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视角下的人的本质_教育本质论文

可能性视角下的人的本质_教育本质论文

可能性视野下的人的本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的人论文,视野论文,可能性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8)02-0060-06

在现实性视野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在学术界占主流的观点。而在可能性视野里,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的可能性怎样转化为人的本质的现实性?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是关于人的本质研究的一个盲点①。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对弥补这一盲点有所裨益。

一、从可能性视野研究人的本质的必要性

人的本质问题,也就是人是什么的问题。

人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用唯物主义的眼光看,人首先是一个生命存在,一个自然存在物。就是说,它在生理上就是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遵循自然规律。这种理解尽管与宗教唯心主义和哲学唯心主义的理解相比,更接近真理;但是,仅仅处于这种理解的水平是很不够的,仍然远离真理。因为,把人理解为自然存在物,既不能使自己的特殊的规定性确定下来,也不能与动物区别开来,至多只是指出了人与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其他动物在生理上的不同特征而已。如果把这种不同特征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那人和动物的区别与猴子和大象的区别没有多大不同。因此,当我们仅仅将人的本质理解为一个生命存在、一个生命自然存在物,像费尔巴哈用意志和爱这种“类”来界定人的本质时,就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②,不能说明人与人之间、不同时代的人和不同阶级的人之间的规定性及其相互区别。在被马克思称之为“动物时期”的人类历史的中世纪犯的就是这种错误:“它使人的实物本质,即某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的东西脱离了人,它不认为人的内容是人的真正现实。”③ “这等于说人的肉体能使人成为某种特定社会职能的承担者。他的肉体成了他的社会权利。” “怪不得贵族要这样夸耀自己的血统自己的家世,一句话,夸耀自己的肉体的来源。”④

那么,人的本质是不是其精神属性呢?如果说是,那就与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同出一辙了。因为,在唯物主义看来,人的精神是人脑的机能,其内容及其变化,依赖于人的生存环境,是对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显然,人的本质不能归结为精神属性。

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社会属性,也就是在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确定和表现出来的质的规定性。当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确立后,作为奴隶主的天子就因失去社会条件而不能重现那商汤之争,也不能重享尧舜之誉,还不能重蹈桀纣之恶;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之后的社会条件下,真正意义上的国王、皇帝就成为不可能。袁世凯这个历史小丑的短命的皇帝生涯就能说明这一问题,溥仪这一满清的末代皇帝被改造为一介平民,更能说明人的自然属性对于人的本质的非决定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我生下来就是人,这和社会是否承认无关,可是我生下就是贵族或国王,这就非得到大家的公认不可。只有公认才能使这个人的出生成为国王的出生;因此,使人成为国王的不是出生,而是大家的公认。”⑤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具体的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性。”⑥ 所以,“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⑦ 马克思的“总和论”,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表述。

既然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已经达到了科学真理的程度,那么,是不是说到此为止了呢?不是的。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够的。理由有三条:第一,对人的本质还需进行具体的量化研究。我们知道,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的成果,必须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定量研究,才能使其精确适用;否则,该研究成果由于缺少适用性而往往被人束之高阁。关于人的本质的“总和论”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马克思的“总和论”的确是正确的,但是,处于一种定性表述的阶段。多年来,教条式的学风和注经解经式的研究方法,使我们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没有向定量系统的方面发展,以至于我们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宣传和教学仍处于一种模糊抽象状态;在哲学教科书中,这一部分的内容令教师和学生十分费解。停滞于“总和论”的阶段是不合适的。因为,提出“总和论”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是马克思写的一份仅供自己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⑧,显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我们应该顺着马克思的思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做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释和说明。第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应该具有新的时代特征。马克思研究和论述人的本质的时候,是处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时代。他研究人的本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求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为了说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寻求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和方法。而我们现在处的时代,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世界大背景下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时代。我们研究人的本质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和发展人的本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的研究,要在如何发展人的本质以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下大气力。第三,可能性的视野必然要求我们要把人的本质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对人的本质进行具有时代特征的具体的量化研究,就必须把人的本质作为一个过程来看待。人的本质与其它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与展开。仅仅停留在“总和论”,是一种只研究现实而不研究可能的静态的研究方法和结论。缺少了对人的本质研究的可能性视角,就使得我们面对着发展着的人的本质,“总和论”难以给予准确科学的说明。

可能性的视角能够给予说明吗?能。因为,任何现实性中包含有可能性,而任何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而来的。对人的本质的把握,抓住其现实性固然重要,而抓住其可能性并进而掌握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显得更加重要。抓住人的本质的现实性,我们就可以准确地知道人的本质是什么,以此来决定我们对人的管理的相应的对策。抓住了人的本质的可能性,我们就可以有预见性地知道人的本质将要变成什么,在对人的管理中,就可以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因为,正如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样,人的本质也是发展变化的,即,现实性是由可能发展而来的,现实中包含着向新的现实发展而去的可能,抓住了人的可能性,我们就可以准确地知道人的本质过去是什么,将来是什么,以此更好地来决定我们的相应的对策,建立相应的干部人事制度。根据上述理由,我们主张在“总和论”的基础上,从可能性的视角对人的本质进行具有当代时代特征的量化和过程性的研究。

二、人的本质的可能性分析

可能性的分析是以现实性为基础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可能性是即将变成现实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能性存在于现实性之中。何为现实性?现实性是指一切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种种内在联系的综合。作为现实的人的本质,是以生命的存在为前提,以劳动生产为基础,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沉淀下来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规定性。而人的本质的可能性,是指人的本质的可能性得以实现的遗传素质、心理结构、社会需要和能动努力。没有这种可能性,社会关系“总和”为人的本质便没有了前提。

第一,遗传素质:人的本质可能性起点的自然前提。

将人的遗传素质作为人的本质的可能性的自然前提能否成立?答案是肯定的。

一个简单而确定无疑的事实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这是“进行任何历史记载”的自然基础之一⑨。既然如此,人的本质的可能性萌芽就在生命存在之中;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生命存在里社会关系总和的潜在性状态。当然,具体生命的生理特性,这是生物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但研究人的本质的可能性萌芽却离不开对人的生命的生理特性的分析,因此,必须吸收生物学、生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否则,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就失去了物质承担的主体而陷入抽象,所得出的结论就会远离甚至违背人们的常识经验而令人费解。然而,多年来,我们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教育和宣传,始终没有摆脱这种令人费解的状况,其原因就是忽视了对人的生命的生理特征的分析研究。这种忽视,与片面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下面的话有着很大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说:“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⑩。从这些论述中,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是不需要研究其生理特征的。但是,如果我们对下列论述做仔细的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结论是不对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些论述之前指出:“这种生产方式不应该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这句话的意思似乎说的是“不要从”人的生理上去考察人的本质。而实际上的意思并不是这样的。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使用的是“不应该只从”。“不应该只从”与“不要从”,虽然只有几个字的差别,但意思却相去甚远。“不要从”,是指不要或不能从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方面加以考察。而“不应该只从”,是说不仅要从人的肉体存在方面加以考察,而且还要从人的社会关系方面加以考察。费尔巴哈是只从人的肉体存在方面加以考察的,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这不应该。显然,马克思恩格斯并不反对从人的肉体存在方面对人的本质加以考察,而是把从人的肉体存在方面考察作为认识人的本质的重要内容。

人的肉体存在方面,就是指人的遗传素质。根据心理学研究的结果,素质就是指人的机体的某些解剖上的生理特点,特别是大脑的结构的特点。素质是与生俱来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人类世代遗传的产物。正是素质的不同,就构成了形成未来不同社会关系或同一社会关系中不同阶层总和的人的本质的可能性条件。美国NBA球星乔丹的社会本质同遗传素质与众不同有关。一个听力分析的特性很差的儿童不可能成为音乐家;先天生来就是全色盲的儿童不可能成为画家,生来就是哑巴的人与歌唱家无缘。不仅如此,人的遗传素质在出生后也有一个自然生长成熟的过程,比如大脑的结构和机能,从新生儿到学龄期就经历着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因此,作为人的本质所需要的某些心理现象在某一年龄阶段就发展得特别迅速,如对客观事物精细的分析和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有到学龄期儿童才可能得到发展。从这个生长成熟的过程可以看出,素质是人的本质变成现实的可能性起点。没有这个起点,人的本质的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就因失去了自然前提而成为一句空话。

当然,人的遗传素质只是人的本质可能性的起点,它只能影响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而不能决定这一过程,更不能决定这一过程的水平和方向。不看到其作用不对;片面夸大其作用,甚至走向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就更不对了。

第二,心理结构:人的本质可能性存在的主体条件。

人的本质的可能性,除了有其自然前提外,还有其心理结构。这些心理结构,对于人的本质来说,既是现实性的表现,又是可能性的主体条件。说是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的表现,是说绝大多数心理结构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后天沉淀而成的,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说是人的本质的主体条件,是说心理结构是人的本质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重要条件,例如,无论是在促进个性(个性中的共同点构成人的本质的民族性、阶级性和国民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中,还是在内化社会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中,抑或是掌握生活技能,增强社会角色中,人的观察力、想像力、记忆、思维特点等各种品质,就可能成为一个人能力方面的特征;某些意志、情感及勇敢、勤劳、细心等特点,就成为人性格方面的特征:而心理过程行为活动进行的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方面的特点,就组成人的素质特征。当然,人的本质的可能性以心理结构为条件,而人的本质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每一个阶段性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如,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常常是不同的,不同阶级地位的人的主观思想认识“无不打上阶级烙印”,从而形成人的本质的阶级性的重要内容。

作为人的本质可能性的主体心理结构包括哪些内容呢?在这个问题上,心理学界争论很大,但比较系统的观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倾向性,即决定一个人的态度的诱因系统。因为任何人的本质都是在一定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下,逐步在主体身上形成起来的。倾向性中的需要和兴趣,思想和实践目标体系中占主导优势的方向,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其次是能力,即完成任务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品质,是使人的本质由可能变化现实的动力系统,例如,一个善于表演能力的人就能有利于成就其戏剧表演家的社会本质,一个具有战略思维能力的人是一个成长为战略家的好材料。第三是性格,即在心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代表人的心理结构的特点、倾向性、意志、智力和情绪品质,以及表现在气质上的类型特点的复杂系统。这一系统,是人对社会、周围事物和他人态度的一种本质性的品质,也表现了一个人行为风度和解决实践任务的方式,是人的本质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现实基础。第四是心理过程、特征和状态。这是人的本质在价值内化中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当前时刻已确定的心理活动相对稳定的水平。当然,心理结构是个非常复杂、多层次、多水平、多侧面和多动力的有机整体,并且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在心理学中是作为个性及其心理特征的重要内容。而在人的本质的可能性视野里,它是人的本质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主体条件。

第三,社会需要:人的本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客观基础。

人的本质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用社会学的实证性的名词表达,就是社会角色的确定;用日常生活用语来说,就是在社会中人们“公认”你是一个什么社会关系之网上的哪一个“网结”,也就是马克思说的“我生下来就是人,这和社会是否承认无关,可是我生下来就是贵族或国王,这就非得到大家的公认不可”(11)。这里所说的“公认”,就是社会需要。用马克思引用爱尔维修的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12) 社会需要,包括社会期望和社会选择。社会期望。就是社会对出现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来满足自己的一种客观要求,好比戏剧、电影的剧本或导演对某一角色的限制和要求一样。“伟大的革命在其斗争过程中会造就伟大的人物。”(13) 社会选择就是指导社会对其所需要的具有某种本质的人的挑选或淘汰。对于适合社会需要的人,就会提供其本质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机会和条件;而对于不适合社会需要的人,社会就会淘汰他,然后重新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人。

第四,能动努力:人的本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主观因素。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或这些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本质,这只是一种外在力量,还不是人的本质主体承担者的自己的想法。人的本质由可能向现实的转化,受社会需要的制约;但社会需要形成后。其所期望的具有某种本质的人,绝不会像工厂制造某种产品那样,想怎么制造出来就怎么制造出来;而必须要有人的本质的主体承担者的能动努力。这种能动努力,就是这些社会所需要的人,首先对自己所要形成的某种社会本质能够领悟。“只有当他们理解社会发展条件,理解应当如何改善这些条件的时候,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起重大作用。”否则,“就会变成滑稽可笑、一钱不值的倒霉人物”。其次是实践自己所要形成的某种社会本质;也就是在实践中,根据自己对社会需要的领悟,把自己改造成社会需要的人,并得到社会的“公认”。第三是对社会需要的调节和影响。人的本质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既是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实践确认过程,同时也是对社会需要调节和影响的过程。这是人的本质形成过程中不同于动物的能动性的表现。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话剧来”(14)。这里所说的导演,就是作为军事家的这样一种人的本质在由可能向现实转化中对社会需要的调节和影响。

三、人的本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人的本质的上述可能性如何转化为现实性?必须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就是“社会关系总和”的实现。下面,我们从三个层面的统一来考察这一过程。

一是劳动层面。这一层面的转化过程的结果是人的主体性本质的实现。劳动是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解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迷的钥匙,也是解开人的主体性本质之迷的钥匙。人的主体性本质,就是人相对自然界来说,人是什么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人在劳动中形成的。人们通过劳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同时产生和发展着与动物区别开来的能力、意识和自我意识。人的主体性本质在形成的过程中,在用人的尺度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用物的尺度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在这两种改造中,实现着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的本质;不仅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使得人与人也区别开来。

二是交往层面。这一层面的转化过程的结果是人的客体性本质的实现。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个方面。正是在交往中,人的本质才具备被他人确认的因素并在以他人和社会为主体的面前呈现其客体性来。也就是说,在交往中,一方面,人的本质受社会关系的制约,也就是毛泽东所说,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烙印。有着不同阶级烙印思想的人,其阶级性的本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形成着。这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呼吸一样地不以他们为转移”。另一方面,人的本质对社会关系有主体能动作用,从而表现出对社会关系的“总和”结果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有两种表现:一是在交往中摆脱主体不愿意接受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制约,而选择主体愿意的社会关系而形成与自己置身于其中的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制约,从而主动地实现人的本质。二是在交往中主动的创造新的社会关系,使其成为“个人在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直接产物”(15)。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例,他们主动地摆脱了他们置身于其中的社会关系“总和”的制约,形成了自己的无产阶级的本质,并领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当然,他们的这种选择性在大的历史尺度里仍然要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但这种在一定条件下的选择性的存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容争辩的。

三是教育层面。这一层面的转化的结果是人的超前性本质。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正是教育才使人的本质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着超前性。从历史发展过程而言,人的本质在历史阶段上表现为原始社会的人的本质,奴隶社会人的本质,封建社会人的本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本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本质,以及在这些历史阶段上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的本质。我们研究人的本质,是为了推动人的本质向着历史更高发展阶段的方向发展。如何推动?通过教育。教育是将劳动层面和交往层面的实现功能以近似科学实验的方式,即在理想单纯条件下发现规律制造产品的方式,实现人的本质。历史和现实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任何重视教育的国家和民族,其国民的文明程度就高,人的本质就内涵丰富,社会发展就快。这是我们过去研究人的本质完全忽视了的,也是人们忽视教育在人的本质实现中的作用的重要原因。

四、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第一,能够使我们在对人的管理中处于主动地位。

关注人的本质的现实性非常重要,关注人的本质的可能性同样重要。而关注人的可能性本质能使我们在对人的管理中增加预见性,处于主动地位。如前所述,人的本质问题也就是人是什么的问题。关注其现实性很重要,因为我们知道了人或人们现在是什么,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是进步人士还是反动人物,我们就可以分清敌友,解决这一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但是,现实的人的本质是由可能性的人的本质变化而成的。而变化而成的现实的人的本质又具有向更新的人的本质转化而去的可能性;并且这种转化是会时刻发生的。我们所要面对的,就是这种时刻发生着转化的人的可能性的本质。看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在人的本质问题上有预成的、静止的观点,就会在目前所处的改革开放复杂环境下对人的管理处于主动地位。因为,某人出生的社会关系会形成其固有的人的本质的预成的静止的观点,曾让我们吃过“唯成份论”的大亏,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国家和民族浩劫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这种预成的静止的观点,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那些家庭出身不好的人就成了“黑五类”、“狗崽子”,而那些家族出身好的人就“根红苗壮”,乃“红五类”、“接班人”。最后的结果是大家知道的。在当前,认识这一点同样重要。根据人的本质的可能性及其向现实性转化的观点,对现实的人,尤其是党的干部,既要看到他们的现实的本质,也要看到其向可能性本质转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可分好坏。我们要采取措施,促使其向好的趋势转化,防止其向坏的趋势转化。这样,我们就会在对人的管理和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上处于主动地位。

第二,能够使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更具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从可能性的视野研究人的本质的结论告诉我们,完善人的现实性本质要从选择人的可能性本质做起。我们都希望人的现实本质是理想的、高水平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可能性做起。这就要求我们从人的遗传素质、心理结构、社会需要和能动努力等方面,做好培养、塑造我们所需要的人的本质的准备工作。这就使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在实际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更具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赋予教育在人的本质的形成中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传统的人的本质理论中,教育的位置是没有的。这部分是因为我们片面理解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教育的观点的批判有关,部分是因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处于定性阶段有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爱尔维修把人看成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观点。这种批判,并不是完全的否定。对爱尔维修在这一观点中关于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改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思想,马克思是充分肯定的。马克思所要批判的,是这一观点的偏颇:没有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看成是“一致”的。当把这种“一致” “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的重要内容(16),其真理性就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了马克思对爱尔维修的批判,而没有看到马克思对爱尔维修的肯定,教育在人的本质由可能向现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就被排除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对人的本质的定性分析,教育的作用是难以看到的。当我们对人的本质进行定量的和过程性研究时,教育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这就使我们用新的眼光看待教育的作用。

第四,确定人的本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选择性,赋予了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必要性和能动改革社会关系的合理性。

人是什么样的人,尽管现有的社会关系制约其“总和”的结果,但这不是绝对的:是具有一定条件下的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有三种可能:或者选择低层次的社会关系,或者选择现存的社会关系,或者选择较高层次的社会关系。那些腐败分子就是对低层次的社会关系“总和”的选择:那些努力做“四有新人”的人们,是对现存的社会关系“总和”的选择;而那些先进模范人物,是基于现存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对更高层次的社会关系“总和”的选择。这些都与能动地选择有关。所以,改造主观世界是必要的。没有这种改造。不管普通群众还是领导干部,其本质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自己选择的结果:或好的,或坏的。

人的本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中的选择性,同时也赋予了人们能动地建立和改革社会关系的必要性。既然人们通过改造主观世界可以“总和”为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相反的社会关系。那么,人们通过实践可以选择自己愿意的社会关系;如果这种社会关系还没有形成,那就经过革命使之建立,就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我们所做的那样;如果这种社会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那就通过改革使之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就像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我们过去所做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我们现在正在做的那样。因此,在现在,对于私营企业主等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社会阶层,只要他们赞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赞成祖国统一,这就说明他们选择了人民群众这一社会本质;我们就应该将他们看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没有任何理由将他们推到对立面。

注释:

① 参见程家明著《近十年人的本质问题研究述介》,《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

②(14) 《毛泽东选集》第1卷,1991年第2版,第282、182页。

③④⑤⑥(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46、377、377、270、377页。

⑦⑨⑩(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67、68、59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213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2页。

(13)《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2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页。

标签:;  ;  ;  ;  

可能性视角下的人的本质_教育本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