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论文_吴永兴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论文_吴永兴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吴永兴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作者立足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运用数学教学语言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字】

初中数学、课堂语言

在初中数学新课标的全面推行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精神体悟深刻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效果的好坏。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的信息载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锤炼自己的语言。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运用教学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优化教学语言。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课堂语言具有知识性、科学性

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学习的自觉性差,要想普遍地培养他们课外坚持自学的习惯是不容易的,课堂自然成为他们掌握知识的主要渠道。因为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师的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定向思维的主导向。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即在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同时随着学生知识的拓宽,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课堂上的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对学科课外知识的联想,并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质疑,比如数学教学中会涉及物理、化学、财会、建筑等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深入钻研和理解,还要不断地学习掌握课本外的新知识,比如宽泛的教育教学心理学等基本书籍,加强我们的人文素养,提高我们自主、灵活、艺术地处理孩子们成长中的出现的各种现象!

课堂教学是知识内容和其语言形式的统一表现,知识的科学性决定了语言的准确性,而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又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所以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在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下功夫,教学语言不仅要求准确、严谨,符合逻辑,同时也得针对学生的特点,既要讲究严谨的逻辑演绎,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猜想、类比、归纳、领悟等非逻辑的语言,从而使学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积极主动地发现数学的奥妙,乐于学习数学。

二、 数学教学语言要准确性、规范性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一对概念的实质和述评的含义必需自己有透彻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的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这些语言都缺少准确性。其次必须用数学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极大值”讲成“最大值”等。数学语言要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外,还应规范化,如吐字清楚,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语言的准确性还体现在表达的简约,就是干净利索,不冗长,重点要简捷概括,有的放矢,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的信息,绝不能拖泥带水,既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又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数学教学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

数学尽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但其构成内容空间形式及其数量关系却以一定的“形”存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来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通过恰当的比喻,形象的语言使深奥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浓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不断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持续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是比较好动的,对于每天一节又一节的课堂而言,如果教师语言索然无味对于他们可能是一种煎熬!而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因此,教师只有正确地驾驭好课堂语言,以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和枯燥,使学生从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与乐趣。这样,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情绪调节了,师生关系拉近了,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把握一个“度”,给学生美的享受,知识的愉悦。

四、教学语言要灵巧,具有技巧性

数学是一门科学,但是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灵巧地运用教学语言,才能将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技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根据可接受性原则,铺设阶梯,减小难度。

例如初中数学中平面几何教材的抽象性使学生难以理解,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往往难以理解常见的几何术语:“每两点”、“两两”、“有且只有”等等;“相邻”、“互相”、“等角”这类表示图形和位置或大小关系的词语,学生也常常分不清它们到底涉及几个图形或几个量。此外,日常生活语言对几何语言产生的负迁移也会造成学生几何语言学习上的困难,如日常生活中说“我只有一支铅笔”这句话包含“有”、“只有”两种意思,而像“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学生总认为“有一条直线”这几个字是多余的,他们还不懂得数学语言中要用“有且只有”表示存在性和唯一性。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使用几何语言的困难和问题,灵巧地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

例如,过A、B、C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中每两点画直线,可以画几条直线?教师可以把问句改为一共可以画几条直线,以后向学生指明:每两点画直线“可以画”就是“一共可以画”的意思,使学生逐渐适应规范化语言的要求。

2.课堂语言的机智性。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差异性与复杂性,学生的信息反馈也会呈现多样性和随机性。因此,教师就必须随时从学生的反馈信息出发,及时调整所设计的教学程序,化消极为积极,促成教学的和谐进行,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最佳思维状态。教学过程中的设问语、应变语等都要具备数学教学语言的技巧性。

总而言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的语言科学、深刻、生动、幽默、亲切、自然,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最终达到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旭远,张捷.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胡明扬.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论文作者:吴永兴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7月总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论文_吴永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