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续二)_理论创新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续二)_理论创新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续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理论论文,续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0)09-0005-10

九、关于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

1.解放思想、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今天突出强调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是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但是,强调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又应同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规律及历史经验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它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理论创新乃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和本质要求。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某些具体的理论观点或结论,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们对以往不公正社会所作的批判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美好理想的追求,以及他们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所提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等等,则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因此,关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否说得清的问题,就需要作辩证理解,需要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结合起来,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种绝不停滞盲从的革命批判精神,以及他们提出的那些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为人类的解放和普遍幸福而斗争。应该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历来注重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我们党领导和推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杰出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毛泽东笃信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特别重视对外国经验的学习,但他从不迷信马列的“本本”和外国的经验,因此,他能够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提出新观点,创造新理论,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提出的种种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从而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新中国建立后,在像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在毛泽东领导下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行了艰苦探索,取得了伟大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实践,需要创造出新的伟大理论来指导。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曾深刻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书,必须读,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人,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单靠老东西是不行的。”他还指出,“我们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合于当时需要不能不写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新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13](P109)为此,他还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二次理论飞跃的任务。应该说,毛泽东提出的“形成新的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理论飞跃的任务,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由以邓小平为杰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创立和实现的。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的大门,经过30年的大胆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思想上和理论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与时俱进,大力倡导和强调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要大力倡导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当今条件下国际和国内的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新的特点,不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就不可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种种复杂因素的制约,人们在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等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认识上,也存在着某些僵化和曲解的错误倾向或问题。这样,强调解放思想和实现理论创新就成为关系我们党、国家、民族历史命运的重大问题了。正如邓小平所强调指出的那样:“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9](P143)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的几届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独具的富于理论创新精神的优良传统和品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深入研究当今我国社会矛盾的新特点和新表现,以及当今国际形势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不断探索、研究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样一些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问题,使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形成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在实践上取得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骄人成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向纵深发展。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问题,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我们看到,我国学界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历史地位研究和评价上,经常使用“新成果”、“新判断”、“新境界”、“新认识”、“新水平”、“新体系”、“新阶段”和“新飞跃”等这样一些相关概念;其实,这些概念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我觉得,我们应该抓住“新飞跃”这一总体性评价概念去分析和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有两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十三大和十五大提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理论飞跃的论断,而这两次党的代表大会对“两次飞跃”的理论内涵的界定和论述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现在看来,关于中央提出的“两次飞跃”的重要论断大有进一步深入领会和研究之必要。这里,就涉及对什么是“飞跃”的理解,涉及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在两次飞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定,涉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创立历史地位的理解和评价等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在我看来,这里所讲的“飞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新认识”、“新成果”和“新水平”等思想理论成果或阶段性成果,而是指对某一较长历史时期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道路的系统的科学认识和总体性把握,是对这一理论创新性和成熟性程度的肯定性评价和界定。我们党提出的“两次理论飞跃”的论断,是就我们党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而言的;我们党提出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理论飞跃”的论断,是就这一理论的总体创新性、成熟性和系统性而言的。我们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着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论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创立,标志着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总体上实现了新的飞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上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实践指导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证明。

3.把握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的科学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强调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我们在强调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时,亦须关注和把握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的科学性。现在看来,关于把握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的科学性问题,大有深入研究之必要。对此,我有如下几点看法:

其一,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是有原则和前提的,要把坚持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同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党所强调的解放思想,并不是随心所欲,胡思乱想,而是有所遵循的,是有原则、有边界和有底线的,是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9](P364)他还强调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9](P279)与此相关,我们所强调的理论创新,也是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或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创造性应用、深化、展开、丰富和发展,而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或用什么其他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在大力倡导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的同时,又十分强调要始终牢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更是精辟地指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15](P365)

其二,要理解“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在我国理论界,人们常常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问题,看成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并列的“基本问题”,这是值得商榷的。相对来说,这几个问题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可以作独立的分析和阐发,但是,我们更应看到,在这三个问题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更具根本性或总体性。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建设当然包括党的建设,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也即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所以,我们不应将这几个问题并列起来或割裂开来。在我国理论界,人们也常常把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我们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的论断,理解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说成是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科学概括,说我们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连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都未搞清楚,等等。这些论点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商榷的。十分明显,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说他们居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都没搞清楚,都没讲过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这是不合乎逻辑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的观点,关于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的观点,以及消灭商品货币关系、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观点,等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概括性说明,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科学揭示,是对以往不公正社会秩序的批判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理想追求。应该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些论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或基本规定性的科学揭示,至于这些基本规定性或基本特征在不同国家和各国不同发展阶段上有着怎样的具体内容或表现形式,这要由各国共产党人自己去解决。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或基本特征的认识是清楚的,在许多方面也是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来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但是,也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片面理解和绝对化倾向,出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固守计划经济、忽视市场作用,强调单一公有制、忽视生产资料所有制多种经济结构等问题,从而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的论断,是针对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而言的,是说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或基本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或实现形式没有完全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正在于科学地回答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是完全一致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说成是“传统社会主义”或“经典社会主义”,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称之为“新社会主义观”,甚至说成是“民主社会主义”,显然是不正确的。

其三,理论创新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问题时要尽量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理论创新问题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我们在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问题时,务必要注重科学性,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大家知道,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样一些重要问题,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和理论创新的基本内容,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不能把我们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思想理论,说成是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个人理论,也不能说成是某一位领导人回答和解决了某一重大理论问题。大家知道,我国现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然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但就其根本内容而言,本质上乃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容而言,至今仍有许多重要的甚至是基本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比如,关于社会公正和分配问题,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在同弟弟邓垦的谈话中深刻指出:“提出四个坚持,以后怎么做,还有文章,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还有没有理清楚的东西”,“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16](P1363—1364)这说明,即使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绩的今天,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仍在继续探索之中。又如,关于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如何使广大党员干部掌好权、用好权,利用好手中握有的权力去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共同富裕,而不是利用执政地位和手中的权力去获取非法利益、进入先富先贵的阶层,这仍然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这说明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仍有继续深入研究之必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17](P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或创立之后,仍然有一个在斗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仍需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接受后人的再审视和再评判。我们已经初步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然而,这第二次历史性理论飞跃还远未结束,还只是开始,而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转化为实践、变为现实,还需要走很长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样,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因此,要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努力防止片面性和绝对性。

其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个理论成果是统一的整体,邓小平则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创始人。在我国理论界,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有着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创新的关系,在认识上是一致的。问题在于,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几个理论成果间的相互关系和理论定位缺乏明确的界定,因此,便出现了关于“相结合”几个理论成果的多次“飞跃”说,出现了对各理论成果科学定位或评价上的机械比较倾向,出现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名称表述上的叠加趋势,等等。应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和相关理论阐发,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理论亮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即理论范畴,并对这一科学概念的理论性质、科学内涵和价值定位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界定和经典阐发,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17](P11—12)十七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或理论范畴的提出和相关界定与阐发,不仅阐明了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而且也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几个理论成果间的内在统一性,即它们属于同一个思想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都属于“相结合”第二次理论飞跃的范畴,同时,十七大报告也阐明了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中的基础性或原创性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十七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概念的提出和相关阐发,不仅廓清了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一些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种种非议和诘难,而且也理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三个重大理论成果间的关系,避免了因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各种歧义,与此同时,亦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名称的进一步简化和准确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十、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特别是教育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地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把人民大众视为被动的对象去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而是把人民群众视为历史的主人即主体,帮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便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有效改造。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民群众,属于革命队伍内部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大众”,泛指人民大众,包括干部和群众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即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语言形式的通俗化,也包括理论内容的现实性和普及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是多样的和多渠道的。其中,开展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在高校中设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关系到高校培养的学生应具备怎样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否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能否将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坚持下去的重大问题。毛泽东曾经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10](P1094)邓小平也曾强调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8](P381)我们更应看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特殊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高校多年来办学的历史经验也深刻表明,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武装青年学生,才能使我们的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才能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才能在国内外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辨明方向,才能增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从而也才能保证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

2.要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就应着力研究和回答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向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ABC教育,也包括研究和回答他们关注的某些热点难点问题,为他们解疑释惑。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情况来看,所谓热点难点问题,也就是青年学生普遍关注的那些重要的深层次理论问题、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热点难点问题,大致有如下五类: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性问题,也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国际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运动现实的关系。比如,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和帝国主义垂死、腐朽问题,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级斗争和剥削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或是否“过时”的问题。二是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优越性的比较问题。在青年学生心目中,所谓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指中国,所谓资本主义实际上就是指美国。在这种情况下,要讲清究竟哪种社会制度更自由、更民主,更能给民众生活带来幸福,是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科学解释的。这里,有一个科学的比较方法问题。三是对中央提出的某些重要的理论观点、思想理念、指导方针和政策的科学解读问题。比如,关于如何理解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指导方针,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方针,允许资本家入党的政策决策,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深入研究和加以科学阐明的。四是关于对当今中国现实社会矛盾的性质和状况,以及解决矛盾的途径和前景的估量与分析问题。比如,在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当今中国,在所有制关系上公有制是否仍然占主体地位,在分配关系即社会公正问题上是否已经出现“两极”分化,在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上腐败问题是否真正得到有效遏制,等等,亦须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五是关于某些社会思潮的澄清和抵制问题。比如,关于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问题,关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危害性问题,如此等等。应该说,高校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所关注和提出的这些热点难点问题,所需要澄清的一些重大思想理论是非问题,是同社会上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致的,也是同1996年党中央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需要分清的“五个界限”,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个“如何认识”和需要划清的“八个界限”,以及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需要划清的“四个界限”,就其基本内容来说是一致的。这些热点难点问题,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和社会主义运动在斗争实践中所遇到的矛盾或问题在教学中的表现和反映,其核心内容或实质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展开的,因此,研究和回答这些热点难点问题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传道、授业、解惑”历史责任的需要。我们还应看到,研究和回答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教学实效性和教师魅力的集中表现,也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的有效途径。所以,要研究和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问题,就必须花大气力关注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贴近实践、贴近群众,研究和回答青年学生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思想理论上的宣传教育同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紧密结合起来。那种把研究和回答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同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变成某种脱离现实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的纯理论、纯学科、纯知识的传授,并不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

应该指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中,有一类热点难点问题长期以来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或者说并未将其纳入思想理论教育中热点难点范畴,加以深入研究和解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中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深层次理论问题、认识问题和政策问题。比如,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功能和目标要求的定位问题,关于对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社会心理特征的分析和估量问题,关于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教改历史经验的研究和总结问题,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与思想性、针对性、现实性关系的认识和把握问题,关于高校中不同学历层次教学内容要求的统一性和差别性问题,关于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三者的区别、联系和转化问题,关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体现、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问题,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及其评估标准问题,关于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和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问题,关于学校德育教育的全员育人问题,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系问题,以及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政策问题,等等。在上述这些问题中,有些是属于主要由有关领导部门着力研究和解决的政策性问题和管理问题,有些则是与教学直接相关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而贯串其中的本质内容,则是如何更加科学地和更为有效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问题。上面我们谈到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这两类热点难点问题,是相互关联和相辅相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后一种即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具根本性。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管理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理论问题、认识问题和政策问题自觉地和明确地纳入热点难点研究范围,并加以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对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说服力,开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3.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不但应关注教学内容,而且还应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我们常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要坚持“三进”,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其实“三进”的关键或根本目的乃是“进头脑”,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青年所接受,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和今后工作的理论指南。应该说,制约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师资队伍的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等等,都是制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但是,教学内容自身的科学性问题则是制约教学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列宁说过,“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18](P309)邓小平也说过:“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8](P382)这些论述言简意赅,不但鲜明地表达了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对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也为我们深刻地提示了思想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同思想理论教育内容自身科学性的关系,从而为我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看到,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中央出台“05方案”之后,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系问题,已引起我国理论教育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并开展了较长时期的深入讨论,发表了许多科研成果,取得了许多共识。但是,我们亦应看到,在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关系的认识与处理上,也存在着某些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比如,我们有许多同志对于要不要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功能定位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服务问题上,就存在着很大分歧;我们有些高校在认识与处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某些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学术性即非政治性,以及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化、用讲授专业课的办法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倾向;我们有许多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至今仍未认识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他们常常误认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只是大校名校的事情。几年来,我们虽然大力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采取了许多相关措施,但是,从总体上看,高校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起的学科支撑作用,并不十分明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两者结合得并不紧密,仍有“两张皮”之感,如此等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系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中的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要问题,对此,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

研究和讨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系,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背景,不能离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特定情况和特殊需要,去抽象地谈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联系与区别,去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功能、意义和作用。我们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任务是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为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需要,在深入总结以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支撑的功能和职责,也是在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件中加以明确表述和确立的;国务院学位办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二级学科的设置,是同2005年中央确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课程设置相对应的;在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独立机构,是隶属于专门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马克思主义教学部领导和管理的,等等。由此可见,在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功能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学科支撑,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亦应指出,从一般意义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相比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论就其科学内涵、学术范围而言,还是就其理论影响和社会作用而言,抑或就其管理体制和相关机构隶属关系而言,二者之间都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将二者混同起来或等同起来,不能因为强调在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功能是为思想理论教育提供学科支撑而否定其他功能。与此同时,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学科支撑功能亦应作深入的和全面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直接为课堂教学服务。这里,还应着重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深化改革和建设的新形势下,中央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要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有其深刻的含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大家知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自身的科学性问题;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离开了教学内容自身的科学性,去谈论或试图获取教学的有效性和说服力,是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党中央在制定和实施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方案的同时,采取多种果断措施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其深刻用意是为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和说服力。这是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阶段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指导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思想理念的重要提升,也是对以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显著特点。需要说明的是,中央强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这决不意味着要将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变成专业理论课。应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课两者间不论就其理论内容的深度广度而言,还是就课程的功能和要求而言,都是有区别的。邓小平在其著名的“南方谈话”中,也谈到了这一区别,并提出了“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指导原则。贯彻执行“05方案”,要在增强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和说服力上下工夫,真正做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入心入脑,防止和克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之间实际存在的“两张皮”倾向,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现正处在一个最好时期。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的改革和建设还面临着许多艰巨任务。可以相信,有党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继续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有广大理论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和大胆探索,不断开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新局面当是毫无疑义的。

[收稿日期]2010-05-06

标签:;  ;  ;  ;  ;  ;  ;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续二)_理论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