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的过渡性国际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过渡性论文,战后论文,格局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联解体以后,两极格局彻底瓦解,世界呈“一超多强”结构。这是一个过渡性的国际格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个过渡期,多极新格局才能真正到来。目前的这种过渡性格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一、“一超多强”过渡性格局的特征
所谓过渡性格局是变化中的一种格局,它是在两极体制突然消失,而新格局又不能马上形成的情况下出现的。这种过渡格局有几个重要特点:
1.从力量结构要素看,“一超多强”所包含的几大力量是从冷战时期延续下来的,从70年代开始就有了美、苏、欧、日、中五个力量中心。冷战结束后,苏联不复存在,俄罗斯取而代之。五个力量中心中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剩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但俄罗斯仍是大国,包括在五个力量中心之内。因此,一超多强中的基本力量要素是从旧格局延续下来的。“一超多强”格局就不能不具有旧格局所包含的一部分特点。譬如美国继续推行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其目标还比过去更大,以往是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现在则想要独自领导世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的方针不变,前进步伐加快;欧洲进一步实现一体化进程的目标,并且要实现“大欧洲”的计划。因此,五大力量的要素未变,各自的目标依旧,只是根据冷战后的形势变化,调整了自己的某些政策或策略。
2.从多极化的进程看,“一超多强”的出现既不是多极化进程的开始,也不是多极化进程的结束,而是多极化进程的深化。多极化从70年代就已经开始,目前仍处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因而“一超多强”只能是多极化过程中的过渡性格局。70年代时,世界出现了两极多元格局,即除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又增加了日本、欧洲和中国三个力量中心。这不仅是力量结构上的变化,而且日、欧、中三个力量中心的出现,直接动摇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例如在欧洲,由于西德推行“新东方政策”,法国奉行“戴高乐主义”的独立方针。在亚洲,日本也不再完全听从美国的指挥,提出要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中国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成为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的中坚力量。因此,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事实上已不能独揽一切,其霸权主义的行径和政策要受到欧、日、中三个力量中心很大的牵制。
冷战结束以后一个超级大国消失了,从而变成了一超和四个力量中心。这也就是说,多极化进程从70年代开始的第一阶段进入到冷战后的第二阶段,由过去的两极多元变成“一超多强”。这第二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超与多强之间进行着激烈竞争,美国力求建立“单极”世界,由它来领导世界事务;欧、日主张建立三极世界,分享同美国的平等地位;中国、俄罗斯主张多极。这说明几强都不听美国的摆布,公开提出挑战。因此,“一超多强”是斗争中的过渡性格局。
3.从力量大小对比看,“一超多强”是不平衡的力量结构。根据世界力量发展的通常规律,不平衡的力量结构一定要向平衡的方向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然后才能达到基本稳定的局面。这正说明“一超多强”是变化中的力量结构。从美国的情况看,进入90 年代以来, 它经过了1990年7月至1991年3月很短的一次经济危机之后,经济状况便一直处于上升势头,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6%,1993年增长3%,1994年增长4%,1995年增长2.2%,1997年的增长率高达3.7%。1995年, 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2458亿美元,人均27466美元。(注:《世界经济年鉴》,1996年。)美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事力量、科技力量以及对国际事务的影响能力。它是一个被称作为“全能冠军”的超级大国。
日本是战后西方国家中发展最快的国家,从战后到70年代它走完了由一个战败国变成经济发达国家的全部里程。但它只是经济上的大国、政治上的小国、军事上的弱国,在国际影响方面作用更是有限。从1991年5月起,日本经历了30个月的经济低速发展的危机时期,1992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0.3%,1993年-0.2%,1994年的增长率恢复到1.5%,1995年上升到2.5%。其国内生产总值同美国对比, 1995 年, 日本为51154亿美元,人均达到40737美元。(注:《世界经济年鉴》,1996年。)同美国同年的国内生产总值72458亿美元对比,相当于美国的70.6 %。但日本目前处于经济的“低迷”状态。日美经济实力对比仍有不小距离,而在军事力量、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相差更远。
欧洲笼统地称它为一个力量中心,这是指欧盟(原欧共体),它不是一个国家,把它同美国相比有所勉强。据统计,1995年,欧盟的综合国内生产总值达73795亿美元,超过美国。 现在欧洲还可以说以德国为中心,德国的力量状况是,1995年,其国内生产总值为20473亿美元, 人均25108美元,(注:《世界经济年鉴》,1996年。 )同各大国对比,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日,名列第三位。德国也制定了立足欧洲、面向世界、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的战略方针。但它要成为未来世界中的一极,条件还远没有成熟。
俄罗斯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国,它仍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和资源丰富的大国,其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但自1991年独立以来一直处在政治、经济的多种危机中,经济实力下降了大约一半。它要恢复作为一个大国的经济地位,起码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1995年,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659万亿卢布,约合3643亿美元,人均2459美元。(注:《世界经济年鉴》,1996年。)俄罗斯决心要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1992年,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达到12%,1995年的增长率仍达10.2%。但由于中国经济的基数低,整个经济实力同其他强国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距。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4036亿人民币, 人均2172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折算为4180亿美元,人均357美元。 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7733亿元人民币,约合6956亿美元,人均572美元。(注:《世界经济年鉴》,1996年。)当时,国际上也有把中国经济实力故意夸大的一些计算方法,1993年5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使用“购买力平价”计算方法,对中国经济的估算结果是:199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6600亿美元,人均1600美元,把中国排到仅次于美、 日之后第三经济强国的位置上。如果中国继续像80年代以来的速度增长,它将于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和副所长克里斯托弗·弗莱文写的文章:《中国对美国和全世界提出的挑战》,美国《世界观察》双月刊,1996年9-10号。)所有这些都是夸大了的说法,中国经济的起点很低,不可能有那么快的增长。
从五大力量中心的实力对比,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差距还相差较远。但由于各国的发展速度不同,差距在逐步缩小。未来的力量发展将从不平衡到接近平衡,这也就是世界由“一超多强”到最后实现多极格局的过程。
二、多极化趋势的不可逆转
多极化趋势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尽管各大力量之间远没有达到相平衡的程度,能够称得上“极”仅仅是美国一家,但多种力量的相互制衡局面已经形成,多极化格局的形态早已出现。多极化趋势之所以不可改变,是由以下一系列条件和原因决定的:
1.从60年代至70年代,多极化现象便从美、苏当时所控制的两个体系内同时出现,两个超级大国都曾竭力阻止而无济于事。欧洲的“戴高乐主义”打破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统天下,因而不得不出台“尼克松主义”,调整了包括盟国在内的同许多国家的关系。东欧地区出现了反对苏联控制的思潮,加之,苏中分裂,使统一的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在这之后的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冷战结束以来,在两极格局已不复存在的情况下,一个“超级大国”就更难阻挡多极化的发展。
2.冷战结束后,主张建立“单极”世界的只是美国一家,其他大国包括西欧、日本、俄罗斯和中国都不同意,一致反对将国家分为“领导国”和“被领导国”,强调国家之间是平等的,主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美国要想领导世界而得不到别的国家的支持和承认,其想法便只能是一厢情愿,是不可能实现的。
3.主张世界多极化的国家正在形成某种合力,通过他们的双边或多边外交活动,一致表明要建立多极世界的主张,反对任何一个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国,要求建立平等的国际协商机制和相互关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并积极建议改革联合国等国际机构。这种合力正在推动多极化的发展。
4.纵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像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所说的,“今天美国的全球力量在范围和影响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军事上,它有无可比拟的全球投送力量;经济上,它保持着全球增长火车头的地位;技术上,它在发明创造的尖端领域全面领先;等等。即使这样,它也难以担当领导世界的责任。正如亨廷顿等人指出的,美国力量的强大与美国影响的乏力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它带动别国的能力很差,与它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形象不能相称。同时它还有一个弱点,当它向外推行某项政策时,往往还有国内一些人的反对,表现出美国的“民主制度与帝国野心的矛盾”。对此,布热津斯基是这样描述的,他说,今天,美国成不了世界警察,也当不成世界银行家,甚至连全球道德家也做不成。因为第一种人需要合法的公认,第二种人需要有偿债能力,第三种人需要自身清白。(注:美国《时代周刊》,1995年12月11日。)因此,不管美国用什么招数, 要阻挡多极化潮流向前推进,肯定是做不到的。
三、过渡性格局的长期性
“一超多强”虽是过渡性的格局,但多极格局的真正到来则要很长的时间。正如江泽民主席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1998年8月江主席在第9次使节会上再次指出:“世界新格局的最终形成,还有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注:《人民日报》,1998年8月28 日。)这是符合实际的精确估计。新格局形成之所以会是长期的,是由一系列因素所决定的。
1.新格局是在和平条件下逐步形成的
从历史上看,凡通过战争方式产生的格局,大致需要3-4年或4-5年,因为打一场世界性战争充其量是几年的过程。但在和平条件下要形成一个新格局却要经过十倍以上的时间。70年代开始的多极化到80年代末只走完了第一阶段的进程,这已经是20年的光景,在这一阶段中是苏联解体,两极结构瓦解。第二阶段从90年代开始,至少到2010年,几个强国的力量才有可能接近美国。90年代以来,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强势地位,其经济增长速度快于日本和德国,它拥有比其他大国更先进的科技水平、人才资源和地缘优势等条件。其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份量中,由80年代的25%上升到目前的27%。1997年以来,东亚地区多数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又使美国的一超地位相应加强。因此,从力量结构上说,多极格局的到来不会是很短期的。
2.美国对多极化的发展起抗衡作用
美国想要领导世界,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梦寐以求的。冷战结束后,其愿望更加强烈。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主张一极的美国同主张多极的其他大国之间,将会形成尖锐的斗争。美国必然要想方设法阻拦多极化进程的发展,将利用其经济军事力量的优势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利用它同许多国家签订的条约和结成的集团,用施加压力的办法,保持其一超的主导地位。
但是,不管美国怎么做,无论在哪个地区,它都不可能独家包揽世界事务,各地区的多极化趋势都在继续发展中。
3.多极格局形成要经过大国关系的反复调整
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出现两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方面,由于苏联解体,西方国家失去了主要敌手,它们之间的关系出现涣散,使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急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冷战结束,各个国家的独立性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美国要取得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必须重整队伍,要调整同各大国的关系,重点想搞好同欧、日、中、俄的关系。而反过来这种大国关系的调整也是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的。
(1)美欧关系调整是最复杂的。 针对冷战后欧美矛盾曾一度突出,克林顿政府把调整同欧洲国家的关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其主要做法是,首先加强北约,以达到既保持美在欧洲的盟主地位,扩大它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并且使俄罗斯不能东山再起。其次是实施“跨大西洋联盟”构想,全面拓宽同欧洲国家的合作。欧洲国家由于在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仍摆脱不了对美国的依赖,并考虑到想在合作中取得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接受了美国在欧洲的这些做法。但美欧关系的调整仅仅迈开第一步,随着欧洲国家自主性的增强,目前的关系还会要反复地调整,欧洲在多极化格局中要成为真正的一极,将是肯定无疑的。
(2)美日关系也在调整变化中。 美日关系是美国东亚政策的基石,但冷战后两国关系也出现较尖锐的矛盾。经济斗争是焦点,1994年美对日贸易逆差达到660亿美元。克林顿政府不断施加压力, 而日本政府则敢于对美国说“不”。但双方考虑到各自战略利益,两国关系作出了新调整。美国视日美关系为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全面加强了同日本的战略合作。以1996年4 月美日首脑发表《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为标志,美日同盟“重新定位”,两国将安全合作的范围由日本本土和远东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合作的矛头针对中国和朝鲜。但是,日美在亚太地区依然存在争夺政治经济主导权的斗争,日美矛盾仍会时隐时现,两国关系的调整也是初步的,日本要争取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这个目标也是不会改变的。
(3)美中关系处在积极变化的过程中。 克林顿在他两届总统任期期间,第一任的四年没有改变中美关系的僵冷状况。他的第二任期使两国关系有了转折性的变化,其重要标志是1997年和1998年实现两国元首正式互访,确定了两国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并且在各个领域都签署合作协议,中美关系发展的大框架终于定位。但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思路还没有完全改变,依然是“接触”和“遏制”两手并用,“西化”和“分化”中国双管齐下,今后还将在有关人权、武器扩散、贸易逆差、台湾等问题上同中国摩擦。中美关系的调整过程很可能是反反复复,需要很长的过程。
(4)美俄关系处在不稳定的过程中。俄罗斯独立后, 曾奉行向西方“一边倒”政策,俄美关系出现过“蜜月”时期。之后,由于美国奉行“遏俄、弱俄”方针,将俄视为“二等国”,俄便改变对西方的政策,俄美关系随之发生调整与变化。俄罗斯的方针是:力保大国地位、维护国土安全、争取成为世界多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同美国的利益和战略企图相左。因而美俄在许多问题上出现矛盾,两国关系时好时坏,既是协作伙伴,又是争斗的对手。同时由于俄国内政尚不稳定,俄美关系很难定位。
从目前大国关系的变化看,美国处于调整的中心,出于它要争夺世界的主导权,而又力不从心,便主动调整与各大国的关系。但这种调整对提高其他国家的地位同样是有利的。这是世界格局走向多极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四、多极化趋势的未来走向
多极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斗争的过程,然而,这一趋势的发展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在多极格局形成的过程中,未来世界的走势将会是:
1.“一超主导”与“多强制衡”将形成竞争局面
目前,世界为“一超多强”的力量结构,不同的国家都能接受这一概念,但对它的涵义则有不相同的理解。美国唯“一超”独尊,力图建立“单极”世界,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在世界事务中以及对待别国奉行不平等的强权主义政策,自认为它有“领导世界”的责任。这就引起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的强烈反对,针锋相对地提出各国都应享有平等地位,世界应实现多极,从而出现了“多强制衡一超”的局面。预计这一斗争会长期进行下去,未来世界是一极还是多极,这是“一超”与“多强”之间的根本分歧,今后的斗争将会是强权与反强权、制衡与反制衡,最后的结局终将是多极格局的完全形成。
2.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将加速政治多极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之所以迅速发展,原因在于原来属于社会主义体制的国家都加入了世界统一市场,加之信息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金融体系的出现,使得各国的经济都紧紧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正在产生两方面的重大作用,一方面是,推动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某些后进国家能急起直追,逐步赶上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目前已有了欧、亚、美三大区域的一体化和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这是经济领域出现的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的这种多极化局面,必然要对政治格局产生直接影响。未来的多极化趋势是政治与经济互相促进和相互联系的。
3.多极格局形成过程中可能遇到意外的波折
目前是世纪之交,国际形势的发展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这既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人们所难以控制的许多问题和困难,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例如1997年在东南亚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动荡,很快便波及整个地区,进而扩大为东亚的一场金融危机,然后升级为本地区的经济危机和一系列国家的政治危机。至今这些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危机所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和深刻的,卷入危机的东亚国家的经济有的倒退几年,最严重的倒退10年以上。总之,东亚地区的这场金融危机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将影响世界力量结构的微妙变化。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不能保证今后不再发生其他意外情况。反过来说,也不能保证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它就能一帆风顺,因此在多极格局形成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不测的因素。
4.未来世界多极格局属何种结构和形态还有待于人们的探索
今后的世界很可能是远不止五个力量中心,某些后进国家会迅速上升,经济政治的集团化正在发展,地区和次地区力量也在兴起,未来的多极有可能是: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的结构,政治与经济层面的交叉和重叠。不管什么样的形式,一个公正、合理、平等与民主的多极世界必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