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跑调与“失歌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失歌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唱歌五音不全、跑调的人相信大家都遇到过。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有一种观点认为,唱歌老跑调也是一种病,叫“失歌症”。这不,最近就有一条关于“失歌症”的微博,引得无数网友转发。
这条微博的内容是这样的:早在1878年,英国科普作家格兰特·伦就描述了第一例“失歌症”。而近日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召开的国际音乐交流科学大会上,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比尔·汤普森教授对“失歌症”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唱歌找不着调也是一种病,被称为“失歌症”。
[现象]
唱歌跑调者很自卑
“我没有音乐天赋而且唱歌老是跑调,很不自在。”某校的何同学每次去唱歌,都会被同学嘲笑。“我只要一拿起麦克风,她们就玩自己的了,没人愿意听我唱。”这让小何非常尴尬,同学再找她玩,她就借故不参加。
“没有啊,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失歌症’这种病。”何同学听到笔者这样说,感到很好奇,很意外。
“我唱歌一直都不在调上,但是我一般都比较自我陶醉。”洪同学说。发现自己唱歌不好,他也让身边唱歌比较好的人教过,可是无论怎么学,还是感到走调,挺无奈的。
[支招]
五音不全多听训练很重要
唱歌走调、五音不全,怎么办?还有救吗?从事视唱练耳训练的专业人员认为,五音不全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的,另一种是后天性的。先天性的,在出生时可能语言发音就有问题,通过后天训练来矫正颇为困难。后天性的跑调、五音不全,可以通过训练来矫正。
五音不全有两种方式可以矫正。一种是多听。有一些人,平时不敢大胆唱歌,开口少,接触音乐少,就要下工夫多听不同的音乐,可以听一些流行歌曲、器乐曲,建立自己的音准,培养自己的音乐感,有了音准感,通过多听练习,久而久之,就可以矫正唱歌跑调的毛病。另一种是通过专业老师指导。有一部分人在唱歌时偏高了还是偏低了,往往自己很难听出来,这时可以通过专业老师指导,指出在哪偏高、在哪偏低,训练一段时间,就可以找到正确的音准概念。如果不想找专业老师矫正,自己可以通过视唱练习,找到音律,练习久了,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说法]
“失歌症”并不等于失语症
“失歌症”是一种病吗?有一种说法,“失歌症”是失语症的一种。
对此,专家认为,唱歌跑调、五音不全,并不等于失语症。没有人会因为唱歌不好而去医院看病。
提到失语症,医学上的确有这样的病。失语症是一种病态。失语症最常见的有四种,运动性失语: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不会说话;感觉性失语:自己会讲话,但听不懂别人说话;混合性失语:运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混合在一起;命名性失语:懂得一样东西的作用,但不知道这样东西的用途。
“失歌症”的确容易给人带来一些心理压力,影响人的社交,可是唱歌毕竟是娱乐活动,没人要求你必须唱得像专业歌手一样字正腔圆,也许你搞怪的唱法更能活跃气氛。不妨就剑走偏锋吧,谁说另类不是一种个性呢?
大概4%的人唱歌跑调
据有关媒体介绍,“失歌症”是指因大脑左半球颞叶前部病变,患者部分或全部丧失本来具有的认知音符和歌唱、演奏及欣赏乐曲等能力。人群中大约有4%的人患有“失歌症”。“失歌症”患者察觉不出旋律里的差别,自然也就无法把握整体曲调变化,肯定也唱不好。
网络上列出了“失歌症”的典型症状:
1.拥有正常的听力、智力和记忆力,却完全无法感知音乐。对他们来说大多数曲调听起来都差不多,如果听不到歌词即使很熟悉的歌曲他们也听不出来,不和谐的和弦令大多数人避之不及,他们却不觉得难听。
2.“失歌症”患者不能准确地唱出一首歌。不过他们往往意识不到,以为自己唱得还不错。
3.“失歌症”可能存在很多种情况。大约一半“失歌症”患者在韵律认识方面有问题,但还是有一些“失歌症”患者喜欢音乐,因为他们很想享受那种韵律感。
4.在有的“失歌症”患者听来,音乐就像用扳手敲击水管一样让人感到不舒服。不过觉得音乐难以忍受的患者只是少数,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音乐只会令他们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