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现状、问题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教育课程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4)04-0027-05
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在要素和构成质料,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施的基本抓手。30年来,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立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不断创新,在课程的内容、结构和教学实施上取得了突破式进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化和课程化也迈出了重大步伐。但是,面对日趋深入的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境遇与生存状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任务,在课程管理的灵活性、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课程结构的协同性、课程体系的科学性、课程技术的适应性以及课程应用的实效性等方面都有待提高。面对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和创新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成就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含两类课程:一类是作为广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另一类是作为学科和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前一类课程在建国前就已存在,其发展的历史很长,至今已有丰富的积累,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后一类课程是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立起才开始提到建设日程上来的专门课程,是学科意义上的专业课程,迄今已有30年的建设和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一经设立,便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化的任务。它一方面打开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科化、正规化建设的大门,另一方面为该课程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平台。30年来,两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不断推进,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概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并运用了一脉相承的课程指导思想,明确了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原则。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实践中。30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都努力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不断推进课程的发展和繁荣。总体来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指导思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果,其内容和表述会有时代性的变化,但在精神实质上却是一脉相承的。1992年7月,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管理的意见》中提出,该类课程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遵循了精要务实、突出特色、针对教育现实、贴近教育培养目标的原则,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教材,确立并落实了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把接受教育的广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课程建设思路。这个课程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一直延续到现在,并还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
二是形成了专业性的课程结构体系和教材体系,规范了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规模和质量上不断提升。在课程设置方面,198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确立了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组成的课程结构。[2]1993年颁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意见》中也提出“要形成主体一致、互相衔接、门数和深广度要求有所不同的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学历层次的方案”,明确了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部分,规定了各学历层次所学的课程科目等。[3]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也已经编制了若干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如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等),形成了以不同学历层次为纵向课程梯次和以原理研究、发展史研究、方法研究、比较研究为横向课程领域的专业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多学科广泛交叉、有限借鉴、有机融合为内容源的,由课程决定的教材体系。尽管这两个体系建设的进度不同,但在过去30年中均有大幅度的发展。伴随着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的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也逐步得到了规范,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了助力、打下了基础。
三是搭建了专业教育和公共教育互补共建的平台,构设了课程双轨发展的机制。自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学科设立以来,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即公共课)系统不但没有废止,反而得到了加强。出现这样的结果实际上正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置初衷,即以专业化的人才培育体系和理论成果体系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同时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问题提示专业理论建设的方向,反哺和促进专业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立之初,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一轮改革就紧跟着启动了。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显著成就之一是成功地搭建了专业教育和公共教育互补共建的平台,构设并稳定了课程平行推进、双轨发展、相互补益的机制。尽管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经历了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调整,但每次课程调整都有实践基础作保障,具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并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形成呼应并带来互动。从宏观层面看,由于公共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偏重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呈现的教学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更偏重于解决作为学科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层面的问题,这种双轨式的课程发展价值实际上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良性循环,从而有利于两类课程的交叉建设和共同发展。
四是广泛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有效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课程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也是教育过程具体化的基本保障。30年来,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课程实践也得到了较大推进。除去常规性的理论宣传和课堂教学外,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生产劳动、公益实践、社会调查、课程实习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课程辅助进行了教育活动,拓展了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式课程教学模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感和体验性,提升了课程教育教学的感召力和实效性。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情况看,“05”方案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保障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适应时代要求和教育现实状况而必须呈现的“从重课程到重科目再到重教学”的实践转向。与此相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也摆脱了对纯粹理论研究和理论教学的倚重,转向对课程及其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重视,较多地强调专业课程理论的实践来源和实践取向。这一转变,也集中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和修订上。总之,由于课程实践是关系到课程实现形式的关键环节,实践化转向必然会反映到课程教学的最终效果中,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中现存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虽然已经有30年的建设和发展史,但对于一个学科的独立化和科学化而言,这段历史还是十分短暂的。学科建设也是一项复杂工程,内容繁多,课程建设仅是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经过专业化、学科化和科学化的尝试,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但与此同时,与国内外相邻学科和相似学科的课程建设作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第一,课程理论建设滞后,目前多以政策性文件代替课程理论,导致课程稳定性弱,随机性和权变性过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有独立的课程理论来支撑,这是发展独立学科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有两个层面:一是作为课程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二是作为课程发展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目前,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组织、科学研究、人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课程理论建设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掘。指导课程建设的,往往是由中央领导机构或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政策性文件和工作通知,并以此作为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尚方宝剑”。由课程性质所决定,政策和文件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中应该起重要指导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政策性文件和工作通知不能代替科学的课程理论,否则课程就会因政策的临时变化而出现较大的随机性和权变性,课程发展也就难以保持稳定性和一贯性。需要指出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建设,一方面,应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中掘取理论的生长点和发展源;但是,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的研究,即对课程作为类课程的本体理论研究。遗憾的是,这两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目前都还不够深入。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探究作为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存在两个重要缺陷:一是缺乏对作为思想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深度犁耕,没有深入地探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内容,又有什么优势;二是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作用和价值,错误地把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上的指导作用曲解为马克思主义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的“圭臬”,以至于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纯粹的知识,将其解释为一种知识性的理论。总之,课程论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中必须加强和改进的重要任务,是下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发展的当务之急。
第二,课程科目繁多,设置较随意,内容的针对性和甄别性较弱,问题意识不够鲜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开设得最多也最普遍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但各地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编目名称上是一致的,但各地各校开设的具体科目却有非常大的差别,随意开设某些课程科目或随意不开设某些课程科目的情况比较普遍。据笔者考察,在一些高校,公文写作、电影欣赏、插花艺术、体育健身甚至金融理财课等都被列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修课,而教育部明文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史和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学等课程和科目却难觅踪影。究其原因,除教育部门和教学单位在课程领导、管理上存在问题外,也与本课程的师资欠缺、学习态度实用化和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有关。具体到科目方面,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在针对性和甄别性上仍较为薄弱,课程研究偏重于对理想的、未来的“应然”状态作解释,而对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状况的“实然”状态关注较少,由此使得课程内容的问题意识不够鲜明,现实关怀力度较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下一步的改革和建设中应切实把理论的立足点和建构点放在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和回答上,使课程理论和课程内容从纯粹“书斋里的学问”中走出来,演变成“现实中的操练”。
第三,课程的评价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课程效果测评的标准和方式方法相对滞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课程。这类课程重在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调整和改变人们的价值判断与精神价值取向。思想、价值和精神问题是抽象而复杂的,属于“形而上”的对象。众所周知,人们的精神意识和思想观念具有抽象性、流变性,不易把握,也不易评价,往往不是通过外在的标准和方法就可以轻易检测出来的。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价,不宜采用简单的自然逻辑和纯粹的科技思维,也不能完全用实证主义或数据量化的方法来包办。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其效果的评价研究颇为重视,但争议也颇多。目前课程的评价体系建设尚不够完善,课程效果测评的标准和方式方法相对滞后。比如,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的衡量,如果完全采取在教室里进行试卷答题的方式,以卷面成绩的高低来评定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高低,即便试卷设计得再严密,其结论也未必准确可靠,这样的测评方式与手段显然也就不够科学和理性。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借用了数学或自然科学学科中常用的实证的、统计的方法,采取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手段和计量工具进行检测。这些方法虽然新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但也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仍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不管怎样,相信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课程评价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现存问题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若干事实和取向联系在一起的,问题出现的症结在于:一是由于学科设立和建设的时间不长,学科化程度还比较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尚未充分发掘,学科课程配置不周全也不彻底;二是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尚有争议,在推进学科科学化的进程中仍存在偏误,特别是把学科科学化片面地理解为知识化和技能化,从而仅注重课程的实用性而忽略课程发展的规律性;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原理、规律、特性、目标和路径的研究尚不够精深准确,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的探究亟待加强。同其他学科的课程建设一样,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同样是在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进步,日臻完善。因此,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上所存在和出现的种种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更加持续的建设才能够解决。
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发展和建设的根本路径
201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调教育重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目标,明确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课程改革方面,会议提出要修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高质量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确保其政治性和学术性的高度统一。[4]这些原则和要求,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堪为依据的基本方向,为课程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价值标准。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要继续推进并拓宽以下路径:
一要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价值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其形成之初就负有育人的重要责任,也就是说,这类课程虽然有传递知识、技能和信息的工具价值,但其根本的生命价值却是育人。如果以传递知识的工具价值超越或取代了培育人才的生命价值,那么这类课程就失去了根本,就会本末倒置或者舍本逐末。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曲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学科化,片面强调课程的“知识”价值和“科学”功能,片面强调课程所能提供的知识量和信息量,片面强调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到底能带来多少物质利益。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它能够提供多少实用的技能和知识,而在于它能否教给人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否传授给人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价值体系、精神信仰和生存智慧。因此,课程建设者不能盲目地强调知识和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价值,特别是要避免课程的“唯科学化”和“伪科学化”。反过来,课程的受教育者也要明白这类课程的真正价值在于授以思想、方法、态度、信仰而非可以量化的技能和纯粹的知识。只有找到了准确而切实的价值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才不会步入歧途。
二要努力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结构内容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服务于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必须坚守其政治性特质。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是一门科学,必须讲科学,拓展其科学性内涵。客观地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形成和内容设置既要考量政治需要,把握政治政策动向,也应当遵循其作为科学的逻辑主线和发展规律,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结构体系和内容受政治的、政策的、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而对课程科学因素的遵循尚不够严格和规范。正缘于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稳定性就比较弱,课程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就相对较低。长此以往,势必影响课程科学性的发挥。按照一般课程论的基本原则,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结构体系和内容均属于课程领导和课程管理范畴内的工作,但这类工作并不等于权宜性的行政命令和纯粹的政策部署。就其可能性而言,课程建设者需要对课程的长远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战略部署,对课程在何种时间段内侧重发展哪种科目、每种科目应当教授哪些内容作出切合实际而又富有前瞻意识的安排。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课程系统内的结构性张力,避免课程发展中出现肤浅喧嚣的乱象。
三要继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创新。课程实践是课程的题中之意,没有任何一门课程不是依靠课程实践来得到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有多种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施的最终效果取决于课程实践能否成功。由于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传递给受教育者以正面的、朴素的甚至是常识性的价值观,而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尽管他们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价值认知上还存在迷惑之处,但就其在日常生活中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和所获得知识信息量而言,他们中的多数人已经超越了课程所配置的知识水平。这样一来,照本宣科或者理论灌输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激发不起学生的关注热情和学习兴趣,这也是目前在全国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重视的原因之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升课程的指导力和实效性,需要努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创新。就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规律和改革趋势看,课程实践的创新还应当在以下这几个方面加以拓展:加大有效知识的含量,拓展能够承载既定价值的知识深度;广泛利用隐性课程,深挖隐性课程的潜力;开辟活动课程空间,创造新鲜课程活动类型;增加体验式、探究式、感悟式和研究式课程的比重和含量;等等。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需要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发展,在不断创新中增强实效,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