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互动发展——基于“麦克米伦缺口”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麦克论文,商业银行论文,互动论文,战略性论文,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我国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尤其是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投资性大、投资周期长的行业,无法拥有通畅的融资渠道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2014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9号)、《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4]9号)等政策,力图缓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问题,但“融资难、融资贵”、兴盛时的过度授信、困难时的集体封杀等问题依然存在。在无法顺利实现专利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的情况下,银行信贷依然是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当前商业银行的发展还存在粗放式经营、低水平创新、同质化竞争等诸多问题,必须加快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培育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监管政策趋紧的挑战,才能在未来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比,发展潜力巨大,银行信贷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有利于自身传统经营模式的转变、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也意味着占领了和传统产业不同的业务领域和企业,为自身发展争取了目标客户、培育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在商业银行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积极、审慎地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商业银行也是重要的转型契机。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银行的良性互动发展不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关重要,对于商业银行也是重要的发展机遇,二者存在共赢发展的必要性。 目前,尚无一套成熟理论作为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问题的指导,但仍有部分学术思想和理论提供了可贵的分析线索。“麦克米伦缺口”于20世纪30年代由以英国麦克米伦爵士为代表的金融产业委员会在《麦克米伦报告》中提出,指现代中小企业由于普遍存在着金融资源短缺,特别是长期融资由于金融资源供给不足而形成的巨大资金配置缺口①。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企业构成、风险特征方面,和中小企业有着极高的重合度和相似度,本文以“麦克米伦缺口”为理论依托,探析商业银行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既符合理论分析的逻辑性,又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构建化解之策。 一、“麦克米伦缺口”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融资中的表现形式 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风险较高,而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给者(通常指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和借贷市场上的商业银行)又是具有“经济理性”的风险规避者,理性的资金供给者为了规避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就会更加偏好他认为信誉更高而风险较小的行业,因而即使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能够提供可靠的担保品,在资金筹措中的困难依然很大,存在明显的“麦克米伦缺口”。与此同时,银行固有的信贷业务流程管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灵活的资金需求存在结构性错配的矛盾,银行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创新又缺少来自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金融同业部门比如担保机构的配合,最终导致银行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出现先天不足的问题。“麦克米伦缺口”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融资中的表现形式不仅仅包括银行信贷有效供给不足,还包括信贷投放的波动性大、信贷成本高、信贷投放不理性等方面。 1.银行信贷有效供给不足。虽然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已经达到每年数万亿的规模,但与整个新兴产业对于资金的需求程度相比,银行信贷的有效供给依然显得不足。陕西省统计局2014年上半年曾在西安、铜川、渭南、延安、汉中、榆林、商洛七市开展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7.7%的被调查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在针对融资难易程度的调查中,有高达33.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小型企业占比更高,达85.4%,中型企业占比略低,为14.6%,这充分说明了银行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中明显偏好规模较大的企业。调查最后认为银行信贷目前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的融资方式,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大部分企业在企业实力和管理水平方面距离银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②。 2.信贷投放呈现显著的波动性。根据历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公布的数据,2010年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额为2660亿元,2011年为3634亿元,增幅为36.51%,至2012年则飙升至13634亿元,增幅高达275.18%,而至2013年信贷投放额度则为21000亿元,增幅回归至35.08%的水平。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投放虽然呈现总体增长趋势,但增长不稳定,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反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环境的不稳定,政府的过度引导、银行左右摇摆的信贷政策都加剧了波动的幅度,不利于整个战略性新兴行业的稳健长远发展。 3.信贷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除了金融供给总量不足,商业银行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中,经常会要求利息上浮,或者附加搭售银行票据、贷后返存、担保公司追加担保等方式,变相提高贷款的隐形成本,仅仅担保费一项,企业就需要向担保公司缴纳2%至3%的担保费,加上10%的保证金,使得银行贷款总成本居高不下,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融资贵成为战略新兴行业尤其是发展初期企业所普遍面临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贷款意愿,阻碍了战略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 4.银行信贷投放不理性。当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国际贸易政策、政府扶持政策的变化而遇到经营困难时,商业银行往往出现集体性的限贷、惜贷和抽贷,导致面临严重资金链问题的企业经营更加雪上加霜。而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前景好的行业中的佼佼者,银行信贷又会出现对大型企业的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最终导致信贷风险急剧上升。以光伏产业著名的无锡尚德案为例,无锡尚德于2005年上市之初银行贷款余额仅为4.59亿元,但上市后仅一年,银行信贷规模就高达24.47亿元③,而到2013年破产时,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④。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麦克米伦缺口”的形成机理 在理论界,关于“麦克米伦缺口”成因最具代表性的解释是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是S-W模型,该模型认为银行的预期收益是一条后弯曲线,“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信贷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贷款人对利益与风险的均衡选择导致信贷配给”⑤,要有效破解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借款者只有提供足够的抵押品,才能够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⑥。涉及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融资,由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商业银行很难获得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经营状况及信贷资金风险的真实信息,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商业银行为获得利润最大化就会采取信贷配给的做法,最终导致某些有信贷意愿的企业无法获得信贷资金或无法以合适的利率获得信贷资金。除了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解释“麦克米伦”缺口的成因,还有学者从企业成长周期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其融资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通常越是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其融资渠道越窄,越难以获得以银行信贷为主的外源融资⑦。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下,央企和大型企业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上具有明显强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兴科技、新兴产业、战略性三个显著特质,处于产业化的初期阶段且中小企业偏多,“麦克米伦缺口”呈现出一种普遍性的总体放大趋势。因此,在理论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麦克米伦缺口”的形成与银企信息不对称及企业的成长周期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 进一步结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银行互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麦克米伦缺口”的形成机理具体包括: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性与银行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不匹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市场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商业银行缺乏专门设计的授信方案和风险缓释措施,且受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少商业银行还习惯于沿袭粗放的信贷发放模式,没有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同企业面临的不同风险。据调查,目前我国光伏行业的开工率与规模密切相关:排名前四的光伏企业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排名5—20的光伏企业产能利用率约为78%,排名20以后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则只有50%以下甚至停产。但2012年5月,常州银监分局对辖区光伏企业信贷风险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常州市有银行授信的30家光伏企业中产能利用率超过90%的仅有5家⑧。在风险分担方面,多数商业银行总行对分支机构的考核并没有针对此类信贷业务实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等实质性的支持。若商业银行再不能获得足够的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就更显薄弱。在高服务成本和高风险的约束下,商业银行缺乏相应的内生动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信贷服务。 2.商业银行薄弱的风险预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不匹配。相比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更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而商业银行尚未建立有效的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预警机制,使得商业银行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中,一旦发生风险,商业银行损失惨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的意愿,甚至出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出现“十年怕井绳”的尴尬。以光伏产业为例,作为典型的“两头在外”的行业,光伏企业的销售和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外,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将对企业产生致命影响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欧洲各国纷纷削减了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但相关银行却并未重视这些风险预警信号。在光伏产业发展热潮的影响下,无锡尚德案中,各银行纷纷放宽条件争取客户,除了少部分是以尚德资产作抵押的抵押贷款,71亿元贷款中大多为信用贷款。其结果是无论债权银行如何求偿,能够通过法律渠道全额收回的可能性也很小。 3.商业银行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退出机制与其复杂的经营环境不匹配。信贷退出机制不顺畅导致商业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风险被放大。自美国“双反”起我国光伏产业困境愈演愈烈,无锡尚德身陷债务危机,但有银行依然对其进行授信。究其原因,首先是沉没成本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与企业成为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面对已经出现问题的无锡尚德,大量未收回的信贷资金使得银行不仅不能进行信贷退出,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又不得不对其提供进一步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银行的信贷退出⑩,地方政府为防止部分银行抽贷以维持尚德的现金流,曾要求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将授信重新达到2012年6月末的水平(11)。 4.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企业构成与银行信贷取向不匹配。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构成75%以上为中小企业,而在新材料、生物等新兴产业领域中小企业占比甚至更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小、散、专”的行业主体结构与银行信贷“贷大户”的授信运作模式不匹配,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其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比一般产业尤为突出。另外,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4)》,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重要领域中占比超过70%,日益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而民营企业“贷款难、贷款贵”已成为不容质疑的事实,部分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信贷管理的要求高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加之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即使愿意对民营企业放贷,贷款成本也居高不下。 5.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企业的抵质押品很难与银行传统的信贷审核模式匹配。在银行的信贷审核中,银行对企业的信贷评级是基于对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的行业地位、技术,以及企业面临风险综合判断的基础上。因此商业银行更倾向于支持那些发展比较成熟、有稳定现金流,且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处于创业初期的新兴产业,普遍存在轻资产,抵押物不足或者根本没有抵押物的境况,在传统模式下是很难甚至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加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及外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还缺乏系统的认知,这又为新兴产业的融资带来更多现实的困难和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商业银行金融供给的错配造成许多企业无法获得来自银行的资金支持,加之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盈利模式不甚了解,导致银行无法开发有针对性的贷款产品。 6.转轨时期尚不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制度安排使得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与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需求很难对接。市场机制不健全使得商业银行与战略新兴产业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较难实现自由高效的对接。在制度安排上,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战略新兴产业银行信贷的金融制度,缺乏协调各参与主体利益实现、风险补偿的创新制度设计,导致市场失灵与不足。在监管层面,商业银行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由于主管部门的监管目标与产业风险的不相容而导致强大的外部约束。在流程上,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尤其是基层银行信贷权限不足,信贷审批周期较长。在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中,只有农业银行的基层分支机构拥有3000万元的流动资金信贷审批权限,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分支机构若要发放3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则必须要上报上级行批准(12)。贷前审批时间过长使得来自银行的信贷支持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短、频、快、急的临时资金需求。因此即使部分企业市场前景和经营效益都很好,有时候也很难及时获得贷款。此外,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规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传统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更高,商业银行为了在监管层有关资本充足率的考核中达标,有时也会不得不压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 三、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麦克米伦缺口”的政策建议 如何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麦克米伦缺口”,将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银行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的关键。通过以上对战略新兴产业信贷融资过程中“麦克米伦缺口”形成机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信贷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要破解“麦克米伦缺口”,并非是企业或银行就可以独立实现的,需要各方统一配合、多管齐下,实行多层次、多元化的政策措施。从银行层面,既要创新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模式,又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风险管理。从政府层面,既要加强政策引导,又要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机制,弱化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破解制度性约束。从企业层面,要强练内功,规范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加强信息披露,提升自身外源融资的能力。 (一)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创新金融供给模式 1.创新金融服务机构。要建立具有专业人员、专门产品、专属流程、专项风险补偿机制的专门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的机构或团队,积极探索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考核机制,完善对分支机构和信贷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加大对产业研究和宏观经济研究的投入,积累新兴产业信贷工作经验,细分行业客户属性,研究制定细分行业客户分类标准,同时配套相应的风险容忍政策。 2.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信贷流程改造和优化。可根据企业技术水平、研发能力、产品销售等灵活设定信用评级,设定业务流程专线,实行差别化审批流程,提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效率。 3.创新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应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构建适合新兴产业特点的融资产品体系。针对初创期和成长初期的中小型企业,积极开发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承销、供应链融资、担保贷款、信用保险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一系列金融服务。针对成长期企业,积极拓展信用履约保险贷款、上市财务顾问、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业务。针对成熟期的大中型客户,大力拓展基金托管、投资理财、融资租赁、并购重组、股权质押贷款、法人账户透支等业务,做大做强投资银行业务。同时要创新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避险产品,如推出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保险、贸易融资、汇率远期的保值合约等金融服务,协助企业规避贸易风险和汇率风险。 4.创新信贷风险管理。实现信贷风险的动态分类管理,正确把握技术周期、产业周期及成长特点,完善信贷准入机制;加强产业前瞻性研究,持续跟踪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技术、政策,掌握产业发展动向,对热点和敏感行业,试行贷款限额和客户名单制管理;建立完善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评价方法,改进授信额度测试方式;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无形资产质押融资的评估,要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金融机构对产业价值进行评估和对产业进行后续风险管理;创新担保品种,扩大担保品的范围,推出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等产品。同时积极考虑引进外部担保品(13),作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贷款风险的保障机制。 (二)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机制的配套 在对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上,政府职能存在着错位和缺位,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问题不仅仅是技术性的金融支持问题,更涉及到市场的功能与定位、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因此,在政府层面要着重构建良好的政策支持体系。 1.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在政策上逐步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建立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的完善的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探索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等的专利保护政策,完善战略新兴产业的专利审查标准,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执法保护。 2.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增强金融支持的积极性。政府可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对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放贷款中形成的不良贷款给予适当不补偿,引导信贷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流入;出资设立专门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贷款担保基金,也可由政府出资补充现有担保机构的担保基金,积极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以缓解其难以获得信贷资金的困难。 3.做深做实促进银企合作的工作。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融资信息平台,促进银企对接合作;落实财政贴息政策,加大财政贴息贷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其贷款利率高于市场平均利率的部分可由财政进行贴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加大工商、税务等部门行政管理信息采集力度,提高信用信息更新频率,为商业银行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业务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持,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积极推进金融机构战略联盟的建设,积极促成商业银行与创投机构、担保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关系,通过多种融资工具的配合,创新性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探索和建立新的盈利模式。 (三)企业要加强经营管理,提升自身的融资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融资中“麦克米伦缺口”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及银企信息不对称都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破解“麦克米伦缺口”,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惜贷支持的信心、决心和热情,除了银行、政府的努力外,企业更需要从自身做起,强练内功,通过现期盈利能力和未来预期收入的提高来增强从银行获得信贷的融资能力。 1.诚实守信、守法经营,建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良好的企业信用是获得银行支持的前提,企业应从多方面着手,树立良好的履约形象。首先,加强内部融资管理机制建设,企业发展保持合适的节奏,避免盲目扩张而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放大。规范企业资金管理,合理利用银行信贷,保持合理的贷款水平,对于已经取得的银行贷款,要及时归还贷款本息,建立良好的履约形象。 2.加强信息披露,弱化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银行之间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配给不足问题依然非常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首先从自身做起,通过畅通的信息渠道,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对信贷融资的制约。在实践中要做到主动加深与银行的合作关系,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与共享,通过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向银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企业信息。 3.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从外部获得融资支持的能力。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做到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同时,应找准市场定位,积极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自身的经营业绩提升对银行信贷的融资能力。 ①万伦来、丁涛:《麦克米伦缺口的“U型”演变趋势: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2期。 ②《陕西省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http://www.drcnet.com.cn/eDRCnet.common.web/DocSummary.aspx?chnid=1007&leafid=14&docid=3844929。 ③王信茂:《从无锡尚德的破产思考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能源》,2013年第6期。 ④《无锡尚德破产重整不能胡来》,http://stock.xinhua08.com/a/20130507/1167578.shtml。 ⑤Stiglitz and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the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3). ⑥Hulmut Bester,Rationing in Credit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 ⑦Berge and Udell,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s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6):613-673. ⑧《常州地区光伏行业信贷风险情况调查》,http://www.solar001.com/infomation/showinfo.aspx?id=16311。 ⑨蒋向利:《走出“尚德事件”迷局谋划中国光伏未来》,《中国科技产业》2013年第4期。 ⑩魏开华:《从无锡尚德案例看商业银行贷款的行业风险防范》,《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第6期。 (11)《倒掉的尚德还“套”住了谁,银行为何偏向虎山行》,http://roll.sohu.com/20130329/n370970143.shtml。 (12)谭玲慧:《金融支持张家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金融经济》,2014年第4期。 (13)BESTER H.The Role of Collateral in Credit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87,31(6).标签: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银行融资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融资风险论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信贷配给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金融论文; 融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