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所有制论文,职业教育论文,理论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290(2016)0007-0041-04 2014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指出,要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并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同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层面,均对“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形成了统一的共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将“混合所有制”“股份制”这两个经济学领域的概念引入职业教育领域,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并享有相应权利”。基于此,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部分职业院校对混合所有制及股份制办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混合所有制在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经济学上“混合所有制”能否有效地根植于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进而实现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突破,还有待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实践论证。 一、经济学领域的混合所有制内涵解析 对于“混合所有制”这一概念,其实我们并不陌生。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鼓励实行股份制,其本质就是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本是经济学领域的专业术语,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组成形式之一,是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所有者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即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营资本、外资等不同所有制资本交叉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从宏观上而言,混合所有制是一个国家(地区)的财产权所有形式多样,主要由公有制经济成分、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及合资成分。从微观意义上讲,混合所有制是一种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主体共同投资构建的经济组织,其投资主体可以包括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及外资等。而混合所有制的实现方式包括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经济联合体、劳动者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于1997年首次出现于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公有制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所有制共存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这里所指的多种所有制共存是指国有、集体、非公有制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将经济学领域的理念移植到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之中,会给职业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这是值得职业教育研究者深究的课题之一。 二、混合所有制引入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性分析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基本制度的必然要求 根据混合所有制的内涵,我们知道它是多种所有制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一种所有制形式,这对于进一步扩大国有资本功能、保证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本竞争力等都有促进作用。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高等职业教育与一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作用更为直接有效。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一历史大环境中,为了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适应新形势下社会资本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应当立足社会需求、结构调整等变化,积极探索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努力实践办学体制的创新,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由此,将混合所有制引入职业教育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必然,这将有助于在国家经济建设转型、社会深化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国有教育资本的效能,从而吸引更多的其他主体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来,形成多种所有制资本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态势,最终构建一个办学主体多元、教育产权多元,并能进行高效、自主、规范管理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治理架构,进而更加有利于国家深化经济改革、提升社会发展水平。 2.集聚社会力量,激活社会资本活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需求 混合所有制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所有制形式。将混合所有制引入职业教育领域,对增强办学活力、提升教育水平,也必将会产生深远影响。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建设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我们发现,突破行业的限制、所有制的约束,按照市场价值规律对社会上闲置的资本、劳动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这是深化经济改革、盘活国有资产存量的有效途径。混合所有制形式在集聚社会闲散资本等要素时比单一的所有制形式更能发挥集聚作用。与此同时,混合所有制形式在执行过程中还有利于推动社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进而能够对社会经济结构、资产结构等有优化、增值等作用。目前,我国社会闲置资金数量大、范围广,如何发挥其作用,并实现保值增值,将其引入到职业教育也是一种不错的投资渠道,这也为在职业教育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创造了现实条件。从近几年我国的实践情况看,无论是2011年洛阳引入13.2亿元民间资本新建91所民办学校,还是2013年温州采取措施鼓励20多亿元民间资金投入职业教育,还是潍坊引进30多亿元民间资本投资教育领域的结果来看,混合所有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可行有效的,尤其是在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而需要推动大量社会闲散资金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来解决投资主体资金无出路、职业教育发展遇瓶颈的问题,为职业教育的春天注入活力。 3.解决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困境的体制性障碍 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看,其主体大多数是国有公办。由于办学主体单一,在管理过程中,行政化管理的手段运用较多。由于缺乏投资主体与利益主体相互之间的博弈,导致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进取心不强、行政化味道过浓,从而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阻碍了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能力。引入混合所有制,既可以解决去行政化的问题,又使得社会资源按照有效的规律进行整合配置,进而使资本的办学效率实现最大化,使办学机制回归职教本质;同时,引入混合所有制,容易打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壁垒,使校企合作更顺畅、更深入,并能够切实从本质上实现产学深度交融。学校和企业两界融合后,企业将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主体,就会把职业教育办学和治理提升视为己任,从而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最具特色的育人模式真正地落到实处。 4.激发职业院校本身办学活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自主办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制的核心”。传统的职业院校因依偎在政府的襁褓中使得其办学主动性不强。引入混合所有制,可以实现职业教育领域的制度创新,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其一,混合所有制模式下的管理制度更具刺激性,更能调动职业院校领导、员工的参与度、效能感等,可以为调动其主动性、发掘其潜力提供一个新空间;其二,混合所有制模式的职业院校若采取职工持股手段,则会进一步体现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挖掘其创造力;其三,混合所有制鼓励不同主体以资本、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持股,使得主体多样多元,可以形成互补的趋势,有利于职业院校的发展。 三、现代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模式 根据混合所有制的内涵界定,现代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等3个方面。宏观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主要是指不同属性的资本间的混合,譬如公有和非公有制资本的混合、国有或集体资本间的混合、非公有制资本间的混合等;中观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主要是指公有和非公有制资本的混合、国有与集体资本的混合;微观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仅指公有和非公有制资本的混合。根据上述的划分,我们列举出如下几方面的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模式。 1.国有公办职业院校与民营企业资本融合 这种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是指国有公办职业教育主体与国内民营资本主体双方以入股的方式将所有资本所有者的资产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经营运作,最终双方采取按股分红的一种产权组合方式。如2008年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合资建设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双方通过设计董事会的方式,各持股50%,学校投入校舍、师资、设备等,企业投入6000万元资金,在校内建设相对独立的融教学、实训于一体的区域。在这种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驱动下,学院院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并向企业招聘高技术技能型的师资,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做中学”的模式,最终将学校发展成为国家、省市有名的软件示范校。 2.国有公办职业院校与外资企业资本融合 这种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是指以职业院校资本为主体,与国外或境外的资本进行融合所形成的一种职业教育组织形式。各方按照先期所订立的契约承担各自的责任、行使各自的权利,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如2007年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进行资本融合,相互合作,组建混合所有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该公司是瑞士迅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向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注资2000多万元,双方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员工培训、学生实训、顶岗实习等项目,迅达公司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设计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学生就业等。 3.国有、私营及民办教育主体通过职业教育集团托管模式 这种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是指国有资本、私营资本及民办教育主体通过资金、知识、设备、人才等的投入,委托相关职业教育集团对新组建的教育体进行管理的模式。如黑龙江东亚学团按照多元主体、市场办学等原则,有效采用委托管理的方式,让职教集团对学校进行管理,实现了无政府财政支持情况下扭亏为盈。同时,在混合所有制模式下,通过委托代理管理模式可以成功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混合的职教模式。该模式已经在全国很多省市得到推广。 4.民办职业院校与国有机关或事业单位资本融合 这种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是指以民办职业院校为主体,吸纳国有事业单位资本进入学校办学而形成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这种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以民办职业院校为办学主体,但也充分利用国有事业单位的行政权力,帮助学校运行进行协调。如2012年江苏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引入国有事业单位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当然国有事业单位占股相对较少,一般在20%以下。但国有事业单位作为股东之一,也选派相关人员进入董事会,监督学校办学情况,并在关键时候给予资金、协调等帮助。该模式有效促进了学校发展,2014年,该校成功升格为民办本科院校。再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引入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这一行政单位,帮助学校进行事务管理或协调,最终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学校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四、现代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治理体系构建 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组建后,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就需要为之构建一个合理有序的治理体系,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并且两者要相互呼应、相互制约。因此,现代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治理主要以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率为目标,通过对职业院校结构、内涵、机制等进行治理,进而产生单一所有制办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鉴于此,我们认为可以借鉴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中股份制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兼顾到各方利益,以学校办学效益为目标,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最终达到各利益主体间的权力制衡、利益制衡与效益共赢。 1.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股权结构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股权结构属于很复杂的问题,需要各主权方进行磋商谈判,最终达成协议。目前的股权结构主要有国有资本绝对或相对控股,即国有资本占比超过50%;非国有资本绝对或相对控股,即非国有资本占比超过50%;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均衡控股,即双方持股份额相当。鉴于此,就形成了3种与此相对应的股权结构形态。 2.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治理结构 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我们认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治理结构主要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校长层、职能部门等组成。其中股东会由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所有股东组成,是最高决策层,主要对学校的重大事项进行商讨决定;董事会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与股东大会之间属于委托代理关系,主要研究学校战略、校长选聘、学校管理等重要问题;监事会对股东会负责,对董事会进行监督;校长层属于战略计划的执行者,与董事会之间属于委托代理关系,校长要对董事会负责;职能部门是校长进行任命的,是具体执行校长的意图,对校长负责。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各主体间相互关系 3.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治理机制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实现学校法人治理结构,配套的治理机制包括领导层的激励约束机制、选聘与解聘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监督机制、院校自主运行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及信息披露机制。其中,领导层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指通过相应的措施,充分调动校级领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常运用的手段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方面包括薪酬、股权等,精神激励包括奖励、晋升等。领导的选聘与解聘机制是指引入市场机制、更新和淘汰机制来促进管理层努力工作,而且能有效去行政化。绩效评价机制是指从经济和社会两个角度对领导层面的工作和成绩进行评估和考核,将此作为续聘和奖励的依据。监督机制是指构建一个多元、多维的监督机制,督促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另外,在学校运行、收入分配、信息公开等方面要构建相应的机制,最终保证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顺利运行,创造良好绩效。 总之,实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重大创新。虽然之前已经有相应的尝试,但要大规模铺开和探索,尚需要有很长的过程。因为这一举措不仅涉及职业教育界理念的更新,更涉及产业界、政府部门等观念的更新。因此,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与具体实施细节。现代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模式的理论探索_所有制论文
现代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模式的理论探索_所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