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世界:中国外交的新理念_和平与发展论文

和谐世界:中国外交的新理念_和平与发展论文

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理念论文,和谐论文,中国外交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和谐世界理念符合时代潮流

冷战之后,时代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关系的一些基本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成为世界的大趋势,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

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国之间在一个多世纪以来首次处于不直接对抗和冲突的状态。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出于帝国主义大国争夺资源和市场的需要,集中表现为战争形式的国际矛盾和直接冲突。冷战时期,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两极对峙使争斗成为国际关系的最显著特征。当今时代,战争造成的问题远远大于战争可以获取的利益,大国以战争实现国家利益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大国之间的战争与直接冲突不再是国家理性和明智的选择,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性明显降低。与此同时,大国之间在安全、经济等领域的共同利益也在日益明显,增强了合作的动机,扩大了合作的领域。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另一个明显特征。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世界各国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形成复合而相互依赖的局面。科学技术的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使得国际关系发生了未曾有过的变化,各种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交往密度和范围都大大增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开始迅速发展起来。这些国家在发展的同时,更加密切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随着两极世界的解体,国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形势的变化也蕴藏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不仅仅是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国际行为体的活动能力和能量都在增加。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织在一起,政治和经济利益交织在一起,国内国际的联动日趋明显,全球性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跨国界交往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正是顺应了这一世界发展的大潮。

二、和谐世界理念提出了新的国际秩序观

自从17世纪以国家为主导的国际体系建立以来,西方学者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国际秩序观,包括均势秩序、两极秩序、霸权秩序等等。冷战之后,单极世界再次成为某些国家的追求目标和政策取向。和谐世界所倡导的世界秩序观既反映了中国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时候对国际大势的深刻思考,也包含了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它表述的是一种新的国际秩序观。

所谓和谐世界,首先是和平共处的秩序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不同国家平等和睦相处,尊重相互的地位、权利和特性。和平共处状态包含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同国家相互依赖,互为依托,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也非常强。和平共处状态还包含了相辅相成的互动。不同国家之间互惠互利、争取共赢。所以,国际社会的和谐状态首先是和平共处、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秩序状态。

和谐世界是正义公道的秩序状态。和谐本身具有深刻的正义内含,因为只有以正义作为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才有可能达成国际社会的和谐秩序。“和谐正义”是国际社会处理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国际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谐中蕴涵的正义是各个国家维护国际秩序和共同利益并各得其所的正义,而不是某个或某些国家的专利。既然是和谐正义,就必须以正义原则、正义行为和正义手段维护和谐,同时又要以和谐法则、运用和谐手段、经由和谐的路径达到正义。和谐正义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秩序原则,只有构筑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的和谐正义基础,才能真正解决国际社会的根本问题。

和谐世界也是不断化解矛盾的秩序状态。国际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全球化时代尤其如此。国际社会是没有统一的中央政府的社会。由于没有国内体系中的法律体系,致使有些矛盾更加难以解决。于是,有人便认为强权是国际社会中解决矛盾的最有效手段。有的时候,强权也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在一段时间内控制国际局势。但从根本上说,国际矛盾更多的是需要协调和化解,而不是强权和强制,因为强权政治会孕育更大的冲突,最终导致更加严重的不和谐状态。

回顾近代国际关系的历史,西方大国提出的秩序理想更多的是以权力制衡权力。这几乎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思维模式。相对而言,以和平共处、正义公道、化解矛盾为基本秩序原则的和谐世界观念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国际秩序视角和世界治理理念。

三、和谐世界具有深刻的和合内涵

和谐世界理念的核心是和合思想,亦即世界和平的思想。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和谐世界”的理念体现了联合国谋求世界各国人民“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的崇高精神,承载了国际社会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其基本目标是持久和平。因此“和谐世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在当今世界,和平和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没有基本的和平,一切发展和进步都只能是海市蜃楼。

和谐世界理念的精髓是贵和思想,亦即多元文明共存共生的思想。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现实。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不同文明共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和”。这包含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温家宝同志指出,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和实生物”就是说只有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才能文物化新,推进文明的进步。“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

和谐世界理念的基础是共赢思想,亦即互利互惠的思想。世界是多个民族国家组成的共同社会,是各种利益共存并且竞争的场所。只有坚持共赢的指导原则,发现、发展、拓宽共同利益,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秩序。从安全角度看,一国的稳定安全不可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危机之上,只有树立新的安全共识,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才能实现自己的安全和世界的安全。从经济角度看,经济全球化使不同的经济体密切联系在一起,在许多情况下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让少数国家、少数人受益的发展是难以持久的。所以,各国必须加强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赢、共享、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总之,构建和谐世界,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世界秩序,就是要实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友好。和谐世界也就是要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良性互动和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

四、和谐世界理念是我国外交实践的指导思想

和谐世界既是我们追求的长远目标,又是我们当前外交实践的指导思想。在外交实践中,和谐世界的理念要求我们做到:政治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安全上提倡“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经济上主张互利共赢;文化上倡导“文明对话,互相学习”,用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外交活动,开创我国外交事业的新局面。这尤其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付出努力。

第一,提高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程度。世界不和谐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国际社会中的民主不足。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原则要求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国家无论强弱贫富,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发表自己意见、维护自己正当利益的权利。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倡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性和推进联合国内部的民主化。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国际组织不仅仅是各国外交活动的舞台,而且也是制定国际制度、管理国际秩序的场所。国际安全要在联合国集体安全框架中有效解决,全球治理要在联合国框架中民主磋商。尤其是在全球性问题的多发时期,在安全问题多元化的今天,在多边框架中进行磋商、对话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协调国际矛盾,调整各方关系,达成和解和谐的合理途径。

第二,推动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是根本。当今世界许多矛盾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了深入的调整,国内第二次分配的比重很大,中产阶级群体扩大,橄榄形社会结构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而全球范围内的状况则恰恰与之相反。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占有世界生产总值的80%;世界64亿人口中,三分之一的人每天生活费不足两美元。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差距,提升整个世界的发展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以双赢思维作为政策和行为的思想基础。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必须与其他事物共生共荣才能发展,也就是双赢和共赢才能发展。当今世界,任何一方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方的发展,任何一方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各方乃至地区和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双赢思维”意味着“和谐思维”。“双赢”是“和谐”的前提,“和谐”是“双赢”的结果。

第三,加强国际社会的法理基础。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对构建和谐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维护国际社会稳定最重要的途径是依照国际法和国际机制实施全球治理,对国际社会的各种关系和秩序进行调节,最大可能地实现和谐秩序。

国际社会逐步建立起来的国际制度为国际秩序提供了法理基础。国际社会经过二战之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建立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制度体系,在经贸、环境、公共卫生等许多领域也都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这些制度和机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成为维护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国际制度和国际法是国家的需要,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障。

中国也成为这些国际制度的重要参与国。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参加的多边国际公约只有34个;到2005年,我国已经是265个国际公约的成员,我国参加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数目也接近美国、日本等国家。遵守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维护国际法的尊严,既是我们的利益所在,也是我们的国际责任。

第四,推进和谐地区的共同体建设。和谐世界的基本单位是和谐国家,在和谐世界与和谐国家之间,需要建立和谐地区。

中国周边地区是我们构建和谐世界的首要关注点。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中国倡导和积极参与的第一个多边地区性合作组织,为稳定我国北部毗邻地区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在东南部,自1991年以来,中国和东盟关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从猜忌甚至敌对发展到目前的战略伙伴关系,10+1和10+3的进程发展动力强劲,建立和平、繁荣、进步的东亚共同体已经成为东亚地区各国的共识。在南亚,中国与正在崛起的印度积极发展关系,与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也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我们说和谐世界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和谐社会同和谐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思想体系。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国内战略的大思路,和谐世界则是新时期国际战略的大思路。和谐世界既是和谐社会的延伸,也会为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环境。所以,内建和谐社会,外求和谐世界,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新时期应有的内外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标签:;  ;  

和谐世界:中国外交的新理念_和平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