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雄[1]2001年在《中国部分项目运动员对兴奋剂的态度和意向:TRA与TPB两个理论模型的检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动兴奋剂的使用是长期困扰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难题。反兴奋剂斗争是各国体育界所面临的长期艰巨的任务。反兴奋剂工作仅靠查禁和打击是远远不够的,如不加强对运动员的反兴奋剂教育,就不可(?)根本上改变运动员的态度和观念,杜绝药物滥用现象。反兴奋剂教育工作的前提是了解运动员的态(?)通过分析运动员的“兴奋剂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关系以及影响态度和意向的社会心理因素,就有可(?)住反兴奋剂教育的关键。 社会心理学中的合理行动理论(TRA)和计划行为理论(TPB),是解释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着名理论。本(?)以这两个理论为导向,使用心理测验的方法,通过编制【运动员兴奋剂态度量表】,对部分运动员(?)了两次心理测验,以期解决下述问题:第一,从理论上检验TRA与TPB的4个备选结构模型,建立(?)预测中国运动员兴奋剂态度的理论模型,以深刻理解我国运动员的兴奋剂态度结构,为探讨反兴奋(?)育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第二,从实践上,依据量表测量的结果分析,了解运动员的兴奋剂态度现(?)解决我国多数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对运动员的兴奋剂态度和行为意向知之甚少的问题,为反兴奋剂政(?)规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并力争使该量表成为运动员反兴奋剂教育工作的摸底工具。 研究假设TRA与TPB两个理论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运动员对兴奋剂问题的态度;其行为意(?)可通过该理论得到部分的验证。以TRA与TPB为基础,本研究在专家访谈及借鉴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一份含190个题目的【运动员兴奋剂态度问卷】,初步修改后,对216名运动员进行了预调查。根(?)查结果,对问卷进行3轮题目筛选,共删除了131个不适当的题目,保留了59个测题用于4个备选(?)模型的检验。模型检验过程使用结构公式模型(SEM)进行分析,用最大似然法(ML)比较了4个备选模(?)拟合优度,为正式心理测验打下了基础。总的来说,4个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令人满意,先前的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TPB相对优于TRA。 初步建立了【运动员兴奋剂态度量表】后,本研究对678名现役运动员进行了正式心理测验。通过(?)分析,对4个备选理论模型进行了跨样本效度的检验,以TPB8因素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预测中国运(?)兴奋剂态度的理论模型,同时按该模型最终确定了兴奋剂态度量表中的56个题目,形成了一套完整(?)度量表。然后,依此量表的测验结果,对运动员的兴奋剂态度进行了性别间、项目类型间和运动水(?)的差异比较,描述其态度现状并提出了可行的反兴奋剂教育建议。此外,本研究还对运动员与409(?)通大学生的兴奋剂态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①TRA和TPB均可有效地解释中国运动员的兴奋剂态度和行为倾向间的关(?)其中TPB8因素模型拟合度最好。②反兴奋剂教育工作不能仅满足于提供兴奋剂副作用的知识信息,(?)从“净化”社会环境,改变错误价值观并加强体育道德意识等多角度入手,从小做起。③【运动员(?)剂态度量表】具有一定的信、效度,可以成为反兴奋剂教育工作的摸底工具。④总体上,我国运动(?)兴奋剂问题的态度暖昧,反兴奋剂立场不够坚决,在一些是非问题上还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国的反兴奋剂工作,在高水平女运动员身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应加强对基层女运动员的教育(?)。⑥反兴奋剂工作的社会舆论环境亟需进一步改善,还应加强对普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 本研究还对结果的理论与实践提示,缺失数据的原因,研究的局限以及今后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
王增瑞[2]2016年在《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生兴奋剂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竞技运动产生以来兴奋剂与反兴奋剂斗争都从未停止过,近年来兴奋剂问题出现从职业赛场向校园蔓延的趋势;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而兴奋剂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蔓延不仅会对其身心造成一系列持久性的伤害,甚至有可能引起青少年群体道德缺失和毒品、暴力等社会问题。高等体育院校术科学生及单招考生则是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体育考试成绩的好坏与其升学结果息息相关,部分考生不惜铤而走险,通过使用兴奋剂来提高体育成绩,这使得术科学生及考生成为青少年中最有可能接触、使用兴奋剂的群体。因此对高校术科招生考试、考生及通过考试的高等体育院校术科学生的调查,成为了解青少年兴奋剂问题、推进青少年反兴奋剂斗争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高校术科学生中的兴奋剂问题和术科考生的兴奋剂使用意向为研究对象,以术科学生和考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分析的方法,在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对如下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1)当前高等体育院校术科学生中存在的兴奋剂问题现状,具体包括学生使用兴奋剂的情况、使用兴奋剂的原因、对兴奋剂的认识情况、对兴奋剂的态度情况和反兴奋剂教育开展情况、兴奋剂检查及处罚情况等:2)高校术科学生兴奋剂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3)术科考生兴奋剂使用意向形成的路径及其影响因素;4)依据考生兴奋剂使用意向形成路径,在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青少年兴奋剂问题的具体对策。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当前高等体育院校术科学生中确实存在使用兴奋剂的现象;考上大学的强烈愿望、投机和跟风等心理是学生使用兴奋剂的内部诱因,反兴奋剂教育实施不力、收效不好、针对青少年兴奋剂问题缺乏完善的检查、处罚和有效的监管制度是学生使用兴奋剂的外部推手,当前我国缺乏针对青少年兴奋剂问题的法律法规、青少年反兴奋剂斗争无法可依,也是各类反兴奋剂措施不能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第二,高校术科学生对兴奋剂的认知与其对兴奋剂的态度、兴奋剂使用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显着性;学生对兴奋剂的态度与其兴奋剂使用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具有显着性;接受兴奋剂教育的情况与学生对兴奋剂的认知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具有显着性。第叁,术科考生使用兴奋剂的态度、使用兴奋剂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其兴奋剂使用意向均有预测作用,其中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兴奋剂使用意向的预测作用较强。第四,解决青少年兴奋剂问题,需要从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和态度的作用入手,重视家庭和学校等外部环境、制定反兴奋剂措施、加强反兴奋剂教育、完善反兴奋剂制度,同时加强药源控制,促进教育、体育、反兴奋剂中心甚至媒体等机构的协同合作。
冯琰[3]2006年在《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区是社会的微观化,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社区建设以来,城市社区得到了快速发展。社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社区志愿服务——也从小到大、由少到多发展起来。目前,虽然部分地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较快,但就全国而言,志愿服务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公众对于志愿者、志愿活动的了解还不广泛,也不深刻,由此造成我国城市居民对社区志愿活动的参与意愿不强,参与率不高,参与的主动性差等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将以社会心理学的“计划行为理论”为架构,整合志愿者参与动机理论及相关研究,构建“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模型”,深入分析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分析方法,以北京市ZJ社区为调查点验证假设模型,结果显示“态度”、“主观规范”、“主观控制感”对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均有显着影响,其中“态度”的影响程度最大。此外,部分外部变量(收入、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政治面貌等)也对居民的行为意向有显着影响。这一结论首先说明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基本可以用来解释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同时也说明计划行为理论在研究我国社区志愿服务问题上的适用性;其次,为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技巧。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促使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获得快速、持续的发展。
高晶[4]2004年在《对山东、广东体育高考生使用兴奋剂的心理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体育高考生在普通高校体育术科考试、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考试以及平时的训练中,使用兴奋剂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这一不仅长期困绕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难题,专业人士已经达成共识:兴奋剂的最终禁绝在于教育。而开展反兴奋剂教育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对体育高考生使用兴奋剂的心理现状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为此,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量化分析了体育高考生使用兴奋剂的心理情况。 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体育高考生对兴奋剂和使用兴奋剂的认知 (1)对兴奋剂一般知识的认知 (2)对兴奋剂性质和使用兴奋剂性质的认知 (3)对使用兴奋剂危害的认知 2.体育高考生对使用兴奋剂的态度 (1)对微观个体使用兴奋剂的态度 (2)对使用兴奋剂的宏观环境的态度 3.体育高考生使用兴奋剂的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 1.总体上,体育高考生对使用兴奋剂问题的认知态度情况令人不容乐观。 2.体育高考生对兴奋剂和使用兴奋剂的认知比较模糊:对兴奋剂一般知识的认知较差;对兴奋剂性质和使用兴奋剂性质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对使用兴奋剂危害的认知程度相对较好。 3.体育高考生在对待使用兴奋剂的现象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倾向令人堪忧。考生对微观个体使用兴奋剂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十分暧昧,但是考生能够比较正确的面对使用兴奋剂的宏观环境。 4.城市考生、男生、山东考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差,普通术科、高水平考生都具有较高的使用兴奋剂的倾向。 5.体育高考生使用兴奋剂主要是出于功利目的。另外,查禁、惩罚措施缺乏、力度较小也是造成他们使用兴奋剂的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 6.反兴奋剂工作应本着区别对待的原则,从提高体育高考生的认知水平,改善考生对使用兴奋剂的态度入手,加大对使用兴奋剂行为的查禁、惩罚力度,加强社会监督,净化社会环境,从而最大程度的防止考生使用兴奋剂行为的发生。
龚正伟[5]2006年在《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建构研究》文中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体育事业正在以迅猛的趋势向前发展。然而,由于国际国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领域也孳生了一系列不道德的现象,并在不断地蔓延。在这种情况下,适应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立足于当今我国体育的现实,遵循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有机结合的原则,建构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已成为理论界的一项伟大使命。 体育是适应身体活动(APA)与身体教育(PE)及竞技运动(Sport)的复合体,是人类以自身为客体而专门设计,以发现、发掘、保持、发挥和展示自身(个体和集体)潜能的身体活动。体育伦理是指以体育(指身体活动)为中心所形成的各种伦理关系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伦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体育伦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要素的视角来看,它是体育伦理意识、体育伦理关系和体育伦理活动的有机统一;从体育伦理主体层次的视角来看,它可以划分宏观体育伦理、中观体育伦理和微观体育伦理叁个层面。体育伦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认识与评价、教育与激励、调节与整合、超越与创新等方面。 当代,中国体育伦理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化的浪潮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及蕴涵在其背后的价值观矛盾和冲突,体育市场化、职业化所带来的“黑哨”、“黑球”等不公正的裁决和竞争行为,当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兴奋剂使用”等违背体育伦理精神的问题,以及大量体育弱势群体的存在,都使得当代中国体育伦理的建构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和任务。 研究视野的确立,是建构当代中国体育伦理的首要前提。当代中国伦理建构的视野主要有历史视野、现实视野和国际视野。所谓历史视野,是指在当代中国伦理建构的过程中,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的体育伦理思想;所谓现实视野,是指当代中国体育伦理的建构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体育的现实,反映当代体育发展对体育伦理提出的客观要求;所谓国际视野,是指当代中国体育伦理的建构要吸收和熔铸奥林匹克的伦理精神,使之成为当代中国伦理的有机构成。
白旭盛[6]2014年在《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兴奋剂问题己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国际性问题并成为国际体育界,也是中国体育界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能否建立有效的反兴奋剂政策并科学、有效的执行是兴奋剂问题得以解决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在政策学理论研究的框架内,借鉴国外反兴奋剂政策发展的基本经验,系统梳理了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的过程,得出了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提出了反兴奋剂政策发展的新思路。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结论一:按照不同时期的目标和任务,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旁徨歧途(1989年5月之前);第二阶段:拨乱反正(1989年5月至1994年10月);第叁阶段:严查重罚(1994年10月至1998年12月);第四阶段:深化完善(1998年12月至2003年12月);第五阶段:综合治理(2004年1月至今)。结论二: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1,政策变迁具有弱波动性;2,政策变迁的事件导向明显;3,政策变迁的外部驱动性显着。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的主要经验:1,坚持反兴奋剂的原则立场不动摇;2,坚持与国际反兴奋剂政策接轨;3,坚持提高反兴奋剂政策法制化水平;4,坚持制定反兴奋剂政策发展规划;5,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结论叁: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包含政策环境、主体和客体叁个部分的变迁。我国反兴奋剂政策环境变迁随我国的国情、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外反兴奋剂政策大环境的变迁而变迁。政策主体仍旧是由单一的政府主体为主,但是已经开始向行政机构和专家共同参与决策的混合型主体转变。政策客体的变迁主要是随着对反兴奋剂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变迁。结论四:总的来说,我国反兴奋剂政策仍采取精英主体模式,但正在向共同主体模式转变。政策执行则是采用行政命令主导的自上而下,落实责任的模式。我国反兴奋剂政策评估大都为内部评估和非正式评估,没有正式的评估制度。结论五:影响反兴奋剂政策的因素主要是外在环境因素、政策制度因素、政策属性因素和政策网络因素四个方面。其中,外在环境因素和政策制度因素构成了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的外在动力因素;政策属性和政策网络因素构成了内在动力因素。外在环境因素中的国际反兴奋剂政策环境因素是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的重要因素。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是以触发机制为起点,由其动力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
曾理[7]2010年在《基于空间理论下赛时空间理论的探析与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高水平竞技比赛中常常出现的竞技成绩波动问题已成为当前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热点问题,为认识竞赛片段过程中造成竞技成绩波动的复杂因素,本研究尝试运用空间学原理,对这种存在于现实竞技体育赛事活动中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力求从理论层面上认识它们。本研究将其概括为竞技空间、赛时行为空间以及赛时行为,并对其概念、内涵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和验证,从空间学的角度分析竞技能力储备和运动成绩之间的转换载体与时空媒介,既解读赛时行为即时空间的特征及原理。首先,本研究基于现有竞技模型理论和空间理论提出理论假设:在高水平竞技比赛中,存在一种赛时行为空间,它是影响竞技成绩波动的关键因素。并且在此赛时行为空间理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客观存在一种竞技空间结构,既第一空间;赛时行为空间是随着竞技赛事的产生而出现的具有即时性特征的第二空间。赛时行为空间,它是由竞技能力的五个方面能力储备的释放程度所构成的多维空间,且存在于第一空间中。其次,本研究对该理论进行了不同层面上的验证,力求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认识赛时行为空间存在的理论依据,找到不同属性运动员在赛时空间下的特征。本研究主要通过叁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为:第一部分,在赛时行为空间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构建赛时行为空间理论模型,并对此理论模型进行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验证得出:自我实现欲、自我精神状态、目标清晰度、抗外界干扰能力、信念确认度等五个维度是影响赛时行为空间的关键因素。本研究考虑到体能、技术、战术和智能4种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在竞技能力储备阶段能得到适宜训练效应刺激的,而相比之下心理层面上却存在着训练效应与赛时效应的差异性,运动员在竞赛时所承受心理刺激效应是训练过程中无法模拟和体验到的,因此本文主要选用心理因素来进行模型的验证。第二部分,结合赛时行为空间理论,对我国健将级和二级女子短跑运动员进行了赛时心理状态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并运用SPSS13.0对两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非参检验,结果表明:自我实现欲望U=104.500,P=0.066;目标清晰度U=124.000,P=0.226;抗外界干扰能力U=148.000,P=0.656;这叁个维度的相伴概率P>0.05,差异不显着。而在自我精神状态U=49.500,P=0.000;信念确认度U=71.000,P=0.004这两个维度上的相伴概率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并运用叁种非参数检验法对我国大学生优秀短跑运动员赛时心理状态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优秀短跑运动员较健将级短跑运动员表现出在“自我精神状态”和“信念确认度”两个维度上能力较弱的特征,且与健将级运动员赛时心理状态的总体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其P=0.000;此外,从不同性别大学生短跑运动员的赛时心理状态的比较来看,表现出女运动员相对于男运动员的赛时心理状态较弱的特征。第叁部分,依托赛时行为空间理论对我国健将级短跑运动员进行了赛时心理状态特征核心要素进行调查分析,并运用SPSS13.0对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健将级短跑运动员的赛时心理状态核心要素由叁维度12个题项构成,其叁个维度分别为:技术动作与参赛预期确认度、心理及精神状态确认度和客观条件影响度,并发现心理及精神状态确认度对提高健将级短跑运动员的运动等级影响因子最大。另通过AMOS7.0结构模型的检验,发现某些女性的性格特征会影响赛时心理状态结构模型的负增长从而导致赛时行为空间的缩小。最后,本研究在通过对竞技空间、赛时行为空间以及赛时行为的理论概念进行讨论和界定以及一系列的分析和验证后,发现赛时行为空间存在的依据,找到不同属性运动员在赛时行为空间的差异性和具体特征。本研究为运动训练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切点,为广大体育从业人员在竞赛活动中科学认识和有效调控各种影响因素提供有意义的理论实践指导。本研究的局限在于:第一,虽然通过一系列分析和验证,且各项指标良好,但其适用性受取样范围以及研究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运动项目运动员进行验证,有待作者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调研;第二,本研究属于事后归因研究,而无法在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真实的测验,因此受到一定的局限。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借用心理学中的ERP以及核磁共振等仪器对不同运动员进行脑活动的研究,力求从脑活动层面进一步证实赛时行为空间存在的科学依据。或在真实赛时时空中进行大量调研,以进一步考察本研究。
刘显, 张志勇[8]2012年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与反思——理论基础探微》文中研究指明以1999-2011年189篇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参考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对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寻求对策,以期对提高论文的理论水平有所帮助。研究发现,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理论选择问题包括对理论的重视不足;多学科理论选取无原则。理论的使用问题是学科隶属不清;理论引述不合理;忽视基本理论假设;不重视理论概念的界定;缺乏理论框架。理论的总结问题包括理论回归不足;欠缺理论升华能力。解决此类问题要以科学理论的本质与结构为标准,选取理论时坚持经典性、规范性、系统性和简单性原则,并分别从理论名称与学科归属、基本理论假设、概念与命题、理论的合理性、理论的不足5个方面建构博士论文的理论基础。
何彦[9]2006年在《政府公务员OA系统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化,已经成为21世纪各国政府所关注的热点。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OA)是政府信息化的基础,只有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之后,才能使政府信息化的其他各项应用效果得以充分发挥,企业和公众才能够享受到电子政府提供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虽然我国政府推行办公自动化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政府公务员对于OA系统的使用意愿如何,迄今尚缺乏相关研究。本论文以昆明市政府公务员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从公务员的角度出发,以Davis科技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及Ajzen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等为基础,对政府公务员OA系统接受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总结了办公自动化和科技接受行为相关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政府公务员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 其次,本文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昆明市政府公务员办公自动化系统接受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论文通过回归分析与路径分析对提出的模型加以了验证,并得出了政府公务员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我们通过方差分析对公务员的人口统计变量与公务员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意愿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政府公务员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政府OA系统推进的政策建议。
曾裕[10]2007年在《公众对政府网站在线办事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六大强调,要通过推行电子政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管理创新,支持政府更好地开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为政府网站的建设。随着中央政府网站的建立,我国初步形成政府网站体系。政府网站的政务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叁大功能发挥巨大作用。现阶段,叁大功能中在线办事功能为最薄弱的一环。在线办事功能最直接的服务对象是公众,目前国内从公众角度出发探讨在线办事使用意向的研究几乎处于真空状态。所以本研究结合科技接受行为相关理论中创新扩散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两大流派以及最新的国内外实证研究成果,选取杭州市以及温州市政府网站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公众对政府网站在线办事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再将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建设在线办事功能的对策与建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通过文献阅读总结了政府网站和科技接受行为相关理论,整理和梳理了相关实证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公众对政府网站在线办事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第二,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公众对杭州市和温州市政府网站的使用意向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对提出的模型加以了验证。此外,通过方差分析对公众的个人特征与使用意向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第叁,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加以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此外在研究内容、对象以及结论上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对产生冲突的结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解释产生不同的可能原因;第四,根据得出的结论得出提高公众对政府网站在线办事使用意向的对策与建议。总结本研究的不足,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研究的贡献体主要现在叁大创新点上,第一,在应用领域上拓宽了科技接受相关理论的应用范围,将其运用到我国政府网站最为薄弱的在线办事功能上,是我国该领域应用科技接受相关理论的初探;第二,研究内容上在解构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前人实证研究的结论,增加知觉风险性、个人创新性和信任叁个因素,较为完整地得出了影响公众对政府网站在线办事使用意向的因素;第叁,将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与前人结论进行对比,深入分析了产生不同结论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中国部分项目运动员对兴奋剂的态度和意向:TRA与TPB两个理论模型的检验[D]. 毛志雄. 北京体育大学. 2001
[2]. 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生兴奋剂问题研究[D]. 王增瑞. 上海体育学院. 2016
[3]. 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研究[D]. 冯琰.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4]. 对山东、广东体育高考生使用兴奋剂的心理调查[D]. 高晶. 华南师范大学. 2004
[5]. 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建构研究[D]. 龚正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6]. 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研究[D]. 白旭盛. 北京体育大学. 2014
[7]. 基于空间理论下赛时空间理论的探析与模型的研究[D]. 曾理. 西南大学. 2010
[8]. 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与反思——理论基础探微[J]. 刘显, 张志勇. 体育科学. 2012
[9]. 政府公务员OA系统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何彦. 浙江大学. 2006
[10]. 公众对政府网站在线办事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 曾裕. 浙江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