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烷B_2改变意义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健[1](2021)在《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评价与疗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芪龙胶囊(国药准字Z20000097,医保乙类)以“益气活血”立法,补气与活血并重,主要用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但芪龙胶囊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的临床疗效尚未有过评价,且疗效机制尚不清楚。中药复方具有成分复杂、靶点通路多样等特点。为解决芪龙胶囊在真实世界中临床疗效不明确的临床问题,及其疗效机制不清楚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证明了芪龙胶囊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临床疗效,并采用 RNA 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验证技术,筛选出芪龙胶囊发挥疗效所调控的关键基因以及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本研究为芪龙胶囊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并从转录组学层面揭示了芪龙胶囊“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疗效机制,为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提供了生物学客观依据。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芪龙胶囊在真实临床实践中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与RT-qPCR验证技术,筛选芪龙胶囊调控的关键基因以及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阐释其疗效机制。方法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患者,以服用芪龙胶囊为暴露因素,形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总样本量不少于2249例;主要结局指标为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中医证候(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心理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脂指标、凝血指标、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于治疗结束后第12周、24周对患者进行现场随访以评估疗效。使用插补法处理缺失数据,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处理混杂因素,通过差值检验法、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Aligned Ranks Transformation ANOVA,ART ANOVA)、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GLMM)评价临床疗效。研究结果遵循STROBE-cohort study规范进行报告。2.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差异表达mRNA研究:(1)血样为临床试验中分别于基线与芪龙胶囊治疗12周后所取患者的全血,采血管为2.5ml Paxgene Blood RNA tube,依据患者12周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降低数值最大且BI评分提高数值最大筛选原则,选取了 20名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共计40个血样。(2)治疗前分组为20名患者治疗前血样(20个生物样本重复),治疗后分组为此20名患者服用芪龙胶囊治疗12周后血样(20个生物样本重复)。除主分析组外,还依据患者临床特征进行了亚组的设置,包括性别(男、女)、年龄(年龄≤60岁、年龄>60岁)、初发与复发。(3)实验方法主要为样本总RNA提取、总RNA质控、文库构建与测序、测序数据的过滤与质控、差异基因检测、差异基因富集分析6个过程。(4)差异基因筛选使用DEGseq方法,为了提高筛选的准确性,我们定义log2 Fold Change≥1并且Q-value≤0.001的基因,筛选为芪龙胶囊干预后显着差异表达基因。(5)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与KEGG Pathway富集分析,计算得到的P-value分别通过Bonferroni与FDR校正后,以P-value或Q-value(corrected P-value)<0.05为阈值,满足此条件的GO term和Pathway定义为在候选基因中显着富集的GO term与KEGG Pathway,通过GO功能与KEGG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能确定差异基因行使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与生物学功能。3.基于RT-qPCR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关键基因与调控机制研究:(1)选取测序结果中差异表达显着性大且基因表达量较高的基因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CXCL8、LY96、GNG10、CXCL10进行验证,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基因。(2)选取RNA-Seq高通量测序部分同一批患者血样RNA进行验证实验,共10名患者(女性3例、男性7例;年龄≤60岁5例、年龄>60岁5例;初发6例、复发4例),20个血样RNA进行验证(治疗前、治疗后)。(3)实验方法包括样本总RNA质检、mRNA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序列与引物设计、PCR反应体系)。(4)使用2⊿⊿Ct法分析实时定量PCR实验中目标基因干预后表达相对变化,将治疗前和治疗后各10个样本的三次重复平均Ct与平均内参Ct统一计算为两组的均值,然后以治疗前为对照(2-⊿⊿Ct=1),计算每个目标基因在治疗后与治疗前中表达量比值2-⊿⊿Ct,若比值>1,则干预后此基因表达量上调;若比值<1,则表达量下调。以此判断验证的目标基因与转录组测序上下调趋势是否一致。同时结合转录组测序富集结果,阐释关键基因调控的主要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结果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1)从2016年11月3日~2019年1月16日,共筛选了 2468例患者,基线入组时因不符合入组标准排除97例,共2371例患者进入研究队列,第12周、24周随访共剔除与失访69例,最终纳入分析合格病例2302例(暴露组1260例、非暴露组1042例)。(2)2302例全数据集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①在治疗后第24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mRS评分、NIHSS评分、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和提高BI评分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②在治疗后第12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总胆固醇含量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3)PSM 600例子数据集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①在治疗后第24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mRS评分、NIHSS评分、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SAS评分和提高BI评分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②在治疗后第12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甘油三酯含量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4)600例子数据集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模型:三次测量的主要结局指标分析结果显示,mRS评分和BI评分在分组的P值小于0.05,说明mRS评分和BI评分各组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分组和测量次数交互作用的P值大于0.05,说明测量次数和分组无交互作用;NIHSS评分在测量次数的P值小于0.05,则说明NIHSS评分在各个测量时间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分组和测量交互作用的P值大于0.05,说明测量次数和分组无交互作用。(5)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分别在2302例全数据与600例子数据集进行mRS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建模,结果显示:①在mRS评分方面,600例子数据集中暴露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83%,非暴露组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5.8%,暴露组患者的mR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显着(P<0.05);2302例全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82%,非暴露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7%,暴露组患者的mR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NIHSS评分方面,600例子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98%,非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77%,暴露组受试者的NIHS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02例全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99%,非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97%,暴露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BI评分方面,600例子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患者的BI评分上升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差异表达mRNA研究:(1)40个样本总RNA平均浓度为282.08 ng/μL,平均总量为5.61μg;RIN值除了两个样本为6.6和5.1,其余均高于7,28S/18S在1.3~2.9之间,表明40个总RNA纯度和完整度较高,符合后续建库与测序的要求。(2)使用DNBSEQ平台进行测序,40个样品共产出1869.27Mb原始数据,原始数据经过过滤后,共有1619.21Mb(86.62%)的原始数据作为高质量读段(Cleanreads)被保留下来,说明测序数据结果较好,大部分读段被保留下来,且样本间Clean reads差异较小,可用于后续分析。(3)显着差异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主分析组干预后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39个;男性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40个;女性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151个;年龄≤60岁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61个;年龄>60岁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84个;初发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52个;复发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102个。(4)富集分析显示,芪龙胶囊主要通过调控以下5个方面信号通路与生物功能改善患者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修复神经功能缺损。分别为:①免疫反应(LY96、CXCL8、CXCL10等参与免疫反应调节,LY96、HP、HLA-DRB5等参与免疫系统过程);②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LY96、CXCL8、CXCL10等参与炎症反应调控,AREG、ITGA2B、FN1等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ITGA2B、FN1、GP1BB等参与ECM-受体相互作用调控,AREG、CAV2参与MAPK级联反应的正调控,GNG10、CXCL10、CXCL8等参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调控,PEDS1-UBE2V1、CXCL8、CXCL1等参与IL-17信号通路调控,LY96、CXCL8、CCL4L1等参与NF-κB信号通路调控,LY96、CXCL8、CAV1等参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调控,CXCL8、CXCL1、CCL4L1等参与到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FN1、ARG1、CAV1等参与到TGF-β信号通路,DAAM2、CAV1、BAMBI等参与Wnt信号通路调控);③动脉粥样硬化调控(CAV2、ITGA2B、GSTT1等参与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调控);④细胞相关功能调控(AREG、CAV2、IGFBP2等参与到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CXCL8、E2F1、KIR2DL1等参与到细胞衰老,HBA1、HBB、HP等参与到细胞凋亡及清除,CAV2、ITGA2B、CAV1等参与细胞粘附调控,ITGA2B、MYL9、FN1等参与白细胞迁移调控);⑤血压调节(AREG、KLK1、HBB等参与到血压调节)。3.基于RT-qPCR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关键基因与调控机制研究:(1)20个样本浓度在200-700 ng/μl之间,纯度在2.0-2.3之间,浓度与纯度符合下一步反转录和扩增实验要求,且电泳检测所有样本RNA质量显示良好。(2)PCR扩增后,扩增曲线图显示目的基因和内参的扩增效率基本一致;熔解曲线是单峰,说明产物只有一条,特异性较好,PCR扩增结果较好。(3)RT-qPCR结果显示,基因AREG、CAV2、ITGA2B、PEDS1-UBE2V1、MYL9在治疗后的表达量比值2-⊿⊿Ct均大于1,即相对于治疗前在干预后的表达量上调;基因LY96、GNG10在治疗后的表达量比值2-⊿⊿Ct均小于1,即相对于治疗前在干预后的表达量下调。(4)基因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的表达水平与RNA-Seq高通量测序相应基因的上下调趋势一致,一方面说明 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可能是芪龙胶囊调控的关键基因;另一方面说明RT-qPCR验证结果与RNA-Seq高通量测序结果整体一致性较高,测序结果比较可靠。依据转录组测序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芪龙胶囊通过以上关键基因参与到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等关键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调控。结论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患者可显着降低mRS评分、NIHSS评分、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SDS评分、SAS评分、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并提高BI评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气虚血瘀与抑郁焦虑情况,降低患者血脂,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芪龙胶囊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疗效显着。2.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患者主要通过调控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等关键基因的表达,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炎症反应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级联反应的正调控、趋化因子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细胞相关功能(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粘附、白细胞迁移)、血压调节等关键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改善患者的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促进神经细胞与组织再生,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中君药黄芪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相关,君药地龙与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相关,臣药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与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相关。芪龙胶囊在以上药物配伍作用下,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立法,共同参与到以上5个关键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本研究从转录组水平阐释了芪龙胶囊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机制。创新点1.将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与对齐秩变换方差分析、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相结合,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了真实临床实践中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2.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与RT-qPCR验证技术,发现芪龙胶囊主要通过调控 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 等关键基因的表达,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等关键通路与生物过程,初步阐释了芪龙胶囊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疗效机制,为临床精准定位提供了生物学客观依据。
王山立[2](2020)在《高粱根抗凝血活性物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高粱根为禾本科高粱属草本植物高粱(Sorghom vulgare Pers.)的根,其也是一味传统中草药,在治疗脑积水、骨科疾病、抗疲劳等方面有显着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高粱根醇提正丁醇萃取部位(BES)和水提醇沉上清液部位(WEAE)具有明显的扩张血小管和抗凝血作用。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高粱根活性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活性追踪的方法对抗凝血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各流分及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实验结果为:WEAE、BES-MS流分、BES-M30%流分、WEAE-M30%流分、WEAE-D60%流分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着抑制作用。WEAE-M30%流分在受试浓度范围内具有显着抑制胶原蛋白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聚集抑制率较阳性对照组高。同样,中剂量组BES-M30%流分、高剂量BES-MS流分也具有显着抑制胶原蛋白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采用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时,低、中、高剂量组WEAE-M30%流分和BES-M30%流分都具有显着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且高剂量组的WEAE也表现出显着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2、采用HPLC检测WEAE-M30%与BES-M30%流分,比较分析高粱根中的化学成分。色谱条件为:进样量10μL;色谱柱Accurasil C18(250 mm×4.6 mm);波长230 nm;温度35℃;流速1 m L/min;流动相(A)甲醇,(B)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时间0-5 min A:5%-7%,B:95%-93%;5-10 min A:7%-10%,B:93%-90%;10-15 min A:10%-15%,B:90%-85%;15-40 min A:15%-18%,B:85%-82%;40-45 min A:18%-20%,B:82%-80%;45-55 min A:20%-25%,B:80%-75%。从图谱分析可知,两洗脱流分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并且前者中的化学成分种类较多。3、利用LC/MS对血小板聚集有显着抑制活性部位(WEAE-M30%和BES-M30%)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主要包括黄酮苷类、酚酸类化合物,并且这两类物质含量均较多,据此推测,高粱根中抗凝药效物质为是黄酮苷类、酚酸类化合物。4、运用色谱技术,如硅胶柱色谱、MCI凝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等,从高粱根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2个化合物,并通过NMR和MS等波谱.技术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4-[(6’-O-β-D-吡喃葡萄糖)氧基]羟基苯乙酸环二聚内酯(1)、β-谷甾醇(2)、豆甾醇(3)、胡萝卜苷(4)、对甲氧基肉桂酸(5)、紫杉氰糖苷(6)、绿原酸(7)、对羟基苯甲醛(8)、琥珀酸(9)、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0)、obtusalin(11)、甘露醇(12)化合物。化合物4、5、9、10、11和12等6个化合物为首次从高粱根中分离获得,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Sorgholide A,该化合物是以对羟基苯乙酸酯葡萄糖苷反向聚合形成的拥有24环的二聚双内酯酚苷。5、利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5个单体化合物(Sorgholide A、紫杉氰糖苷、琥珀酸、反式对羟基肉桂酸、obtusalin)对体外血小板聚集影响,以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蛋白以及凝血酶作为诱导剂。实验结果为:化合物Sorgholide A和紫杉氰糖苷对ADP、胶原蛋白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反式对羟基肉桂酸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着抑制活性;琥珀酸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着抑制作用。
李雪梅,赵志鸿[3](2019)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治疗24 h内血小板活化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急性脑梗死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是尽快使闭塞的血管再通,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确证有效的开通闭塞动脉的急救措施,桥接治疗提高了闭塞血管的再通机率,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存在残余血管狭窄。已知血小板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溶栓/桥接治疗后导致血管再通后再闭塞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溶栓后24 h内禁止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血小板的聚集与活化使一部分残余动脉狭窄患者发生了动脉再闭塞。本文针对血小板活化机制及近年来关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及抗血小板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桥接治疗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在静脉溶栓/桥接治疗后24 h内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刘施[4](2017)在《基于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的丹参类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据世卫组织统计,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丹参类注射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经常需要从丹参类注射剂中选择出疗效较好的品种,然而丹参类注射剂间缺乏直接对比的随机试验,且经典Meta分析因其局限性无法实现多品种间的综合比较分析。故而,探索应用新的研究方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丹参类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临床价值。正基于此,本研究以急性脑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为切入点,应用Meta分析、网状Meta分析等方法,对丹参类注射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横向综合评价,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研究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丹参类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1.网状Meta分析基于贝叶斯理论,运用WinBUG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Stata13.0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绘制曲线下面积图,预测治疗措施疗效排序。计算不一致因子(IF)及其95%CI评价一致性。2.Meta分析全面、系统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质量评价采用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运用RevMan软件、Stata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对丹参类注射剂基本功效、适应症、安全性和对已发表的丹参类注射剂系统评价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丹参类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结果对于急性脑梗死,共检索到10007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57个RCT,15570例受试者,所有研究都是二臂RCT,所有患者均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纳入干预措施包括丹参注射剂、复方丹参注射剂、丹红注射剂、丹参川芎嗪注射剂、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剂、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剂、丹参多酚酸注射剂、冠心宁注射剂。所有研究均提及"随机分组",29个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产生随机序列,11个研究提及盲法,2个研究有不完整结局,其他研究均无失访或撤出病例。所有纳入研究未获得提前发布的试验方案,可能存在选择性报告。133个研究报告了临床疗效总有效率,112个研究报告了神经功能缺损,31个研究报告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24个研究报告了全血高切黏度,24个研究报告了全血低切黏度,25个研究报告了血浆黏度,27个研究报告了纤维蛋白原。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丹参类注射剂能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方面,冠心宁注射剂排序最佳,但因纳入数量仅有1项,研究结果无法确证;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方面,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剂效果排序最佳;在降低血浆黏度方面,丹红注射剂效果排序最佳;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方面,丹参多酚酸注射剂效果排序最佳。25个研究共报道70例不良反应/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皮疹、滴注侧肢体皮肤红肿等。(2)丹参类注射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结果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共检索到3966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72 RCTs,16306例受试者,所有纳入研究都是二臂研究,所有患者均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纳入干预措施包括丹参注射剂、复方丹参注射剂、丹红注射剂、丹参川芎嗪注射剂、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剂、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剂、丹参多酚酸注射剂、冠心宁注射剂。所有研究均提及"随机分组",20个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产生随机序列,7个研究采用盲法,均未提及分配隐藏,所有研究均无失访或撤出病例。所有纳入研究未获得提前发布的试验方案,可能存在选择性报告。5个研究报告了心血管事件,8个研究报告了硝酸甘油用量,18个研究报告了心绞痛发作频率,15个研究报告了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172个研究报告了心绞痛疗效,108个研究报告了心电图疗效,32个研究报告了总胆固醇,31个研究报告了甘油三酯,23个研究报告了高密度脂蛋白,27个研究报告了低密度脂蛋白。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参类注射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提高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改善血脂方面有一定的疗效。因原始研究大多数未提及心血管事件、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无法构建证据网络,故仅对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脂指标进行网状Meta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心绞痛疗效方面,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剂效果排序最佳;在提高心电图疗效方面,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剂效果排序最佳;在改善TC方面,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剂效果排序最佳;在改善TG方面,丹红注射剂效果排序最佳;在改善HDL-C方面,丹参注射剂效果排序最佳;在改善LDL-C方面,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剂效果排序最佳。32个研究共报道117例不良反应/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腹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皮肤点片状出血点等。研究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类注射剂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冠心宁注射剂在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面较好,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剂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全面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方面效果较好,在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方面较好;丹红注射剂在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黏度、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甘油三酯方面较好;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剂在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方面较好;丹参多酚酸注射剂在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方面效果较好。对于丹参类注射剂的安全性,因纳入研究安全性不一,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仍需进一步探讨。今后应开展更多设计严谨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对丹参类注射剂的疗效与安全性作进一步评价。
徐颖[5](2012)在《CD36、CD63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血小板膜蛋白CD36/CD63双阳表达水平及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的表达,探讨CD36/CD63共表达及vWF的表达情况对ACI的影响;通过CD36/CD63双阳表达水平及vWF表达量监测血小板活化程度,预测ACI病情发展与预后,为ACI发生与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本研究共入组39例ACI患者、4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以及38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入组患者及对照组的血小板膜蛋白CD36/CD63的双阳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测定其血浆标本中的vWF含量,并比较不同的危险因素对其表达的影响,分析血小板CD36/CD63双阳表达水平及vWF的表达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与预后的关系。研究结果1、ACI患者血小板膜蛋白CD36/CD63双阳表达率与其血浆中vWF表达量均增加,并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CD36/CD63双阳性表达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直线正相关性(P<0.01);不同梗死体积的ACI患者,血小板CD36/CD63双阳率和vWF水平在大体积组均高于中或小体积组,提示血小板活化的程度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3、ACI组CD36/CD63双阳表达和vWF的表达明显高于脑梗死恢复期组,表明CD36/CD63双阳性表达率和血浆vWF水平的测定可作为ACI发生、发展、病情演变的观察指标。4、ACI患者血小板CD36/CD63双阳性表达率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vWF与上述所测的临床因素相比较,未见有明显相关性。提示CD36/CD63共表达高可能影响血小板之外其他卒中危险因素。5、血浆vWF浓度与CD36/CD63双阳表达率两者成正相关关系,表明血浆vWF的增高与血小板膜蛋白CD36/CD63双阳表达水平等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研究表明在ACI的发病过程中,血小板活化起重要作用,也解释了血小板活化引起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表面活性标记膜糖蛋白CD36/CD63双阳性表达情况,可以作为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敏感指标,CD36/CD63的双阳性表达与ACI的病情发展成正相关,可影响ACI的预后。血浆vWF的浓度及CD36/CD63双阳性表达水平在ACI发病中起了一定的作用,vWF浓度增高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浆vWF浓度与CD36/CD63双阳表达率两者成正相关性,支持血浆vWF浓度的增高与ACI的关系是通过影响血小板活化起作用的。
赵卫丽[6](2012)在《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分析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方法:以2010年08月~2011年08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选患者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脑卒中量表),将入选患者分为进展组、非进展组.对照组为正常健康体检者。比较进展组、非进展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和相关危险因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组和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组,又根据有无进展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非进展组和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非进展组,分析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0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有58例,发生率为28.86%。2.进展组、非进展组在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血脂水平、Hs-CRP水平和体温>37.5℃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组中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和体温>37.5℃患病率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中Hs-CRP水平高于非进展组(P<0.01)。3.①进展组血浆中P-选择素含量进展后第1天最高,第3天、第7天、第14天逐渐降低②血浆中P-选择素含量第1天进展组、非进展组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组高于非进展组(P<0.05);第3天进展组高于非进展组,第7天进展组高于非进展组(P<0.05);第14天进展组高于非进展组(P>0.05)。4.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在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体温>37.5℃患病率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非进展组(P<0.05)。5.血浆P-选择素含量在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第1天、第3天、第7天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非进展组和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P<0.05);血浆P-选择素含量在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非进展组和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第1天、第3天、第7天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选择素含量在第14天三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6.将影响进展组、非进展组具有显着差异的7个因素和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非进展组具有显着差异的6个因素分别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P-选择素含量对进展组和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影响最为显着。结论:1.本研究结果显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8.86%,发生率较高;2.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和对照组比较,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选择素的水平高,在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中它的水平更高,它的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密切相关,P-选择素在进展后第1天最高,至第3天、第7天、14天逐渐减低;3.高血压、糖尿病、体温>37.5℃、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均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牛相来[7](2010)在《针灸对大鼠血栓前状内皮素、血栓素、6-酮前列腺素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电针、天灸对SD大鼠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sis states,PTS)内皮素(ET-1)、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影响,探讨电针、天灸抗血栓形成作用。方法: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组、天灸组四组,电针组和天灸组用电针和天灸的方法连续干预三周后,模型对照组、电针组、天灸组用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法复制血栓前状态动物模型。造模结束18h后取腹腔静脉血对各组动物上述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电针、天灸能使血栓前状态SD大鼠血液中ET-1、TXB2含量降低和6-keto-PGF1a、NO含量及NOS活性升高。各组大鼠血清中ET-1、TXB2、6-keto-PGF1a、NO的含量及NOS活性比较:模型组ET-1、TXB2含量高于天灸组、电针组(P﹤0.05);模型组6-keto-PGF1a、NO的含量及NOS活性低于天灸组、电针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天灸组、电针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天灸对血栓前状态ET-1、TXB2、6-keto-PGF1a、NO有预防治疗作用;两种干预方法没有明显差异。
方蕾[8](2009)在《丹酚酸B抑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脑血管病,隶属中医“中风”、“卒中”之范畴,是一种高致残、高死亡率的常见病,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重症疾病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的发病中占60%-80%。临床治疗以溶栓为主,但在恢复缺血的脑组织血供的同时,有时却造成再灌注损伤,其发生机制与细胞内能量代谢障碍、Ca2+超载、活性氧、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一氧化氮的细胞毒作用、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相互影响或互为因果,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其中脑缺血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中医认为缺血性中风系由于本虚,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络闭阻而发病。以气虚血瘀、痰瘀互阻、痰热腑实、毒损脑络、气血逆乱为病机特点。临床中医治疗中,活血化瘀法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同。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血量、抑制血小板凝聚、溶栓、保护缺血脑组织等作用。丹参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国内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可分为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两大部分,其中丹酚酸B(SalB)是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为三分子丹参素与一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大量研究已证明,SalB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改善脑血流和脑能量代谢、维持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以及减少神经元凋亡等作用,通过这些环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深入探讨SalB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将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目的:复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Sal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IH小鼠随机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Nim)和SalB组。模型组:尾静脉注射5mL/kg生理盐水,30 min后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颈正中切口,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在腹腔注射硝普钠(2.25 mg/kg)的同时迅速用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0 min,然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6h、12h。假手术组:模型复制同模型组,但腹腔不注射硝普钠,双侧颈总动脉不夹闭。Nim组和SalB组模型复制前尾静脉分别注射Nim(1 mg/kg)和SalB(22.5 mg/kg),作为阳性对照与中药治疗,余同模型组。以上各组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6h、12h取血与脑组织,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脑指数,脑组织HE染色观察脑皮质形态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皮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1.Sal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脑含水量和脑指数的影响模型组随着脑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含水量和脑指数呈上升趋势,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用SalB和Nim治疗,脑含水量和脑指数均降低,尤其在再灌注12h时,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2.Sal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皮质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假手术组小鼠脑皮质神经细胞形态结构正常,血管壁完整。再灌注6h模型组神经细胞水肿,再灌注12h时加重,可见神经细胞核深染,核周及血管周空隙显着增大,间质亦有水肿;SalB组和Nim组再灌各时间点,神经细胞水肿和血管水肿均明显减轻。3.Sal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血浆TXB2和6-keto-PGF1α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6h、12h血浆TXB2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6-keto-PGF1α含量有降低的趋势,TXB2/6-keto-PGF1α比值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Nim和SalB均可降低TXB2含量,其中SalB效果更为明显(P<0.01);再灌注6h Nim组血浆6-keto-PGF1α含量升高(P<0.05),SalB组各时间点血浆6-keto-PGF1α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两组TXB2/6-keto-PGF1α降低均显着(P<0.01)。4.Sal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TNF-α、IL-1β的影响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点,模型组小鼠脑组织TNF-α、IL-1β的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或P<0.05);SalB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再灌注后TNF-α、IL-1β含量,IL-1β含量的降低则更为显着(P<0.01);再灌注6h Nim组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5.Sal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皮质ICAM-1、P-选择素的表达光镜观察,假手术组小鼠脑皮质中ICAM-1、P-选择素表达较少;模型组ICAM-1、P-选择素阳性反应增加,主要表达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现为血管壁棕黄色线样深染,图像分析显示,平均光密度值显着增加(P<0.01);SalB组和Nim组再灌各时间点,ICAM-1、P-选择素阳性反应不明显,图像分析亦显示,ICAM-1的表达在再灌各时间点明显减少(P<0.01),P-选择素的表达在再灌注12h下降尤为明显(P<0.01)。结论:SalB能够减轻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XB2含量、TXB2/6-keto-PGF1α、促炎因子IL-1β、TNF-α含量及黏附分子ICAM-1、P-选择素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何采辉[9](2007)在《针药结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影响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本病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但同时致残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近年来,中医疗法以其西医疗法不可取代的确实疗效在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本文分为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查阅和整理近10年来国内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文献资料,首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的现代研究概况作了简单综述;其次综述了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过程的几个主要免疫细胞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进展作了总结。实验研究部分:通过观察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12h、24h、3d不同时间点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和炎症反应情况,循环血清细胞因子IL-6、IL-8、IFN-γ含量的变化,以及针刺“百会”透“曲鬓”穴配合脑血康灌胃对以上各项指标的影响,以研究针药结合的中医疗法对于大鼠脑缺血损伤不同时期免疫紊乱的调节作用,并探讨针药结合调节作用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深化对于中医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理的认识。方法:(1)采用栓线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模型);(2)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神经元缺血坏死情况,炎症免疫反应改变,炎性细胞粘附、浸润情况;(3)采用免疫学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8、IFN-γ含量。结果:(1)局灶性脑缺血早期缺血皮质出现神经元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聚集、粘附及浸润,脑组织坏死范围和程度随着病程进展及炎症反应的继续而扩大、加重。针药结合可降低炎性细胞粘附、浸润,减缓免疫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元坏死程度。(2)在脑缺血三个观察时间点中,12小时外周血清中IL-6表达水平即明显增高,在缺血24小时表达水平最高。针药结合可促进脑缺血后外周血中IL-6的分泌释放,且上调作用在缺血24h时表现明显。(3)随着脑缺血时间的延长,外周血清中IL-8水平逐渐降低;而外周血清中IFN-γ逐渐升高。针药结合可下调脑缺血后外周血中IFN-γ、IL-8水平,其下调作用在缺血后12h时即表现明显,且其下调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愈显着。结论:针药结合疗法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抗炎细胞因子的功能活性,来抑制炎性细胞在缺血区的聚集和激活、抑制细胞毒性物质的释放,从而抑制了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发生,改善了微循环,促进了大脑血液供应,有利于大鼠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可推知,有效协调各细胞因子的网络平衡关系,减缓由其介导的炎症免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紊乱的免疫状态来减轻脑缺血损伤,是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机理(途径)之一。
邓芬[10](2007)在《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自体血栓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脑缺血模型,实验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局灶脑缺血对照组(对照组)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治疗组按照2ml/kg给予丹红注射浓缩液,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均经尾静脉注入,1次/天,连续5天。分别在MCAo后1d、3d及5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NOS活性、t-PA.PAI-1含量与活性测定。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h、6h、12h及24h血小板CD41和CD62P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鼠MCAo后第3d和第5d 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MCAo后第5d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MCAo后第3d及5d脑水含量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2.与假手术组织比较,大鼠MCAo后缺血侧脑组织总的NOS活性及iNOS活性明显增加(p<0.05),而治疗组各时间点总的NOS活性及iNOS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及血浆t-PA含量在MCAo后1d、3d及第5d均升高,活性增强。治疗组在各时间点的脑组织及血浆t-PA含量进一步升高,活性进一步增强,但与对照组比较,仅MCAo后第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大鼠血浆PAI-1含量在MCAo后1d、3d及第5d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浆PAI-1含量均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与假手术组比较,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和CD62P表达明显上调(p<0.05),而且在之后的较长时期(>24h)内一直维持在高表达水平;治疗组缺血-再灌注12h后CD4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缺血-再灌注6-24h CD62P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1.丹红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缩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及组织病理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丹红注射液可降低总NOS和iNOS的活性,从而减少NO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减轻缺血性脑组织损伤,对大鼠局灶脑缺血组织起到保护作用;3.本实验未证实丹红注射液对t-PA及PAI-1活性及含量有明显影响;4.脑缺血-再灌注后,血小板活化,膜糖蛋白CD41及CD62p表达明显增加,而丹红注射液治疗则可明显下调CD41及CD62p的表达。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浆TXB2、6-Keto-PGFI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浆TXB2和6-Keto-PGFIa含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NIHSS)分别为8.02±2.13 vs 8.56±1.27(p>0.05),而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分别为6.42±1.55 vs 4.36±1.07(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5% vs 91.7%(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浆TXB2含量分别为426.33±224.21 vs 451.52±249.71(p>0.05),而治疗后分别为312.46±176.96 vs 258.59±158.55(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TXB2含量下降(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TXB2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浆6-keto-PGF1含量分别为247.73±106.19 vs 233.90±85.72 ( p>0.05 ),而治疗后分别为327.34±134.67 vs 400.94±111.26(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6-keto-PGF1含量升高(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6-keto-PGF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步长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能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缺失,其机理可能与调节TXB2 / 6-Keto-PGFIa平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血流有关。
二、急性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烷B_2改变意义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烷B_2改变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评价与疗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芪龙胶囊的研究进展 |
1.1 芪龙胶囊组成与功效 |
1.2 芪龙胶囊药理与毒理 |
1.3 芪龙胶囊的临床研究 |
2 缺血性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
2.1 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
2.2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 |
2.3 西医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现状 |
2.4 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与治疗 |
3 队列研究与混杂因素的处理方法 |
3.1 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混杂控制 |
3.2 差值检验法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
4 重复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 |
4.1 重复测量数据定义与常见分析模型 |
4.2 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与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
5 转录组测序与RT-qPCR技术 |
5.1 转录组学与常见研究方法 |
5.2 RNA-Seq与RT-qPCR技术 |
5.3 基于RNA-Seq与RT-qPCR技术的中药复方疗效机制研究探索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人群 |
2.3 受试者来源 |
2.4 暴露因素 |
2.5 随访内容与随访时点 |
2.6 结局指标 |
2.7 样本量计算 |
2.8 生物样本采集 |
2.9 知情同意、伦理与国际注册 |
2.10 质量控制与数据管理 |
2.11 数据预处理与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队列建立流程图 |
3.2 招募与纳入分析情况 |
3.3 全数据集基线特征 |
3.4 基础治疗情况 |
3.5 全数据集差值检验分析结果 |
3.6 PSM子数据集基线特征 |
3.7 子数据集差值检验分析结果 |
3.8 子数据集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结果 |
3.9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 |
3.10 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4.2 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
4.3 临床应用与未来研究的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差异表达mRNA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血样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分组 |
3.2 总RNA提取 |
3.3 总RNA质控 |
3.4 文库构建与测序 |
3.5 测序数据的过滤和质控 |
3.6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 结果 |
4.1 总RNA纯度和完整性测定结果 |
4.2 测序数据结果 |
4.3 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 |
4.4 差异基因分析结果 |
4.5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结果 |
5 讨论 |
5.1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中的适用性 |
5.2 实验血样总RNA质量与测序数据质量 |
5.3 实验各组显着差异基因与功能富集 |
5.4 芪龙胶囊调控的主要差异基因及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基于RT-qPCR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关键基因与调控机制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分组 |
3 实验材料 |
3.1 实验试剂 |
3.2 实验仪器 |
4 实验方法 |
4.1 样本总RNA提取 |
4.2 样本总RNA质检 |
4.3 mRNA逆转录 |
4.4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 |
4.5 统计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总RNA质量检测结果 |
5.2 扩增曲线及溶解曲线 |
5.3 两组间目标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查新报告 |
附件 |
(2)高粱根抗凝血活性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血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1.2 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的过程 |
1.3 中药在抗血小板聚集中的应用 |
1.3.1 影响血小板内含颗粒释放信号物 |
1.3.2 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鸟苷(c GMP)和环磷酸腺苷(c AMP)含量 |
1.3.3 影响血小板膜受体(GP)活性药物 |
1.3.4 抑制花生四烯酸活性 |
1.4 高粱化学成分 |
1.4.1 高粱籽实、秸秆和根中的多酚类化合物 |
1.4.2 植物甾醇 |
1.4.3 高粱籽实营养成分 |
1.4.4 高粱籽实中的高粱红色素 |
1.4.5 高粱的籽实、秸秆、根中的单宁 |
1.5 高粱药理活性 |
1.5.1 抗氧化活性 |
1.5.2 抗心血管疾病 |
1.5.3 高粱籽实抗肿瘤 |
1.5.4 止咳、祛痰、扩张气管作用 |
1.5.5 高粱根抗凝血作用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粱根活性部位不同分段流分的抗凝血活性筛选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高梁根活性部位样品的制备 |
2.2.2 高粱根活性部位的分段 |
2.2.3 各流分抗凝血活性筛选 |
2.2.4 各流分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2.2.5 各流分对胶原蛋白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2.2.6 各流分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影响 |
2.2.7 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高粱根各流分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影响 |
2.3.2 高粱根不同浓度各流分对胶原蛋白诱导血小板聚集影响 |
2.3.3 高粱根不同浓度各流分对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HPLC比较高粱根抗凝活性流分化学成分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主要仪器 |
3.1.2 试剂 |
3.2 方法 |
3.2.1 供试品溶液配置 |
3.2.2 色谱条件条件的优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波长的筛选结果 |
3.3.2 柱温和进样量的考察结果 |
3.3.3 色谱柱考察结果 |
3.3.4 流动相考察结果 |
3.3.5 WEAE-M30%和BES-M30%中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粱根抗凝血活性流分化学成分LC-MS定性分析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主要仪器 |
4.1.2 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溶液的配置 |
4.2.2 色谱条件优化 |
4.2.3 仪器条件 |
4.3 实验结果 |
4.3.1 WEAE-M30%流分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
4.3.2 BES-M30%流分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
4.4 小结 |
第五章 高梁根抗凝血活性流分化学成分研究 |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1.1 主要仪器 |
5.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 方法 |
5.2.1 分离纯化 |
5.2.2 分离流程图 |
5.2.3 化合物抗凝血活性筛选 |
5.2.4 样品溶液的制备 |
5.3 结果 |
5.3.1 结构鉴定 |
5.3.2 化合物对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影响 |
5.3.3 化合物对胶原蛋诱导血小板聚集影响结果 |
5.3.4 化合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影响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实验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附录 Ⅲ |
(3)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治疗24 h内血小板活化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血小板活化的机制 |
1.1 胶原蛋白介导的血小板活化机制 |
1.2 凝血酶介导的血小板活化机制 |
1.2.1 PAR途径 |
1.2.2 GPIb-V-IX复合物途径 |
2 急性脑梗死血小板活化状态 |
2.1 P-选择素 |
2.2 血小板膜糖蛋白 (GP) Ⅱb和GPⅥ |
2.3 血小板活化因子 |
3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治疗24 h内抗血小板治疗 |
3.1 关于静脉溶栓治疗 |
3.2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24 h内血小板活化 |
3.3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较未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疗效及出血风险 |
3.3.1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治疗后早期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 |
3.3.2 抗血小板预处理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治疗的影响 |
3.3.3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治疗后出血风险评估 |
4 展 望 |
(4)基于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的丹参类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丹参类注射剂临床应用概述 |
综述二 网状Meta分析及其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研究 |
一、丹参类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研究 |
(一) 丹红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二)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三) 复方丹参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 丹参多酚酸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l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五) 丹参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六)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七) 丹参川芎嗪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八) 丹红注射剂和复方丹参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对比性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九)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丹参类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二、丹参类注射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
(一)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二) 丹红注射剂辅助西医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三)丹参注射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 冠心宁注射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五)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六)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丹参类注射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CD36、CD63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P-选择素 |
1.1.1 P-选择素的结构 |
1.1.2 P-选择素的作用 |
1.1.3 P-选择素的检测方法 |
1.1.4 P-选择素与疾病的关系 |
1.2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
1.2.1 发病率 |
1.2.2 诊断标准 |
1.2.3 相关危险因素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对象与方法 |
3.1 病例选择 |
3.1.1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3.1.2 一般资料 |
3.1.3 分组 |
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2.1 P-选择素的测定 |
3.2.2 血脂测定 |
3.2.3 hs-CRP 测定 |
3.2.4 影像学检查 |
3.2.5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进展组、非进展组和对照组相关因素分析 |
4.2 进展组、非进展组和对照组血浆 P-选择素含量比较 |
4.3 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相关因素分析 |
4.5 进展组、非进展组多因素的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 |
4.6 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多因素的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P-选择素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5.2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针灸对大鼠血栓前状内皮素、血栓素、6-酮前列腺素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资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器材 |
1.3 主要试剂盒 |
2.方法 |
2.1 造模方法 |
2.2 操作方法 |
2.3 标本的收集 |
2.4 指标检测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丹酚酸B抑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
1.免疫细胞的反应 |
2.细胞因子的释放 |
3.黏附分子的表达 |
4.脑水肿的发生机制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
1.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
2.中药治疗 |
3.丹酚酸 B 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丹酚酸 B 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水肿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丹酚酸 B 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结论 |
致谢 |
简历 |
(9)针药结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影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现代研究概况 |
1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病机及病理生理 |
2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 |
3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 |
4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缺血性脑血管病免疫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研究 |
1 白细胞介素6(IL-6) |
2 白细胞介素8(IL-8) |
3 干扰素γ(IFN-γ) |
4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临床治疗研究 |
3 实验研究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指标检测与方法 |
4 数据处理分析 |
实验结果 |
1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大鼠行为学改变 |
2 局灶性脑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改变 |
3 针药结合对参与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 |
分析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针药结合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所伴发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
3 针药结合对脑缺血损伤细胞因子平衡的双向调节作用 |
4 针药结合对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时程特点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病理图片 |
(10)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丹红注射液对局灶脑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影响的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丹红注射液促纤溶作用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血小板膜糖蛋白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第二部分 丹红注射液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XB_2、6-Keto-PGF_(Ia)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文献综述:血小板膜糖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急性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烷B_2改变意义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评价与疗效机制研究[D]. 吕健.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高粱根抗凝血活性物质基础研究[D]. 王山立. 贵州大学, 2020(02)
- [3]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治疗24 h内血小板活化的研究进展[J]. 李雪梅,赵志鸿.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9(05)
- [4]基于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的丹参类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D]. 刘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CD36、CD63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 徐颖. 苏州大学, 2012(03)
- [6]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D]. 赵卫丽. 河南科技大学, 2012(04)
- [7]针灸对大鼠血栓前状内皮素、血栓素、6-酮前列腺素影响的研究[D]. 牛相来.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5)
- [8]丹酚酸B抑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D]. 方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 [9]针药结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影响的机制研究[D]. 何采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10]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 邓芬. 重庆医科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