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任亚平,赵明华*,徐 鑫,张 一,于贵思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摘要 基于《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等文件,选取2007—2016年为研究时段,运用熵值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影响绿色城镇化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在时间序列上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绿色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来看,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乡居民收入比和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关键词 绿色城镇化;熵值法;影响因素;山东半岛城市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在城镇化过程中还面临很多问题,例如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城乡发展不协调,进而阻碍城镇化进程[1-2]。在这种高污染、高消耗、大规模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过程中,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基础设施不堪重负,自然资源濒临耗竭,更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3]。为此,必须遵守城镇化发展的规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城镇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全国新兴的城市群,是山东省实现大发展的平台,它具有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是11个国家级城市群[4]之一。该区与日、韩隔海相望,紧邻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枢纽,对国家城镇化格局起着重要的作用[5]。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核心城市竞争力不够强,城市间协作机制不够健全,快速交通体系不完善,产业结构层次低,生态环境压力大等,此种现状决定了要想突出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全国城镇化格局中的地位,必须转变城镇化发展的方式,走绿色城镇化的道路。
国外对于绿色城镇化的研究是伴随着城市绿色主义而来的,国外的绿色城镇化启蒙于古希腊和古埃及时期,城市在建设时主要考虑选址和布局的协调性,从城市所处的环境因素和发展途径来考虑。绿色城镇化的研究则是从英国学者的一个设想开始的,1898年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在《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form》[6]和《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7]中提出了要建设田园城市的设想。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态学发展开始引入绿色发展这一理念,这时着重于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因此城市生态学由此产生。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代表人物帕克在1952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城市与人类生态学》的书,该书提倡建设生态学,并且开始逐步研究城市的环境问题[8]。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镇发展的中心地位开始转向绿色生态研究。国内对于绿色城镇化的研究主要是城市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而且大多数集中在定性研究上,对绿色城镇发展的定量研究较少。董战峰等[9]研究了十八大背景下我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战略框架,提出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的重点工作;辜胜阻等[10]提出新时代下推进绿色城镇化的战略思考,为绿色城镇化建设提供建议。在定量方面,宋慧琳等[11]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江西省绿色城镇化的水平进行定量的研究,邹荟霞等[12]对山东省的绿色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进行定量研究。综合来看,国内关于绿色城镇化水平以定性研究为主,集中在绿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和内涵理论方面,研究范围以省和地级市为主,对于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的定量研究仍然较少。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和《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30)》,为山东省绿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战略部署提供了依据,《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突出了绿色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这些无疑对区域的绿色发展提出了要求。2017年在由中国环境部主办,在河北廊坊召开的绿色城镇化国际研讨会,更突出绿色城镇化的重要性和现实性。上述国家级和省级规划的颁布实施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因此,笔者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来测度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分析,以期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绿色城镇化建设提供建议。
1 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评价
1.1 绿色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绿色城镇化涉及多个方面,绿色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文本,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质量,是一种内涵式的发展过程。根据十九大报告、政府颁布的各个文件以及绿色城镇化的内涵,结合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客观性原则,建立绿色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green urbanization of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1.2 数据来源 根据《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山东半岛城市群已经扩展为山东省17个地市,因此该研究以17个地市为研究范围,选取2007—2016年为研究时段,所有的数据来源于各个年份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中国住房和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各个市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1.3 研究方法 采用熵值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绿色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熵值法采用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确定指标权重,对于绿色城镇化水平测度更有说服力。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立,直属国务院,是新组建的正部级单位。这一改革,让食品、药品等的生产流通得以实现全流程监管。
(1)指标标准。设有m 个城市,n 项测评指标,则原始指标数据矩阵为
2.1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应用于多因素分析,它的实质是根据系统因子要素的差异性的大小判断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程度。差异性越大,说明系统因子与系统的关联度也就越低,差异性越小,关联度也就越高,对系统的影响也就越大[13]。
x ij =(x ij )m ×n (i =1,2,…,m ;j =1,2,…,n )
(1)
式中,x ij 为第i 个城市j 项指标。
(2)数据标准化处理 为消除各指标数据的量纲影响,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公式如下:
从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的分布情况来看,随着时间推移,虽然个别年份下降,但绿色城镇化水平稳步增长,区域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绿色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从东到西递减的分布格局,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分布格局相一致。东部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高,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内陆地区比较优越,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同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立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推进绿色城市群的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物质保障。中部城市绿色城镇化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相对东部优越的地理位置,中部城市群在保持中等水平发展基础上要依靠济南都市圈的带动作用,注重提升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协调,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西部地区属于较低水平和低水平类型,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城市群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外向度不高、科技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较差,这些问题多重叠加更降低了西部地区绿色城镇化水平,导致西部地区长期落后于东部地区,不利于西部地区绿色城镇化建设。
(2)
(逆向指标)
(6)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记为W j :
组织编制主要蔬菜品种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0个,研究制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等生产标准和产后加工、包装、运输等标准;组建了全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设立蔬菜质量监测点30个,定期开展产地土壤、灌溉水质、大气环境和农业投入品质量检测;成功注册了“贡池”牌透心红萝卜、“回中”牌嫩玉黄架豆、“泾丰”牌泾早马铃薯等蔬菜品牌。
(3)
式中,x ij 为标准化后的数值,x jmax 和x jmin 分别为j 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计算第j 项指标下第i 个城市指标值的比值,记为P ij :
“人家苹果论斤卖,我论个卖,去年5元一个卖了近万个,今年还没摘就按4元一个全被包了,用诺贝丰的水溶肥种苹果就是不一样!”走进白水县林皋镇吴家尧村诺贝丰水肥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的示范田,果农孙江斌正兴奋地和前来观摩的人们说着自己的感受。
![](/uploads/article/2020/11/19/92f0a9d5b0cbf69699dd6f95.jpg)
(4)
(4)计算第j 项指标的熵值,记为H j :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为该疾病的好发群体,疾病发生率为0.46%[1]。发病快、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2]。该疾病不但对病患的肺血管造成损害,也会影响其心脏功能。继而加大治疗难度。为了全面分析对于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者开展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本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开展整体护理,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其中,k =1/lnm
(5)
(5)计算第j 项指标的差异系数,记为D j :
这样,通过影片的使用,笔者导入了文化这一话题,激发了学生对于文化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文化的定义,探讨如何看待文化差异。
(6)
在“下去”与“上来”的转换中,在“酒”与“病”的浸润下,他可以放言:考古人阴阳眼,隔地看三尺。最后一篇《吹牛玩》有记:在诸城回济南的路上,车外一闪,他就判定路过的小山岗是一处汉墓。同车人不信,下车回头去寻,遍获不见,他施施然下车,转悠转悠,就看到了两座露着口的墓,墓坑边散着许多掘出来的砖头和陶罐残片。
![](/uploads/article/2020/11/19/3217d37b7b63bd5e9998df6b.jpg)
(7)
(7)计算绿色城镇水平测度值,记为UC i :
![](/uploads/article/2020/11/19/5daadc5292ae8526ca77381e.jpg)
(8)
UC i 值越大,绿色城镇化水平越高。
(4)计算绿色城镇化指数。根据上述步骤所得出的标准化值和权重,分别进行加权求和并计算得出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指数GU,其中W i 和U i 分别代表绿色城镇化相关指标的权重和标准化值。
![](/uploads/article/2020/11/19/b875b24485797af3e7a41eed.jpg)
(9)
1.4 评价结果与分析
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大部分城市属于中等水平和较高水平发展阶段,济南和青岛绿色城镇化一直处于高水平阶段,这是由于济南和青岛两大都市圈自身的发展基础和国家的政策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城市的绿色城镇化发展。2008年,绿色城镇化高水平的城市有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大部分城市处于较低水平和低水平阶段,这一时期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的率先发展,以及烟威区沿海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快速,使得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发展东西差异较大。2010年,绿色城镇化中等水平的城市由3个增加至6个,相比2008年,东营、烟台、威海绿色城镇化下降为较高水平。但总体上,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在稳步上升,东西地区差异在逐渐缩小,这与各市积极调整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2012年,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相对2010年来说变化不大,东营市绿色城镇化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东营市重化工业发达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为绿色城市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绿色城镇化较低水平城市由4个缩减至3个,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更上一层,城镇绿色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率增幅很大,特别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生态区的建立,提高了城市群绿色城镇化大发展。201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较低城市绿色城镇化水平城市由3个增至7个,绿色城镇化低水平城市缩减至2个,济枣菏都市区和烟威都市区绿色城镇化水平差距一直很大,主要原因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各级城镇协调度不强、西部地区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等阻碍了绿色城镇化的进程。2016年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相比2014年有了显著地提升,济青两大都市圈、烟威都市区、东营市绿色城镇化水平高,菏泽依旧是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淄博市绿色城镇化由中等水平上升为较高水平,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逐渐均衡。这一时期,山东半岛市城群规划的推行为各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契机,更加快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开放合作、绿色城市建设。
D j =1-H j
图1 2007—2016年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指数
Fig.1 Green urbanization level index of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during 2007-2016
1.4.2 空间演变。通过ArcGIS 10.2处理软件,选取2008、2010、2012、2014和2016年为时间节点进行数据的可视化表达,运用自然间断裂点法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绿色城镇化高水平型、较高水平型、较低水平型和低水平型,由此来反映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演变格局(图2)。
(正向指标)
1.4.1 时间演变。根据上述的指标体系和计算公式,得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绿色城镇化水平发展指数,从图1可以看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绿色城镇化水平从2007年的5.51上升到2016年的6.13,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绿色城镇化水平总体是稳步增长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发展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2011年),这一时期山东半岛城群正在建立和完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蒸蒸日上,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开了个好头,促进了绿色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第二阶段(2011—2013年),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社会不协调等问题,因此绿色城镇化水平略微下降,但同时也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积极推进绿色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经验。第三阶段(2013—2016年),城镇化进程加快带来了一些问题,山东半岛城市群积极调整绿色城镇化进程速度,特别是依靠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的带动作用以及4区的建设,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扩大外资,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在大量人口涌入城镇的同时,保障绿色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城镇化水平从而稳步提升。
图2 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格局
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green urbanization in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2 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3.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对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理论分析和对科研成果转化案例的研究表明,在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的诸多因素中,成果质量、关联人员和应用环境与成果转化密切相关、高度关联,是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的三个关键因素。
“自2016年实施营改增至今,公司累计减税1.32亿元,今年三项增值税减税政策出台后,公司又收到了500余万元的减税‘礼包’,国家持续释放的改革红利,加快了公司机场建设和航线拓展的步伐。”瑞丽航空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说。
2.2 评价指标灰色关联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该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各指标因子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的关联程度,并对指标进行关联度的排序(表2),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影响最大的3个因子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量、外贸依存度,并对影响系统因子进行了排名,得出以下结果分析。
2.2.1 绿色经济方面。从表2可以看出,在排名前10位指标中,与绿色城镇化水平关联度最高的是绿色经济方面,经济是城镇化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绿色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物质保障。在绿色经济方面,关联度最高的3个影响因子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外贸依存度。近年来,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实力大增,城镇化水平迈向中高水平发展阶段,但是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开放程度不够,阻碍了绿色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未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应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绿色经济,利用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机遇,解决过去粗放式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绿色发展。
表2 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排名
Table 2 Ranking of grey correlations of impact factors
2.2.2 生态环境方面。在生态环境方面,对绿色城镇化水平影响较大的因子是森林覆盖率和湿地面积占行政面积的比重,二者与绿色城镇化水平关联度分别为0.87和0.80,这与权重大小是相一致的,更加证明了绿色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友好密不可分。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率的提高和经济过快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资源浪费等一些问题,湿地面积占行区政面积比重仅为全国的1/8,与经济布局契合度不高。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存在,大气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尚未得到彻底遏制,这阻碍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为此,应该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尤其是建成区的森林覆盖率,让绿色城镇化水平提高与生态环境保护并行。
2.2.3 绿色城市建设方面。与绿色城镇化水平关联度排在第5、6位的分别是建成区面积占行政面积的比重和城市建设维护资金的支出。绿色城市建设对绿色城镇化水平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山东半岛城市群作为新兴的城市群,在人口大量涌入城镇的同时,城市人居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都受到挑战,再加上山东半岛城市群之间的城镇协作机制与城市建设意识不强,减少了对城镇维护建设资金的支出,因此山东半岛城市群更应该注重绿色城市基础建设,增加城镇维护建设资金的支出,加强城镇间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共享,打造宜人宜居生态环境,从而提高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
仿真采用文献[21-24]中的方法,建立DELTA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以及运动学、动力学模型,然后求出轨迹的坐标、速度、加速度以及力矩的值,仿真中DELTA机器人平台的参数如表1所示。
2.2.4 社会协调方面。在社会协调方面,对绿色城镇化水平影响的2个因子是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与人数,这反映出城乡协调和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有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的需要,对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济枣菏与烟威都市区的发展差距,因此更应该协调东西部绿色城镇化的发展,协调好资源分配和社会保障,从而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三者统一。
2.2.5 资源利用方面。在资源高效方面,与绿色城镇化水平关联度最高的的因子是单位GDP废水排放量,这对绿色城镇化水平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过去粗放式的增长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废物污染、经济质量下滑等,山东半岛城市群单位GDP废水排放量由2007年的16.97 t/万元降为2016年的8.81 t/万元,同时绿色城镇化水平相应提高,为此必须利用科学技术和优化产业结构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水废物的排放量。同时,2018年国家在山东建立了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这无疑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山东半岛城市群更应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科技对资源利用的投入,开发清洁新能源,实现城市群绿色发展。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该研究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通过灰色关联度对评价指标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关联度分析得出影响绿色城镇化水平的因素,由此得出以下结论:①山东半岛城市群在绿色城镇化水平在时间上呈现总体稳步增长的态势,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稍微下降的趋势,但是绿色城镇化水平总体上持续上升,这与当时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政策分不开。②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分布格局,这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格局相一致。③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指标关联度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前十位的排名,进一步探讨出影响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的因素。其中对绿色城镇化水平影响最大的3个因子分别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乡居民收入比、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绿色经济、生态环境友好、绿色城市建设、社会协调、资源高效,因此在绿色城镇化水平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实现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最终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2 讨论 该研究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绿色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但是在时间序列上选取时间不够长,应该进行更长时间序列的分析,以更好地反映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绿色城镇化水平变化。该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进一步分析影响绿色城镇化水平的因素,虽然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是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因此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继续这方面的学习。后续的研究可以从以上两方面进行,以期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城镇化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2]
参考文献
[1] 吕园,刘科伟,牛俊蜻,等.城市型社会内涵视角下城镇化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以陕西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7):59-66.
[2] 杨洋,黄聪,何春阳,等.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时空变化[J].经济地理,2017,37(8):77-85.
[3] 陆大道,陈明星.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J].地理学报,2015,70(2):179-185.
[4] 彭建,魏海,李贵才,等.基于城市群的国家级新区区位选择[J].地理研究,2015,34(1):3-14.
[5] 杨洋,黄聪,何春阳,等.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时空变化[J].经济地理, 2017,37(8):77-85.
[6]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 HOWARD E.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M].Abingdon,UK:Routledge,1994:139.
[8] 郭永丰.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9] 董战峰,杨春玉,吴琼,等.中国新型绿色城镇化战略框架研究[J].生态经济,2014,30(2):79-82,92.
[10] 辜胜阻,李行,吴华君.新时代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4):107-116.
[11] 宋慧琳,彭迪云.绿色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及其评价应用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金融与经济,2016(7):4-9,15.
[12] 邹荟霞,刘凯,任建兰.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变[J].世界地理研究, 2017,26(5):78-85.
[13] 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5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Evaluation of Gr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REN Ya -ping ,ZHAO Ming -hua ,XU Xin et al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300)
Abstract Based on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2016-2030) and new national planning of urbanization,selecting 2007-2016 as the research period,we used entropy method to measure green urbanization level of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analyzed factors that affect green urbanization lev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een urbanization level of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an upward trend in time series;from the change of spatial pattern of green urbanization,the level of green urbanization of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is high in the east and low in the west;thre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green urbanization level of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are the proportion of the third industry to GDP, the proportion of built-up area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million GDP.
Key words Green urbanization;Entropy method;Influence factors;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中图分类号 S 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6-0063-05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9.16.02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08BJGJ05);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I5-ZZ-JJ-17)。
作者简介 任亚平(1995—),女,山东费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地理、旅游地理。
*通信作者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区域地理、旅游地理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2-22
标签:绿色城镇化论文; 熵值法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 山东半岛城市群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