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论文_陈雷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论文_陈雷

(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 要】目的: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诊断。结果:恶性病变30例(75.00%),非恶性病变10例(25.00%);超声检查结果提示1级、2级、3级血流分布的患者分别为29例、8例和3例。结论:采用超声检查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诊断具有较大的意义,可较好地提高的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为临床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临床价值;

Ultrasonographic Diagnosis of Breast Non - lumpous Lesions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ultrasonographic diagnosis of non-tumorous lesions of breast. Methods:Forty patients with non-luminal lesions diagnosed by operation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Ultrasound diagnosis was used. Results:30 cases(75.00%)of malignant lesions and 10 cases(25.00%)of non - malignant lesions. The results of ultrasonography showed that the patients with grade 1,2 and 3 were 29 cases,8 cases and 3 cases. Conclusion:Ultrasonograph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non-lumpous lesions of breast,which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breast non-lump type lesion,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basis.

Key words:Ultrasonography;Breast non-lump type lesions;Clinical value;

在临床上,有部分乳腺病并不会表现出结节或者肿块,而是表现为非肿块型的病变,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是指不出现结节或者肿块的乳腺病变,也就是说病变在两个不同的扫查方向上不会表现出空间占位效应。临床上对这些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临床上早期对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和鉴别具有较大的困难。目前,临床上采用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选取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0例乳腺非肿块性病变患者,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病理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乳腺非肿块性病变患者,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均经手术证实。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布在37~75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53.2±24.3)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诊断方法

入选研究的40例患者均行超声诊断,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患者置于仰卧位或侧卧位,对其乳腺病灶部位进行超声诊断,并将测得的病灶体积、边界和直径进行记录;所用的超声诊断仪型号为Siemens Sequoia512型,是由北京杰睿同维影像科技有限司公司生产,探头型号为Siemens-S200。然后对病灶的回声及钙化情况进行分析,检查腋下淋巴部分;如果检查结果提示患者的淋巴体积有比较明显的增大、皮质成分显著增加、淋巴门结构消失、纵横比<2时,确定诊断为异常。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参照多普勒彩色影像对病灶中的血液分布和血流信号进行检测,并借助定量法进行具体的分级:其中0级表现为患者病灶内部存在血流信号;1级表现为病灶内部存在少量的血流信号;2级为病灶内部存在中等量的血流信号;3级为病灶内部存在相对丰富的血流信号,并且成纤维分枝状分布。这种分级诊断患者病灶,对病灶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能够更好地明确患者肿块病灶为恶性还是良性,从而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患者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核对,用“%”表示两组患者的病变类型,BI-RADS分级情况,并用卡方值检验,当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时,则用P<0.05表示。

2.结果

经统计,这次研究中的40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恶性病变患者30例(75.00%),非恶性病变10例(25.00%);超声检查结果提示1级、血流分布的患者29例(72.50%),2级血流分布的患者8例(20.00%),3级血流分布的患者3例(7.50%);非恶性组患者中(n=10),共计3例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提示微钙化区或含微钙化低回声区,占30.00%;恶性组患者中(n=30),3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占10.00%;7例为导管内癌,占23.33%。

3.讨论

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乳腺病变的发病机制没有具体的阐述,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以前一般采用X线的检查,该方法仅能检测出较为突出的病变,对细小病变组织的检测能力较弱,大量临床研究表明,X线的检查具有较多的弊端。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内的很多非肿块型病变得以被诊断,这是由于随着超声仪器设备的发展,已经具有更高分辨率的图像。

从过往的研究数据总结,临床上大致可将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分为:非肿块性与肿块型两种;典型的超声表现是肿块型,其中对肿块的诊断很明显,而基于非肿块病灶部位边界不清的情况下,没有发生占位效应,表现出区域性结构的絮乱现象,或伴随钙化,呈现了低回声或中回声、且多数患者出现了多个迹象,当使用超声进行检查的时候,不能确定有效症状,易出现漏诊现象、使用超声进行诊断的时候,导管内癌没有肿块,伴有低回声现象。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均具有非肿块的临床表现特征,而恶性病灶比较少见,并具有非肿块表现。同时,在很多的非恶性病变中也出现了非肿块的临床表现,加大了诊断的难度。

而且本次研究中的隐匿型、导管型、片状低回声型以及微钙化型患者都占据一定的比值,充分说明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超声诊断具有显著的功效。在40例参与研究的患者中,显示为区域性结构较为絮乱,无钙化现象,并呈现出中、低回声状态,超声诊断和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同的共有32例,诊断准确率为80%。造成患者出现误诊的原因可能是超声诊断技术虽然对于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诊断能力逐渐上升,。而随着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更多的非肿块病变被诊断出来、基于良性与恶性病变的确诊,要结合腋下淋巴结的异常作为辅助性的诊断标准,同时,要与多种的影像方法进行分辨与甄别,保证诊断的有效性、可靠性、真实性。所以,患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要要积极配合检查,保证不断提升诊断准确性。

总之,超声诊断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能够达到显著的敏感性要求,但是,其特异性相对较低,通过结合其他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能够保证诊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姜元芬.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J].医药,2015(31):140-140.

2.郑华,李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6):00100-00100.

3.张冬冬.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6):184-185.

论文作者:陈雷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  ;  ;  ;  ;  ;  ;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论文_陈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