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心理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究
于晨颖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摘 要】 跨文化心理学从新的角度解释行为的发生是适用于任何文化背景下的法则还是特殊背景下的独特法则,对行为本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当前,少数民族学生呈现民族意识较强、适应性较弱、学习成绩不佳、以及思想反复波动等特点,而高校在管理中也出现教育管理理念缺乏针对性、教育管理内容缺乏全面性、思政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等问题。本文就如何在跨文化心理视阈下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树立教育管理新理念、健全教育管理新内容、创建教育管理新平台几点思考。
【关键词】 跨文化心理;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点;教育管理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宝贵人才, 在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 少数民族学生赴内地高校求学的人数逐年增多。 但受宗教问题、“三股势力” 等的渗透影响, 高校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 这一时代背景意味着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心理特征, 洞悉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内部心理工作机制, 探索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规律势在必行。
1 跨文化心理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内地学习后, 在以汉族文化为主流文化的新环境中, 他们与其他民族学生在语言、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他们在思想观念、 心理状态等方面也出现了新变化。深入了解跨文化心理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是更新教育管理新观念、探索教育规律新途径。
第一,民族意识较强。 由于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宗教信仰、 社会环境等熏陶,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意识。 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都保留着自己独有的民族意识和民族风俗习惯, 热衷于参加本民族学生之间的聚会和活动, 不愿意与汉族老师、学生沟通交流; 喜欢用本民族语言同本民族同学沟通,坚决维护本民族的荣誉和利益。
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海外投资逐年增长的大趋势下,中国不应当担心赋予公司双重国籍可能引起的更多外交保护压力。若中国仍持上述保守立场,会阻碍中国向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国公司实施外交保护。
第二,适应性较弱。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内地高校学习后, 发现不论是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亦或是学习模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因而产生失望、孤独、焦虑等特征。 此外, 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和受教育水平和内地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 会产生一定的自卑感,心理素质较为脆弱。
基于跨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 在深入了解其梳理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进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部分学生无法正确区分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故意混淆习俗和宗教的概念, 以民俗的名义在校内从事宗教活动; 极个别学生受极端宗教思想影响较深,在面对民族分裂等问题上是非不分, 甚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针对上述学生宗教意识强的特性, 目前多数高校也并没有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完整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上呈现 “一刀切” 趋势, 简单地以统一管理为主, 没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教育管理系统、平台和人员。 甚至有部分学校在教育管理理念上存在以下误区: 一是不愿管, 认为一些学生的偏激思想无需过多干涉, 只要不做出格的事情就行, 管理重心集中在在学生的学业上; 二是不敢管, 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出现的偏激行为时,往往采取“鸵鸟政策”,生怕激发“民族矛盾”,而在日常生活中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要求尽量达到“有求必应”。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情况良好, 但教育管理还面临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当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Afacan Y[22]从考虑居民需求与期望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证实了土耳其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创造健康城市的先决条件,有利于提高城市地区的居民满意度;任利城等[23]运用聚类分析对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东部沿海地区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最高,居民生活满意度也最高。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越高,越能给市民创造更好的城市服务环境,从各个方面满足市民需求,从而使居民期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因此,我们做出以下假设:
2.1 学生民族宗教意识较强,教育管理理念缺乏针对性
第四,思想认识反复波动。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西方思潮大量涌入,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交锋的前沿阵地, 西方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一直致力于向其渗透,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他们的重点目标。 他们通过经济资助、 组织活动等形式大肆拉拢少数民族大学生, 故意挑起民族矛盾, 制造民族隔阂。
2.2 学生文化适应性较差,教育管理内容缺乏全面性
胡马强把手朝下按了按,颇有领导的派头,示意何泽不说了。然后把头转向一旁的李站长,说老李你是林木专家,做个中间人,说个价格?!李站长模棱两可地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啊,呵呵呵……
进入内地高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不适应, 而高校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重经济帮困、轻思想教育,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贷款资助等学生事务管理做得相对全面, 却忽视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需求;重价值观教育、轻文化包容,多数学校注重对学生价值观进行教育, 往往忽略了对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有机融合; 重学业教育、 轻就业指导, 虽然多数高校均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业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 但职业规划教育以及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欠缺。
2.3 学生思想认识波动反复,思政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
当前,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正面临着宗教势力、 民族分裂势力、 境外反动势力等多重现实威胁, 有些学生对于不法分子制造的舆论缺乏辨别力。 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平台或渠道; 缺乏专门的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目前从事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多是汉族教师, 他们很难完全掌握民族政策和民族动态, 解决学生中出现的思想问题洞察不够不及时、 处理学生问题缺乏技巧和经验; 个别教师政治敏感性不够, 更有甚者在课堂上发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等。
3 跨文化心理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策略
第三,学习状况不佳。由于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录取时存在加分政策或者单独划取分数现的现象,进入同一所学校的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在学习水平上差距较大。 再加上受汉语水平的限制, 部分学生也无法完全听懂老师授课内容。
3.1 暖学生心,树立教育管理新理念
跨文化心理视阈下少数民族学生呈现民族意识强烈、适应不良、思想反复波动等特点,但是目前多数高校并未建立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教育管理体系。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一是要做到以人为本, 尊重少数民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不断促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是要做到服务为主,管理为辅。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过于强调 “纪律”, 重管理轻服务, 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除了经济上加以援助外, 更要关注学生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经常性地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和情感疏通。 但是, 以人为本和服务为主并不意味着没有原则和底线。 对待少数民族学生, 不论其是否有宗教信仰都坚持“一视同仁”,对于违背高校教育教学环境的且具有一定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学生,做到“愿意管、敢管、会管”。
3.2 引学生思,健全教育管理新内容
目前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中重经济帮困、轻思想;重价值观教育,缺乏民族文化观、宗教观的教育的现象。 首先, 课堂应该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 实行案例教学, 多给学生讲述民族团结、爱国的真实案例,增强教学的鲜活性。 走出学校课堂, 走进社会课堂, 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少数民族博物馆、 红岩纪念馆等多种形式增强教学的丰富性;其次,通过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邀请有关专家为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民族宗教专题讲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宗教观; 最后, 发挥朋辈优势, 设立少数民族社团对学生进行统一约束和自主管理。 学生通过参加民族学生组织, 就很容易在大学校园里找到归属感, 增强各民族学生们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形成各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3.3 促学生行,创建教育管理新平台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崭露头角, 新媒体虽然为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机遇, 但一方面也面临着挑战: 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渗透。 因而, 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上, 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迫在眉睫。 一方面, 学校要大力创建民族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交融的网络专题平台, 注重中华传统文化隐形渗透教育。 通过微电影、 微视频、 微文章等,让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创建老师与学生的线上交流平台。 很多少数民族学生不愿当面和老师沟通交流,而网上隐性交流平台一方面。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AR(2)检验和Sargan检验表明模型设立是合理的且工具变量是有效的。且所有模型中经济增长的滞后项 (yi,t-1)系数均为正,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自我强化机制。
【参考文献】
[1]陈红艳.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心理困境及策略研究[J].教育评论,2018(3):103-106.
[2]李然.新媒体时代下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J].新闻传播,2019(4):10-13.
[3]沈定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07):227-230.
[4]王姗姗,司律.新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2):149-151.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9-0051-002
DOI: 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9.023
※基金项目: 本文系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的阶段性成果(2019SJSB726);盐城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SZ201906)的成果。
作者简介: 于晨颖(1993.02—),女,助教,硕士学位,盐城工学院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