后峰滩顶平均水深约2.86m;总体上,北支拦门沙的滩顶水深和位置比较稳定,但其纵剖面线受涨潮流的冲刷作用向口内蚀退,3m拦门沙段和6m拦门沙段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从冲淤量来看,北支拦门沙段呈现先冲后淤,冲、淤交替的态势,整体呈冲刷趋势。(2)北港拦门沙在研究时段内滩顶水深略有增加,滩顶水深约5.42m;8m拦门沙浅段缩短了约9km,拦门沙体积缩减了约483万m3;此外,北港下段的冲刷量约为淤积量的6倍。(3)北槽受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建设的影响最大,北槽近期拦门沙形态逐渐消失,槽内全面刷深,总体水深在12m左右,但是北槽下段水深略浅于北槽中、上段水深,并且在北槽中段仍有回淤的趋势。(4)南槽拦门沙在研究时段内滩顶水深变化不大,滩顶位置下移了近3km;7m拦门沙浅段呈现两端缩短的态势,滩长缩短了约8.4km,2016年拦门沙体积约为1991年的60%;从近期南槽冲淤量来看,冲刷量约为淤积量的21倍。(5)长江口悬沙含量和悬沙通量均随着来沙量的减少而下降,下降的幅度从口内至口外沿程递减,并且洪季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枯季;以2016年为初始地形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上游来沙量锐减,十年后的南槽拦门沙整体呈冲刷趋势,滩顶水深将会加深至6m左右,7m拦门沙浅段长度将缩短至18km左右,而南槽拦门沙的基本形态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仍呈“单峰”形态。研究长江口拦门沙的时空变化以及冲淤演变规律,同时在长江口来沙量锐减的条件下,预测长江口拦门沙未来的演变趋势,可为长江口防洪规划、航道整治、滩涂开发利用、以及河道演变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支撑。
唐嘉威[10](2021)在《浙江省近岸海域富营养现状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依据2018年浙江近岸海域水质春季、夏季、秋季三个航次的营养盐及温盐等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富营养化指数和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等3种方法分析和评价了浙江近岸海域的海水中营养盐含量及分布、主要环境分布特性和富营养化指数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无机氮年均值为0.526 mg/L,春季>秋季>夏季,呈由西向东部外海递减的态势;活性磷酸盐含量年均值为0.023mg/L,秋季>春季>夏季,平面分布与无机氮基本一致,化学需氧量全年相对较低,年均值为0.80mg/L,均值均符合一类水质标准。NO3-N是DIN的主要存在形式。占无机氮比例为95.3%;NO2-N及NH4-N占DIN比例分别为3.0%、1.7%。浙江近岸海域不同季节氮、磷营养盐变化较大,其N/P摩尔比也存在较大差异,平均为97.5。春季N/P摩尔比119.5,100%站次超过30;夏季N/P摩尔比为76.1,82.1%站次超过30;秋季N/P摩尔比为96.9,69.6%站次尔超过30。活性磷酸盐已成为影响浮游植物的限制性因子。全年有48.2%测站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富营养程度;春季>秋季>夏季。富营养化的站次占总监测站次的49.2%,PEAM的评价结果,Ⅰ的站次比例为5.9%,Ⅳp站次比例为3.6%,Ⅴp站次比例为28.8%,Ⅵp站次比例为23.2%。磷限制的站位比例达到一半以上。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位列全国第二。营养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受盐度影响极大,陆源污染及地表径流是影响氮磷的主要因子。浙江近岸海域近20年来,总体富营养化得以改善,海域水质呈向好发展的趋势。但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富营养化程度依然在不断加重。水体中营养盐过多是引起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的根本原因。从源头上控制营养盐的排放量、通过生态修复手段来吸收海水中的营养盐是降低水体营养盐的浓度及负荷的重要手段。
二、近20年来长江口生态环境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20年来长江口生态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时空分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缩写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研究 |
1.2.2 近岸海域富营养要素遥感反演研究 |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域 |
1.6 论文组织与章节安排 |
2 融合时空特征与深度学习的近海富营养化反演与分析方法 |
2.1 海洋时空大数据获取与处理 |
2.1.1 海洋实测数据批量入库与提取 |
2.1.2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遥感大数据获取 |
2.1.3 遥感大数据与海洋实测数据匹配 |
2.2 融合时空特征的深度信念网络遥感反演算法 |
2.2.1 深度信念网络 |
2.2.2 融合时空特征的深度信念网络遥感反演算法 |
2.3 近海富营养化状况分析方法 |
2.3.1 时空分布重构算法 |
2.3.2 富营养化状况定量计算 |
2.3.3 基于富营养化案例的富营养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浙江近岸海域营养盐反演、重构与分析 |
3.1 实验设计与实现 |
3.2 模型精度指标对比 |
3.3 反演与重构结果时空分析 |
3.3.1 DIN反演与重构结果时空分析 |
3.3.2 DIP反演与重构结果时空分析 |
3.3.3 DSi反演与重构结果时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浙江近岸海域化学需氧量反演、重构与分析 |
4.1 实验设计与实现 |
4.2 模型精度指标对比 |
4.3 COD反演与重构结果时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综合分析 |
5.1 富营养化关键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
5.2 重点海域富营养化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
5.3 富营养化与赤潮时空分析 |
5.3.1 赤潮时空分布 |
5.3.2 富营养化与赤潮统计分析 |
5.3.3 赤潮案例时空分析 |
5.4 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防治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基于遥感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1.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
1.3.3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状况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统计分析法 |
2.3.3 模型估算法 |
2.3.4 GIS空间分析法 |
第3章 山东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
3.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 |
3.1.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
3.1.2 土地利用动态度 |
3.1.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
3.1.4 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 |
3.1.5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3.1.6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图谱 |
3.2 土地利用现状与空间格局 |
3.3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3.4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3.5 土地利用程度及结构变化 |
3.6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
第4章 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4.1.1 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
4.1.2 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系数表构建 |
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化分析 |
4.2.1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 |
4.2.2 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分析 |
4.3.1 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变化 |
4.3.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
4.4.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4.4.2 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 |
第5章 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
5.1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度分析 |
5.2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协调度分析 |
5.3 土地利用转移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的影响 |
5.4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变差贡献率分析 |
第6章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对比 |
6.1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遥感指数构建 |
6.2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成渝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交叉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区位特征 |
2.1.2 经济社会特征 |
2.1.3 自然资源特征 |
2.2 数据来源处理及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研究区 2000-2018 年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分析 |
3.1 研究区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
3.1.1 研究区土地利用数量特征 |
3.1.2 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 |
3.2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特征 |
3.2.1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3.2.2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年综合土地变化率 |
3.2.3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核密度分析 |
3.2.4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移重心迁移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 |
4.1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情况 |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值计算 |
4.1.2 基于像元修正法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
4.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特征 |
4.2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特征 |
4.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
4.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空间分布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对土地利用转型的交叉敏感性特征分析 |
5.1 研究区交叉敏感性数量特征 |
5.1.1 耕地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
5.1.2 林地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
5.1.3 草地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
5.1.4 水域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
5.1.5 建设用地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
5.2 研究区交叉敏感性空间特征 |
5.2.1 耕地与建设用地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
5.2.2 林地与建设用地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
5.2.3 耕地与林地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
5.2.4 林地与草地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
5.2.5 耕地与水域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
5.2.6 草地对水域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保障对策建议 |
6.1 研究区各功能区生态保障对策 |
6.1.1 城市发展功能区生态保障对策建议 |
6.1.2 生态保护功能区生态保障对策建议 |
6.1.3 交叉过渡区生态保障对策建议 |
6.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益保障建议 |
6.2.1 生态服务价值管理目标设定 |
6.2.2 科学制定国土空间规划 |
6.2.3 保障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管制政策 |
6.2.4 强化各类主体参与规划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4)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意义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潮间带湿地碳氮磷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潮间带湿地碳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
1.2.2 潮间带湿地氮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
1.2.3 潮间带湿地磷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
1.2.4 我国潮间带湿地碳氮磷的研究和滩涂沉积状况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4 本研究的特色或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我国潮间带的气候、水文及沉积地貌特征 |
2.2 建国以来我国潮间带湿地的开发利用及其生态影响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保存及分析前处理 |
3.2 样品碳氮磷的分析 |
3.2.1 沉积物碳氮磷的分析 |
3.2.2 水体碳氮磷的分析 |
3.2.3 CO_2和N_2O的分析 |
3.3 沉积物比活度的测定 |
3.4 潮汐循环模拟 |
3.4.1 循环模拟n1 |
3.4.2 循环模拟n2 |
3.5 计算和统计 |
3.5.1 基于~(210)Pb 比活度的CF和CIC模型计算过程 |
3.5.2 我国潮间带滩涂面积的分类提取和计算 |
3.5.3 数据的统计检验 |
第四章 我国潮间带的沉积状况 |
4.1 我国潮间带沉积物质的来源 |
4.2 我国潮间带的沉积速率(沉积通量) |
4.3 地面沉降、泥沙剧减及海平面上升对沉积的影响 |
第五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的埋藏和转化 |
5.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的埋藏特征 |
5.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的粒级和粒径 |
5.1.2 黄河和长江来源沉积物表层和柱样碳的埋藏 |
5.1.3 北部河口区潮间带碳的埋藏 |
5.1.4 南部河口区潮间带碳的埋藏 |
5.1.5 红树林滩涂碳的埋藏特征 |
5.1.6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的碳密度、埋藏量和年扣留率 |
5.2 潮汐循环模拟过程中滩涂沉积物碳的转化 |
5.2.1 滩涂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碳的输出 |
5.2.2 滩涂沉积物气态无机碳的释放 |
5.2.3 滩涂沉积物碳转化的讨论分析 |
5.2.4 潮间带滩涂呼吸作用的气体产生总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的埋藏和迁移变化 |
6.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的埋藏特征 |
6.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垂直断面氮的埋藏特征 |
6.1.2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表层氮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
6.1.3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埋藏的对比分析 |
6.2 潮汐循环模拟中潮滩沉积物氮的迁移变化 |
6.2.1 滩涂沉积物无机氮的输出 |
6.2.2 滩涂沉积物N_20的释放 |
6.2.3 滩涂沉积物氮迁移变化的讨论和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和释放 |
7.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特征 |
7.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垂直断面磷的埋藏特征 |
7.1.2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表层磷的分布 |
7.1.3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形态 |
7.1.4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量 |
7.1.5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埋藏的对比分析 |
7.2 潮汐循环模拟中滩涂沉积物磷的释放 |
7.2.1 滩涂沉积物总磷的输出 |
7.2.2 滩涂沉积物磷输出的讨论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建议 |
8.1 潮间带的沉积速率 |
8.2 潮间带沉积物碳氮磷埋藏的总体特点 |
8.3 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转化特征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
8.4 趋势展望、后续研究建议及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研究已发表的成果 |
(5)北方典型湖泊多环芳烃污染历史重建及人类活动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多环芳烃概述 |
1.2.1 多环芳烃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1.2.2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其危害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湖泊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研究进展 |
1.3.2 多环芳烃污染源识别方法 |
1.3.3 多环芳烃湖泊沉积记录的指示意义研究进展 |
1.3.4 多环芳烃大气传输路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分析方法 |
2.1 北方典型湖泊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3 实验分析 |
2.3.1 沉积物年代测定 |
2.3.2 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 |
2.3.3 沉积物粒度测定 |
2.3.4 沉积物有机碳测定 |
2.4 质量控制与保证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多环芳烃沉积历史区域对比分析 |
3.1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岩芯~(210)Pb和~(137)Cs年代测定 |
3.1.1 ~(210)Pb测定年的基本原理 |
3.1.2 ~(137)Cs计年原理 |
3.1.3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年代的建立 |
3.2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PAHs含量及分布特征 |
3.2.1 查干湖沉积物PAHs含量及分布特征 |
3.2.2 呼伦湖沉积物PAHs含量及分布特征 |
3.2.3 乌粱素海沉积物PAHs含量及分布特征 |
3.2.4 博斯腾湖沉积物PAHs含量及分布特征 |
3.3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差异性分析 |
3.3.1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总体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
3.3.2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历史区域差异分析 |
3.4 北方典型湖泊PAHs污染历史风险评价 |
3.4.1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3.4.2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潜在健康风险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方典型湖泊PAHs污染来源及大气输入历史研究 |
4.1 北方典型湖泊多环芳烃沉积历史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与 TOC的相关性分析 |
4.1.2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与粒度的相关性分析 |
4.2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多环芳烃源解析 |
4.2.1 基于环数组分的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来源辨别 |
4.2.2 基于特征比值法的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来源解析 |
4.2.3 基于PMF的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来源解析 |
4.3 北方湖泊沉积物PAHs同大气环境指标的关系性分析 |
4.3.1 北方典型湖泊粒度敏感组分的提取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4.3.2 北方典型湖泊中PAHs来源同环境敏感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
4.4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物输入潜在源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类活动对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PAHs污染的影响机制 |
5.1 北方典型湖泊区域城市化参数概述 |
5.1.1 松原市城市化参数 |
5.1.2 呼伦贝尔市城市化参数 |
5.1.3 巴彦淖尔市城市化参数 |
5.1.4 巴音郭楞州城市化参数 |
5.2 基于STIRPAT模型的人类活动对PAHs污染影响机制分析 |
5.2.1 随机影响模型(STIRPAT) |
5.2.2 北方典型湖泊沉积物中PAHs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磷观渤海:由陆向海磷的输送和收支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
1.1.1 海洋中磷的赋存形态 |
1.1.2 海洋中磷的源-汇过程 |
1.1.3 磷的形态转化 |
1.1.4 水体磷与富营养化 |
1.2 研究区域概况 |
1.2.1 环渤海河流 |
1.2.2 黄河下游 |
1.2.3 黄河口湿地 |
1.2.4 黄河口海域 |
1.2.5 渤海 |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2.1 环渤海入海河流磷的组成与入海通量 |
1.3.2.2 渤海磷的分布及控制因素 |
1.3.2.3 渤海磷的收支及环境效应 |
1.3.2.4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磷的分布、转化和埋藏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渤海入海河流磷的形态、区域性差异与向海输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2 样品分析测定 |
2.1.2.1 水体和沉积物中磷的分析 |
2.1.2.2 水体和沉积物中碳和氮的分析 |
2.1.2.3 叶绿素和悬浮颗粒物的分析 |
2.1.3 数据分析 |
2.1.3.1 环渤海河流水系 |
2.1.3.2 磷入海通量计算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环渤海河流水体中的碳、磷及相关性分析 |
2.2.1.1 水文特征 |
2.2.1.2 碳、磷的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
2.2.2 环渤海河流悬浮颗粒物中的磷 |
2.2.3 环渤海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磷 |
2.2.3.1 磷的形态及含量 |
2.2.3.2 磷的时空分布特征 |
2.2.3.3 磷的区域差异性及影响因素 |
2.2.4 环渤海河流磷的入海通量及区域性差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河口湿地和渤海沉积物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环境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3.1.2 样品分析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黄河口湿地磷的形态、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
3.2.1.1 黄河口湿地水文特征 |
3.2.1.2 黄河口湿地磷的赋存形态与含量 |
3.2.1.3 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磷的空间差异 |
3.2.1.4 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和水体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2.2 渤海沉积物磷的形态、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
3.2.2.1 渤海表层沉积物磷的形态、含量及时空分布 |
3.2.2.2 渤海柱状沉积物磷形态的垂向分布 |
3.2.3 渤海磷的区域分布特征 |
3.2.3.1 Reac-P和Detr-P的区域差异 |
3.2.3.2 渤海沉积物-水界面磷的沉积与释放的区域差异 |
3.2.4 中国近海表层沉积物磷形态的对比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河口磷的长期变化:河流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4.1.2 样品分析测定 |
4.1.2.1 (210)~Pb与(137)~Cs活度和沉积速率 |
4.1.2.2 水体营养盐的分析和沉积物中POC、PON和磷形态的分析 |
4.1.3 通量计算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210)Pb和~(137)Cs定年 |
4.2.2 间隙水中营养盐的垂向分布及比值变化 |
4.2.3 柱状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垂向分布及迁移转化 |
4.2.4 黄河口磷的沉积埋藏 |
4.2.5 沉积物中碳、磷的相关性分析 |
4.2.6 碎屑磷含量与黄河流域的水文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渤海磷的循环与收支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5.1.2 样品分析测定 |
5.1.3 收支计算 |
5.1.3.1 渤海水体中DIP和TP储量 |
5.1.3.2 河流输入 |
5.1.3.3 底界面释放通量 |
5.1.3.4 大气沉降 |
5.1.3.5 地下水输入 |
5.1.3.6 渤海与北黄海的水体交换 |
5.1.3.7 沉积通量 |
5.1.3.8 初级生产 |
5.1.3.9 内部循环 |
5.1.4 数值模式与数据处理 |
5.1.4.1 IMAGE-GNM模型 |
5.1.4.2 VGPM模型 |
5.1.4.3 数据获取与图形绘制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渤海水体TP与DIP |
5.2.2 渤海水体氮磷比变化及潜在磷消耗 |
5.2.3 渤海水体磷收支过程研究 |
5.2.3.1 DIP和TP储量 |
5.2.3.2 环渤海河流输入 |
5.2.3.3 沉积物-水界面磷的释放通量 |
5.2.3.4 大气沉降 |
5.2.3.5 地下水输入 |
5.2.3.6 与北黄海交换 |
5.2.3.7 沉积通量 |
5.2.3.8 初级生产力 |
5.2.3.9 水体内部循环 |
5.2.4 磷循环关键过程与渤海环境演变 |
5.2.4.1 磷循环关键过程 |
5.2.4.2 渤海环境变化与潜在磷消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展望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近20年来我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沉积物环境研究进展 |
2.1 沉积物在水环境中的作用、特征及效应 |
2.1.1 关键带中的作用与地位 |
2.1.2 与人类活动关系 |
2.1.3 颗粒形貌与环境效应 |
2.1.4 沉积物源—汇特征与效应 |
2.2 污染物在沉积物—水界面环境行为与影响因素 |
2.2.1 稳态环境生物地球化学 |
2.2.2 动力再悬浮影响 |
2.2.3 氧环境影响 |
2.2.4 生物影响 |
2.2.5 对藻类灾害的影响 |
2.3 沉积物生态风险与质量基准 |
2.3.1 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
2.3.2 有机物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
2.3.3 中国沉积物质量基准 |
3 中国沉积物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进展 |
3.1 污染沉积物原位修复 |
3.1.1 物理修复 |
3.1.2 化学修复 |
3.1.3 生物修复 |
3.2 污染沉积物疏浚及异位处置利用 |
3.2.1 沉积物环保疏浚 |
3.2.2 污染底泥无害化处理 |
3.2.3 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 |
4 问题及展望 |
4.1 沉积物综合环境效应研究的多学科交叉 |
4.2 污染物复合下的沉积物环境与生态效应 |
4.3 沉积物中新兴和非传统污染物的行为与风险 |
4.4 沉积物质量基准标准化数据库的构建 |
4.5 沉积物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与技术创新 |
(8)长江口滩涂利用对防洪御潮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滩涂资源开发现状 |
1.2.1 国内滩涂资源利用现状 |
1.2.2 国外滩涂资源利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长江口水文特征分析 |
2.1 径流特征分析 |
2.2 潮位特征分析 |
2.3 潮流特征分析 |
2.3.1 测点平均流速 |
2.3.2 测点最大流速 |
2.3.3 历时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长江口水动力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1 模型介绍 |
3.1.1 模型水动力控制方程 |
3.1.2 模型的数值解法 |
3.2 长江口水动力模型设置与验证 |
3.2.1 模型地形设置 |
3.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
3.2.3 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节 |
第4章 长江口模型情景设置 |
4.1 上游不同来流量的计算 |
4.1.1 考虑历史洪水资料的洪水频率计算 |
4.1.2 典型洪水过程的选取与放大 |
4.2 外海边界的情景 |
4.3 长江口不同年代围垦方案的情景 |
4.3.1 1958-1997年长江口围垦概况 |
4.3.2 1997-2002年长江口围垦概况 |
4.3.3 2002-2011年长江口围垦概况 |
4.3.4 2011-2016年长江口围垦概况 |
4.4 长江口水下地形的情景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长江口地区滩涂资源利用对防洪纳潮的影响 |
5.1 滩涂资源利用对长江口水位雍高的影响分析 |
5.1.1 代表流量下围垦前后水位雍高分析 |
5.1.2 五十年一遇洪水下围垦前后水位雍高分析 |
5.1.3 百年一遇洪水下围垦前后水位雍高分析 |
5.2 滩涂资源利用对典型断面流速影响分析 |
5.2.1 代表流量下围垦前后典型断面流速分析 |
5.2.2 五十年一遇洪水下围垦前后典型断面流速分析 |
5.2.3 百年一遇洪水下围垦前后典型断面流速分析 |
5.3 滩涂资源利用对纳潮量影响分析 |
5.3.1 代表流量下围垦前后纳潮量变化分析 |
5.3.2 五十年一遇洪水下围垦前后纳潮量变化分析 |
5.3.3 百年一遇洪水下围垦前后纳潮量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拦门沙近期演变过程及其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长江口拦门沙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河口拦门沙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长江口拦门沙近期演变及其原因 |
2.1 北支 |
2.1.1 基本情况 |
2.1.2 冲淤变化 |
2.1.3 横剖面形态特征 |
2.1.4 北支拦门沙 |
2.2 北港 |
2.2.1 基本情况 |
2.2.2 特征等深线变化 |
2.2.3 冲淤变化 |
2.2.4 横剖面形态特征 |
2.2.5 北港拦门沙 |
2.3 北槽 |
2.3.1 基本情况 |
2.3.2 特征等深线变化 |
2.3.3 冲淤变化 |
2.3.4 横剖面形态特征 |
2.3.5 北槽拦门沙 |
2.4 南槽 |
2.4.1 基本情况 |
2.4.2 特征等深线变化 |
2.4.3 冲淤变化 |
2.4.4 横剖面形态特征 |
2.4.5 南槽拦门沙 |
2.5 拦门沙近期演变原因分析 |
2.5.1 自然因素 |
2.5.2 人类活动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江口水沙数值模型建立与验证 |
3.1 模型介绍 |
3.1.1 水动力模块 |
3.1.2 泥沙输运模块 |
3.2 长江口概况 |
3.3 研究内容 |
3.4 计算范围及计算条件 |
3.4.1 计算范围 |
3.4.2 计算条件 |
3.5 水沙模型建立 |
3.6 水沙模型验证 |
3.6.1 潮位验证 |
3.6.2 潮流验证 |
3.6.3 含沙量验证 |
3.6.4 地形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江口来沙量锐减对冲淤演变影响模拟 |
4.1 来沙量锐减对悬沙影响分析 |
4.1.1 洪季悬沙变化 |
4.1.2 枯季悬沙变化 |
4.2 来沙量锐减对地形冲淤影响分析 |
4.3 来沙量锐减对拦门沙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浙江省近岸海域富营养现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浙江近岸海域自然环境 |
1.1.1 自然地理 |
1.1.2 气候条件 |
1.1.3 海洋水文 |
1.1.4 生物资源 |
1.2 国内外富营养化研究现状 |
1.2.1 富营养化概念 |
1.2.2 国内外主要国家近海富营养化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时间、采样站位和样品采集分析 |
2.2 数据分析和评价方法 |
2.2.1 单因子指数法 |
2.2.2 富营养化指数 |
2.2.3 氮磷比 |
2.2.4 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 |
2.2.5 数据处理和季节均值差异显着性检验 |
第三章 富营养化现状 |
3.1 营养盐含量特征分析和评价 |
3.1.1 营养盐监测结果和单因子评价 |
3.1.2 营养盐的分布特性及季节变化 |
3.1.3 营养盐的结构特性及季节变化 |
3.2 富营养化综合评价与分析 |
3.3 富营养化与国内其它省份比较 |
第四章 富营养化与环境因子的分析 |
4.1 主要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 |
4.2 营养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
第五章 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分析 |
5.1 浙江近岸海域二十年来富营养变化分析 |
5.2 浙江省重点港湾富营养化变化趋势 |
5.2.1 杭州湾 |
5.2.2 象山港 |
5.2.3 三门湾 |
5.2.4 乐清湾 |
第六章 富营养化防治对策分析 |
6.1 营养盐管理与控制 |
6.1.1 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与管理 |
6.1.2 点源污染的控制和管理 |
6.1.3 海水养殖业污染的控制与管理 |
6.1.4 长江口水域营养盐宏观调控与总量控制 |
6.2 生态恢复方法 |
6.2.1 湿地对水体氮、磷的净化作用 |
6.2.2 大力推广大型海藻养殖,净化富营养水体 |
6.2.3 增加双壳类软体动物数量,修复富营养化水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论文 |
四、近20年来长江口生态环境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时空分布变化研究[D]. 戚劲. 浙江大学, 2021
- [2]基于遥感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研究[D]. 于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3]成渝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交叉敏感性研究[D]. 邹欣怡.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4]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D]. 陈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5]北方典型湖泊多环芳烃污染历史重建及人类活动响应[D]. 孙华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磷观渤海:由陆向海磷的输送和收支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D]. 李梦露.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1
- [7]近20年来我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J]. 范成新,刘敏,王圣瑞,方红卫,夏星辉,曹文志,丁士明,侯立军,王沛芳,陈敬安,游静,王菊英,盛彦清,朱伟. 地球科学进展, 2021(04)
- [8]长江口滩涂利用对防洪御潮的影响研究[D]. 卢单. 扬州大学, 2021(08)
- [9]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拦门沙近期演变过程及其模拟[D]. 简宏康. 扬州大学, 2021(08)
- [10]浙江省近岸海域富营养现状及评价[D]. 唐嘉威. 浙江海洋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