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二磷酸果糖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将60例患儿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0例/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二磷酸果糖和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心肌酶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后的心肌酶学指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早期给予患儿二磷酸果糖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二磷酸果糖;大剂量维生素C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指的是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症[1],该病多发于学龄前或学龄儿童,在夏秋季多发[2],起病急,患儿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预后效果。我院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
1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0例(属于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患儿30例。
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12(8.24±3.08)岁。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11(8.29±3.10)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
1.2治疗方法
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患儿抗病毒、抗感染、抗心律失常、能量合剂以及保护心肌等常规治疗。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二磷酸果糖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100-150mg/kg.d;维生素C静脉滴注,剂量为200mg/kg.d(最大不超过6g/d)。
两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程为2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3],通过检查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心肌酶学指标。
1.3.2疗效判定标准
患儿在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且心肌酶学指标正常,则将疗效判定为显效。
在治疗2周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心肌酶学指标出现明显的改善,则将治疗效果判定为有效。
患儿在治疗2周后上述标准均未达到,则将疗效认定为无效。
以(30例-无效例数)/30例×100%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临床总有效率,以(n)%形式表现,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心肌酶学指标,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两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更高,统计学具有意义。
见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n,%)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P<0.05)。
3讨论
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B、埃可病毒、腺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均能引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由于儿童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患病的几率较高。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在发病前1-3周内会出现前驱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呕吐、腹泻、发热以及腹痛等),还会出现上腹部不适、面色苍白、胸闷、水肿、气促等临床表现,病情严重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4],因此应在疾病早期给予及时的治疗。
常规治疗可对患儿的新陈代谢进行调节,在减轻心脏负担的同时使心肌营养充足,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临床症状,但其效果一般。
维生素C是一种高效抗氧化剂,大剂量维生素C在人体内有利于抗体、胶原、四氢叶酸的合成,抗病毒效果强,能对炎症细胞释放的氧自由基进行抑制,通过将高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提高,可将细胞内外游离的氧自由基清除,使溶酶体膜稳定,保护心肌细胞,有利于心肌代谢,使心功能得到改善。
1,6-二磷酸果糖能够对多条机体代谢道路进行调节[5],有利于糖酵解并对糖异生进行抑制,有氧氧化葡萄糖,使心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提升,通过对增强细胞内磷酸果糖激酶活性进行刺激增多三磷酸腺苷。1,6-二磷酸果糖能够使心肌细胞恢复静息状态和细胞正常起搏点[6],降低心肌细胞兴奋度,有利于细胞膜稳定性的增强,对心肌传导功能进行改善,改善心肌功能,有效保护心肌,具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1,6-二磷酸果糖可将损伤的细胞进行修复,防止心肌细胞再出现损伤,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对红细胞聚集进行抑制[7]。1,6-二磷酸果糖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心功能,改善心电图异常情况。联合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防止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情况的出现。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后的心肌酶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
总而言之,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二磷酸果糖应用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效果优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郝义彬.黄芪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0):82-83.
[2]刘德浪,陈由,宋伟玲.1,6-二磷酸果糖联合柏子养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5):29-30.
[3]王智.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6):70-72.
[4]韦刚.1,6二磷酸果糖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5):44-45.
[5]陶翠萍.黄芪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评价[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5):112-113.
[6]张伟敏.1,6-二磷酸果糖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实用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14):124-125.
[7]黄倩华.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8):150-151.
论文作者:张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心肌炎论文; 果糖论文; 患儿论文; 磷酸论文; 心肌论文; 小儿论文; 维生素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