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一定的主见,也有一定的偏执,而这个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在迅速形成,有些学生觉得读书无用,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我们该如何不让祖国的花朵跑偏,又该如何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动机呢?
关键词:初中生 数学 学习动机
在我的任教中,发现每一届学生里都有那么一部分人,不爱学习,把读书无用论挂在嘴边,觉得上学读书就是在走独木桥,人多桥窄,还未达到终点,就会被挤到河里。很多人把韩寒和比尔盖茨的辍学视为光明大道。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我逐渐发现,原来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出了问题,那么,接下来我就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谈几点见解。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发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前行的动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由于数学是连贯性很强的课程,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数学成绩在不断的进步,而那些没有学习动机的人,成绩则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可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步的原因和内部动力,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可以让学生在初始状态时就有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克服不利的影响,坚持不懈,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然而学习动机不是先天因素,而是在后天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属于一种非智力因素,所以我们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中至关重要,那么是不是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呢?拿学生的数学成绩来讲,有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很刻苦、很努力的学生,某些时候考试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你不禁要说这不科学啊,但结果就是这样,因为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较为复杂。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通过研究给出了我们答案,所有的东西都要张弛有度,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比较容易的活动中,适合中等偏高的动机水平;在比较困难的任务中,适合中等偏低的动机水平;在中等难度的活动,适合中等动机水平,因此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呈倒“U”曲线关系。就好比爬山,到达巅峰之后,就会有下降的趋势,因为过强的学习动机,反而使人焦虑不安,从而干扰正常的思维发挥。
三、如何合理地激发学习动机
一是进行社会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不想上学了,他的妈妈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心平气和地问他,那你靠什么生活呢?小男孩自信地说,捡垃圾。第二天,小男孩的妈妈就带着小男孩在大街上捡起了垃圾,天气酷热,可想而知,那天小男孩过得并不快乐,但他却懂得了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让生活不那么困难。当我们的学生厌学时,我们可以在假期带学生去各地看看,高学历的人过的是怎么的生活,当初不爱学习的人又在干什么。身教大于言传,让他切实地感受到学习与不学习的不同。
二是启发式教学。学生的头脑里好像有个阀门一样,需要我们老师拨动一下,这就是我要讲的启发式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应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写写数学日记,在讲解新知识时,用旧知识作为引子,启发学生发现新知识。
三是因材施教。教师之所以被称为“园丁”,是因为培育学生和养育花草有很多共同点,就如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在我看来因材施教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即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自身的接受程度。第一: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因材施教。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该熟悉教材,对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当在讲解较为简单的基础问题时,尽量地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相对紧张一点;在讲解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点时,应该放慢速度,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至于因头脑过于紧绷而失去了思维的转动。第二:根据学生自身的接受程度因材施教。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班级里的学生,能力是参差不齐的,针对基础好、智力高的学生,我们可以提问他较难的数学题,给他布置一些较难的作业;针对基础较差,智力一般的学生,我们可以提问他较为简单的问题,课后布置的作业,以巩固基础为主。
四是妥善奖惩。荀悦有一句治国名言: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荣辱者,赏罚之精华也。教授学生也是一样的,要妥善奖罚。当学生通过努力取得进步时,我们可以给他颁发一个优秀学生奖、最佳进步奖,并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当然我们作为老师,不能带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好,该批评时不批评,也不能因为该学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在他取得进步时,而不予与奖励。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习动机的重要性,知道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通过社会实践、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妥善奖惩等手段去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思为 伍新春 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A].2007年。
[2]朱晓红 中学生学习动机缺失量表的编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吴君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成功感[A].2002年。
论文作者:宋玉枝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学习动机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因材施教论文; 我们可以论文; 小男孩论文; 程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