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要素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创建和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发展和培育市场的重点放在何处,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
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是指由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等组成的市场子系统。在市场体系中,它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考察社会经济的商品化、市场化的程度与发展阶段性,分析研究市场体系的发展状况和完善程度,首先注重的不应是消费品市场、证券市场等,而应是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不是任何人虚构的,而是由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
从生产力的视角观察,生产要素的态势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马克思曾经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基于劳动资料的这种巨大的历史作用,我们搞现代化建设,首先不是生活的现代化,而是生产的现代化。是劳动资料的现代化,是生产要素的现代化。生产要素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和柱石。正因如此,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创建和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对于生产要素市场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生产要素市场,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要素市场的高低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状况。只有将生产要素市场发展起来,并使之完善与成熟,才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神州大地已经生根、开花和结果。
从生产关系的视角考察,生产要素的所有制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分水岭。生产资料(客观生产要素)的所有制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之一。在当代,一般把生产要素的公有制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之一,而把生产要素的私有制看成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之一。生产要素的所有制性质,构成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这种经济生活基础的商品化、市场化,对于发展市场经济的特殊作用,自然是显而易见的。将市场机制引入私有制内部,把市场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将市场机制引入公有制内部,把市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于公有制的生产资料(客观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没有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尤其是没有公有制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将市场机制引入公有制内部,使公有制的生产要素商品化和市场化,我们才能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顺利前进并取得成功。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要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这不是什么权宜之计,而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
对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原因的分析
生产要素市场本应重点发展,优先发展,但是现实的情况却相反,它严重滞后:起步晚,发展慢,障碍多。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是如何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不过也可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之点。
其一,旧体制的历史惯性的制约。传统的旧体制根本否定劳动力、土地、资金等基本生产要素的商品性,那时,谁也不敢承认它们是商品。这样,自然说不上什么生产要素市场。改革开放后,尽管个别同志首先冲破了旧体制、旧观念的束缚,看到了劳动力、土地、资金等基本生产要素的商品性,主张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但是,社会上仍然否定基本生产要素的商品性,进而否定生产要素市场。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但是,《决定》仍没有解决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商品性问题。而在理论上和观念上承认生产要素的商品性,是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必要前提。这个前提,过去长时期里没有形成。所以,生产要素市场滞后也就不足为怪。改革开放的实践提高了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不仅肯定了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商品性,而且强调指出:“当前要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这就为我国今后大力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其二,认识上的偏误。迟迟不能揭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商品性之谜的原因,主要在于认识上的偏误。过去总认为,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就否定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承认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商品性,就否定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种把劳动力商品与主人翁地位对立起来,把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商品化、市场化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已被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其错误的根源在于混淆了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事实上,被商品化、市场化的仅仅是这些生产要素的使用权,而不是其所有权。在劳动力商品的权属关系上,既有所有权,又有使用权。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结合,充分保证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而劳动力使用权的商品化、市场化,又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土地公有制是必须肯定的,土地的所有权是不能进入市场的,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却可以商品化和市场化。土地使用权在市场上的流通和转让,并不否定土地公有制。这已被我国的宪法所肯定,并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资本更是如此。资本的借贷只改变了资本的使用权,并未改变其所有权。利息虽是资本的价格,但它不是资本所有权的报偿,而仅仅是资本使用权转让的价值表现。公有资本在市场上的流动,丝毫不意味着它向私有转化。只要我们从认识上把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区别开来,就能把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市场化与劳动者主人翁地位、公有制统一起来,从而走出认识上的误区,而达到真理的彼岸。
其三,传统管理制度的阻碍。生产要素市场滞后,同传统的管理制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以劳动力市场来说,过去冠之以“劳务市场”,提倡过劳动力合理流动,也成立了不少人才交流中心或职业介绍所之类的组织,但是离真正的劳动力市场还相去甚远,人才仍然流不动,人才的积压与短缺并存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究其原因,还是传统的户籍制度、人事制度、住房制度等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有的人想走,单位不放行;有的人想来,单位没有进人指标。当某人办理调离手续时,所在单位提出交住房,“跳槽者”只好又缩回去。老婆的户口、孩子的上学甚至档案的存放地点等等,都成为人才流动的障碍。看来,不根本改革我国传统的户籍制度、人事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等各项具体的管理制度,也很难发展劳动力市场。至于土地市场、资本市场等也存在类似问题。只有配套改革、协调行动,才能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发展。
关于加快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对策思考
把生产要素市场置于战略的高度和地位。对于生产要素市场不能就事论事,简单地视同消费品市场。它在市场体系中是关系全局的基础市场。银行是现代化社会化经济的关键和枢纽,而以银行为主体的现代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命脉。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而土地和劳动力的市场化,对于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确有特殊的作用。劳动力商品化及其市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起点,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简单商品经济的分水岭,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契机,这些已为马克思的《资本论》详尽分析过了。现在的问题是,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历史地位应如何界定?它可能不亚于甚至超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的地位。随着改革的深化,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劳动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这项改革是焕发亿万群众智慧和才能并使之配置在充分合理利用的位置上的必要之举。
发展和规范土地市场。自1987年12月深圳拍卖土地以来,土地市场在我国开始起步,但发展缓慢。目前的主要问题是:(1)缺少科学的土地使用规划。哪些土地市场化,哪些土地半市场化,哪些土地非市场化?至今还胸中无数,(2)土地运行机制错位。该用协议批租的,却招标、拍卖;反之,该用招标、拍卖的,却用协议批租;(3)地价“炒”得畸高,助长土地投机,也使“泡沫经济”成分增多。解决这些问题是发展我国土地市场的当务之急。我国地少人多,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在农村,要切实保护耕地;为避免撂荒,可发展土地使用权市场;荒山荒地推行长期承包制。在城镇,国家要垄断一级土地市场。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出让制度。对商业性用地使用权的出让,一律采用招标、拍卖,通过竞争,发现公平合理的价格。对二级土地市场要加强管理,通过土地增值税等措施,防止暴利和国家利益的流失。
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我国的劳动力总量目前供过于求,但结构失衡,高中级人才供不应求。这样的供求关系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出发,对三种劳动力市场要更多地关注:(1)国际劳动力市场。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国内外交流日益增长,外出就业者与来我国谋职者同时增多,这就形成了国际劳动力市场。这种市场急需依法管理。(2)城乡劳动力市场。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必然有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形成规模巨大的劳动力市场。这种市场目前尚处于盲目、幼稚、极其原始的阶段,有待于引导、管理,并使之向规范化、规模化、合理化方向发展。(3)高中级人才市场或称科技人才市场。这种市场上的“商品”是高级的,相应的管理也应是高水平的。信息要灵,机制要活,手续要简,自由度要大。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将我国的科技人才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
发展和规范资本市场。资本的畸缺与资本的惊人浪费同时并存的严峻现实,呼唤着高水平的资本市场问世。邓小平同志1991年初视察上海时曾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搞活金融,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当前要切实解决借钱不还和负利率问题。工商企业向银行借款,是以偿还为前提的,但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企业不还或少还。不改革企业制度,不彻底解决资金大锅饭问题,商业银行就无立足之地。政策银行、开发银行虽刚问世,又有陷入大锅饭的危险。负利率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是不相容的,也是投资膨胀、信贷膨胀的祸首之一,必须加以解决。任何商品的价格都不能是负值,而资本的价格——利率为什么总是负值?这岂不是咄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