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江建筑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青浦 201799
摘要:城市园林设计主要是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参考美学和社会经济学的相关原理,结合城市气象等相关元素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城市园林可以提高城市空气湿度,吸收大量的污染废弃物,还可以遮挡大风大雨,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为重要的是城市园林能给城市带来相应的社会效益,用来发展城市旅游业及生态性服务业,从而增加城市园林的经济效益。但是,想要让城市园林达到城市化建设中预想的效果,就必须要合理的运用城市自身原有的生态环境以及城市的人文古迹,将这些有利于城市园林建设的元素设计在其中,从而体现城市园林设计的水平,凸显颇具风情的城市特色。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问题;设计原则
一、我国城市园林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设计是一种艺术,并非只是简单种种树、栽栽花而已。正确来说,是提供一定范围的土地,以水体、建筑小品、山石、植物等元素作为素材,遵守相应的规律及原理,创造出供人们休息的场所。园林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是城市建设的产物,这种艺术是综合性的,以生活中的植物作为造型构图素材,“美观、经济、适用”作为指导思想,形成“3D”的时空关系。
1、重视细节,科学规划
在开展城市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明确立意,并拟定科学规划,将项目放置在总体规划中,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定位园林形式、功能、性质。并且还要做好多个“协调”,包括构建景色的要素,园林建筑和小品与周围环境,园林绿地与周围环境、园林绿地与城市绿地,这些协调均要从色彩、体量、质地方面加以考虑。
园林布局需要和景物相互呼应、前后连接、明确主次、对比烘托。明确规划后,设计者的想法与理念要透过细节传达并表现出来。园林是一种“对外开放”的景观,要经得起考验,承受得了大众的点评。园林景观不能过于随意,细节才能展现出园林的独特魅力。
2、经济适用,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指的是根据绿地的实际情况,如四周的环境、地形等。这样的园林设计才能节约成本,让设计更有韵味、富有变化,给人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当前,我国还处在发展中阶段,政府财力极为有限,园林设计既不能盲目追求奢华,也不能没有原则地照搬西方国家城市园林。
当前阶段,我国城市园林设计主要目的在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和居住环境,让人们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所以,园林需要以林荫型为主要形式,做好小区、游园区、广场及道路的庇荫效果,让绿地拥有更多的色彩。将原有平面、扁平化的绿化改造为立体型绿化格局,拓展绿化范围,如开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阳台绿化等,让城市空间突出多层次的绿化格局。
3、以植物造景为主
通过植物的多元化,实现景观的丰富性及多层次性,例如,在植物配置方面,不能只是简单地铺设草坪或种植树木,需要乔、灌、藤、花草相结合,构建一个复杂、多层次的群落。将植物色彩、姿态完美呈现,结合平面、立体化设计,常青与彩叶树种相互配合,使绿地呈现出动态美,可以随季节变化而发生不同的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人们常年可见绿色,在春天、夏天、秋天,甚至是冬天都可以欣赏到不同的花卉,打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这样的园林与自然更为接近,能让生态环境更好地发展。
二、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
1、城市园林设计缺乏独特性
城市园林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形象。设计优质的城市园林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带给自己的某种独特的感受,所以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必须要体现出城市自有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风土人情。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城市在园林设计中盲目地模仿个别城市的园林特征,缺少自己城市的独有特征,从而使城市的整个园林设计跟不上时代潮流,导致了许多城市园林大同小异,不能充分体现出城市园林的价值。
2、城市园林设计缺乏科学性
现在,很多建设企业在对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都缺乏科学性,对于设计出来的方案也没有进行科学性检测,直接就施工,这样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方案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都是欠缺的。比如,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只考虑到了城市园林的外表美观性,而没有考虑其实用性,这样在实际建设中出现很多的问题,从而导致反复修改甚至直接否定设计方案。又如,在设计城市园林方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园林建设用地情况以及建设用地的地基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盲目地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导致周围生态环境被破坏。
3、城市园林设计观念落后
目前,城市园林设计观念较为落后,导致设计出的大部分城市园林景观较为单一,园林景观的价值不能得以体现。城市园林设计主要是利用生态环境和园林造型艺术对城市进行改造,针对城市园林景观的美感程度,通过造景等设计手法,整体协调公共设施和绿化生态环境,来提升城市园林的观赏价值。我国很多中小城市园林设计未结合城市自身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仍然受传统园林设计思想观念的影响,照搬大城市的园林设计方案,导致所设计出的城市园林方案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优化城市园林设计的策略和措施
1、树立正确科学的城市园林设计理念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深化,我国城市园林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园林的美化作用和美感。在具体实践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者应充分结合美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园林设计经验,立足于实际情况,转变传统的统一设计模式,突显出其特色,进行单项设计。充分运用光影、空间结构、色彩等要素,实现迂回、叠加、层次的效果,从而对园林空间进行适当的扩大和缩小,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使得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另外,还可以对植被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审美效果。园林规划师应基于原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对整体环境进行创新优化,结合以往的项目操作经验,参考不同地区的园林设计方案,从而不断提升自身设计能力。
2、建立完善的城市园林的绿化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一个完整的城市园林可以当作是一个生态系统。要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相关部门和设计者应考虑多方的因素,对城市园林的配电、供水、水处理等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还应注重城市园林设计中绿色植被的多样性发展,尽可能实现一年四季风景各有特色的目标[8]。在绿化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应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尽可能种植一些性价比高的植物,如爬山虎、薰衣草等。在后期的防护中,应充分结合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原则,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对植被进行防治。
3、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提升审美效果
城市园林的有效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益,但城市园林设计的根本和出发点在于提升环境的质量,服务于人们。因此,在项目工程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弱化经济效益,不忘初心,坚持最初的设计理念,逐渐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同时,将人文因素与园林景观设计有效结合起来,对其中的植被、颜色、布局、造型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设计,适当增加一些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被园区,在实现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实现审美效果的最大化。
结束语
综合上述,园林设计与人们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优化园林设计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园林设计中仍存在较多问题,这就需要广大设计师不断去探究、研究,提升设计规划水平,从而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加快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潘启渝.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3)
[2]唐正伟.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初[J].低碳世界,2016
论文作者:盖成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园林设计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园林论文; 园林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绿地论文; 植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