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农下乡,“创客”新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全国已经有200多万名有技术、有资金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新领域、新业态进行开拓的“创客”也将眼光投向农业、农村。他们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 有关人士呼吁,政府应搭建一个“三农”公共服务平台,为农村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 返农下乡新潮流 “赶个时髦的话,我也算得上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创客’。”山东宏迪机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洪说,“要说农民‘创客’,那可能就有点模棱两可了。” 从身份上说,这位企业负责人是农民出身。公司所生产的电动三轮车是新能源产品的一个类别,符合“创客”主要指在新兴产业和新业态领域的创新者及其创新行为这一定义。而且,他一直将自己的客户群体锁定在农民身上,产品也主要被他们拿来作为农副产品、农资运输之用。 为什么自认为是模棱两可的农民“创客”?王世洪表示:“我的工作脱离了农业、农村,进入到了工业制造和新能源领域。我认为严格意义上讲,作为农民‘创客’,不仅是代表他们的农民身份,还应与他们是否从事农业相关领域有关。” 目前来看,农民工创业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返乡创业时仍以“返农”为主,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贸易企业、制造业和其他类居少。经过在外打工的累积,农民拥有了一些家庭资产,但限于自身素质、资金规模、经验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向农业之外领域的开拓仍然有限。 不过,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特色种植养殖业、种子种苗业、花卉苗木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及农机跨区作业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加之农民更熟悉自己的土地,更容易拥有经“复习”或重新学习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知识,这些领域日渐受到农民“创客”的青睐。 与此同时,在农业现代化的潮流下,人们发现农业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发展空间。为追求更自然的生活方式、更健康的食物食材,他们选择“下乡”,开始了新农人的“非转农”之路。 “在未来农业中淘金是一份有价值且极具挑战性的事业,新农人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生产主体。”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表示。 抱有农业理想的“创客”们,不仅仅有传统农民,而且有跨界而来的地产、互联网、外贸人士和工薪白领等。他们利用网络平台、新兴技术、经营理念等,通过新业态从事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农产品流通贸易、特色农产品经营、新型家庭农场经营等。 无论是农民工返乡创业还是工商资本下乡,都需要符合农村实际和市场需求的好点子。在广大农村,需要“创客”来引领发展潮流。“他们将成为推动新型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分析。 各自困境待破题 今年27岁的焦新是“农N代”。在读完职业技术学院之后,他就没想过再回到农村,“不想回,山区农村的发展空间太小,而且我也不会种粮种树。” 他第一次创业是在父亲打工的县城租档口,利用3年所学为客户组装电脑、安卸软件。在2010年的四线小城市,电脑已经比较普及了,而且居民也有了品牌意识和一些计算机知识。门庭冷落,铺面最后关了门。 “时机不对,要是早5年,计算机市场应该不至于这样。”吸取教训后,他第二次创业决定租店做洗车美容。“小城市里的家庭用车越来越多了,市场很大。我的洗车美容业务有品牌,也有高科技,这次准能成。” 并不是标准“创客”的焦新终究没有返乡,现在他的洗车店看起来很热闹。不过,背后的银行贷款和个人融资他没有和别人说,高租金、高人工的成本压力他也要想办法承担。 无论在城或在乡创业,有的农民水平有限,一开始盲目性很大。在选择项目时没有考虑到立足本地实际、结合自身特点及拥有的专业技能与所能支配的资源,选择的创业项目不适合自己,其结果就是创业“闪进闪退”,创业风险系数相对高。 一些农民创业规模较小、结构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又缺少外部扶持,还缺少管理经验。对他们而言,初期创业效果和创业信心不足,后期在扩大再生产上也会面临较多问题。一旦创业失败,他们的境况可能还不如打工时好。 农民创业的去向各不相同。而对于一些执著于农业的“创客”来说,将先进的科技和信息等现代化因素带进农村,对农业价值的认同、农业思维的拓展,才是最重要的。“除了要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之外,创意与创新更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恩平市蓝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海燕说。 有的“创客”注重打通农业全产业链,拓宽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有的“创客”注重农业领域可持续的商业化经营模式。“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许多新农人没有选择适宜的经营项目,没有在农业的产、供、销等各环节作出细致的设计和规划,导致经营无法持续,最后被市场淘汰。”郑风田说。 不过,缺政策、缺资金却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工商资本下乡的共同呼声。“政府应搭建一个‘三农’公共服务平台,为农村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广东省肇庆市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瑞爱说。黄海燕则希望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扶持,解决小微企业尤其是农业创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联系电话:0371-69333565退耕还乡--“创造者”的新选择_创客论文
退耕还乡--“创造者”的新选择_创客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