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文精神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98(2005)06—0003—04
人文精神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文精神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社会又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问题。人文精神也始终是一个或隐或显的主题。学者们也纷纷把人文精神作为自己重要的研究主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文精神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也开展了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也很快影响到教育领域,教育理论界为了应对社会对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的需要,也开纷纷研究人文精神以及如何养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何谓“人文”?根据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的解释,“人文”这个概念见于《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唐朝李贤对此注曰:“人文尤人事也。”笔者对此的理解是,所谓人文就是与人有关的事情,具体而言,人文就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事情。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指人之为人的文化精神。
如果对人文和人文精神作一番历史的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换言之,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入,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不断地丰富。
诚如大家所知,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经过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人文精神可谓一路凯歌,它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于人文精神、人道主义的讨论却又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其原因何在?如果考察最近几十年和文艺复兴时期对于人文精神的讨论,我们就可以发现,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对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各方面的意义,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当前,人们所说的人文精神主要不是指与人的自然性或神性相对的人的社会、文化属性,而是人自身和人的生活的价值属性。它主要针对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对于人和人性所造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失衡或对立。
一、当前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们提出弘扬人文精神,既是人类应对生存困境与挑战的需要,也是矫正学校教育目的的需要。
第一,当代社会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与挑战。当代人类社会所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等方面的诸多困境与挑战,归根到底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出现了问题。对人自身的认识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终要落脚到人与自身的关系上来,即人是如何认识自身的,新的人文精神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促进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和生存状况的改善。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展开了对大自然的征服与改造活动。人类从自然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满足了自身的生存需要。然而,在人类向自然进军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也日益暴露。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所深刻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1] 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得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却也打破了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困境。
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现代社会的人们在取得巨大物质成就的同时,也极大地释放了人的物欲和权力欲。人们通过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制度,来实现对自然的占有。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表现为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然而,人们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利益的冲突,即必然会发生因为占有物质利益不均衡而导致的冲突乃至战争。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就充分体现出民族、国家之间激烈的利益冲突。
现代化机器大生产的首要目的是最大效率。为了这一目的,所有其他的东西都可以牺牲。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所具有的效率以及由此创造的财富。人的能力、本质与天性在生产过程中的充分发挥,表现为普遍的物化过程,表现为实现某种纯粹外在的目的和牺牲自己的目的本身。现代人一方面享受着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高度文明成果,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面对所出现的道德沦丧、酗酒、吸毒、犯罪等各种社会问题。
关于人与自身的关系。现代人迷恋于对自然的大肆掠夺,对社会权力的疯狂追求,而惟独忘却了对自我的认识及精神发展问题。人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因为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而更加充实,相反,现代人却经常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存的意义。今天的人们已经“成为机械、技术、物质的奴隶,缺乏个性而丧失自己。沉湎于享受,饱食终日,拼命赚钱又肆意挥霍,把面包和欲望当作生活的全部目的。”[2] 人类陷入了精神的危机。现代人从自然中、从社会中确立了独立地位,获得了很大的自由。但是,人们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却更加感到孤立无援,无所依靠,弗洛姆正是就此发出了“逃避自由”的呼喊。如果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那么20世纪的问题就是“人死了”。这里并不是说“人”真的死了,而是说,作为主体的现代人出现了自我意识的危机、信仰的危机。
第二,当前学校教育的目的的偏颇。目前的学校教育制度形成于近代。欧洲中世纪以后,伴随着近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学校教育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近代以来,教育的社会功能越来越被强化,学校越来越被看作是服务于政治、经济的主要工具,是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主要基地。这样,在维持现有社会的政治体制的目的下,学校除了努力养成受教育者一定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规范之外,还尽可能地传授与生产,尤其是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各种分门别类的知识和技能。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忽视。
20世纪以来,随着国家之间、国际利益集团之间斗争日益加剧,国家之间在意识形态、军事力量、经济实力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校越来越局限为实现国家目的的工具。
这种局限性使学校教育关于人的发展内涵和学校教育的实践都出现了偏颇。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主要强调的是人的工具价值,并使之成为“人的发展”的核心内涵,而人的全面发展却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奢侈品。这样,学校教育所培养的只是马尔库塞所谓的“单向度的人”。中国近代以来迫于西方列强的压制和欺凌,以及“保国保种”、“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这种表现尤其明显。
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讲授、背诵、练习等对于掌握现成知识和技能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一般方法论。这种以培养各种类型专家为定向的体制虽然也为传统工业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但受教育者也仅仅是发展的工具而已。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单纯是经济的发展,而涉及到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固然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但人不是单纯的经济工具,因为经济的发展并非社会发展的全部内涵,财富的积累也不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的热潮下,教育仍然不能放弃自己的根本目的,而应该把既往所遗忘了的人重新找回来,在新人文精神的统摄下,为他们的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诸方面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新的时代的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学校教育的目的、规范,矫正以往对学校教育功能的片面认识。
二、新人文精神的内涵
如上文所述,人文精神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此,它的内涵必然会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水平的发展,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人类需要的变化而不断丰富。从一定的程度上讲,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同旧的人文精神有很大的关系。显然,对于在既往几百年中,与人类社会实践长足进步和目前困境密切相关的旧人文精神,需要加以深刻的反思。它已经不足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因此,人文精神的内涵需要有新的价值取向。
新人文精神,也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中就提出“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的重要命题。“科学的人道主义反对任何先验的、主观的或抽象的关于人的观点。”“科学人道主义所指的人是指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在历史背景中的人,一个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他要依靠客观的知识,而这种客观的知识本质上必定会导致行动,并且主要是为人类服务的。”[3] 乔治·萨顿在其《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中也认为,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趋向就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从而提出建立“新人文主义”,以此来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
由此可见,新人文精神同样重视科学精神,并且将科学精神的本质就归结为人文精神。从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来看,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当然内涵。人类在科学活动中所坚持的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从本质上说正是一种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为科学精神的发展扫除一切发展的障碍,为科学的发展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服务。
旧人文精神持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将自然、社会以及他人看作是外在于个体的对立存在,此外,它也将作为人文精神重要内涵的科学精神从人文精神剥离出来。新人文精神与旧人文精神有着本质的差别。从根本上说,它是人自身和人的生活的价值属性。具体而言,除了对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关系赋予新的价值属性之外,还要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
第一,关于人与自然。上文所说,旧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征服”,而新人文精神则主张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关系。人只有在自然提供的现有条件下才能生存,人自身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他本身就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人的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以自然为对象,也只有在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才能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发展的最终目的,但是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为自身服务。
第二,关于人与社会。这里主要是指人与国家、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旧人文精神强调个人奋斗、个人成功,新人文精神则主要强调社会责任感。冷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然而在当今世界,冷战时期被掩盖了的地区冲突、民族冲突以及国家冲突等从来就没有真正停止过。当今的世界,单级与多级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目前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以及民族凝聚力三个因素构成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综合国力水平与大国地位还很不相称,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每一个人都要明确这一点,承担起国家繁荣、社会发展的使命。
旧人文精神主要强调人与他人之间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往往会演变成为了个人的成功而不择手段。这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问题。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显,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也显得更为必要。个体的道德发展也正是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说,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个体将失去道德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三,关于人与自身。旧人文精神中的人迷恋于对自然的大肆掠夺,对社会权力的疯狂追求,而惟独忘却了人的自我意识以及对自我精神的反省。而新人文精神是作为人自身及其生活的价值属性,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最终归结到人自身的问题上来。人越是发展,越会产生精神层面的需求。人是精神的主体,物质功利的追求不应该成为人精神发展的障碍,相反,应该将人类物质功利的追求作为人的精神健康发展的资源。
如果可以用一个较为形象的词——“恨”来概括旧人文精神内涵的话,那么同样我们也可以将新人文精神的内涵概括为“爱”。“恨”已经使人类的生存陷入了困境,而只有“爱”才能使人类走出困境。
三、学校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
从上述新人文精神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精神显然包括关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知识性因素,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它并不是一种知识。当前我们弘扬人文精神,其主旨在于彰显人之为人的本质,或者用当前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使人成为大写的人。
人是对象性的关系存在,他所进行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在对象性的活动中,人将自己的本质外化于对象物,从而使对象性的现实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4] 因此,新人文精神正体现了当今时代人之为人的对象性本质,它就是要通过人处理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对象性关系来证明人自己的本质力量。
尽管人文精神归根到底不是一个知识问题,我们不可以通过传授知识的方法那样传授人文精神,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就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对于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养育,除了传授必要的知识之外,学校教育还可以在很多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一,教育目的、价值观。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根本宗旨在于把学生培养成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固然与政治、经济等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是无论从目的、过程、手段来看,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都有着本质的区别。无论把教育作为政治工具、阶级斗争的工具或经济发展的工具,都否定了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的地位。换言之,教育若离开了培养人,就无法正确把握它的本质,而弘扬人文精神的主旨也正在于此。
第二,课程。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的。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能因为强调人文精神而拒斥科学技术,削弱科学知识的教学。要在科学课程中渗透科学史,促进学生对科学的人性化的理解。
除了科学知识之外,也应该注重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一般说来,人文学科主要指有关价值和意义的学科,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史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究竟应占多大的比例,是一个涉及课程设置的极其复杂的问题,在这里只能一般地说,要克服“重理轻文”的现象,使人文学科的知识在课程中占有适当的比例。此外,即便是人文学科,其价值取向也要符合新人文精神。
第三,教学方法。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对此问题有精辟的论述。
在师生关系方面,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在组织教学过程方面,“教师应在学校和周围环境间绝对保持某种距离,以使儿童和青少年有机会锻炼他们的批判意识。”
在教师素质方面,教师要具备情感同化、耐心和谦虚等人文品质。
第四,交往活动。对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理解以及人对自我的反省,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可以实现的。学校应把教育、教学过程延伸到校外,组织一些外部学习实验,并在内容方面建立起所授课程和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某种关联。只有在人与环境(自然、社会、他人)交往的活动中,主体才能逐渐体验、感悟和理解。具体而言,要使受教育者从小就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研究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环境意识;养成受教育者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情操,使其摆正个体、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养成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他们具有宽容别人、理解别人的态度,学会让步、妥协、谈判、双赢。最重要的是,要根据上述新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不断地调整并完善自己的行为和活动方式。
收稿日期:2005—10—30
标签: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教育本质论文; 教育目的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