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中医院 湖南衡东 421400
摘要:目的: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正确认识术后对骨伤患者的疼痛现象,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熟练掌握并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48例手术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只有少数患者需要依赖麻醉性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而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在按摩、安慰、鼓励等护理措施下显著的缓解疼痛。结论:采用及时、准确、行之有效、可靠的护理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让患者能够更加轻松舒适地度过疼痛期。使得护理质量得到了大步的提升,从而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
关键词:骨伤患者;疼痛;护理
疼痛是骨科患者术后手术后常见症状,虽然目前研究出了很多控制疼痛的方法,但由于患者及护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从而对疼痛的认识不足,导致术后患者不能被很好地进行镇痛治疗。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更好的控制疼痛,促进患者手术后顺利康复。笔者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48例手术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48例患者中,男90例,女58例,年龄18~75(38.2±19.5)岁。这148例患者都没有感染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和高血压史。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2例,股骨干骨折18例,胫腓骨骨折32例,骨髓炎8例,手外伤10例,其他20例。接受的手术都比较顺利,术后接受了止血、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对症治疗。
2护理
2.1 一般护理
①营造一种舒适的病室氛围。将病房调整到舒适的温度、光线适宜,避免太阳直射。将噪音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营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从而保证患者能有足够的睡眠,促进其体能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②严密观测病情。末梢血运和包扎松紧度需要注意,仔细观察是否有伤口渗出、出血及感染的迹象。术后让患者采用平卧位或者健侧卧,并用软枕抬高患肢,使其保持舒适的体位,从而更好的保护骨折部位的肢体。当患者站立时就应该将患肢用前臂吊带屈肘位吊起,用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从而缓解疼痛。③建立起相互信任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行护理治疗的护士应该以一位长者的细心,贴心来对待患者,设身处地的感受患者的疼痛从而理解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另外,要尊重患者的意见和建议,耐心听取患者的诉求,以敏锐的观察力、熟练的技术操作和仁者的善心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在接受护理的时候具有安全感,内心踏实。④帮助患者学习一些力所能及的预防及减轻疼痛的技巧,如留置引流管的患者翻身或者改变体位的时候要防止压迫、扭曲、牵拉管道。当做深呼吸或者咳嗽时,应该把切口用手或枕头按住,防止缝线受到牵扯而引起伤口疼痛。另外,术后尿潴留也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之一,所以医护需要引导患者及时排尿。当排尿有困难的时候,应该及时诱导排尿,必要时需要采取导尿的方式,可以采用看电视、读小说的方式来分散注意力。
2.2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工作。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其伤势是可以得到完全的康复的,打消患者的困惑和不安,减轻其焦虑程度。将因不良情绪造成的增敏性疼痛的情况尽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另外。还可以请性格开朗、乐观和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在病房中与其他患者对手术感受进行交流,这种平等的双向交流会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的温暖,减轻其心理负担,从而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教会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疼痛,提高痛阈。另外,应该告知患者任何可能都会引起疼痛的处理办法,让其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应用镇痛药的护理
有些患者会担心止痛药物具有副作用,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详细明确告知患者说明在强烈疼痛的情况下适当的使用止痛药是不太容易引起人的依赖性的。反而如果长时间忍受强烈的疼痛则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要注意药物的吸收和代谢速度是因人而异的,所以给予同等剂量的药物,有的因为血药浓度过低所以镇痛效果不明显,患者依然烦躁不安,吵闹不停。而有的患者血药由于浓度过高而引起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呕吐等症状。所以,不要将因疼痛而要求增加止痛药剂量的情况而当作是对镇痛药物产生依赖性的表现。在给药时应严格监测患者的反应及动态变化,特别是第一次给药的时候,及时了解患者的反应以便确定适合的用药剂量,相关医护人员应高熟练掌握了解各种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注意观察。
2.4中医按摩
中医按摩具有减轻机体疼痛安神镇静的良好效果,骨伤类的患者进行机体组织恢复尤其具有良好的效果。具体按摩方法:找穴位:环跳、神门;肾上腺、耳穴处:从自耳廓出发出选择出4~5个穴位,每个穴位按压2 分钟左右,当患者出现酸麻和胀的感觉后就停止,每天至少进行5次。
2.5暗示疗法
在临床研究上表明正确的暗示疗法在缓解患者的疼痛上具有良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当患者受到肯定的时候,他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很好并且会持续保持下去,当患者在精神上得到支持时其精神力量会更加强大起来。那么其心中的恐惧、烦躁、紧张、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也会相对的减少,忍受疼痛的耐力也较之增加。
2.6功能锻炼
个体都存在差异性,所以不同患者的身体机能也不尽相同,有些患者通过采用功能锻炼方法就可以来减轻缓解机体的疼痛。功能锻炼对骨伤患者的康复来说具有极大的作用,一般在术后护理的早期就应该进行功能锻炼,而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主要有缓解疼痛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的两大好处。
3结果
术前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2])评分为(5.30±0.19)分,术后1 h、12 h、48 h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4.25±0.89)、(3.34±0.75)、(2.51±0.48)分,距离手术时间越长患者疼痛程度越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8 h止痛药使用率50.0%(74/148),治疗护理满意度98.8%(146/148),住院时间(12.3±4.2)d。
4讨论
一般而言,疼痛发生率极高的阶段是在手术患者术后1~3 d内。浙一几率高达90%及以上。首先,疼痛会对骨科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状态产生不良的影响,会加重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其次术后疼痛刺激通过交感神经反射和脊髓介质引起肌肉、血管收缩,导致切口呈缺血状态,使得机体代谢不正常,从而使切口愈合的进程变得缓慢,而再次出现急性剧烈疼痛的时候就会导致患者睡眠不足。从而引起其情绪低落,阻碍身体康复的进程。约有一半的仍受疼痛困扰即使在实施常规止痛治疗措施后。另外,有80%的患者认为镇痛效果不太理想。但长期以来人们竟然会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只能被动地接受。这都是由于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对术后有效的镇痛缺乏认识。最近几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整体护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生和患者都认识到术后舒适无痛是患者生命的基本需求,对疼痛的认识也不断增强。所以说,护理人员必须认真细心并耐心观察、对患者疼痛的原因进行及时分析,力争采取最为及时、准确、行之有效、可靠的护理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消除患者的疼痛,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笔者对148例骨科手术后患者疼痛原因进行调查后分析发现,大多数患者都能在按摩、安慰、鼓励等护理措施下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只要少数患者需要性镇痛药物。整体上来说,患者满意度高,平均住院时间都比较短,所以我们认为高质量的护理才是患者消除术后疼痛,使机体迅速康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万志勇.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9):2708
[2]虹,杨澜.外科术后患者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7,27(2B):406-407
论文作者:戴灵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骨科论文; 机体论文; 效果论文; 药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