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二十一世纪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更新观念,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高校整体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纪之交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于适应21世纪对人才培养新的需求,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变化了的社会环境,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
1、强化素质意识
这既是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所谓人才素质,指的是“一种先天遗传与后天培养相结合的人的身心特点的综合、内在、整体的体现”。(注: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1996年第6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劣既决定着个人的能力文明程度,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素质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受先天禀赋制约,然而素质的不足或缺陷更可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实践获得改善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担起这一重任。
当代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他们应有美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祖国对民族充满崇高、深沉的情感,有理想有追求,有大志远见,有责任感,是能够承担起民族大业、书写未来辉煌历史的优秀青年群体。
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能熟练掌握专业领域内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通晓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相邻、相关学科广博的综合知识。具有在时代的竞争与前进中能进一步独立获取知识,完善并发展自己的能力。
有较好的身体心理素质——体魄强健,心理健全,不被艰难困苦压倒,不为金钱物欲、个人得失累倒,无论顺境逆境始终坚守理想与信念,让生命在奉献社会与完善自我中放谢光华。
但就目前大学生素质实际分析,其总体素质呈上升态势,并在不断改善提高之中,但也存在不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缺陷。如社会责任感淡薄、理想信念迷失、社会公德失范、心理素质浮躁等。面对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期望和大学生目前存在功利倾向和飘浮心态,提出强化素质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时代呼唤素质教育。邓小平同志殷切期望青年一代“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战线上的一支值得人民信任的突出力量。”要使今天的大学生,未来的“突击力量”不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人民的期望。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就必须针对跨世纪青年一代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实际情况,改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单调呆板的思维定势,真正树立起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的新观念。
2、确立现代意识
所谓现代意识,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当代科技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使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工作方式方法及装备设施、队伍建设等逐步走向现代化。
我国正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理论和实践,不仅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现代化、科学化的迫切要求,又为其通向现代化目标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手段。在此继往开来的跨世纪时代,我们应努力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向现代化。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确立跨世纪人才教育需要现代化指导的意识,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当前在认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还要化大力气,努力学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各种现代化管理知识,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关的文学、史学、美学、心理学等各种交叉学科、相邻学科知识等。随着这支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将会全方位得到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亦将呈现出新的局面。
其次,要转变观念,增加投入,确立跨世纪人才教育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效能、高效率。目前,高校要进一步建设好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并有效综合地运用电视、广播、录音和录像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和手段,来积极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教育感化力量、提高教育效应。
再次要努力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体制,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正规化。如建立起合理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体系、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全面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
四是努力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和工作技能的现代化。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依据。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为此,要摒弃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如系统观念、人才观念、效益观念、公平观念、时间观念、开发观念等。有了新的思维观念及其方式、方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创造出新的途径和方法。
3、确立前瞻意识
笔者所言前瞻意识内涵有二。其二是思想教育工作要“面向未来”,善于思考,展望未来,能用对未来社会、未来文化的认识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活力,激发起大学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进而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为适应未来而学习,探索,锻炼成才。尤其在世纪之交,这项工作更应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面向21世纪科技、文化、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面向中国与世界令人振奋的未来,思考认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以及成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其二是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在问题出现之后能有理有节地处理它、解决它,而且要善于根据大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情绪以及客观外界的某些因素等,超前地预测和分析大学生阶段性的思想动态及某种状态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工作,采取积极措施,防患于未然。
就目前情况而言,思想教育较多处于被动应付、消极防守的滞后状态,缺乏积极探究、主动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工作预案的超前姿态。这与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是不符合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指行动前有周密的计划则事成,反之则败。如果这时将“计划”与“前瞻性的分析预测”有机结合、必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增强开放意识
它是指在世界走向国际化、信息爆炸、知识激增,当代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之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引导大学生开阔视野,面向世界,拥抱迎接21世纪。首先教育大学生以强我中华,迎接挑战为立足点,培养对新事物、新信息、新科技的敏锐感受。树立起开放、更新、发展的知识观,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汲取世界各种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精华,为走向世界而不断提高外语水平,决不轻易满足已有的知识结构,把在开放中学习视做与世界沟通与交流的良好的机遇,即便身在教室,却能与时代,与世界同步,有志担当起未来建设祖国,使祖国强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重任。其次要教育学生在摒弃以往盲目目标,自我封闭思想,面向世界之时,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盲目崇洋,而要在迎向世界的同时,确立民族自尊自强意识。认识向其他民族开放、合作、交流的根本目的是使祖国的内在机制不断增添活力,不断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民族的强盛发展。唯有树立此种全面的开放观,才能既不盲目自满,固步自封,又能以中国人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在人类迈进21世纪的时刻,启发、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开放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二、开拓疆域,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体系和新方法
面向21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有相应的教育思想观念作引导,而且也要有相匹配的全面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和方法作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不断探索改革,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视野狭小,内容方法陈旧单一等缺陷,至今仍影响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传统束缚中突破出来,以新的形象品格迎向新世纪,应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紧密围绕培养跨世纪的新人目标,依据当代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与方法改革力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体与方法,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新阶段。
1、政治教育与成才教育的沟通
高校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摇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政治教育是成才教育的核心,是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成才教育是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首先,政治教育与成才教育沟通,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成才须先成人的思想。笔者所言的成才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从思想的尚志、立志到行动上的实践、修身,再到科学文化素质的自我完善与充实。简言之,它应涵盖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外因作用于人,影响并引起人的观念行为变化,促使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内涵丰富,精神高尚,于国家民族有益的理想人才。政治教育与成才教育沟通应有以下具体内容,即大学生要成就事业,必先尚志、立志,确立明确的理想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的人的理想是一种观念系统,作为跨世纪人才的大学生首先要确立高尚的社会理想,也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这一崇高理想的宏观观照下,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理想、个人生活理想等自然会有所附丽。他们会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前进的目标一致起来,让个人理想与民族的振兴结合起来,使自己的人生与时代同步共震。由此迈出成才的第一步。
其次,政治教育与成才教育沟通,必须促使大学生把崇高的理想与勇于探索实践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崇高理想是关于美好未来的蓝图与设想,但扬起理想的风帆并不意味着理想已实现。要达到理想彼岸,还必须把理想与实践结合起来,脚踏实地,若干实干,勇于战胜困难,不怕经受挫折。这样才能使理想能通过主体的努力,不断得到履行和体现。在此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引导大学生注重自身修养,使大学生的道德理想与人格素质不断进步,并日趋深刻、坚定、完善而持久。
再次,政治教育与成才教育沟通,必须注重开发大学生的智力因素,以形成大学生智慧聪明的能力特质。面临世纪之交,无论是现实的改革,还是未来目标的构建,都把培养具有现代化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作为实现民族未来宏图的基础工程。未来社会高科技的开发与运用,需要人才的高素质、高智力。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立足点还要落实到科技人才的培养。要启发大学生为迎接未来挑战而勤奋刻苦学习,注重知识吸纳与更新的意识,调动大学生的好学精神,如饥似渴惜时如金,努力掌握现代化建设必备的各项本领。
政治工作与成才教育的有机结合,必将有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思想品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人文素质的衰弱是近年来高等教育调整改革中一度曾有的偏颇。这一弱化的态势现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下正在得到纠正。
在高校德育中,思想品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是紧密联系、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人生哲理、大学生修养、职业道德、法纪教育与民族情怀,民族气节、民族优良道德情操等交融整合,构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品质教育完整体系,为当代大学生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革命理想、高尚道德情操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精神理想。从这一意义来说,人文精神与思想品质教育是个统一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共同发挥着应有作用。
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形势下,人们比较容易淡薄文化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当此时刻,我们尤其要重视发挥人文精神具有的开启心智,文明教养、激扬意志、治学治人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养的优良传统,应让大学生充分了解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激发大学生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民族责任感。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大学生系统学习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提高大学生理论修养和素质。三是加强文明礼义和公民素质教育。我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称。要使大学生从文明礼义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体验了解中,促进自身良好礼义的养成。四是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开设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并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全面素质的成长。
3、主旋律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结合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不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旋律教育是主体构建,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懂得我国的悠久历史、革命传统,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和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德和情感,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审美教育是人类用来进行自身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培养人的健康心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整人格有着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把主旋律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就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体,以美育为手段,培养跨世纪的“四有”新人。
主旋律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就要努力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审美关系,审美境界,在实施正面教育的同时,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化人,用美感的力量陶冶人。使道德认识与美的情感相结合,进而转化为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例如爱国主义就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无数志士仁人,前贤先烈以其各自不同的爱国言论、行为赋予其深刻的内涵。老子认为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历史起重大作用的圣人,必须达到崇高的理想人格境界;爱国胜于爱己,爱人胜于爱己,大公无私、自然无为。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描绘了一幅新世界的美好蓝图:“我相信,到那时,到处是活跃的创造,到处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哀,笑脸将代替了苦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若无真正爱国者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乐观精神、博大胸怀,怎能使审美理想与审美态度如此完美和谐统一。邓小平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的一生,就是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平统一而奋斗的爱国者的一生。他还一再谆谆告诫年轻人: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
无论何朝何代,爱国主义都是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与最高准则。在主旋律教育与美感教育结合中,此类极富道德品味又充满美感意蕴的典型形象产生的教育力量,使人萦绕于怀,使人终生难忘,更使人在理解、感动、钦佩赞赏之余产生共鸣,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化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培养起深刻、坚定、持久的思想信念,从而在行动与实践中自觉地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上。
在主旋律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结合中,除用美的形象感染人,还可用美的思想陶冶人,用美的事物激励人,用美的环境熏陶人……总之二者的有机结合,将使德育不再是单纯的说教,而获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佳效应。
4、心理品质教育与个性培养的统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但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技能和个体素质,还必须有健全、良好的心理品质。所谓心理品质,就是指人的正常的理智、正常的情绪和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从高校目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来看,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进步,已开始注意心理问题,但长期存在的重思想道德教育、轻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仍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不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首先要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品质教育的认识。在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处在深层结构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不仅是人的全面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和基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大学生个性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受教育者的积极个性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人的个性一般包括兴趣、习惯、智能、气质和性格等内容。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个性教育的问题上曾走过一段弯路。在一段时间里,重视了对大学生共同心理素质的教育,而忽视了个性品质的启发培养。其结果使心理品质教育流于泛化,缺乏个性特征,严重影响了人才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有机形成。从现在开始,要使我们培养的跨世纪人才具有理想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必须把一般心理品质教育与个性品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要依据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建筑大学生的心理大厦。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的勇气和信心,即使在风浪中也能把握方向,不迷航。二是要进一步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注: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促进良好心理品质形成。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开展有效活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如可定期举办心理咨询讲座,开设心理咨询广播和热线电话,组织心理沙龙等,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心理。四是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生活,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一环。在世纪之交,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卓有成效的努力,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向21世纪。
标签: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政治论文; 大学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大学生论文; 民族心理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