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低过热度 吹灰器行程 壁温 主汽温
某发电厂#1机组受三过A侧、四过A/B侧壁温的限制,该厂#1机组过热器出口汽温始终维持在590℃的水平,距离额定值605℃有较大的偏差,且过热器减温水流量也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为保证锅炉的安全性,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1机组首先进行了低过热度燃烧试验,拟通过降低炉膛出口温度的方法控制壁温。
1锅炉运行工况采样说明
低过热度工况运行期间,采样数据选取4月11日08:00至14:00。常规工况运行期间,采样数据选取4月12日18:00至24:00。
1.1采样区间机组负荷情况
4月11日采样区间内,机组平均负荷691.42MW,4月12日采样区间内,机组平均负荷694.22MW。机组负荷趋势见图1、图2。
1.2采样区间配煤情况
表1
除磨煤机A加仓情况有所调整,其余磨煤机加仓情况不变。煤质情况相似。
1.3采样区间磨煤机运行情况
4月11日09:00,#1炉磨煤机D发生爆燃,紧急停运后退出备用。至4月11日15:30,#1炉磨煤机D恢复备用并投入运行。4月12日中班,#1炉磨煤机D转为检修状态,退出备用。采样区间内,#1炉磨煤机运行方式为磨煤机A\B\C\E保持运行,磨煤机F备用。火焰高度基本一致。
1.4采样区间受热面吹灰情况
4月11日09:00,距离吹灰结束时间在1至2小时之间,4月12日18:00,距离吹灰结束时间同样在1至2小时之间。受热面清洁程度相似。
根据上述情况判断,4月12日18:00至24:00运行工况与低过热度期间的运行工况较为接近,适合进行比较。
2锅炉运行数据
2.1负荷及过热度情况
表3
过热度变化趋势见图3。从图3可明显看出4月12日常规工况过热度高于4月11日试验工况。通过调整,试验期间机组实际过热度在15℃上下浮动,4月12日则在20℃左右浮动。
图3
2.2过热器减温水用量情况(计算值)
同样取4月11日08:00至14:00时间段,过热器减温水总量平均值35.39t/h。小时均值见表4。
表5
2.3受热面吸热情况
排除变负荷工况的干扰,调阅机组负荷曲线寻找负荷最为稳定的时间段,将采样数据进行比对。在试验工况内选择13:03时数据与4月12日21:44时数据进行对比,详见表6。
受热面温升数据表明:
1)试验工况过热度较75%额定工况设计值过热度低10℃,常规工况过热度与75%额定工况设计值过热度相近。
2)与试验工况相比,常规工况条件下,省煤器、屏过、末过吸热比例下降分别0.87%、1.32%、2.23%,水冷壁、低过、分隔屏吸热比例分别上升0.85%、3.2%、0.37%。详见图4。
3)常规工况过热度与75%BMCR过热度相近,但是水冷壁温升率仍然与设计值有2.18%的欠缺,分隔屏温升率有4.88%的欠缺,屏过有3.72%的欠缺。
4)低过热度试验工况与常规工况相似,辐射受热面的温升率均未达到设计值标准,除屏过大量减温水的限制而未达到设计标准,其余对流受热面的温升率均超过设计值。
图4
2.4高再前烟温情况
根据烟气流程,高再前烟温能较为准确反映出一次系的换热情况,由于低过前烟温情况受高再换热影响较大,故不作比较,仅选择高再前烟温,即末过出口烟温进行对比,见表7。
表7
从上表数据中可以看出,两种不同工况,排除总风量、总燃料量干扰的前提下,末过出口烟温均高于设计值817℃,且低过热度工况下烟温比常规工况下烟温高近40℃。
2.5受热面壁温情况
以四过No.182管屏9点为例,对比两种工况下壁温趋势,4月11日低过热度工况壁温情况见图5,4月12日常规工况壁温情况见图6.
图6
通过壁温对比情况发现,低过热度试验工况运行时,四过No.182管屏9点仍有壁温超限情况,而常规工况下,该点壁温并未到到620℃的报警值。
3过热度调整具体分析
从水和水蒸汽性质而言,过热度指的是蒸汽温度高于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的程度。其饱和曲线在水蒸汽图上是一条上升的曲线,即随着压力的升高,水的饱和温度也相应升高。对于处于某一温度的水蒸汽来说,提高压力,其对应的饱和温度也随之升高,则其温度高于饱和温度的程度降低,即蒸汽的过热度降低,反之上升。
在锅炉燃烧充分的前提下,过热度反映的就是水煤比,因此以调节过热度为目标的话,那么控制的对象实质上就是煤和水。影响过程如下:
燃料量的改变→锅炉燃烧发生变化→蒸汽吸热量变化→蒸汽温度、压力、过热度变化
给水量变化→蒸汽流量、压力变化→蒸汽吸热量、过热度变化→蒸汽温度变化
从上述过程看出,给水的调整影响更大,给水变化对直流锅炉压力影响较大,压力的变化往往可以是瞬间的,如果调门不及时参与调节,那么机组负荷会有较大的波动。而改变燃料量,炉膛热负荷不会突变,蒸汽吸热也有一个过程,因此调节燃料量使机组的变化情况较为平缓稳定。该厂即采用调节燃料的方式来控制过热度。
该厂控制系统中,机组转入干态运行后,由WFR指令来控制分离器出口蒸汽过热度,在控制逻辑中,过热度设定值是机组负荷指令的曲线,在实际过热度低于设定过热度时,WFR以一定的速率加煤,反之减煤。
低过热度试验过程中,通过调整过热度定值偏置降低过热度,最终由WFR作用在燃料量。从理论分析,由于降低燃料量,燃烧强度降低,从而降低了烟温,减少对流换热的强度,进而限制了壁温超限程度,虽然蒸汽品质略有下降,但是可以通过降低汽轮机调门的节流损失,来弥补蒸汽做功能力的不足。从试验数据及试验结果观察,却与这种理论相悖。低过热度运行,减温水量下降了33.01t/h,导致末过温升率大幅度上升,高于常规工况2.23%,同时由于作为冷源的减温水减少,烟气的换热量降低,最终导致了末过出口烟气温度高于常规工况40℃。
汽温的调整主要是从烟气侧和工质侧入手,最为直观,反应最快的就是工质侧的调整,对壁温的调整最有效的就是从烟气侧入手。通过WFR降低过热度的整体思路有利于壁温的控制,但是对WFR的调整,会衍生出如下问题:
1)稳定工况下,过多干涉过热度设定值是否合理。假设负荷不变,此刻过热度,四过出口温度达到一个稳定值,如果火焰中心下移,炉内辐射吸热增加,对流换热减少,在自动调节未参与的情况下,分离器出口温度必然上升,导致过热度上升。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忽略排烟温度变化的影响,四过出口温度基本不变,这样又达到了一个新平衡。这个新工况与之前工况比较来看就是同样的负荷,不同的过热度,此时如果因为过热度高而减煤显然是不合理的。
2)加负荷过程中,低过热度引起超温。当负荷指令上升时,协调控制同时加水加煤,机侧调门以一定的速率控制负荷上升。此时因压力反应较快,分离器出口压力上升,而分离器出口温度由于较大的滞后并未有明显的上升,虽然过热度设定值随实际负荷也在上升,但是相比较压力变化对过热度的影响还是不够明显,因此过热度会下降,WFR自动加煤。燃料量的增加,有利于锅炉对负荷的快速响应,但如果在加负荷过程中过热度始终低于设定值,WFR会不断加煤,使燃料总量偏离设定值越来越大,这样加负荷过程结束后,给水不再变化,压力不再上升,燃料却存在超调情况,分离器出口温度会继续上升,过热度快速上升,造成主再热汽温上升较快,严重时造成超温。
3)减负荷过程中,低过热度引起跌汽温。与加负荷不同,减负荷过程中分离器温度下降速率远没有压力快,系统计算的过热度会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WFR持续减煤。考虑到减负荷过程中火焰中心会有明显的下降,对流换热减少,再加上实际煤量因WFR的调整已经比设定值偏少,主再热汽温会有大幅度的下降。若过热度长时间居高不下,在WFR的干涉下燃料量会不停减少,主再热汽温很难有回升趋势,因此运行人员应及时干预,提高过热度设定值,防止跌汽温。
在负荷稳定的前提下,运行人员可以通过燃烧调整对壁温进行优化。负荷稳定,燃料量不变时,通过降低火焰中心高度的方法,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增加辐射吸热强度,减少对流换热强度,最终控制“四管”的温升率,有效抑制壁温的超限。虽然分离器出口过热度会有所上升,但是整个过程在能量守恒的条件下,进入过热器烟温降低,吸热量减少。
4受热面吹灰对汽温的影响
上文已知,不论低过热度试验工况还是常规运行工况,辐射受热面的温升率均较设计值偏低,而对流受热面温升率较设计值偏高。影响辐射吸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5点:
1)黑度大小,影响辐射能力及吸收率;
2)物体的温度,影响辐射力及热量传递能力;
3)角系数,影响有效辐射面积;
4)物体的相态;
5)辐射表面间介质的影响;
其中,前4类影响因素基本相同,因此可以排除影响。辐射表面间介质的影响主要指受热面的清洁程度。当前,该厂三过壁温超限主要体现在No.106管屏11点和No.114管屏11点,四过壁温超限主要体现在No.20管屏和No.170管屏至No.190管屏。三过管屏数量144片,1至144号管屏由B侧向A侧逐片布置,四过管屏数量200片,由B侧向A侧布置。壁温超限点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吹灰器的前半行程。三过、四过壁温测点布置情况见图7、图8。
图7 图8
4月6日13:30,#1炉进行了#3吹灰器全行程吹灰试验。14:00,吹灰结束。调阅四过No.182管屏9点壁温曲线,发现自当日14:00至当日21:00,该点壁温均未有超限现象,对比4月12日常规工况该点壁温曲线,发现触及620℃报警值仍有较大裕度,见图9。当日14:00至21:00平均负荷786.16MW。
图9
上述现象可以表明:
1)壁温超限是由于受热面过于洁净而引起,壁温未超限的管屏是由于大量积灰结渣降低了传热系数;
2)三过、四过的锅炉中心线区域的受热面积灰情况较为严重,靠近侧墙的管屏较为洁净,形成烟气走廊,增强了对流换热;
3)经过#3吹灰器全行程吹灰后,三过、四过壁温超限情况有明显的好转,在壁温不超限情况下,主蒸汽温度可以长时间维持在600℃。
5结论
1)低过热度运行弊大于利。低过热度运行,根据试验现象观察,主汽温均值在586.85℃,低于常规工况590℃,且“四管”壁温仍有明显超限现象。
2)壁温超限是由烟气走廊引起,应优化吹灰方式,将#3吹灰器试投入全行程吹灰方式,提高二过的辐射吸热量,减轻三过、四过对流换热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锅炉原理(第三版)》,周强泰,中国电力出版社;
2.《热力发电厂(第二版)》,杨义波,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信息:成志鑫,男,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13951748857,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江乘大道8号,210034)
论文作者:成志鑫, 顾 怡, 左 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热度论文; 工况论文; 负荷论文; 机组论文; 温度论文; 情况论文; 锅炉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