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运辉煌计划”的可持续发展研究_竞技体育论文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奥运论文,我国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什么是“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评价一个“奥运争光计划”是不是具有可持续性?新一轮“奥运争光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为此,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系统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湖南、辽宁等省(直辖市)体育局的10位领导和133名专家、学者。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调研:查阅与“奥运争光计划”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文献100余篇,专著4部;2)问卷调查法:制定《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问卷,其折半信度为0.905,内容效度为0.912。共发放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有效回收率为95%;3)专家访谈法:走访体育局的领导10人,学者38人;4)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ll.0软件包中的因子分析、列联表和多重应答等完成统计与分析工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考虑当前‘奥运争光计划’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其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未来‘奥运争光计划’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前的利益。”其内涵主要有:

1.不断满足当前和未来“奥运争光计划”对于运动人才、运动项目合理布局、新的“金牌增长点”、体育经费、体育场地设施、科技支持等需求。这里强调的是“发展”。

2.每个“奥运争光计划”之间应公平地使用和管理体育资源和环境,每个“奥运争光计划”都要以公正的原则担负起各自的责任,当前的发展不能以牺牲未来的发展为代价。这里强调的是“公平”。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完成“奥运争光计划”任务时应体现合作、互补、平等的原则,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这里强调的是“合作”。

4.“奥运争光计划”系统组成要素之间要协调发展。这里强调的是“协调”。

3.2 “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为客观地衡量“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性程度,更好地对其进行调控,我们选取了40项“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请专家进行评判,并采用R型因子分析,在规定特征值大于1的数值为主成分后,获取8个因子,再经方差极大旋转,获得26项指标,最终获得“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图1)。

3.3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图1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图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表1可知,现阶段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涉及到奥运实力类4个,科技类1个,奥运体制类2个,项目协调类3个,效益类1个,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教练员队伍水平较低,其次是体育科技贡献率低。在所涉及的问题中,有11个其所占比重超过了半数,提示,这些问题较典型,应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表1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n=95)

问题 类别 比重(%) 排序

教练员队伍水平较低 奥运实力类84.291

体育科技贡献率低科技类80.682

现行竞赛体制有缺陷 奥运体制类78.273

田径、游泳、水上等项目发展缓慢 项目协调类75.864

现行训练体制有缺陷 奥运体制类74.665

部分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匮乏奥运实力类73.456

球类等部分集体项目发展缓慢 项目协调类71.047

投入大、产出小 效益类69.848

体育设施差 奥运实力类60.219

体育场地差 奥运实力类59.0010

冬季奥运会项目水平低项目协调类58.3611

3.3.2 存在的主要问题析因

3.3.2.1 教练员队伍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析

由表2可知,教练员队伍水平较低的最主要原因是教练员重经验、轻科研和自我学习意识差。进一步分析得出,这主要是由教练员自身的一些因素造成的。提示,要提高教练员队伍水平应该首先提高教练员自身素质。

3.3.2.2 体育科技贡献率低的原因分析

由表3可知,体育科技贡献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一流科技人员匮乏。提示,培育一流科技人员是提高科技贡献率的重要途径。此外,当前的体育科学研究存在着重大应用性研究滞后、理论研究与训练实践相分离、低水平重复研究严重、缺乏体育科研的集团优势等问题,这是造成体育科技贡献率低的重要原因。

3.3.2.3 田径、游泳、水上等项目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由表4可知,田径、游泳、水上等项目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是训练中的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提示,在与世界水平有一定差距的状况下,坚持多年系统训练是提高这些项目运动水平的重要途径;体能与世界强队有差距也是造成这些项目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部分省(市)和有关人员对这些项目的发展支持力度不大,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这些项目发展。

3.3.2.4 部分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匮乏的原因分析

由表5可知,部分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匮乏的最主要原因是训练中的拔苗助长、短期行为。提示,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实施长期而系统的训练,不可急功近利;领导对后备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人才的不良交流等管理类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后备人才的培养;此外,基层训练条件差(包括教练员、经费和场地设施)和后备人才的来源很不理想也是造成后备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

表2 教练员队伍水平较低的原因一览表 (n=95)

问题 类别

比重(%) 排序

重经验、轻科研

自身类

 

87.51

自我学习意识差 自身类

  75.02

学历教育基础薄弱  自身类72.63

在岗培训数量少,培训进度慢

 外界类

70.64

平时忙训练和比赛,没空学习 外界类64.75

队伍来源质量不理想

 自身类62.56

短期进修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 外界类58.87

外语水平差,对外交流有障碍 自身类29.48

表3 体育科技贡献率低的主要原因一览表 (n=95)

问题 类别 比重(%) 排序

一流科技人员匮乏

 人员类   86.7 1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类 82.9 2

教练员重经验、轻科研 人员类 81.7 3

科研力量布局分散,没有形成集团优势 管理类 80.54

重大应用性研究滞后 研究类 73.35

理论研究与训练实践相分离

研究类 71.16

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研究类 68.87

研究缺乏明确目标与长远规划 研究类 67.48

表4 田径、游泳、水上等项目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一览表 (n=95)

问题

类别 比重(%) 排序

训练中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训练类   87.5 1

体能与世界强队有差距  体能类 75.0 2

运动水平与世界强队差距太大 水平类 68.8 3

部分省(市)对这些项目支持力度不大 管理类 66.7 4

缺乏激励机制

  管理类 63.4 5

教练员水平低、重经验、轻科研人员类 60.0 6

后备人才不足  人员类 47.1 7

表5 部分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一览表 (n=95)

问题

类别 比重(%) 排序

训练中拔苗助长,短期行为训练类 93.8 1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管理类 84.6 2

基层教练员队伍水平偏低 条件类 82.4 3

经费少,难以维持后备人才培养单位生存

条件类 70.6 4

普通运动员的退役安置难,人们不愿练体育 来源类 70.1 5

选材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科学选材 选材类 69.3 6

成材率低,阻碍更多的人投身体育 来源类 64.7 7

人才的不良交流 管理类 61.8 8

基层训练场地设施差 条件类 52.9 9

独生子女家庭,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练体育

来源类 50.0 10

体育社会地位偏低,人们不愿意练体育 来源类 42.5 11

3.3.2.5 现行竞赛体制有缺陷的原因分析

1)全运会竞赛体制和奥运战略竞赛体制配合不十分默契,有时会产生冲突,牺牲奥运利益;2)部分竞赛项目的规模、频度、形式、办法等难以同奥运、同世界接轨;3)部分竞赛项目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4)部分竞赛项目资金来源单一,经费严重不足;5)条块分割、区域为主、人才流动缓慢等现象依然存在;6)竞赛管理体制中有些政策不够完善。

3.3.2.6 现行训练体制有缺陷的原因分析

1)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专业体工队衔接程度不够,既重复投资,又互相干扰;2)专业队遇到了奥运战略与全运战略的冲突,国家目的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目的不能吻合;3)民办业余训练在官办训练体制中难以找到人口[1];4)训练体制的“金字塔”塔基过宽,塔身过大,比例失衡[2];5)行政区划建立的训练体制可能使优秀运动员过于集中,造成人才积压;6)训练体制中依靠社会力量培养后备人才的力度不够。

3.4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3.4.1 制订“奥运争光计划”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制订“奥运争光计划”规模适度是指,与国家体育资源总供给约束度保持动态均衡时的奥运争光计划发展规模。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能否做到适度规模发展,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发展规模如果小于资源供给约束度,一般会造成局部的资源投入过大与局部的资源闲置和浪费。发展规模如果大于资源的供给约束度,一般会造成局部的资源投入不足以及地区间的发展不均衡。当然,局部地区的发展规模有时可能会突破当地的资源供给度,这就要求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进行地区间的小范围资源调整和资源再配置。但从总体上来讲,发展规模应与国家总体体育资源保持动态均衡。这里的体育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主要指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物力资源(主要指体育场馆、设施);财力资源(主要指体育经费)。因此,在考虑制订奥运争光计划时,必须对我国现阶段和未来的体育资源做出科学论证,从而使“奥运争光计划”的发展规模与之保持动态平衡。

“奥运争光计划”的效益与效率是指,“奥运争光计划”的制订、实施、监控等环节的组织管理和政策制定都要抓住重点,追求高质量,使有限的体育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里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避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2)正确理解效率与急功近利的含义,避免打着追求效率的幌子而产生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3)处理好效益、效率与规模的关系。避免只要效益、效率而不要规模的做法,也要避免只追求规模而不要效益、效率的做法;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开展的项目要少而精,避免大而全的低水平重复;5)在选择新的“突破口”时,不宜选择太多,人数也不要太多,要抓住重点,实行精兵战略,避免过去那种“广种薄收”的做法。

“奥运争光计划”实施的目标责任制是指,把“奥运争光计划”的总目标层层分解、步步落实、责任到人。须注意的问题是:1)目标的制订、分解要请有关部门人员参与;2)目标既要有定量指标,也要有定性指标;3)各单位的目标要切实符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目标不可过高或过低;4)坚持以奖牌、运动成绩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后备人才的培养状况、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等)来综合评定;5)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奖罚,且奖罚要拉开档次。

“奥运争光计划”的追踪监控是指,对各单位所承担的奥运争光计划子目标进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偏离目标方向的各单位进行及时纠正,其运行流程如图2。

3.4.2 加强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3.4.2.1 教练员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1.帮助教练员用科技武装头脑。现在仍有部分教练员其科技意识较差,科技观念淡漠。注重经验、迷信药物,忽视科技的现象较严重。因此,可通过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短期进修等形式帮其获取科技知识,增强科技观念。现阶段,我国应扩大教练员培训的规模和力度,但同时也应兼顾培训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培训单位在知识传授上应注重实用性、前沿性,并严格加强对教练员的考核、评定,使教练员所获得的文凭和培训后的实际水平相一致。

图2 “奥运争光计划”追踪监控流程图

2.帮助教练员解决训练和比赛中所遇到的难题。由于繁忙和紧张的训练和比赛,教练员很难抽出时间来进行系统的培训,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经常性地组织科研人员到训练和比赛场地,帮助教练员解决难题。

3.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教练员。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市)可不定期地组织教练员出国学习,也可邀请一些外国专家、学者和教练员到国内来指导教练员的训练、比赛。

4.严格执行教练员制度。对教练员的注册、使用、培训、考核、等级、流动等制度要由专人严格管理,对不符合教练员任用标准的要坚决使之“下课”或降级,从而增强教练员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迫使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5.提高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教练员的质量。目前,运动训练专业的部分生源文化水平低、运动技能差;部分体育院校所传授的许多知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适应教练员职业的需求。为此,体育院校应在严把生源关、提高师资队伍质量、转变教学模式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培养出高质量、适应现代运动训练和比赛要求的教练员。

6.理顺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合格教练员进入专业运动队的渠道。目前,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出的教练员很难进入专业运动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练员队伍的优化。因此,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来理顺这一渠道。

3.4.2.2 运动员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1.加强运动损伤的康复管理。由于运动损伤而造成的技能不能充分发挥,是运动员能力开发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由于受经济等条件的制约,部分训练基地的医疗条件相当差,医护人员还相当缺乏,运动员损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为此,当务之急应加大投入,改善医疗条件。另外,对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次数、强度也要严格管理,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损伤。

2.加强运动员运动疲劳的消除。运动疲劳恢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表现程度。因此,要把运动员的能力开发出来,就应采取有效措施加速运动员运动疲劳的消除。当前,可通过合理的膳食、充分的休息(含活动性休息和静止性休息)等手段来加速疲劳的消除。

3.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目前,我国有些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有开始下滑的趋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开始抬头,吃苦耐劳精神、拚搏进取精神、勇于奉献精神有所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经常性地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方法是:上级领导和教练员以身示范的说服教育;父母、亲朋好友的说服教育;同辈人中运动成绩和思想品德较好者的现身说法;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加强非正式团体优良文化的建设,减小非正式团体的不良引导。

4.一线运动员进大学。这既可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又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5.运用恰当的激励方式。为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国家采用了一些激励手段,如奖金、房子、各种荣誉称号、进大学深造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了运动员的积极性。但与国外有些国家相比,其力度还是比较小。为此,在不超出国家和单位的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应加大奖励的力度,但奖励的“度”要把握好。此外,还应努力探寻一些新的激励手段。如,根据运动员的能力和水平,有选择地给予自主权;满足运动员追求乐趣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展示才能与自我价值的需要;感情投资;启发运动员的信念和价值观;解决好运动员的退役安置问题,等等。至于运用哪种激励手段,应根据运动员的需求而定。

3.4.2.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开发与管理

1.规范和完善竞技体育人才流动政策。目前,竞技体育人才流动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做法,特别是到处拉人、买人现象以及虚报年龄、以大打小的做法,这严重挫伤了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积极性。因此,国家体育总局应尽快出台有关人才流动的政策,使人才流动合理、有序、公开。同时,应抓好运动员的注册工作,对运动员参赛年龄进行部分限制,以促进各省(市)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

2.解决好中专体校招生难的问题。由于目前中专生就业比较难,又由于竞技体育的高风险、高淘汰率,家长不愿让孩子练体育,因此也就带来了中专体校招生难的问题。为此,各省市可出台有关倾斜政策,使大部分中专体校的学生都有进入大专学习的机会,从而增强中专体校的吸引力。

3.体委系统和教委系统共同培养。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体校进行的,培养的面较窄。而教育系统中雄厚的中、小学生源却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如果把这部分生源利用起来,就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匮乏问题。为此,应加大中、小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体委给指导、教委给政策,并联合发文,把中、小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工作纳入市、县学校教育评估和体育评估内容之中。

4.系统训练,切忌拔苗助长。目前,在基层青少年训练中存在着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现象,部分青少年运动员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过早进入成人化专项训练,其结果是过早退出竞技舞台。这种现象的出现与部分教练员过分追逐“名、利、升迁”有关。为此,应对基层教练员进行说服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淡泊名利。对经多次说服教育仍不改正者,应给予惩罚。通过此措施,使教练员真正走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系统训练的轨道。

5.淡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选材。“良好的选材等于成功的一半”,这充分说明了运动选材的重要性。但目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中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科学选材的现象。为此,一方面应加大对基层后备人才培养单位资金的投入,解决其经费紧张的状况,另一方面应对选材单位的负责人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科学选材。

3.4.3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表面上是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据统计,悉尼奥运会共打破13项世界纪录,而这些主要是靠科学技术创新取得的。因此,要实现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向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要成绩。其措施主要是建立“奥运争光计划国家科学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

1.国家体育总局建立体育科学研究院。设立“奥运争光计划”重大应用课题,拔专款、按项目组建重点实验室,召集全国拔尖体育科研专家、学者、教练员进行研究。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整合所辖地区优秀体育科研人员,紧靠省运动队,建立体育科学研究分院。所整合的单位有:省级体育科学学会、体育院校、体育科学研究所等,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任务主要是完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承担的奥运争光计划一般项目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科学研究分院要经常沟通,并对体育科学研究院负责。

3.市、区运动队建立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其人员主要是:就地、就近聘请的优秀体育科研人员、运动员和教练员。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运动队,其任务是帮助运动队解决科学训练和比赛中所遇到的细节难题。

3.4.4 实施运动项目布局战略,寻求新的“金牌增长点”

“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动项目的合理布局和新的“金牌增长点”的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奥运争光计划”运动项目布局主要是:

1.对运动项目进行科学排队。科学考查我国现在的体育实力水平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体育实力增长水平,以及国际体坛的发展格局,对我国优势项目、准优势项目、有潜力项目、相对劣势项目进行科学排队,以便工作有所侧重。

2.在巩固和发展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加快基础项目和集体项目的发展。衡量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在很大程度上看基础项目和集体项目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在田径、游泳、水上等基础项目和篮、排、足球等集体项目上不很理想,它们的滞后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体坛中的地位。而目前我国在某些优势项目上“摘金、夺银”已趋于饱和,如果再在这些项目上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力争再上一个台阶,难度是相当大的。但如果在基础项目和集体项目上多投入一些,力争实现“金牌增长点”的突破,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3.重视发展冬季奥运会项目。目前,我国冬季奥运会项目总体水平依然较低,绝大多数项目处于落后状态,缺乏竞争力,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为此,应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物质和环境条件、提高普及率等措施加快冬季奥运会项目的发展。

4.重视非奥运项目。由于受“奥运战略”的影响,我国的一些非奥运项目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呈现出滑坡趋势。其实非奥运项目也承担着为国争光的任务,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可以相互转化。因此,为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资金与人员投入、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对非奥项目给予高度重视。

3.4.5 协调奥运与全运、省运的战略关系

目前,还存在着全运、省运和奥运战略不协调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协调好奥运战略与全运、省运战略关系。

1.通过经济杠杆来协调。可通过加大物质奖励的力度来进行。如:对“奥运争光计划”有贡献的要有奖,有大贡献的要重奖,且奖励要拉开档次。

2.通过行政杠杆来协调。利用行政系统的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通过行政手段使被领导者加强对“奥运争光计划”的重视程度,从而约束有关人员的“唯全运会至上”行为。

3.通过说服教育来协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说服教育方式使负责全运会工作的同志端正心态,以大局利益为重,不要过分追求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

4.通过法规杠杆来协调。制定有关法律、规章、制度来约束。如制定条文规定主管省体育工作的领导在“奥运争光计划”中的职责和任务,并以履行职责和完成任务的情况作为领导者考核的重要条件之一,从而以法规强制力来促使全运战略、省运战略为“奥运争光计划”服务。另外,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加大把奥运会成绩带人全运会、省运会的力度。

5.通过社会舆论力量来协调。奥运会和全运会结束后,可把每个省级单位在奥运会和全运会中的成绩和排名向社会公布,从而造成强大的舆论力量,使各省都重视“奥运争光计划”。

3.4.6 开发体育市场,建立“造血”机制

“奥运争光计划”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仅靠国家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在体育市场上做文章,向市场要效益,建立“造血”机制。

1.深挖体育彩票市场。目前,我国体育彩票市场的前景看好,无论从体育彩票的发行数额、种类,还是发展规模,都很乐观。下一步应该再深入挖掘体育彩票市场的潜力,并进一步管理好公益金的使用,以便更好地为“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开发体育广告市场。利用体育比赛以及与体育比赛密切相关的媒体和形式,向公众传播企业的商品、劳务等信息,寻求更多的企业赞助商来支持,从而获得资金赞助。

3.开发体育竞赛表演市场。通过申办与招标制度,鼓励企业和个体经纪人承办体育竞赛的经营性开发,从而获取资金。

4.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市场。利用体育比赛的会徽、会标、吉祥物、电视转播权、特许运用权、专卖权、体育专利等形式,寻求企业和社会团体的介入,从而获得资金。

3.4.7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绩,特别是第27届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又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列金牌和奖牌榜的第3位。在我国综合国力还不十分强大的条件下,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发挥了“举国体制”的优势。在新世纪里,为实现新的“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还必须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当然,这种“举国体制”并不等同于计划经济下的“举国体制”,它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的、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调节和社会自治作用的一种新型“举国体制”。

1.加大新闻宣传工作的力度,增强人们的奥运争光意识。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鼓动,让全国人民都在不停地关注奥运争光计划,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并转化为物质和精神动力,从而使“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坚强的后盾。

2.东、西结合,优势互补,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的格局,已经逐步呈现出东强西弱的趋势。表现为东部地区有比较雄厚的资金、技术、良好的体育训练条件,但后备人才匮乏。西部正与此相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举国体制”,把东、西资源结合起来,实现优化配置、优势互补,从而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3.“全国练兵,一致对外”。利用“举国体制”的优势,建立高水平的集科研、训练、教学为一体的“奥运争光计划”科学训练基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招集全国一流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组建成国家队和教练组,同时,扩大国家队的在训规模和时间,从而为“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4.8 坚决反对和查处兴奋剂

精神文明建设是“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使用兴奋剂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对立面。为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和查处兴奋剂。

1.要加大反兴奋剂的力度。主要是增加赛外检查的次数,扩大血检的范围,搞突然性检查。

2.加大治罚力度。对敢于违规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严处,决不手软。表现为对违规运动员取消比赛资格或成绩,罚款、停赛、写检查、全国通报批评,并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对违规教练员停职审查、罚款、全国通报批评,并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对违规单位主管领导,令其写检查,并通报批评。

3.对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反兴奋剂的教育。在对教练员平时教育中,要经常讲现在的兴奋剂的种类、哪些食物可能会导致运动员血检超标或尿检呈阳性、服用兴奋剂对运动员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国际社会反兴奋剂的态度等;在对运动员的平时教育中,要经常讲服用兴奋剂的危害,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可能受到的处罚,使他们放弃侥幸心理,自觉抵制兴奋剂。

4 结论

1.从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出发,给出了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并对其内涵进行了剖析。

2.制定了“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共分8类26项指标:奥运实力类、奥运体制类、科技类、战略项目协调类、效益类、社会支持类、精神文明类、发展方向规模类。

3.目前,我国教练员队伍水平较低的最主要原因是教练员重经验、轻科研;体育科技贡献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一流科技人员匮乏;田径、游泳、水上等部分基础项目发展缓慢和部分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匮乏的最主要原因都与训练中的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直接有关。

4.制订“奥运争光计划”要注意规模适度、效益与效率以及实施的目标责任制与追踪监控性;“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运动员、教练员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建立“‘奥运争光计划’国家科学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是“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5.“奥运争光计划”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须实施项目布局战略,寻求新的“金牌增长点”;利用经济、行政、教育、法规、舆论等力量,促使全运、省运等战略为其服务;开发体育市场,建立自身“造血”机制,解决“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6.“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标签:;  ;  ;  

中国“奥运辉煌计划”的可持续发展研究_竞技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