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漯河 462300
【摘 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胸外科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各项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胸外手术患者;病情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初中以上教育背景,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57.4±4.7)岁,肋骨骨折14例、肺癌12例、气胸12例、食道癌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7.5±4.6)岁,肋骨骨折16例、肺癌18例、气胸13例、食道癌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环境护理、饮食和运动护理等。个性化护理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具体方法为:(1)术前。由于心胸外科患者病情一般较严重,患者对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不了解,心理上存在较大的压力,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从而影响其治疗,因此,术前护理人员不定时巡房,阅读其病历,了解其病情等,向患者讲解其疾病基本情况及手术方法和麻醉、术后效果进行解释。(2)术中。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恐惧感,术前通常出现焦虑、紧张、恐惧、失眠等症状。所以,术中用鼓励的语气与患者沟通,说明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手术;另外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准确记录,确保手术顺利完成。(3)术后。术后患者通常需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与外界接触较少,易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因此术后护理措施针对这一特点建立健康的活动计划,如播放电视、录像,摆放书籍等一满足患者的需求,既消除患者的孤独和恐惧感,还使其更全面地掌握健康知识。同时,可邀请手术后病情稳定的患者向新患者讲解术后产生疼痛是正常现象及减轻疼痛的方法,从而增强患者对疾病恢复的信心,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利于术后康复。(4)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掌握其心理存在的问题,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及时开导、劝解消除其心理负担,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从而配合治疗,促进术后康复。另外鼓励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意见,对提出好建议者给予表扬,不断改良护理方法,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比较
对照组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23.1±3.5)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3±4.7)d,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
3讨论
个性化护理是针对性的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个性特征、身体、心理、病情、习惯、爱好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剔除对患者无效的护理。临床研究显示,个性化护理可以达到节约资源,优化护理方案,提升护理质量的作用,同时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满意度。个性化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在各大医院并未普及开展,这可能和医疗资源的匮乏,医院在医护人员配备及综合技能配备方便存在较大缺口有关。但临床一些特殊的患者非常需要个性化护理,胸外科患者即为其中一种特殊患者。胸外科患者病情复杂,个体差异较大,且病情一般较重,病情变化转化也较快,大部分患者需要实施手术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通过康复锻炼、严密监测病情等措施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其原因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通过术前、术后有效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环境护理等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另外,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和施展个人护理技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注意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耐心解答患者疑虑,以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是依据患者疾病类型、文化水平、生活习惯、工作性质及家庭状况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体现了护理的人文关怀特点。护理方法应以患者为中心,一切操作将患者放于第一位,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提高护理质量,提供患者所需,简化工作流程,高效快捷的为患者提供满意放心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及时与主管医生进行沟通,便于主管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进行心理护理时应耐心、细心,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重视沟通技巧。
参考文献:
[1]李开,匡华雯,孟祥伟,等.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抑郁情况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14,21(28):6420-6421.
[2]金晶.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ICU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7):921-922.
论文作者:祁椿惠,王金玉,王惠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情论文; 手术论文; 胸外科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