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祥云县人民医院;云南大理672100)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40例,预见性护理)与参考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使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缓解心绞痛发作及患者焦虑情绪。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冠心病;心绞痛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6-0087-01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冠心病患者相应增加。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则可引起心肌暂时性缺血、心前区域疼痛等综合征[1],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部分患者甚至长期处于焦虑情绪,因此在治疗同时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预见性护理是现代护理学发展中的新型护理模式,为探讨其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 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符合《心脏内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相关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绞痛、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参考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56.20±3.21)岁;病程8个月-20年,平均(8.29±2.10)年。参考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5岁,平均(56.18±3.20)岁;病程9个月-20年,平均(8.35±2.07)年。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参考组接受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及常规教育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明确心绞痛诱发因素,心绞痛的发生与饮食改变、运动睡眠障碍、情绪刺激、体位突然改变、天气改变以及过力排便有关,鉴于此,在预见性护理干预时,需加强对上述因素的监测,并对患者进行重点指导。(2)心理预见性护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时可出现强烈疼痛、濒死感等,患者长期处于焦虑、恐慌等精神状态,不利于病情稳定,因此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保持平和心态,使其意识到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引导患者多思考开心的事情,转移对心绞痛的关注。(3)病情观察的预见性护理,结合既往研究资料以及科室住院资料患者的病历,明确冠心病心绞痛易发生时间,告知患者在该时间段做好防范,同时需加强巡视,一旦患者出现心绞痛征兆,则立即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缓解心绞痛症状。此外,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呕吐、恶心,且伴有面色苍白、心慌、肩部疼痛等表现时,则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一旦出现心肌梗死先兆,则须立即联系科室医生组织抢救。(4)生活指导。明确冠心病心绞痛诱发因素之后,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主动规避,如改变体位时要动作缓慢进行,注意气温变化适当添加或删减衣物,饮食以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为主,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同时减少便秘等发生,从而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诱因。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以SAS评分[3]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变化。量表由20个问题组成,满分80分,超过50分即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分数越高则焦虑情绪越为严重。
1.4疗效判定
显效:心绞痛消失或者发作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减少80%以上,倒置T波为直立;有效:与治疗前比较,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T波变浅50%以上;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4]。
1.5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参考组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5.165,P=0.023)。
2.2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SAS评分比较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心绞痛为冠心病常见临床类型,病情发作时患者心前区、胸骨、颈项及咽喉等可出现剧烈疼痛,且伴有呼吸不畅、胸闷等症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且极易引起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的存在可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观察组的预见性护理干预中,我们将心理护理作为重要的一项,通过疏导患者心理情绪、指导心绞痛发作时缓解方法等,结果显示,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证明了心理预见性护理的有效性。与常规护理不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综合评估、分析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采取有效的干预,从而达到理想的辅助效果,并有效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见,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对心绞痛的诱发因素进行干预,同时通过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其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积极意义。
总之,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针对性的干预心绞痛危险因素,减少心绞痛发作,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及焦虑情绪的缓解。
参考文献:
[1]蒋雄京,邹玉宝.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12):1150-1156.
[2]张泽灵.心脏内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3]丁妍,余健,黄贤珍,等.双心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广东医学,2017,38(16):2576-2579.
[4]孙淑贞.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54-255.
论文作者:刘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3月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心绞痛论文; 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预见性论文; 焦虑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3月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