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失分原因分析及复习对策_高考论文

从高考阅卷析失分原因及复习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原因论文,析失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三的复习对学生参加高考而言至关重要。近几年参与高考阅卷和评价,结合多年高三教学和听课体会,认识到复习中的一些误区极大地影响了复习效益。很多教师因为没有机会参与高考阅卷和评价,即便通过教研活动获取部分相关信息,也难以引起足够重视,仍然按照既有的“惯性”实施高三复习,没有真正关注复习效益的提升。现就高考失分的原因及提高复习效益的对策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重视知识建构系统化,克服基础知识模糊的弱点

阅卷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模糊,以题1(上海2011/10)为例。

(A)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

(B)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

(C)a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D)a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本题通过率很低,错选C的比例近1/4。即便在复习中再给2012届学生做,错误率仍然很高。通过听课,课后和学生交流,发现了问题所在。

学生在学习“波的干涉”一节时,经常被要求认清哪些点是加强区,哪些点在减弱区。教材上对某点出现加强还是减弱没有定量要求,虽然某些高端学校会给出加强或减弱的数学条件,大部分学校还是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能识别图,于是学生就简单记忆:波峰波峰相遇,波谷波谷相遇振动加强;波谷波峰相遇振动减弱。“发生干涉的必要条件——频率相同”这一基本概念却被很多学生忽视,做题时从结论出发,看到a点是波峰波峰相遇就错选了C。

本题中两波波速相同,但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波的波长不同,所以两个波源的频率不同,是不能发生干涉的,虽然a点处于两个波峰相交处,却不满足干涉的必要条件。

基础知识模糊的原因在于建构过程出现问题。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而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有些教师在给学生建立系统的高中物理知识框架方面重视不够,很多时候学生印象中的物理课就是讲题目。教师应该从物理学习的课程目标着手,给予学生明晰的知识框架:主要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层次如何?目前复习的这部分内容处于什么地位?主要考查方向是什么?与其相关的内容有哪些等。

比如针对波的干涉的学习,首先应该是波的独立传播原理,其次是相遇区域的叠加现象,再次是特定条件下的特殊叠加现象——干涉和衍射,三个层次清晰明了。

对于基本概念的建构复习,重点在于辨析,可以与类似知识点作对比,也可以是对错误说法的辩驳,还可以辅以反例来佐证。

如对于曲线运动的特性,速度一定变吗?涉及速度是矢量,包含大小,方向,曲线运动速度沿轨迹切线,方向必然变,所以速度肯定变化;曲线运动受到的外力一定变吗?推及有否反例:恒定外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可见外力可以不变;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和合外力方向一致吗?受前面速度在变的影响,学生可能会认为不一定一致,其实加速度和合外力之间关系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与运动轨迹无关,合外力和加速度始终是方向一致的,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三性之一:矢量性。

而对于基本规律的建构,应总结规律应用的条件和优势,以利学生灵活运用。

比如对动能定理的应用可以总结以下注意事项:

(1)解题时要对物体作受力分析,合外力做的功应为受力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通过某一位移时各力做功的代数和,注意判断正、负功。

(2)如果整个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是变化的,则要分阶段研究各个力做的功。要注意力和位移的时间一致性。某些情况下,用mas来表示合外力的功也很方便。

(3)计算动能变化时,如果研究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就要考虑速度是否相同,必要时进行速度的分解或合成。

(4)动能定理只需考虑始、末状态,不必考虑中间过程,这是它与牛顿定律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越性。

为了让学生建构更为完善的能量规律体系,还可就动能定理的推广应用,补充以下两点:

(1)机械能守恒定律也可以用动能定理来解决,可避免零势能点的选取。

(2)牵涉到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增加还是减少时,可采用功能原理:外力(不包括重力和弹簧弹力)对物体做正功,机械能就增加,对物体做负功,机械能就减少。表达式为:=ΔE。

这样的梳理使学生对能量规律有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也能够在不同情况下选取最合适的定律应用。对学生而言,若有做笔记的习惯,对知识的落实将会是更加到位的。

如果每个章节都有教师帮助学生将原有的知识体系系统化,对每一章的重点,考点有明晰的认识,相信学生在考试中面对题目自然会明白应该从哪个方面着手,可能的考查方向是什么,大大减少茫然感。只有当教师的复习是顶层设计的,才能引领学生避免踏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

二、强调多题一解,克服基本方法、技能的缺失

高考物理着重考查基本技能。受力分析和整体法、隔离法的处理方法是贯穿整个高中物理的基本技能。但在题2(上海2011/31)中反映出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有较大缺失。

题2 倾角θ=37°,质量M=5kg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s到达底端,运动路程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求:

(1)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

(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

大部分学生发生的错误是受力分析不全,第(1)题的通过率为0.7;作为计算题的第二题不算难,但得分率仅为0.5,这就值得引起重视了。纵观学生的错答,主要是整体法、隔离法混用。等式右侧应该是只有m有加速度,但很多学生写成(M+m)a,找了一些学生了解缘由,答曰:我们老师说的整体法就是两个物体有共同的加速度。这是在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时学生理解上出现的断章取义。隔离法是整体法的基础,即便两个物体不具备相同加速度,仍然可以运用整体法,只需分别写成M和ma′即可。学生在隔离法应用尚不到位时,即便学了整体法也无法理解高屋建瓴的妙处。一些教师上课时急于给予学生多种方法,而基本方法、技能的示范、训练却被弱化,以致学生根基不牢,遇到问题时不能正确运用基本方法。

高考考查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物理问题往往要求从生活场景中提炼出物理场景,建构物理模型,并运用最基本的方法加以解决。而高中物理中的模型是有限的,学生应用基本方法、技能就能分析解决一般问题了,若还能从题海中归纳出同类问题,实属一类模型,那就能百题归一了。

高三的练习量必然是大的,学生往往觉得题目做不完,只有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强调基本方法、技能训练,多加示范,引导他们进行类比、归纳,让他们觉得“原来如此!”,才可能从题海中找到漫游的乐趣。

三、注重变式训练,克服思维能力的薄弱

物理被称为是思维的体操,物理最重要的学科能力就是思维能力,即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关注的是对处理问题方法的掌握,如:类比、建模、图象;着重的是对物理过程、物理图象的理解。这也恰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但试卷上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薄弱。题3(上海2009/3)就是很好的一例。

题3 两带电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相距为L,能正确反映两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的是图

()

由于学生没有对题目中所涉及的是等量异种电荷作仔细分析,简单地以为连线中点电场为零,而错选了B的学生有20.9%。其实只要学生的思考稍作深入,就可以得出中点的电场是同向叠加,虽然最小,但不会是零,再由对称性原则可以确定选项A正确。因为电场的主要考点是电场强度和电势,教师也着重对两个同种或异种点电荷连线上、乃至中垂线上的电场和电势分布做过讲解,但由于内容比较繁复,学生未能抓住一切的本质都是基于叠加,模糊的记忆很容易发生混淆,到真正做题时就凭印象瞎蒙。如果课堂教学中对各种情况的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摸索完成,给学生尝试纠错的过程,那么他自己领悟的知识会更牢固。

目前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对较少、学习动力不足,总想一蹴而就,听课没有耐心,不肯系统掌握,只想记住结论,常常张冠李戴。因此考题中一旦出现与做过题目似曾相识的,就急于套已有结论,甚至背答案,造成失误。针对这类现象可在平时的复习中增加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列两题是复习中司空见惯的。

题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匀质木杆,上端可绕固定水平轴O转动,下端在木板上,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杆与水平方向成37°角,与板摩擦系数μ=0.5。木板静止时,杆对板压力为N,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板匀速运动,这时杆对板的压力N′____N(填“<”、“=”、“>”),水平拉力F=____mg。

题5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金属球上装一杆,杆一端用铰链与墙连接,球下垫一木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球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杆刚好水平,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用水平力拉木板未动时,木板对球的弹力N=mg

(B)木板向右匀速拉出时,拉力F=μmg

(C)向左匀速推动木板时木板对球的弹力N>mg,推力F>μmg

(D)向右匀速推动木板时木板对球的弹力N<mg,推力F<μmg

由力矩平衡学生很容易得出顺势而为是省力的。两题结论的一致性更让学生坚定这一念头。因此教师给出下题:

题6 如图所示,用轻杆连接一个半径为的R的圆球,轻杆的转轴离地高度为h,现将厚度为h的木板从球下水平地抽出,则所加水平力 ( )

(A)向左抽较小

(B)向右抽较小

(C)向左、向右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思维简单的学生立刻选择B,因为思维定势已经形成。但一些深入思考的学生会意识到差异:摩擦力力臂为零。教师顺势引导:不可强记结论,要严谨分析,发现省力与否的关键是摩擦力作了动力还是阻力。

当教师在高三复习中随时伴以针对学生思维定势的变式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质疑精神,长此以往,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加强,可以有效避免应试中的盲目。

四、落实能力培养阶梯化,克服综合应用能力的匮乏

物理高考是能力立意,鉴于一张试卷不可能考查所有考点,往往在一题中考查多个知识点,以此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试卷分析来看,哪怕是简单的综合,由于学生学习中孤立地理解识记,也容易造成失分,以题7(上海2010/18)为例:

题7 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图象。由图可知 ( )

(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

(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

(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

(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对这样一张非常熟悉的v-t图象,大部分学生都能识别交点意味着二者速度相同,从面积可以得出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少部分基础很差的学生会误以为二者在同一位置,发生相遇,这是因为把此图当成了s-t图象。但大部分学生选出BC之后没有再选D,因为有了C选项关于位移不同的结论,想当然地认为做功不同,没有深究力是否相同,只有知识体系比较完备的学生会联想到用动能定理来看待D选项。这样一道题把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明显区分出0分,2分,4分三个层次,有较强的区分度,最后的通过率显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还是欠缺的。

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在和遗忘作斗争,教师在复习进程中对前面以及后续知识的不断提点可以帮助学生减少一点遗忘。比如讲到单摆,分析其摆动中的动力学特征时就可以复习一下向心力的特征;讲到力的平衡,不妨把库仑力的情况也放进来。

知识是显性的,而能力是隐性的,考查的重点在能力,知识的复习如何落实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斟酌的。学生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接纳后逐步内化的过程,需要建立起迁移、活化本领,才能形成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搭桥作用,带领学生的思维逐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形成较好的综合能力。

以题8为例来说明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拓展。

这道题猛一看是运动学问题,学生会想到用图象解,发觉不太顺畅后,教师引导:关键词:时间相同,位移大小相同。运动过程是匀加速运动,然后是匀减速运动,两次的位移等值反向。学生重回用基本规律求解后很快得出速度之比,对位移公式是矢量式印象深刻。

教师再次抛出问题4:如果回到A点时动能为32J,那么在B点的动能为多少?学生有前题做功的计算的经验就很快得出应该是全程做功的1/4。

这样一道运动学题目通过教师的层层设疑,逐步挖掘思维深度,外延不断拓展,综合了牛顿定律问题和功能关系,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

一些教师缺少在题目的深化、综合上下工夫,仅就题论题,学生不能触类旁通,长此以往思维单一,缺乏能力。只有当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了讲解、设问的层次性,对学生思维点拨贯穿始终,才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可见,试卷考查重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学生层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在复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提高。高中物理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进学习训练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让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虽然常说高考无定规,但考纲有玄机、试题有规律、训练要科学。如果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应试心理、思维障碍有充分的应对之策,复习的高效就会水到渠成。

标签:;  ;  ;  ;  

高考试卷失分原因分析及复习对策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