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邝智飞,李秋云

湖南省脑科医院放射科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对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例行疾病检查的患者为对象,使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并展开对照研究,观察组50例,采用医学影像技术对其进行疾病诊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对于诊断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优势,一方面,能够较好对其疾病进行诊断,提升患者疾病诊断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患者诊断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应用价值

医学影像涵盖了X线片、超声、介入等多个门类的医学技术,有效解决了以往对于疾病的确诊只能通过对患者体内情况进行具体触诊的方式,显著降低了患者因为触诊而出现各类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的风险。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乳腺癌等肿瘤疾病已经成为了威胁现代人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近年来,乳腺癌等肿瘤疾病的发病率还在呈不断增高的趋势,对于此部分患者而言,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1-2]。目前,临床对于疑似肿瘤的患者在进行检查时,通常以核磁共振检查为初步检查手段,以术后的病理检查为金标准[3-4]。为进一步分析和明确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文章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例行疾病检查的患者为对象展开了分组对照研究,研究结果充分证实了医学影像诊断在提高患者疾病诊断准确性中的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例行疾病检查的患者为对象,使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并展开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患者纳入的具体标准如下:1)年龄在20岁及以上;2)符合各项诊断标准且处于疾病活动期;3)同意本次研究中的各项内容并愿意停用其他治疗方法。具体的排除标准如下:1)合并严重的心脑、血液疾病以及内分泌严重失调;2)孕妇及哺乳期;3)识障碍、精神异常者无法配合研究。其中,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21~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0±3.72)岁;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22~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7±3.73)岁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给予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疾病检查措施,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实验室检查或者体格检查等手段,与此同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疾病表现结合,得出最终诊断结论。

给予50例观察组患者影像技术检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CT扫描、X线摄影以及超声检查等技术手段,与此同时,对于可疑的病灶进行进一步处理,包括体位扫描、照射等,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分析检查结果。

1.3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诊断准确率与漏诊率进;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于疾病诊断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数据,当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为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病诊断准确率、漏诊率比较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与漏诊率分别为96.00%、2.00%,这一数值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0.00%、22.00%),即诊断的准确率更高、漏诊率更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漏诊率比较表[n(%)]

3.讨论

现阶段,临床检查疾病的方法较多,除了常规的病理检查以及口头询问病症辅助检查等传统措施以外,核磁共振检查、CT等影像学技术也是目前早期诊断各类疾病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其不仅能够有效发现患者存在的多个病灶、多中心小病灶,同时有着较高的检测准确性,对于疾病的及时治疗意义重大[5-6]。

X线卤化银成像为医生影像学中最传统的一种检查方法,该方法能够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断中起到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疾病的确诊准确率,但不在在于有着较高的漏诊率与误诊率,因此其临床应用有着讲高的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新兴医学影像学技术层出不穷,影像学检查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检查成像越来越清晰、分辨率越来越高,检查的特异性、灵敏性等均得到有效提升,受此影响,患者疾病诊断的效果得到优化。相较于传统检查手段,各类新兴影像学检查手段,如超声检查等,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对较小体积的病灶确诊,具有较强的敏感度,因而能够有效降低误诊和漏诊的现象;与此同时,检查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辐射,因而检测安全性较高,不会影响被检对象的身体健康不会造成不良影响[7-8]。与此同时,超声检查还具有无创伤、无辐射、可重复性强等优势。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对于诊断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结果证实了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优势,一方面,能够提升疾病诊断质量,另一方面,还可有效提升患者对于诊断的满意度,长远来看,这对于医患矛盾的缓解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有着突出作用,,一方面,能够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漏诊、误诊,值得临床大规模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业学,王元龙.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8,(6):248.

[2]夏晓峰.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饮食保健,2018,(3):234.

[3]闫红华,牟云森.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18-119.

[4]李汝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大科技,2017,(34):321.

[5]梁庚.探究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95):18747,18749.

[6]秦云鹏,刘潇,秦怀国.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7,(10):31.

[7]张德义.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8417.

[8]朱瑞,贾红丽.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健康前沿,2017,(3):200.

论文作者:邝智飞,李秋云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0

标签:;  ;  ;  ;  ;  ;  ;  ;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邝智飞,李秋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