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及启示
李保忠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 201418)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按照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我们经历了“五个世界”:立足世界、影响世界、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引领世界。站在新中国70年发展的基点上,以我们现在的国力和自信,用更加开放的姿态去拥抱世界,必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关键词] 新中国;历史演变;中华民族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贯穿于中国人民一切奋斗历程的实践主题。但民族复兴本身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两个:一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二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这两个问题当然是紧密联系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历史节点。因此,本文试图从70年来新中国与当代世界关系历史演变的角度,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1949年10月1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标志,中华民族站在划时代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中国与当代世界的关系也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70年中,我们经历了战争、革命、建设、改革,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70年,无论在中国几千年发展的历史中,还是在近现代几百年世界发展的历史中,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再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初步的判断。然后采用CT诊断方法,患者取平卧位,使用西门子Emotion16层螺旋CT,设置层距(5mm)、层厚(5mm)等参数,对患者的肝区、胰腺部位进行扫描,拍摄CT影像。静脉注射60%繁影葡胺80ml,行CT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对疾病做出诊断。
从新中国与当代世界的关系角度分析,笔者认为70年来,按照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我们经历了“五个世界”:立足世界、影响世界、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引领世界。
(一)立足世界(1949-195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最初几年中,面临着许多重大考验,我们经历了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一系列的伟大斗争,最终使新中国站稳脚跟,立足世界。
1.完成了中国大陆统一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人民解放战争后期作战还在继续。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在全国建立起自上而下统一的人民政府,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截至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紧张艰苦作战,共歼灭大陆和海岛上残存的国民党正规军128万余人,收编改造了170余万起义投诚的国民党官兵。大陆除香港、澳门外,全部解放。香港、澳门因属殖民主义侵略中国而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很复杂,需要采取另外的方式解决。中央确定了“暂时维持现状”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政策,其基本点在于利用两地尤其是香港原有的地位,发展海外关系和对外贸易,以利于新中国的经济恢复与工业化建设。
漏水声学检测的原理是漏水点产生的噪音会通过管壁进行传播,在漏水点两端安装声波传感器来获取漏点位置传播过来的噪音,之后对噪音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确定漏水点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需要在漏水点两端安装声波传感器,这样两传感器的距离不宜过大。该方法对穿越建筑物管道也适用,可以排除不相关噪声信号,是确定漏水点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2.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和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为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提供安全的社会环境,当时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重大措施。第一,大规模的剿匪斗争;第二,镇压反革命运动;第三,打击不法投机资本,稳定经济秩序;第四,建立国营经济和新的经济秩序。
2.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及贡献领域。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充分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中国速度。与此同时,中国在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及贡献中,无疑起到了火车头的引领作用。中国经济的贡献,体现于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拉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逐渐增加,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方传奇。中国经济的贡献,体现于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让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体现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换热系统循环热水(70℃)先经过缸套水加热到97℃后流入烟气集热器(需缸套水流量60 t/h),经过高温烟气加热至高温(159℃),热水流量43 t/h。
另外,新中国初步打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展了国际和平统一战线,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尤其是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多边外交中的第一次成功运用,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崭新国际形象,也标志着新中国打开了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
青辰的绳子已经被岩鹰啄断,而为了救青辰,唐玉烟的绳子也已经被斩断,现在只剩了手中不足三丈长的一段。他们无法再沿着绳子回到崖顶。
1.迈出国门了解世界,认识我们的差距。走向世界,首先要了解世界。“文革”结束后,随着国内政治环境变得相对宽松和对国际形势有了进一步深入客观的认识,我国外交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对外交往迅速扩大。一方面邀请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不断增多,另一方面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
孕妈妈们,接下来不妨准备材料,动手制作一顿暖心暖胃的健康火锅吧,让肚子里的胎宝宝也能感受到冬日里的温暖。
在互联网经济下,在整个白酒行业爆冷的时局下,江小白通过品类创新、品牌创新、营销创新改变了年轻群体对白酒业的消费认知,实现了从零到亿的飞跃,它的营销创新方式值得整个白酒行业学习与借鉴。
四是优化综合利用。积极探索政府、合作社、农户3方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秸秆全量深翻还田”“秸秆全覆盖免耕还田”“水田秸秆全量还田”“秸秆能源生态”等典型利用模式,因地制宜开展“五化”利用。加大秸秆收购点设置,缩短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减少秸秆田间源头数量。例如,沅江市南嘴镇在7个村设置回收点,安排专人负责收购,效果良好。
(二)影响世界(1957-1978年)
新中国立足于世后,怎样以自己优越的制度和亿万人民创造性的劳动,更好地影响世界,为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是这一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毛泽东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提出,党的八大的目的宗旨是,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他认为,“这是一种责任”。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从1957年到1978年这20余年,我们主要做了这样几件大事。
5.国民经济的恢复与三大改造的完成。新中国要立足于世,要站立起来,经济是不可缺少的基础。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们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国防、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变化,实现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国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1.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与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这些年中,虽然我们有失误、有挫折,但社会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建设依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全国大规模地展开并取得显著成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就是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废墟上,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时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5%,工业总产值是农业总产值的3倍。这表明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初步工业化。
3.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领域。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特别是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蕴藏的巨大潜能,有力推动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根据公开报道的有关资料,笔者认为,就当前国际范围内,我国在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引领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诸多科研前沿领域表现卓越,二是不少应用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三是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人才储备在世界上已颇具竞争力,四是中国已具备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的能力。
2.科学技术特别是国防科技的发展成绩十分显著。1956年我国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于1962年基本完成。1963年,我国又提前制订了新的十年(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这些年,基础科学研究取得很多进展。如1965年,我国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使这项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应用科学技术方面,同样取得许多成就。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以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成果最为显著。
3.外交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我国的外交战略有过一次重大调整。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以伟大政治家和外交家特有的眼光,深刻研判当时的国际格局,及时抓住当时的战略机遇,打开了中美关系大门,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为新中国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当时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新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归根到底取决于中国人民的创造性劳动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取决于新中国的实力尤其是国防科技实力的显著提升,取决于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与人民对我们的支持,当然也与毛泽东、周恩来那一代领导人特有的历史远见、外交智慧和个人魅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走向世界(1979-2000年)
4.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中国人民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极大地鼓舞起革命斗志和生产积极性,中国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空前提高。争取战争胜利,成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各项社会改革的巨大动力,巩固新中国的进程因此大大加快了。另一方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成稿于十多年前。动笔写它时我还没有文学梦想,以至于成稿很多年都没有投稿。偶然从一个群里看到有出版商征稿,没顾忌人家只要前五章的要求,就把全稿投了过去。投完许久都没动静,直到出版合同寄来,我才相信可以不花钱正规出版。
2.兴办经济特区和利用外资,找到了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走向世界的新渠道。兴办经济特区,是我国推进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一个伟大创举。1978年5月,国家计委、外贸部派遣的经济贸易考察组赴香港、澳门进行实地考察后,就向中央建议,借鉴港澳经验,在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县实行特殊管理办法,力争经过三五年努力,把两地建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结合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收港澳游客的游览区。在酝酿兴办经济特区的同时,利用外资问题也列入日程。从1979年起,我国不断拓宽利用外资渠道,除了利用自由外汇和买方信贷进口成套设备的形式外,开始接受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接受外国政府货款,开展补偿贸易、海上石油合作勘探开发和其他资源开发、租赁业务、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国际信托投资业务,以及发行国外债券、兴办中外合资企业等。
3.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功,给我们对外开放和走向世界带来了自信。确立“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开放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也大胆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以更好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000年1月,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西部大开发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西部大开发战略,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具有深远意义。2003年10月和2004年3月,中央又相继提出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从总体上看,至20世纪末,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面向世界的态势傲然屹立,走向世界的步伐铿锵有力。
4.利用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多边外交是通过国际组织、国际条约、国际会议所开展的有多个行为主体参加的外交活动和国际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多边外交迎来活跃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加快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一是推动并积极参加联合国主导或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二是主动加入有关人权、环保、军控方面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三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加一系列地区多边组织,坚定支持在平等参与、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原则下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区域性对话与合作。
(四)融入世界(2001-2011年)
新中国与当代世界的关系,在这个阶段的主要成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地融入世界,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跃上了新的台阶。其标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步骤,也是中国更加主动地融入国际经贸框架体系,全力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事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8年来,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均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加入世贸组织,使我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国际资本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我们熟悉世界、融入世界的必经之路。
2.政治外交积极主动。这个时期,中国融入世界在国际政治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外交战略上,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战略和外交工作取得许多新的重大进展。在众多的政治外交活动中,政党外交可以说是这个时期的一个亮点。面对国际格局和世界政党政治形势的新变化和党际关系的新特点,中国共产党坚定奉行“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项原则,积极充实和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到2011年,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政党、政治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联系,与世界上近100个重要政党建立了稳定的交流机制,形成了以各国执政党、参政党、合法在野党和政党国际组织为主要交往对象的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党际交往格局,使我们对世界政党政治以及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民众主张、利益等,有了更多的了解。
3.军事外交空前活跃。融入世界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这个时期中国的军事外交空前活跃。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人民解放军同150多个国家开展军事交往,与30多个国家的军队举行了近60次双边和多边联合演习和训练。
4.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领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领域,为地球环境的改善做出巨大贡献。
(五)引领世界(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随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大手笔外交政策的筹划,随着国家形象的进一步展示,在前几十年的基础上,新中国与当代世界的关系,逐步进入到对国际社会引领、推动、贡献越来越大的阶段。
1.外交思想与外交实践领域。当代中国对世界的引领首推一系列外交理念的创新,这些理念又集中表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世界进入21世纪所面临的纷繁复杂的挑战已超越现有国际体系的框架,急需新理念、新思维、新共识引领全球治理,以替代零和对立思维、霸权逻辑、傲慢的“历史终结论”心态及丛林法则等国际关系旧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鲜明表达了当代中国的“世界”观和全球治理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全球治理和外交政策的精髓,是为人类共同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外交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外交实践领域对世界的引领,表现的更为广泛。亚投行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具有政府间性质的多边金融机构,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建设的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加强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从近几年来中国在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中的引领作用看,其效果和影响也很明显。
3.拓宽了外交渠道。新中国能不能立足于世界,不仅取决于国内各项任务的完成,还取决于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即能不能以新的外交形象展现于世,并被国际社会所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国的外交也开始谱写崭新的篇章。到1950年10月,有25个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有17个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这里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对新中国巩固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基于SHF途径的方法中,根据K.marxianus.Kim和Hamdy试验[45],菊芋在料液比1∶1(g∶mL)、126℃加酸水解60 min的条件下,发酵后乙醇产量最高达到7.6 W/W。通过SHF途径的方法生产乙醇,报道的乙醇产量比较高的[46]是Kim和Rhee利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817和酿酒酵母(S.cerevisiae)1200对菊芋块茎进行一步连续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此报道中乙醇产量为55.1 g/(L·h),理论收益率为95%。
4.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举办。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位,是奥运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发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历史常常有它的巧合之处,整整100年之后,北京举办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奥运会,使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终于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成为现实。举办奥运会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具体体现。申办奥委会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的竞争,是一场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的竞争。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是13亿中华儿女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和对世界奥林匹克的重大贡献,也是新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被世界重新认识的自我展示。
二、启示与思考
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回顾新中国与当代世界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更加明确前进的方向,更加坚定我们的信心,更加自觉走好我们的道路。
(一)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使新中国立足于世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新中国展现于世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长期艰苦探索得出的结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出现,首先是和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联系在一起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整个国家贫穷落后,不断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如何才能使国家摆脱危亡的厄运,救广大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是当时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戊戌变法乃至辛亥革命等,都没有使中国实现繁荣富强。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走不通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拯救了中国和中国人民,也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和制度的保证。
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呢?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人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但这条道路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如何才能成功的走出来,仍然需要根据不同的世情国情去探索实践积累经验。任何一条成功之路都不会轻而易举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社会主义理想的崇高性和实践时间的短暂性,注定了它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历史从来不会让人们轻易摘取它的胜利之果。如同民主革命时期我们是尝了不少苦头之后,才最终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一样,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也同样经过了曲折和痛苦。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比较鉴别,我们才找到了一条比较适合当代中国的发展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终于成功开辟出来,同时,新中国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影响和国际地位。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使社会主义在中国进一步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呈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光明的前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是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人民的幸福之路。
(二)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全国各民族人民真正团结起来,形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开辟新征程,创造新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00多年间,一个泱泱大国为什么长期摆脱不了被侵略、被奴役的悲惨境遇,而被世界不断地边缘化,其基本原因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几万万人一盘散沙。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什么只用了28年,就领导中国人民搬走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归根到底,是因为这个党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有无私顽强的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把全国亿万各族人民群众集合在自己的旗帜之下,形成了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终于使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不仅仅是歌中唱出来的,它更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我们之所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根本原因上依然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依然是紧紧地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依然是凝聚起亿万各族人民的奋斗力量,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历史一再证明,无论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当然,这同时也对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执政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不断自我革命,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三)只有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中国化,尤其是要不断写出中国特色外交战略的新篇章,才能引领中国向既定的伟大目标不断攀登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曾指出:“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人类历史上创造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以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全球化视野,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前景,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以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高理想,这种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目标赋予了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以特有的品格和智慧,即真正的共产党,必定是一个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的政党,必定是一个既为振兴本民族又不忘为世界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而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一个政党。
新中国70年的发展进程表明,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政治背景下求得主动,就要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世情、国情的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中国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共同纲领》中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到共和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亚非拉广交朋友;从支持民族解放独立、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到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到沉着应对西方“制裁”和苏东剧变外部的挑战;从提出积极致力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到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70年我们一路走来,在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指引下,不断书写中国特色外交战略的新篇章,在实践中对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四)只有把新中国70年看成是一部完整的历史,珍惜我们走过的每一天,才能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把好历史方向,在未来的伟大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中国70年,我们总体上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任务,也呈现出独有的历史特点。其间有过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也经历过境外战争的残酷;有过反封建的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也有过恢复国民经济与各项建设的展开;有过三大改造的完成,也有过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的发生;有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凯歌猛进,也有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痛楚;有过“两弹一星”带来的喜悦,也有过十年动乱的警醒;有过国门打开后的震撼,也有过西方七国制裁的挑战;有过入世的艰苦谈判,也有过大使馆被炸的愤怒;有过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也有过中美贸易战的锤炼,等等。无论顺利也好,挫折也好;无论辉煌也好,失误也好,都是我们走过的路,都是我们自己的历史。尽管每个历史阶段有别,但都有我们劳动、心血和汗水的付出,都有我们创新的结晶。70年,我们高歌猛进,创造了众多的奇迹,从一个被世界边缘化的国家,到迈入引领世界发展的国家。可以说,在世界近代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创造力,为人类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因此,70年的历史是非凡、丰富而又多彩的,是一部人类发展中动人的交响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十分珍惜。
这70年中,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要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坚持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把新中国70年看成是一部完整的历史,全面系统总结其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汲取历史智慧,在未来的伟大斗争中把好前进方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保持中国的发展优势,日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更全面地融入世界和引领世界,更好地联通中国梦和世界梦
新中国70年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来40余年的历史表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使我们日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并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今天的中国,不仅在于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产品制造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不仅因为拥有近14亿人的广阔市场、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更重要的是我们站在了世界道义的制高点上,赢得了普遍的“人心”,赢得了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信赖。我们深知,在体制机制方面,我们还有许多短板;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融入世界和引领世界方面,许多领域也是起步不久或刚刚起步。我们前行的路依然任重道远,但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道路已经开通,方向已经指明。只要保持我们的发展优势,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中国这艘超级巨轮就会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稳行渐远。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站在新中国70年发展的基点上,以我们现在的国力和自信,用更加开放的姿态去拥抱世界,必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对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分成了参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17例男性,13例女性,平均(35.82±17.52)岁;参照组有16例男性,14例女性,平均(35.81±17.50)岁。根据患者的临床相关诊断标准来进行选取,排除有免疫系统疾病、认知障碍和沟通障碍的患者。此次研究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能够进行比较分析。
社会福利政策质量评价方法是指在社会福利政策质量评价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它是实现社会福利政策质量评价的必要手段。从一定角度来看,社会福利政策质量评价方法的选用,决定了社会福利政策质量评价是否成功。近几十年来,随着政策科学的发展,各种新的评价方法不断涌现,大大丰富了社会福利政策质量评价的实践活动。从方法论的角度划分,可以是经验分析的方法,也可以是演绎推理的方法;从事物质和量的角度划分,可以是定性的分析方法,也可以是定量的分析方法或者二者结合使用的分析方法;从评价工具的角度划分,可以是传统的方法,也可以是现代的科学方法④。
参考文献:
[1]杨毅.建设一支与中国角色相称的强大海军[N].环球时报,2019-4-19.
[2]王泰平.新中国外交 50 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陈宏等.新中国外交[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
[4]冯玉忠.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问题[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6]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7]毛泽东文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426(2019)10-0026-08
[作者简介] 李保忠(1954-),男,河南汤阴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
责任编辑 宋桂祝
标签:新中国论文; 历史演变论文; 中华民族论文;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