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孟社会保障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保障论文,思想论文,孔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19 世纪80年代的德国, 社会保障(英文为“social security”)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现代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也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发展历史,所以我们所接触到的大多是和西方百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相联系的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因而学术界往往更专注于国际经验教训的借鉴以及现实国情的研究。然而在两千多年前,儒家、墨家、法学和道家诸学派的思想家们就已经对社会保障问题有了广泛的讨论,其中儒家学派的代表孔丘和孟轲提出过一套相对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思想,并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中那些具有超越等级偏见、与时俱进的道德智慧对当今的社会保障建设与完善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基本原则,重新发掘、创新和利用传统儒家伦理的历史渊源、社会价值、内涵及其演变等方面,对于科学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于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对现代中国社会保障理论的影响,在著名专家郑功成先生的《社会保障学》中有较全面的论述,该书认为大同社会论、仓储后备论、社会互助论、社会救济论等社会思想与现代中国的社会保障理论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1]。本文主要从社保制度体系、社保理念和社保传统的角度挖掘孔孟社会保障思想中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部分,以为今鉴。
一
在《礼记·礼运》中记载着孔子的一段名言“——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就是孔子为儒家后世描绘的“大同社会”蓝景图,在这个社会里未成年者都可以受到应有的养育和教育,能够健康成长;成年人都有合适的工作,以便为社会发挥作用;老年人可以得到尊敬和赡养,可以欢度晚年;那些鳏寡孤独及病残之人虽然失去生活能力,也不会被遗弃,能够得到社会的关怀照顾。
从现代社会保障学的角度看,这段话包括了儒家社保思想最核心的体系和价值理念[2]。首先,从体系上涵盖了社会互助、社会福利和就业保障三大项目。其中,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社会互助最高境界的体现;“男有分,女有归,壮有所用”是就业保障思想的萌芽表现;“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是对弱势群体实施的一种福利保障。其次,这段论述在覆盖项目上涉及到了养老(老有所终)、疾病(疾者有所养)、就业(壮有所用、男有分,女有归)、残疾(废、疾者皆有所养)、遗属(鳏、寡、孤、独有所养)保障等方面,显然前四项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支撑项目。虽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大同社会理想是很朦胧抽象的,和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蓝景的性质是不同的,但是孔子的大同理想却有和当时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之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孔子的大同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也体现出了最早的社会保障思想萌芽。
在被后人视为孟子经济思想核心的“恒产论”与“井地方案”中,也充分体现了孔孟的社会保障思想萌芽。“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尽心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的这两个理论的实质是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的、建立在家庭制度及社会互助的基础上的保障,最终目的都是要更好的保障人民的生活。这种提倡对现代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也是一种提示,特别是农村养老,虽然传统的家庭养老正在经历着变迁,但是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在广大农村地区还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础,只要加以正确引导,一定会在缓解日益严重的养老保障上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
在孔孟社保思想里还可以看到关于养老标准和社会救济的思想。孟子讲:“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在孟子的政治标准上,是否有养老保障是衡量仁政的重要尺度。孟子根据其生活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就已提出:“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同上)。可见,在保障的标准方面,孔孟社保思想中十分注重强调提高生活的质量、生活的富足而不仅仅是保障基本生活,尤其不止是仅仅为苟延残喘的生存。这和现代社保理论所提倡的提高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吃饱穿暖的思想是相一致的,这种理念同时也是社会保障为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将一直持续追求的目标和境界[3]。
孟子还主张要针对因为自然灾害遭受损失的饥民或其他不幸事故而暂时生活困难的人提供物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各种原因,难以保证自身的基本生存,孔孟社会保障思想指出,必须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保证他们的基本生存,这是儒家社会保障思想的又一内容。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孔孟的社会保障思想体系中,以家庭自助为基础、养老为核心、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持人民生活根本保证。在这个体系中,要特别注意对弱势群体尤其是老年人生存权利的保障,在保障标准上,注重强调提高生活的质量、生活的富足而不仅仅是保障基本生活,这同时也是衡量执政者实施仁政的重要标准。
二
每一个时代产生的事物都会有着它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底蕴,孔孟社会保障思想的产生也同当时的政治、道德、财政思想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孔孟的社保思想是实施仁政的必然产物。传统儒家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仁”,仁爱观念是孔子思考生活保障问题的出发点。孔孟对“仁”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仁者爱人”,因为唯有“施仁政”才能使“民富”,而“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穷则难治”,“民有余即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淮南子·齐俗训》),“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有民,则有天下、国家”,因此,富民才能富国,民富才能国安,养民富民是孔孟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内容,因为实施社会保障首先要保证民众的生存。“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也是在反对无限制地掠夺人民,提倡只有保证人民有一定的产业收入才能够促使他们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才会安定。孔孟的使民养民思想体现出的原则是爱人爱民,这就是仁政德治,它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是落实社会保障的根本,这也正是现代社会保障理论所认同的“社会的稳定器”的功能。
其次,孔子和孟子都强调政府、国家负有责任和义务提供保障措施,否则统治者就会丧失统治资格。孟子的“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就是在强调为人民提供保障措施是政府责任和义务。
政府的责任义务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积极的提供扶助和救济,孟子特别强调政府推行仁政应当首先从救济鳏、寡、孤、独者开始,“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王下》)。政府应该优先对弱势群体提供救济保障,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是最需要保障的群体,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对弱势群体的保障间接地缩小贫富差距,在维护社会安定的同时显示出公平。另一方面是“省刑罚,薄税敛,不夺农时”。这就涉及到税赋和财政分配的关系,现代社会保障理论认为社会保障是具有公共属性的准公共物品,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提供,而政府提供这种物品就离不开财政分配的参与。孟子说:“易其田畴,薄其赋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上》),这段论述表达了只要减少税赋,就能够让百姓富起来,这种朴素的“富民”思想的背后暗含的实际是减轻国家负担、倡导“孝悌忠信”的道德风尚的深刻内涵。
再次,孔孟的社保思想在财政上的表现是在财政收入上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在财政支出上采取“节用而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政策,这看似矛盾的收入与支出政策实际上都是为了达到“富民”的目的,这与“惠而不费”的利民原则是一致的。在这种财政原则的基础上就产生了别具特色的社保原则,也就是说社会保障要建立在家庭自保的基础上,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体现在只给予少量的财政补贴而更多的是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如“废山泽之禁,驰关市之税,以惠百姓”(《孔子家语·五仪解》)。并且,国家的优惠主要体现在税收上要尽量减轻人民负担,在支出上主要优先保障“鳏、寡、孤、独”这些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充分体现了减轻政府负担提倡家庭自保的思想理念和保障传统。
孔孟社会保障思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保障思想萌芽之一,也是我国最为可贵的传统价值观念,虽然在今天看来的确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但那是由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在长期以“大统一”专制主义作为理想政治形式的古代中国,孔孟社会保障思想曾经在维护安定、保障民生、争取公平、凝聚人心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尤其是其化解生存危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协调的功能与目的与今天我们所崇尚的社会保障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儒家思想传统的国家,对孔孟社会保障思想加以吸收转化和利用将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保障的社会不仅是我国“大同社会”理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4]。
标签:孟子·尽心上论文; 儒家论文; 孟子论文; 孟子思想论文; 社会保障论文; 社会保障支出论文; 国学论文; 孔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