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日本道教文学研究综述_文学论文

20年来日本道教文学研究综述_文学论文

近二十年日本道教文学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教论文,日本论文,近二十年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和道教研究,一直是明治末期以来“中国学”的代表性研究科目。从1973年到1980年代末,日本的道教研究达到鼎盛,取得世界瞩目的成果,被称为日本道教研究的第四期,道教学也在1970年代中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这一时期的研究者较为关注道教经典、思想和制度化道教的发展历史,相比之下,道教文学较少得到主流研究的关注①。

进入1990年代(平成时代)以来,第五期的日本道教研究出现了道教科仪、近世新道教运动、道教与亚洲文化、道教与中日文化交流等研究热点,这其中,道教文学研究②以原有的道教研究和中国文学研究为基础,多作综合贯通的考察,成果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升。由日本道教学会的会刊《东方宗教》每年发布的《年度道教关系著书论文目录》所见,1996年可称为道教文学研究的“井喷”年,是年列入“道教与文学”类的论文达到43篇,此后,每年有关道教文学的学术论文一直保持在40篇上下③。近20年来,《东方学》、《东方学报》、《日本中国学会报》等重要中国学研究期刊,常常可以见到以道教文学为题材的专题研究,此类研究成果开始突破圈内对话的旧格局,说明“文学与宗教”研究方向日渐受到日本学人的注目。

1990年代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道教文学领域,日本学界开始讨论如何为其划定研究边界、树立方法论等问题。在道教研究界,2000年,日本道教学会组织各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从通俗文学、仙传文学、诗歌、演剧音乐、书法等领域,通观道教对于各类文体的影响与表现,以明确研究目标,划定问题边界④。在中国文学研究界,2003年召开的第55届日本中国学会以“道教与中国文学”为题召开专题研讨会,主题发言的学者多为古代文学出身,他们近年的研究多转向寻求文学的道教诠释空间⑤。

道教文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日本学界的相关研究较少得到国内学界的系统介绍。本文将评述平成元年(1989年)以来该领域的新近研究,管窥日本中国学的学术转向。

一、从道经释读出发的文学研究

京都大学向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重镇,1970年代以来,又因福永光司、吉川忠夫等学者的崛起而成为道教研究中心。1986年至1996年,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组织了一个“六朝道教共同研究班”,纵跨十年,近三十名研究者每月两次聚集,逐字释读陶弘景编纂的《真诰》,以这部上清经典为原点,由此出发,讨论六朝道经对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冲击与影响⑥。

京都学者对以《真诰》为首的道教上清经系之精细研究,成为近20年道教文学研究领域讨论六朝唐代及至明代的近千年之间文人创作和知识史的研究起点。最为显见的是吉川忠夫主编的3本专书——《中国古道教史研究》、《六朝道教的研究》和《唐代的宗教》⑦,其中代表性的论文如兴膳宏的《初唐的诗人与宗教:以卢照邻为例》等,从宗教思想史出发、落实到具体文本中进行讨论,为日本的道教文学研究开拓了研究范式⑧。

虽然以往学界已经判明游仙诗以及李白、李商隐诗歌与道教的密切关系,然而对于具体文学作品里的道家道教因素分析,仍不免处于“相对暧昧”状态。1990年代,随着《真诰》背后的意义世界逐步被阐明,日本学者在道教文学领域的研究结论一下变得清晰明了,往往直接指出某一诗语出自某一类道经,又或者某一诗句描述的就是上清神仙世界、炼丹过程,又或者小说的某一灵感来自道教的存思方法,又或者某一作品反映了降神与写经之宗教体验,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一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收入上述三书的釜谷武志《游仙诗的成立与展开》、《贯休的诗与宗教》以及《真诰的诗与色彩语》⑨,深泽一幸的《步虚词考》和《李商隐与〈真诰〉》⑩,赤松祐子的《〈真诰〉中的押韵字所见语言特性》(11),秋冈英行的《施肩吾初探》(12),这些论文以细致入微的研究,澄明了道教经典、宗教经验和宗教实践如何为文学提供“想像力的资源”。

二、作为交叉学科的道教文学研究

尽管“文人的道教经典阅读如何影响其创作”并不是一个新论题,由于上清经系的《真诰》、灵宝经系的经典如《本际经》、存神内视系统的《大洞真经》等道教经典研究的日渐深入,学者有可能运用这些道经的释读成果,去分析那些自幼习得道经的士大夫文人,如何在诗文中表达他们的宗教知识、宗教经验以及世界观。另一方面,由于日本东洋史学中的唐宋史研究一直保持高水准产出,文学研究者常常可以利用历史研究成果,更具体地考察文人与道士的交游、道观隐居等等与宗教体验相关的社会活动。

日本的道教学、文学、历史学三方面齐头并进的状态,决定了从事道教文学研究的学者,必须善于利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补足自己学术训练的不足。金秀雄《中国神仙诗的研究》是一本道教文学题材通论,按时代述介各朝代的神仙诗与神仙观念变迁,第三部《诗仙的诞生》梳理了李白诗作的山岳主题、神鸟(鸟王)主题(13)。土屋昌明为此书所写书评,对于书中仅用一句括号内的“唐代极度兴盛的上清派修行法对于李白的影响,目前尚未清晰”即撇清李白与具体道派的关系,略有评议(14)。他指出,这种以主题分析为手段的传统研究,始终未能解决李白的道教信仰之“内在性情”如何与追求外在名利的“人间性”共处不悖的问题。土屋氏略有不满的是,近年日本关于唐诗的道教文学研究存在着停留于表面事项分析的研究倾向,尤其是对于六朝以来上清经系的道经如《真诰》的阅读不足,导致研究者对于唐代诗人知识背景的认知浅薄。比如李白诗中常见的“流霞”、“金阙”等意象,常见于六朝上清经的存思法中;李白曾获得“上清法箓”,道教的授箓系统要求弟子在获得道箓以前必须修习与箓阶相配的道教经典,因此李白对于上清经典的熟悉程度与自如运用,还需要研究者更深入地到道经中去寻找答案。研究李白的文学创作,不能忽视道教作为知识背景与思想资源的那种无所不在却又隐而未明之存在(15)。

正如土屋氏的指摘,近20年的道教文学研究发展势头迅猛,有些学者尚未把握进入这一领域的学术训练和知识储备就匆匆上阵,因此难免出现“旧瓶装新酒”的研究困境。在道教文学领域起到示范的研究,除了上面列举的京都学派《真诰》相关文学研究之外,较为突出的是砂山稔的系列论文。砂山氏的唐代道教文学论文主要收入专著《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其中《瞿童登仙考》一章以茅山派道教宗师黄洞元的弟子瞿童白日飞升的历史事件作为中心,考察这个“瞿童登仙”故事如何在茅山宗教文化圈子中得到普及传播,进而成为文学素材,又成为刘禹锡写作《游桃源》诗的来由;《韦应物与道教》、《李德裕与道教》二章着重论述政治家文人与茅山宗师的交游史以及以此带来的诗歌宗教空间之扩大(16)。2000年之后,砂山稔分别探讨了王维与重玄学本际经、杜甫的桃源理想与道教,进而从老生常谈的“李白与道教”话题中发掘出新意,《李白与唐代道教:守旧与现代之间》一文提出,李杜王三位诗人,代表着复古、守旧和现代的三种道教形态与文学样式(17)。

宋代眉山苏氏的家族信仰与道教文学传统,也是近年砂山稔研究的着力点。《苏洵的水官诗》从道教三官信仰切入到苏洵的信仰行为,《玉皇大帝与道教:以苏轼为中心》讨论的是笼罩于宋代国家玉皇信仰之下的佛教徒苏轼如何调适一己宗教情怀的问题(18)。《苏过与道教:〈斜川集〉为中心》和《苏符与苏籀:两苏子孙与道教》二文则探讨秉承家族道教信仰的苏氏子孙们,他们的诗文创作活动如何反映“神仙近在咫尺”的修炼观和宋徽宗朝的新兴道派运动(19)。

三、道教文学的分体裁研究

(一)诗文辞赋

1990年代以前的日本道教文学研究,论文较多讨论汉魏六朝的乐府诗、游仙诗、玄言诗中的道家神仙思想。据小川阳一的统计,从明治后期至1985年的近一百年间,中国学的道教文学研究论文共有167篇,尤其集中在陶渊明(76)、阮籍(30)、嵇康(25)、谢灵运(19)(20)。近20年这方面研究的数量虽然大大减少,但也时有亮点,今场正美《隐逸与文学:以陶渊明与沈约为中心》在诗人精神世界的探讨方面较有深入(21),福井文雅《道教文献所见“颂”的功能》揭示六朝宋齐时期出现的道教五言颂与中国传统文体的“颂”在样式和功能方面的差异,认为道教之颂参照了佛教的偈颂(22)。

“唐诗中的道教”方面,较多论文讨论李白与道士的交游、李白诗中的道教词语,在这方面较能结合道教背景研究的是土屋昌明的论文《唐代的诗人与道教》,把上清宗师司马承祯、焦炼师(焦真静)和玉真公主这三个道教人物,置于作为政治宗教中心的具体道观情境中,去解读李白与他们的道教交往和入京动机,并讨论《真诰》等道经知识如何体现在诗歌中(23)。白居易的道教思想开始受到注目,1993年以来太田次男主编《白居易研究讲座》陆续出版5册书,其中多有从道教文学角度进行生发,比如蜂屋邦夫的《白居易与老庄思想》、宫泽正顺的《白居易对三教的态度》,此外平野显照的《白居易壮年期与道教》也有参考价值(24)。杜甫与道教的关系,除了上举砂山稔的研究外,还有深泽一幸的《杜甫与道教》上下二篇论文(25)。李商隐与女道士的关系仍不断涌现新的研究,詹满江《李商隐研究》一书即为代表(26)。深泽一幸在完成“李商隐与《真诰》”研究后,发现诗人的道教知识以及对于上清道经的热爱,主要来自他的从叔李褒,于是展开涸泽而渔式的李褒相关材料整理,指出叔侄俩“对于茅山道教的真挚信仰”,体现于二人之间的11篇“状”通信和李商隐为从叔代笔的祈雨文之中(27)。

麦谷邦夫《吴筠事迹考》一文以人物年谱式的绵密考证,打开了李白光环笼罩之下的吴筠作为“嵩山道士”时代人物的道教世界,辨明了吴筠的道教师承、嵩山活动、长安期间与玄宗对答的道教义理思想。麦谷氏还从道经、文集、地方碑刻等资料中整理出未及收入《宗玄先生全集》的诗文近20种(28)。赤井益久《中唐诗坛的研究》书中关于韦应物的郡斋诗研究,留意到作为官舍的郡斋同时具有宗教设施功能,地方长官在郡斋中读书诗经,也举行祈祷地方安宁的道教仪式(29)。郡斋既是为政者的政治公共空间,也是超凡的神圣空间,唐代在地方为官的文人多作有郡斋诗,赤井氏的研究提示新的解读方向。赤井益久另有论文通过逐一分析叩齿、长啸、步虚、飞翔等反映道教身体修炼的诗词,指出古人通过这些身体感觉去表达“壶中天”的宇宙观与“方寸虚”人生观(30)。

宋代以降,关于诗词的道教文学研究,论者极少。蜂屋邦夫的两本专著——《金代道教的研究》、《金元时代的道教》,以金元时期全真道的王重阳和七子的诗词唱和为中心,揭示出全真教借诗词以点化门人、度脱世人的宗教目的(31)。宋代文集中保存了大量专为道教科仪而制作的青词,砂山稔《欧阳修的青词》一文以《内制集》所收青词和密词为中心去剖析北宋官僚的道教神仙观,官僚文人们响应北宋朝廷的玉皇大帝信仰,对于旧道教的三清以及神格化反而抱着揶揄的态度(32)。石本道明关于宋代祝文的文学表达一文也有类似观察(33)。

赋文学方面,1970年福永光司《大人赋思想的系谱》阐明了“汉赋中的道家宇宙观”,受此启发,近年的古典文学出身的研究者更倾向于将《大人赋》、《思玄赋》、《思游赋》放到“远游文学”体系中,结合六朝道经资料考察赋文学的天界游行母题与神仙思想(34)。

(二)神仙传记

神仙传记文学方面,《搜神记》、《列仙传》、《神仙传》、《汉武帝内传》的研究在小南一郎、福井康顺等前辈学者的基础上,屡有文献方面的增补。近年的研究一般先从诸家版本的文献对比入手,辨清源流,尤其是比较教内《正统道藏》本与教外流传本的异同,从中窥见道团、官方、民间不同版本编收者的叙事目的。这方面的研究,较有新见的比如尾崎正治对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各版本性质的厘定,屋敷信晴从上元夫人信仰的角度切入《汉武帝内传》的道教世界(35)。土屋昌明《四库本〈神仙传〉的性质及其构成要素》提出学界常用的汉魏本之外、较少被提及的《四库全书》本《神仙传》具有独特的资料价值,推测了四库本的成立时期,发现这个版本的《阴长生传》存有丹经赞等更古文字,将之放置于仙传史的长河中,进行文体演变分析(36)。龟田胜见也认为四库本《神仙传》可以补足我们对于葛洪时代方仙道的认识(37)。

小南一郎的专著《中国的神话和故事》被认为仙传文学研究的力作,近年来小南氏仍在不断地拓深研究,如《从寻药到存思:神仙思想与道教信仰之间》一文对比两种神仙传的文本系统,又将道教背景进一步聚焦到以葛洪为崇拜中心的葛仙道和早期灵宝派的教团活动,进而讨论六朝各种神仙内传到《真诰》的文本成长路线,以及传记文学如何依托道教存思技术而得以发展(38)。近20年来专注于仙传研究的学者还有大形徹,其系列论文皆由文本分析出发,探讨刘向撰述《列仙传》时所要回应的信仰需求,比如“死与再生”、仙界与地府的想像,以及刘向试图整编当时民间大量涌现的“仙人祠”和民间仙人信仰(39)。

可以看到,近年的仙传研究正在逐渐还原仙传的宗教文学本质,亦即,仙传不仅是表达宗教经验的神仙传记,它更是传授“神仙可得、不死可学”秘术的道教经典,仙传往往配合着存思技术、仙药配方、服食方法和秘密仪式而被传播。

(三)志怪传奇小说

六朝唐宋志怪小说可谓是日本较早留意的“文学中的宗教”材料,从1920年代的青木正儿《支那小说的溯源与神仙说》到战后的前野直彬《道家思想与文学》、内田道夫《中国小说研究》皆是其中佼佼(40)。近20年来,以“小说与道教”为题目,在日本各大学攻读中国文学的博士生为数不少,因此这方面的论文发表数量也较多,论考对象越趋广泛与细微,如考察某一道教故事母题类型的流变,涉及仙女、龙宫、枕中、槐穴、幽婚等等,强调从“小说中”看出道教的教义、道士神仙方士、道术等等具象。专著方面,冈本不二明《唐宋的小说与社会》有一章重点研究南柯梦主题,福田俊昭在《朝野佥载》小说版本的校勘之上,分析唐代卜筮文化、谶应传说以及蚁通明神等故事类型(41)。论文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如大桥由治的《关于〈异苑〉中的音声说话》,梳理了志怪小说的墓中、水中、山中发出弦歌、啸声、鼓声等异象的主题,指出《异苑》作者刘敬叔的太常职身份,决定了他编纂时收集音声题材怪谭的偏好(42)。屋敷信晴关于狐妖主题小说的研究也较多涉及唐代道教信仰(43)。

小说校读之中,往往可见日本学者对于道教文学语言特征的敏锐把握,较典型的有,衣川贤次对《游仙窟》旧注的系列校读,增子和男的《杜子春传》道教用语系列考证(44)。

宋代志怪的研究往往结合着社会史的考察,宋代李昌龄《乐善录》因收集神怪、梦兆、冥界等“他界”故事,往往被文学研究者列入《夷坚志》一类的志怪小说去讨论。水越知的研究考察了《乐善录》等善书出版盛行的南宋社会背景,慧眼独具地条理出小说作为“民间善书”的文本性质与现实宗教功能(45)。

(四)明清小说

进入明代之后,道教逐渐失去国家机制的支持,道士更多地为民间日常生活提供科仪服务,这期间最深入民心的道教经典是《太上感应篇》,最常见的道教实践是各类斋醮法事,最爱欢迎的出版物是余象斗、邓志谟等书商编辑的神魔小说和日用类书善书,因此明清小说与善书恰恰是观察“作为日常生活信仰的道教”的最佳文本。老一辈日本学者泽田瑞穗在这方面有着开拓之功,其《宋明清小说丛考》、《中国的咒法》等专著,尽可能地搜罗笔记、地方志、宝卷等等小说的周边资料,反映帝国晚期的道教作为文学、信仰、习俗的多面性(46)。这一研究作风深深影响了后世学人,从近年小川阳一、矶部彰、二階堂善弘等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于明清小说周边资料的熟悉运用。

近20年的明清小说研究多借用日本公私图书馆蒐藏中国明清日用类书善书较多的资源优势,从日用善书切入小说的信仰生活与历史语境(47)。较早进入这一课题研究的小川阳一自1980年代以来发表了系列文章,他从《金瓶梅》和《绣像续金瓶梅》发现文本与《太上感应篇》的内在关联,《从日用类书出发的明清小说研究》一书在系统整理明清小说与日常信仰的道教之关系方面多有精彩阐述(48)。

与西方和中国一样,明清小说的道教文学研究以《西游记》最受注目。1960-1980年代考证“西游记作为证道书”的日本相关论文近50篇,太田辰夫的《西游记的研究》一书在1990年代之后产生较大影响,研究者多运用天理图书馆藏本等新发现资料,强化了对“道教内丹术与西游记文本结构有密切关系”观点的论证(49)。矶部彰的研究虽未采用“证道书”的进路,但在《西游记》的文本演变史和传播接受史研究中,对于此观点进行了诸多描述与回应(50)。

近年日本明清小说另一热点是以《封神演义》为代表的神魔小说。二階堂善弘的三本专著《中国的战神》、《道教、民间信仰中的元帅神的变化》、《明清期的武神与神仙的发展》,讨论宋代以来民间经典和文学作品出现的数量众多的元帅武神,描述神灵神话文本的内容变异与文学传播(51)。这些研究取材广泛,从通俗小说戏曲、搜神类书、道教文献、日用历书之中发掘相关信息,并且强调明代以来在道法科仪书和通俗小说之间起到承接作用的是《三教搜神大全》、《搜神广记》等神仙类书。贯穿于二階堂氏三本专书的重要结论是:不是道观道士,而是搜神类书,形塑了世俗世界的神灵知识与神的文学。二階堂氏广泛吸取了宋代道教天心正法、神霄雷法、地祇法等道教学前沿研究成果,力图更为准确地描述道派法术背景和神明信仰。在专著之外,他还有十几篇神魔小说的研究论文,着重条理元明时期神话与文学复杂的传承关系(52)。

山下一夫近年的明清小说研究也是以《封神演义》为中心,关注《封神演义》的戏曲化进程,指出明末清初流行各地的弋阳腔戏曲成为小说传播的一大力量,戏班演剧影响了华北社会的民间信仰庙宇(后土祠、东岳庙等)的神像形象和神灵位階。山下氏还有数篇论文讨论哪吒太子、燃灯道人、西方教主等神灵如何从佛道的神格被加工成为小说人物,又通过小说形塑了现实信仰世界的神灵形象(53)。以上介绍的研究说明了,思想性和文学性受到较低评价的《封神演义》,恰恰对于清代以来的中国民间信仰和民间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水浒传》与道教关系,大塜秀高《天书和泰山》一文指出九天玄女信仰来自宋真宗天书事件,小说叙事借用天书来传达“天授神权”的天意观(54)。吉元昭治探讨了《金瓶梅》与道教医学巫术的关系(55)。

(五)戏曲和民间故事

戏曲研究也是日本较为成熟的中国学科目,青木正儿、吉川幸次郎等前人的著作均曾论及神仙道化剧的道教叙事。近30年来,纯粹从神仙信仰、度脱主题进行研究的论文已渐不多见,田仲一成《中国演剧史》一书跳出神仙道化剧的解释框架,另外提出元杂剧起源的“英灵镇魂剧”说。他认为“元代杂剧的主流大概是追傩系统的英雄剧”,而“英灵镇魂剧的社会功能”是伴随着道教黄箓斋等亡魂救济仪式产生出来的,所以元杂剧作为祭祀戏剧,与宋以后的道教仪式有着很深的关联(56)。

田仲氏的新学说很快对日本同仁产生影响,小松谦《中国古典演剧研究》首先厘清《元曲选》等明本元杂剧的“读曲用文本”与元刊本的文本性质区别,指出元杂剧的“祭祀性”保存于元刊本中,因此研究元杂剧的本来面貌,当以元刊本为主。小松谦与金文京共同执笔的《元刊杂剧研究》的序文总纲,也体现了京都大学的戏曲研究者们努力通过元刊本的刊行出版、文本结构等研究,在与作为案头曲本和宫廷演出的明本之间作一切割。当元刊本作为实际演出本的性质清晰起来之后,借助演剧来辅助仪式演出的祭祀功能也就显现出来(57)。祭祀演剧方面,还有高桥文治在元代祠庙制度之下讨论崔府君信仰与文学的关系,福田素子追溯了元杂剧讨债鬼故事的道教主题起源(58)。

民间故事研究方面,日本学者向来重视考察“谭”、“物语”的故事类型流变,近年的研究常以道教人物、神仙主题为中心进行故事演变研究。小南一郎《西王母与七夕传承》提示了道教仙传与民间传说的同出一脉,此外类似的故事类型流变研究还有,户仓英美的“术士变身故事”研究、中前正志的“道术远救火灾故事”研究、黑田真美子关于神婚幽婚故事的研究(59)。

注释:

①至1988年爲止的道教文學研究史回顧,主要如下:游佐昇:《道教と文學》,載《講座道教2:道教の展開》,平河出版社1983年,中譯本見《道教》第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53~298頁。宫澤正順:《道教文學序説》,載《中國の宗教·思想と科學:牧尾良海博士頌壽記念論集》,國書刊行會1984年,第445~458頁。小川陽一:《中國小説における道教》,載《道教研究のすすぁ》,平河出版社1986年,第113~128頁。

②本文討論的道教文學主要指制度化道教成立之後的相關文學,《詩經》《楚辭》等先秦文學暫不討論。限於篇幅,暫不討論道教與古代神話、日本文學與道教關係以及敦煌道教文學。敦煌道教文學研究綜述,游佐昇:《敦煌の文學文獻と道教》,載《アジア諸地域と道教》,雄山閣2001年,第35~69頁。

③渡边义浩、野村英登:《道教关系著书论文目录1996年》,載《东方宗教》1997年第90期,第1~33页。

④《講座道教4:道教と中國思想》,雄山閣2000年。此書的第三部分“文學與道教”和第四部分“藝術與道教”的執筆者如下:二階堂善弘、土屋昌明、游佐昇、有澤晶子、大野修作。

⑤是次研討會系列論文收入《築波中國文化論叢》,2003年第23號“道教と中國文學特集號”。其中小南一郎《道教信仰と文學》一文從宗教學的“超凡與聖潔”解釋框架出發,宏觀把握道教的超凡體驗、“罪”與“救濟”的宗教觀念對於文人的深刻影響。

⑥麦谷邦夫编:《真诰索引》,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1年。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真诰研究:译注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0年。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3年。此三种均属研究班的读经译注成果。

⑦《中國古道教史研究》,同朋舍1992年。《六朝道教の研究》,春秋社1998年。《唐代の宗教》,朋友書店2000年。

⑧興膳宏:《初唐の詩人と宗教:盧照鄰の埸合》,載《中國古道教史研究》,第417~470頁。

⑨釜谷武志:《遊仙詩の成立と展開》,載《中國古道教史研究》,第323~362頁。《貫休の詩と宗教》,載《唐代の宗教》,第103~130頁。《真誥の詩與と色彩語》,載《六朝道教の研究》,第237~258頁。

⑩深澤一幸:《步虚詞考》,載《中國古道教史研究》,第363~416頁。《李商隱と〈真誥〉》,載《六朝道教の研究》,第397~434頁。

(11)赤鬆祐子:《〈真誥〉中の押韵字に見ぇる語言的特性》,載《中國古道教史研究》,第471~510頁。

(12)秋岡英行:《施肩吾初探——道教史におけるその位置》,載《唐代の宗教》,第487~508頁。

(13)金秀雄:《中國神仙詩の研究》,汲古書院2008年。

(14)土屋昌明:《書評:金秀雄著〈中國神仙詩の研究〉》,載《東方宗教》2008年第112期,第84~89頁。

(15)丸山宏、土屋昌明、赤井益久等:《唐代の文學と道教座談會記録》,載《國學院雜誌》,2005年第106卷第1期,第18~60頁。

(16)砂山稔:《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平河出版社1990年。

(17)砂山稔:《桃源、白雲と重玄、本際:王維とモダンな道教》,載《東方宗教》2009年第113期,第45~65頁。《太清·太一と桃源·王母:杜甫と道教に關する俯瞰》,載《アジア文化の思想と儀禮:福井文雅博士古稀記念論集》,春秋社2005年,第387~406頁。《李白と唐代の道教:レ卜口とモダンの間》,载岩手大学《言语と文化文学の诸相》,2008年,第243~262頁。

(18)砂山稔:《蘇洵の水官詩について》,載《東洋學論集:中村璋八博士古稀記念》,汲古書院1996年,第771~789頁。《玉皇大帝と宋代道教:蘇軾を中心にして》,載《道教の神々と經典》,雄山閣1999年,第55~74頁。《王安石と道教:太一信仰との關わりを中心に》,載《日本中國學會創立五十年記念論文集》,汲古書院1998年,第723~739頁。

(19)砂山稔:《蘇過と道教:〈斜川集〉を讀む》,载岩手大学《人间·文化·社会》,1997年,第107~124頁。《蘇符と蘇籀:兩蘇子孫と道教》,載《東方宗教》1998年第91期,第41~59頁。

(20)小川陽一:《道教關係中國文學研究文獻目録》,載《道教研究のすすぁ》,第129~158頁。

(21)今埸正美:《隱逸と文學:陶淵明と沈約を中心として》,朋友書店2003年。

(22)福井文雅:《道教文獻に見ぇる頌の機能》,載《日本中國學會報》1992年第44期,第75~84頁。

(23)土屋昌明:《唐代の詩人と道教——李白を中心に》,載《築波中國文化論叢》第23號,第27~53頁。

(24)蜂屋邦夫:《白居易と老莊思想》,載太田次男主编白居易研究講座第1册《白居易の文學と人生》,東京勉誠社1993年,第156~180頁。宫澤正順:《白居易の三教に對する態度》,載《白居易の文學と人生》,第230~265頁。平野顯照:《白居易壯年期と道教》,載《大谷學報》1993第4期,第1~15頁。

(25)深澤一幸:《杜甫における道教》(上下),載大阪大學《言語文化研究》第16期第39~53頁,第17期第57~76頁。

(26)詹满江:《李商隐研究》,汲古书店2005年。

(27)深澤一幸:《李商隱な茅山に導きし者:從叔李褒》,載麥谷邦夫编《三教交涉論叢》,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05年,第587~622頁。

(28)麦谷邦夫:《吴筠事迹考》,載《东方学报》2010年第85期,第243~270页。

(29)赤井益久:《中唐詩壇の研究》,創文社2004年。

(30)赤井益久:《身體、小風景、宇宙:中國文學に見ぇる道教的なものについて》,載《築波中國文化論叢》第23號,第1~25頁。

(31)蜂屋邦夫:《金代道教の研究:王重陽と馬丹陽》,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2年。《金元時代の道教:七真研究》,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8年。

(32)砂山稔:《歐陽修の青詞について》,載《東方宗教》1993年第81期,第1~21頁。

(33)石本道明:《神々の官僚化——宋代祝文にみぇる文學發想について》,載《國學院雜誌》1999年第11期,第34~48頁。

(34)福永光司:《〈大人賦〉の思想的系譜——辭賦の文學と老莊の哲學》,載《東方學報》1970年第41期,第97~126頁。矢田尚子:《楚辭〈遠游〉と〈大人賦〉:天界遊行モティ一フを中心として》,載《集刊東洋學》2005年第94期,第21~40頁。小鳩明紀子:《摯虞〈思游賦〉における四方遊行の描寫をめぐつて》,載《二鬆學舍大學論集》2005年第48期,第135~152頁。

(35)尾崎正治:《〈歷世真仙體道通鑒〉のテキス卜について》,載《東方宗教》1996年第88期,第37~54頁。屋敷信晴:《道教と〈漢武帝内傳〉:上元夫人を手がかりにして》,載《中國中世文學研究》2001年第40號,第57~74頁。

(36)土屋昌明:《四庫本〈神仙傳〉の性格おょび搆成要素——特に〈陰長生傳〉もめぐつて》,載《東方宗教》1996年第87期,第39~55頁。

(37)龜田勝見:《四庫全書所收〈神仙傳〉の資料的價值について》,載《唐代の宗教》,第509~531頁。

(38)小南一郎:《中國の神話と物語り:古小説史の展開》,岩波書店1984年。《尋藥から存思へ——神仙思想と道教信仰との間》,載《中国古道教史研究》,第3~54頁。

(39)大形徹:《仙人と祠:〈列仙傳〉の事例を中心として》,載《人文學論集》2002年第20號,第51~80頁。《仙穴考》,載《人文學論集》第25號,第135~157頁。《松喬考:赤松子と王子喬の傳説について》,載《大阪府立大學紀要》1992年第40號,第43~60頁。

(40)青木正兒:《支那小説の溯源と神仙説》,載《支那文藝論藪》,春秋社1920年。前野直彬:《道家思想と文學》,載《講座東洋思想》第3册,東京大學出版會1967年。内田道夫:《中國小説研究》,評論社1977年。

(41)岡本不二明:《唐宋の小説と社會》,汲古書院2003年。福田俊昭:《〈朝野僉載〉の文本研究》,大東文化大學東洋研究所2001年。

(42)大橋由治:《〈异苑〉における音聲説話:銅器、墓地、山川と太常職》,載《東方宗教》1997年第90期,第45~65頁。

(43)屋敷信晴:《唐代小説と〈真誥〉》,載《日本中國學會報》2001年第53期,第102~116頁。《唐代狐妖譚と道教》,載《中國中世文學研究》2002年第42期,第19~47頁。

(44)衣川賢次:《〈遊仙窟〉舊注校讀記》4篇,載《花園大學文學部研究紀要》1995~1997年第27~29號。增子和男:《唐代傳奇〈杜子春傳〉に見ぇる道教的用語再考》3篇,載梅光學院大學《日本文學研究》第29、37、38期。

(45)水越知:《李昌齡〈樂善録〉について:南宋期の善書に關する一考察》,載《東方宗教》2009年第113期,第66~84頁。

(46)澤田瑞穗:《宋明清小説叢考》,東京研文出版社1982年。《中國の咒法》,平河出版社1984年。

(47)坂出祥伸:《本邦公蔵明代日用类书目录初稿》,文部省科学补助金成果,1998年。

(48)小川陽一:《日用類書にょる明清小説の研究》,研文出版社1995年。

(49)太田辰夫:《西遊記の研究》,研文出版社1984年。齋藤知廣:《〈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における人物形象——特に道教内丹術との關わりにおいて》,載《集刊東洋學》1997年第77號,第58~76頁。

(50)磯部彰:《〈西遊記〉受容史の研究》,多賀出版社1995年。《〈西遊記〉資料の研究》,東北大學出版會2007年。

(51)二階堂善弘:《封神演義の世界:中國の戰神》,大修館1998年。《道教、民間信仰における元帥神の變容》,關西大學出版社2006年。《明清期における武神と神仙の發展》,關西大學出版社2009年。

(52)二階堂善弘:《〈八仙東遊記〉における“過海”故事の變容》,載福井文雅主编《東方學の新視點》,五曜書房2003年,第343~368頁。《〈三寶太監西洋記〉への他小説の影響》,載《道教文化への展望》,平河出版社1994年,第242~267頁。

(53)山下一夫:《封神演義の戲曲化と民間信仰への影響》,載《東方宗教》2003年第101期,第1~17頁。《〈封神演義〉作者にょる神仙像の改變について:長耳定光仙と燃燈道人を中心に》,載《藝文研究》1997年第72期,第39~61頁。

(54)大塜秀高:《天書と泰山:〈宣和遺事〉ょりみる〈水滸傳〉成立の謎》,載《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2000年第140冊,第123~155頁。《瘟神の物語:宋江の字けなぜ公明なのか》,載《宋代の規範と習俗》,汲古書院1995年,第213~245頁。

(55)吉元昭治:《〈金瓶梅〉と道教醫學》,載《東方宗教》1992年第79期,第36~52頁。

(56)田仲一成:《中國演劇史》,東京大學出版會1998年。

(57)小鬆謙:《中國古典演劇研究》,汲古書院2001年。赤鬆紀彦等编:《元刊雜劇の研究》,汲古書院2007年。

(58)高橋文治:《崔府君をめぐて:元代の廟制と傳説と文學》,載《田中謙二博士頌壽記念:中國古典戲曲論集》,汲古書院1991年,第35~81頁。福田素子:《雜劇〈崔府君斷冤家債主〉と討債鬼故事》,載《東方學》2011年第121期,第68~84頁。

(59)小南一郎:《西王母と七夕傳承》,平凡社1991年。户倉英美:《變身譚の變容:六朝誌怪から〈聊齋志异〉まで》,載《東洋文化》1990年第71期,第237~279頁。中前正志:《ある方術の行方:遠救火灾譚の流れの中で》,載《東方宗教》1993年第82期,第36~54頁。黑田真美子:《六朝唐代における幽婚譚の登埸人物:神婚譚》,載《日本中國學會報》1996年第48期,第119~132頁。

标签:;  ;  ;  ;  ;  ;  ;  ;  ;  ;  ;  ;  

20年来日本道教文学研究综述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