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听写”:一种有效的初中英语教学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法论文,语法论文,初中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调研发现,目前初中英语复习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很多教师把复习课等同于习题课,以笔头操练为主,讲练结合,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率较低。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围绕语言知识展开复习,对学生的语言技能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训练不多,更少关注他们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如何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深入思考。近几年来,笔者与几位英语教师开展合作研究,引入国外二语和外语教学中广泛使用的“语法听写”(dictogloss)[1]法开展复习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在此推荐给广大同仁。
一、简介:“语法听写”的基本步骤与价值功能
1.“语法听写”的基本步骤
“语法听写”是在听力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写作的一种教学法。其最基本步骤包括:准备阶段(preparation):教师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听写进行主题内容和词汇方面的准备;听写阶段(dictation):教师朗读文章两遍,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并记录下一些关键的词句;重写阶段(reconstruction):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根据前面所记的关键词写出一篇文章,要求内容与听力材料一致,但不可复制原文;分析纠正阶段(analysis and correction):学生对比原文,讨论修改自己所写的文章。(Wajnryb,1990)
“语法听写”不同于传统的听写(dictation),它是“以篇章为基础(text-based)、以学生需要为基础、以任务为基础(task-based)、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一种教学法,旨在帮助学生在篇章基础上学习、运用和掌握语言”。[2]
2.“语法听写”的价值功能
“语法听写”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巩固与内化。在“语法听写”中,学生“注意到自己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和目标语法体系之间的差别,不断重塑自身的语法体系”。[3]“语法听写”以篇章为基础,要求既注重语言形式(focus on form),又注重语言意义(focus on meaning),有利于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与内化。教师在准备听力材料时,可把相关的词组、短语、句型和话题等融入语篇中,进行语言知识点的有效复习。
“语法听写”能提高学生听、说、写的语言技能,特别有利于听力和写作的提高。它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其他重要能力,如“学习的自主性(1earner autonomy)和思考技能(thinking skills)等”。(Wajnryb,1990)
“语法听写”还兼具评价的功能,成为一种替代性评价(alternative assessment)。它通过基于过程(process-based)的评价,更准确全面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弥补了基于结果(product-based)之传统评价的不足。[4]
二、运用:以“语法听写”提高初中英语复习教学效率
“语法听写”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弱点及其需要,它兼具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价值功能,因此比较适合英语复习教学。“语法听写”是任务型教学,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复习课显得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在具体实施“语法听写”的过程中,可根据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其一般模式进行微调,使之更切合初中英语教学需要。
下面,笔者以初一下学期的期中复习为例,阐述英语复习教学中运用“语法听写”的具体操作程序。
1.选材
这是“语法听写”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师为学生选择确定一篇听写的素材。
初中生的英语水平有限,所以教师宜选择难易程度相当的文章作为听力材料。文章主题应为学生熟悉喜爱的,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章语言应平实流畅、通俗易懂,避免用词生僻晦涩、句子繁复冗长。听力材料的篇幅要适中,一般以500字左右为宜,因为如果太短,学生会倾向于一字不差地“还原”文章;反之,则听写难度太大。此外,文章宜适当包含本阶段复习中所涉及的语言知识。一般情况下,教师较难找到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听力材料,教师可根据需要改写原文,或自己编写听力材料。
初一下学期的期中复习围绕《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5]第一、第二和第三单元展开。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介绍自己的家;第二单元介绍自己的家乡;第三单元涉及问路。语言点是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单词、短语和句型;语法点包括引入地点的介词,基数词和序数词,一般将来时等。教师针对上述复习要点,找到一篇介绍家乡的文章作为听力素材,并适当进行了改写,使之更加符合教学需要。文章大约500字,语言比较浅显,适合初一学生的英语水平。
2.准备
“语法听写”教学之初,教师可组织开展头脑风暴、讨论或游戏等“预热”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有关听力主题内容及其语言表达的背景知识。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语言知识准备,特别要复习到重要的语言点和语法点,为后面的听写环节扫清障碍。
在初一下学期的期中复习之初,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主题式头脑风暴,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乐于表达。通过头脑风暴,学生提及很多与三个单元相关的重要的语言点。对于那些学生未提及又很重要的语言知识,教师利用学生的回答间接引出。比如,单词“until”是第二单元语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口头表达中一般不会用到,当有学生说到诸如“I often go shopping in some big shopping malls.”的句子时,教师借机提问:“Do you often go shopping until late at night?”从而引出了单词“until”,并适时把该单词写在黑板上,以引起学生注意。
教师又通过简短的问题引出了相关语法点。比如,基数词和序数词是本次复习的重要语法点,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千方百计引出它们,如有学生提到“I live in a tall building.”,教师马上提问:“Which floor do you live on?”从而引出了序数词。头脑风暴结束后,教师简单复习了序数词和基数词,并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比对了两者的区别,列举了序数词的不规则拼写。
3.听写
在这个环节,教师一般可以正常语速朗读文章两遍,要求学生听第一遍时,理解文章大意;听第二遍时,记录下文章关键词。初中生普遍不擅长听写,教师可事先进行相关指导,比如:记录时应围绕重要的内容或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不要面面俱到;记录时应抓住实词,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特别要抓住涉及重要内容或细节的实词;记录时应采用一些简化的方法,如记录数字直接用阿拉伯数字,抽取重要的单词来替代词组,较长的单词采用缩写法等;记录中字迹可潦草一些,不影响单词的识别即可。有些学生习惯用中文来记录,笔者认为教师应及早纠正这一习惯,因为母语的介入,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学生在听写记录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如记录到的单词数量太少、未涉及文章重要内容或细节,致使后期无法连词成文。这时教师可根据需要第三次朗读文章,并在朗读之前再次提醒学生注意听写的方法。如果学生听写记录的关键词还是不充分,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关键词,以获取完整全面的听力内容,确保下面的教学环节能顺利完成。
4.重写
听写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根据所记关键词,共同写成一篇文章。
初中生的小组合作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英语基础较好、性格外向的学生往往主导着小组讨论,而其他学生常常游离于小组讨论之外。鉴于此,教师可对此环节略作修改:首先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记录的关键词各自写出文章,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组长要督促每个组员积极参与讨论,特别关注那些基础较差或性格内向、不善言词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发言机会。
初中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还不强,在这个环节往往倾向于一字不差地“还原”听力材料。如果发现这类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尽量做到所写之文与听力原文的“神似”而非“形似”。
5.纠正
在这个环节,教师给出听力原文,让各组对照原文讨论修改自己的文章。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以有效的方式呈现听力材料:如果听力内容较简单,学生大多能较好地完成写作,那么在该阶段教师朗读一遍原文即可;反之,教师可投影出听力原文,或把听力材料分发到各组。
在对照原文修改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要遗漏重要细节;审视文章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流畅,有无语法错误。教师应提醒学生:切勿对照原文逐字逐句地修改,应该立足自己的文章,思考所写内容与原文是否一致,语言表达是否准确。如有疑问或组内意见不一致,可在全班范围内提出,大家一起讨论,必要时教师可协助解决。
该环节是“语法听写”的重要一环,学生对照原文,分析讨论,发现自己的表达与原文表达的差异。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更新与重塑着自身的语法体系,能有效地习得语言。
6.拓展
上面五个环节结束后,教师可布置一篇主题相仿的作文作为回家作业,让学生从仿写过渡到真正的写作。教师可收集学生的作品,在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展出,也可在年级甚至全校范围内展览,以此鼓励学生。常规的“语法听写”没有这个步骤,但是笔者认为,针对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有必要增加这一环节,达到巩固与强化“语法听写”的效果。
在以上提及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布置了课后写作: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师建议学生通过咨询父母、查阅报纸、上网搜寻等方法,收集家乡的信息,参照课堂上的听写文章,写出一篇100字左右的文章。事后,教师组织了一次板报展,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很有成就感。
三、思考:在英语日常教学中积极实施“语法听写”
通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语法听写”是初中英语复习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基于在复习教学中产生的良好效果,笔者又尝试使之运用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笔者发现“语法听写”能产生如下显著效果:
1.提高听力水平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常规的听力练习主要包括语篇的听力理解和听力填空两类,都以笔头形式来完成。但教师缺乏与听力测试相衔接、相配套的素材,也缺乏听力训练的有效方法,从而导致了听力训练的低效。“语法听写”以学生熟悉的主题、相对固定的语篇作为素材,把对学生听说读写尤其是听与写的能力训练有机整合起来,学生在合作与活动中,练有兴趣、练有成效。因此,“语法听写”可以替代传统的听力训练,并超越听力训练的功能。
2.发展写作技能
“语法听写”中,学生记录下文章的关键词后,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重写,再进行讨论修改,这正是一种过程写作(process writing)。“语法听写”中的重写是一种模仿写作,但又高于传统的提供范文的一般性仿写,它灵活机动、深入浅出,比较适合对初中生进行写作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记忆背诵,而不习惯主动地思考探究、交流反思。教师运用“语法听写”进行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重写环节,强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而不是“复制”出原文;在纠正环节,引导学生反观自己的语言表达,“洞察到语言方面的缺点,形成发展与同伴合作一起解决问题的策略”。[6]
4.改善学习评价
“语法听写”教学中,过程性评价自然地融入其中。在宽松的氛围中,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愉快地、自然地进行自评与互评,充分发挥了评价诊断问题、激励学生的功效。过程性评价能更为真实全面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师可深入运用“语法听写”法,更准确地检测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从而有效促进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