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中央政府连续以“一号”文件的形式要求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建设规模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加,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生产,尤其是我国多变的季风气候,水利工程在国家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我国农业生产对水利工程非常依赖,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工程也逐步完善,当下,社会生产更需要高质量的水利工程,要想充分的挖掘水利工程的效能和作用,就必须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大量生产实践证明,水利工程灌溉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由此可见水利工程灌溉施工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本篇文章主要是对水利工程灌溉施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当前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介绍了水利工程灌溉施工与质量控制措施等。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溉施工;质量控制
引 言:
2000年以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下大力气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甚至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反复强调水利工程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由此,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实现了连续增长,有效的满足了农业生产在不同季节的用水需要。我国的气候条件以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性气候为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大,水利工程对调节不同季节的用水情况作用明显,因此,我国必须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其中,灌溉施工与质量控制在水利工程中占重要位置,只有在施工与质量控制上下足功夫,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也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健康进行。
一、水利工程灌溉施工的特点分析
水利工程灌溉施工与其他的工程建设有非常明显的不同点:施工项目多,包括水土保持、环境影响、土方控制等,涉及的建设单位也较多,往往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协同;工程量大,不仅需要大量的土方、石材,而且建设周期也较长,前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一般由国家组织施工建设;人力施工强度大,在施工前期,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就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研究、商讨、论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监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动辄数以千计,远非普通的工程建设所能比拟;施工环境和地质状况也相对复杂,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前进行反复的研究、选址等。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在水流相对丰富的河段,需要做好截流工作,同时,还需要严格做好给排水,防止特殊季节水利工程中过量积水;灌溉工程受气候、环境、季节的影响比较大,处理不好,往往会对工程建设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二、当前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水源井工程施工技术、地下管网工程施工技术及喷灌工程施工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水源井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水源井建设和井房建设,水源井建设中的选址非常重要,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对水源井所在地的地下水分布、地质构造、施工地区的人为活动等进行全面的掌握,从而在施工中有效的进行规避或做好防范措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如果施工现场的水资源相对匮乏,则应当对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水文情况、地下水径流等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然后通过钻机进行钻井施工。如果施工现场的水资源较丰富,或存在一定的河流、湖泊,在井房施工中,就需要对这些水资源进行有效截流和管控,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进行,井房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包括:井房位置需要和水源井在一条直线上,当井房位置确定后,借助模板进行支模,之后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完成一定的养护且必须达到一定的混凝土强度才可以拆除。
(二)地下管网工程施工技术。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图纸进行,然后开挖管道。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环境条件等众多因素,准确的计算出需要挖掘的管道长度和宽度。施工中,管道的清洁工作也需要注意,只有清洁到位,才能防止管道被破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管道铺设完成后存在渗漏水的现象,说明地形不平整或管道存在高低不平的现象,同时,如果施工中出现拐弯情况,就需要使用三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道的稳定,减少各种渗漏等现象。管道安装完毕后,需要对水圈等进行重新检查,同时保证水圈有适宜的松紧度,有效清理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方便后续其他安装工作。
(三)喷灌工程施工技术。包括首部(首部工程和地上工程两个部分)工程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施工前,需要对应用的管线、压力表、水表、三通等部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防止质量不过关部件流入施工中;需要保证水流经的部件畅通,防止流水过缓或堵塞现象出现,同时,为防止渗漏水,需要对阀门与阀门之间的胶垫和螺丝拧紧。地上部分的施工主要包括: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图纸进行,依据标准进行管线布设,恰当安装喷头、三通等并使他们处在平衡位置上,灌溉喷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需要严格把关。
三、水利工程灌溉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水利工程在当下农业生产中作用明显,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
(一)科学设计水利工程灌溉施工。在水利工程施工前,需要成立专门的技术专家队伍,对施工地点的生态环境、人为活动、地下水位、气候因素等全面的掌握,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进施工方案,对可能影响施工的因素提前制定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其他因素对水利工程的干扰,只有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的勘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在水利工程灌溉施工之前,必须保证灌溉渠道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设计。
(二)严格规范施工操作。水利工程灌溉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主要是因为水利工程工程量大、建设时间长、涉及到的单位多等使其建设非常复杂,如果不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一方面,不但会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摸底调查,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制定施工技术规范。在选择混凝土搅拌场时,应当根据搅拌制度和施工位置进行,确保搅拌工作安全进行,不易过远,实现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也尽可能的满足整体的施工要求。在进行混凝土灌溉施工时,还应当加强监督管理,通过制度的形式落实好专门的监管人员,细化责任分工,一旦出现施工问题,可以随时进行责任追究,从而减少了以往施工中常见的推诿扯皮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当对水泥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认真仔细的记录,防止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通过建立、完善施工台账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三)加强施工安全机制建设。水利工程涉及面广、施工期长、工期紧等,在实际施工中牵涉到众多的工程技术、施工人员,因此,需要充分运用座谈会、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引导他们充分认清楚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防止麻痹大意思想。同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合理的分配安全监督人员,保证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能全面的掌握施工进展和具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便于相关安全制度、要求、标准的落实到位。严把水利工程建设材料“进口关”,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选定供货企业,对材料的使用日期、时限、数量、运输方式等以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确保所使用的材料切实满足水利工程建设需要。
结束语:综上所述,灌溉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灌溉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通过对灌溉施工技术的分析,和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于保证灌溉施工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当前的农业生产工作。
参考文献:
[1]曾俊.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因素和对策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2):229-230.
[2]肖翔.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对策[J].江西建材,2013,(02):122-123.
[3]卢秉武.浅析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2):114-115.
论文作者:喻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水源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