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移植患者中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林珠豆,赖培芬,李丽春(通讯作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3

【摘 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骨髓移植患者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整体抽样将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诊治骨髓移植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两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分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骨髓移植患者中,临床效果突出,改善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可推广于实践应用中。

【关键词】骨髓移植;护理干预;心理护理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是这些年使用较多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普遍应用于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患者当中。在无菌条件下,患者接受40-60天治疗。而一些患者因为不了解疾病,容易产生心理波动,使得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骨髓移植(BMT)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同时配合有效护理。从国外这些年医学研究情况看,骨髓抑制需搞好护理干预及心理辅导,让患者从容应对各类心理应激反应及临床症状,随着骨髓移植手术有序推进,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本院结合2015年1月-2017年10月护理的90例骨髓移植患者情况,效果较好,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接诊90例骨髓移植患者。全部患者均出现恐惧、紧张、及情绪不稳定等。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等,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以整体抽样划分这些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18-60岁,平均(40.0±4.7)岁;职员35例,学生10例;自体骨髓移植35例,异体细胞移植10例。急性白血病15例,多发性骨髓瘤10例,淋巴瘤2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17-59岁,平均(39±5.6)岁;职员33例,学生12例;自体骨髓移植26例,异体细胞移植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4例,淋巴瘤22例。两组性别、年龄、职位及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护理方法,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骨髓移植治疗相关知识,及治疗注意事项等,让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①治疗前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等知识,搞好患者皮肤护理工作,使用配比1:2000洗必泰液协助患者擦拭曾流失,定期洗患患者衣物,保持患者皮肤洁净。患者接受治疗后,加强患者护理工作,以紫外线等进行消毒及杀菌,然后再进入。②骨髓移植护理。骨髓移植前,紫外线照射全身1天,治疗中强化患者宣导,协助患者战胜疾病,消除患者负面情绪,缓解患者压力,配合治疗。③化疗护理。在化疗过程中,因为患者输液过多,同时按时输注一些药物,所以,针对性调整输液速度,确保体液充分输注至患者体内,护理人员多让患者饮水、稀释尿液,增加尿量[1]。④心理护理。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心理波动,会出现负性情绪。所以,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强化患者心理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使用针对性护理对策,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使用1971华裔教授Zung编制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使用1965W.K.Zung编制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其包含项目20个,分为4级评分,分值越高表明负性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表格中,以(%)表示计数资料,并予以 检验,分析组间项是否存在差异,如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发现,两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33.87±5.62)分、SDS评分(42.87±6.4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4.5±3.50)分、(65.86±8.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比较如下表所示:

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比较( ,分)

Comparison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core)

3讨论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也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利用静脉输注造血干、祖细胞的形式,为患者重新构建起正常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从而进行疾病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取代了“骨髓移植”由于造血干细胞来源于骨髓及可被造血因子动员下外周血等,上述造血干细胞均能作为造血与免疫系统重建而使用。造血干细胞应用范围较广,技术逐步完善,更多服务患者。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是这些年经常使用的一类治疗方法,应用在肿瘤及白血病的治疗,起到关键作用。而一些患者因为不了解疾病及治疗方案,使得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心理容易波动,无法达到既定治疗效果。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骨髓移植患者中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2]。

护理干预(nursing intervention)在一定科学理论基础上而形成,由护理诊断作引导,通过预先制定的干预方法开展一些护理活动。干预措施涵盖了创建康复治疗环境、及介绍患者给其他康复成员等等。心理护理,于护理过程中由护士借助应用心理学及技术等一些途径积极主动影响患者心理活动,从而实现护理目的。七分靠护理,表明护理工作很重要。心理护理尚处在起步阶段。护理工作尤以心理护理最突出,较多表现在与医务人员与患者的交流。

护理干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开展相应护理,让患者高度认识疾病及治疗方案,主动配合治疗,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3]。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的实施,把握患者心理波动状况,让患者产生战胜疾病信心,患者其内心负性情绪压力,稳定患者心理,提升患者信心及信任度,极大提升治疗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让其早日康复。

医护人员需要把握一些日常护理技巧及心理护理知识,以温和的语言及自身行动感染患者,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因为骨髓移植患者存有差异,需要医护人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护理干预,结合骨髓移植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心理应激反应,需针对性处理,协助患者构建乐观积极的心态[4]。与患者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以亲切的语言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以诚恳的态度和患者交流,耐心细致回答患者问题。巧妙使用采用换位思考方式,以患者视角考虑其身体所需及护理需求,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享受到人性化的关怀,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一些患者年龄较大,存有抑郁心理,会影响治疗结果,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和他们进行有效沟通,征得患者理解及支持,倾听患者的心声,与患者聊令其感兴趣的话题,患者患者心理压力,调整患者心态,保持愉悦。

学者季爱玲[4]的研究“20例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依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未发生明显抵触治疗情况”。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分均明显较低(p<0.05)。表明,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的使用,明显改善骨髓移植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

总之,骨髓移植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与临床实践中,且有助于引导临床医学研究及诊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刘运梅,肖丁华,周琴,等.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2,31(17):10-11.

[2]姚斌莲,孙秋华,沈勤,等.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便秘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39-41.

[3]李旭丹.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6(14):96-99.

[4]季爱玲.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在骨髓移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24):188-189.

论文作者:林珠豆,赖培芬,李丽春(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骨髓移植患者中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林珠豆,赖培芬,李丽春(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