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儿童医院急诊科 230000
摘要:目的:总结综合护理的方法,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高热婴儿降温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急诊留观的88位高热婴儿的资料,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入院,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皮肤和口腔护理、降温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高热惊厥的预防和护理等措施,观察患儿的降温效果及家长的焦虑程度改善情况。结果:88位患儿中85位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1小时体温降至37.5℃,另外3例两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8位患儿有高热惊厥史,住院期间有1位发生高热惊厥,经及时有效的处理后得以控制,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均有所改善。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用于急诊高热婴儿的降温中能安全有效的降温,促进患儿的舒适,改善家长的焦虑情况,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热;婴儿;降温。
高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以口腔温度为例)在39.0~40.9℃之间的发热,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大多数经及时处理后预后良好,但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各系统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如高热惊厥),故积极控制高热,是治疗原发病的重要环节。本院急诊观察室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高热婴儿88例,通过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安全有效的降低了体温,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留观的患儿88位,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0~1岁,体温高峰时达39.0~41.7℃,伴高热惊厥史者8位。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88位患儿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治愈率100%。
二、护理方法
1.一般护理
1.1 环境要求 积极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室内温度设置在18~22℃。让患儿多休息,保证其充足的睡眠,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1.2 饮食护理 患儿发热时机体代谢率增加,体内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消耗都会增加,但是胃肠蠕动减弱,自身的消化功能又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大量丢失,故应给与患儿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多饮水,以补充高热丢失的体液,而且多饮水还可促使排尿增多,从而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出,最好饮用温开水,有利于出汗。
1.3 皮肤和口腔的护理 高热时出汗增多,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擦洗身体,不仅可以使患儿感到舒适,还可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高热时口腔内唾液腺分泌减少,且患儿抵抗力下降,口腔内食物残渣发酵,这些都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因此因鼓励多饮水以起到冲洗口腔的作用,特别是进食后喝点水,可以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2.降温护理
2.1 药物降温 指导家长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一般当体温超过38.5℃或以往有高热惊厥史者体温超过38.0℃使用口服退烧药,对持续高热者可间隔4~6小时服用第二次,一天不超过4次或遵医嘱服用。对于混悬液使用前先摇匀,并使用专用滴管,确保剂量准确。
2.2 物理降温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贴降温贴、冰袋外敷、温水擦浴和酒精擦浴等。但是婴儿的皮肤比较娇嫩,酒精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而且有的婴儿对酒精过敏,用于新生儿容易导致酒精中毒,特别是对有出血倾向、皮疹及凝血机制不良的血液病患儿,酒精擦浴会导致出血加重[1],所以婴儿降温一般不采用酒精擦浴。降温贴外敷头部具有使用方便,对皮肤无刺激,黏贴牢固,不易移位,而且一贴可以有效使用10个小时,经济实惠。冰袋外敷:从冰箱取出冰袋用毛巾包裹后置于高热患儿的前额、头顶部和其他大血管流经处(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一般放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防产生继发效应,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用冷局部情况、皮肤色泽,防止冻伤,有异常立即停止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温水擦浴:患儿头部置冰袋,以助降温并防止头部充血而致头痛;足底置热水袋,以促进足底血管扩张而减轻头部充血。关闭门窗,调节好室温后,把毛巾浸入32~34℃的温水中,拧至半干缠于手上,以离心的方向拍拭。双上肢的顺序为自颈外侧沿上臂外侧擦至手背,自侧胸经腋窝沿上臂内侧擦至手心;擦腰背部时让患儿侧卧,从颈下肩部擦至臀部;双下肢的顺序为为自髂骨沿大腿外侧至足背,自腹股沟沿大腿内侧至内踝,最后从臀下沿大腿后侧至腘窝、足跟。每侧3分钟,全程20分钟以内,擦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处稍用力,禁忌擦拭心前区、腹部、后颈和足底。擦拭时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有无寒战、面色苍白、脉搏呼吸的异常,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处理。拭浴后40~60分钟测量体温。
3.心理护理
3.1 家长的心理护理 大多数家长因患儿年龄小、体温高且反复以及发生高热惊厥等原因而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反应。此时我们应积极主动的与家长沟通,向家长解释发热的相关知识,使其能正确地认识发热,指导家长学会观察体温的变化,如体温上升期患儿会有畏寒、寒战发抖的表现,退热期患儿会大量出汗等等。教会家长正确的测量和识别体温以及在家中的退热方法,让家长参与到治疗护理中来。
3.2 患儿的心理护理 患儿生病期间抵抗力下降,精神状态差,此时我们应积极努力创造一个安静、安全、舒适温馨熟悉的环境,给患儿以安全感,保证其充足的睡眠,留下他们喜欢的玩具,陪伴他们一起玩喜欢的游戏、观看精彩的动画片,安排亲人在身边照顾,通过抚触、怀抱、交谈等方式满足患儿的安全需求。
4.高热惊厥的护理 由于小儿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发育完善,高热时易发生惊厥,特别是有家族史或惊厥史者,应严密观察,设专人护理,随时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一旦发生,应立即让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与氧气吸入0.5~1L/min,在上下臼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注意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遵医嘱给与解痉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三、结果
88位患儿中85位患儿体温在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一小时测量降至37.5℃,另外三例两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88位患儿中有8位有高热惊厥史,住院期间有一位发生高热惊厥,经及时有效的处理后得以控制,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均有所改善。
四、讨论
1.高热是一种急症,由于口服退烧药有一个吸收过程,不能达到迅速降温的作用,但是其持续时间长;物理降温作用快,但不持久[2],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其协同作用,本院收集的高热患儿采取了上述措施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教科书上建议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量,但在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以及资料显示,降温后60分钟所测得的体温更能真实的反应降温效果[3]。
3.预防和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是迅速控制高热、惊厥,迅速降低体温,加强综合护理[4]。首先向家长解释疾病的原因及表现,减少家长的焦虑恐惧心理。高热惊厥的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两眼上翻或凝视,面部或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的收缩,牙关紧闭,口吐白沫,面色青紫,部分患儿大小便失禁,此时告知家长在家中应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用小毛巾包裹筷子放入患儿口中,防止舌咬伤,手压人中穴、合谷穴,保持镇静,待发作缓解时迅速将患儿送往医院救治。
4.小儿高热往往是突然起病,病情变化发展快,所以教会家长正确有效的降温措施很有必要,向家长解释发热的原因及各期的表现,体温上升期患儿寒战发抖时进行保暖,特别是四肢末梢部位的保温,并给与饮用热饮;高热持续期及退热期要解衣散热,合理正确使用退烧药,教会家长物理降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家长真正参与到治疗护理活动中,通过上述的护理措施,家长基本掌握了高热的一些基本知识,焦虑程度均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安全有效的降低高热患儿体温,促进患儿的舒适,减轻家长的焦虑和紧张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雪.探讨物理降温在婴儿高热中的应用及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0):236,240.
[2]王春梅.两种降温方法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高热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68-369.
[3] 凌碧娟,连燕丽 . 不同温度酒精擦浴降温的效果比较 [J].当代护士,2015,4:125-126.
[4]陈红.物理降温护理对小儿肺炎感染致高热的降温效果研究 [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0):272.
论文作者:王长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高热论文; 患儿论文; 体温论文; 家长论文; 婴儿论文; 焦虑论文; 措施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