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变革,新型学习方式随之成为可能。本文主要探讨了积累式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和分层学习方式。
关键词:大数据;高中数学;数学学习方式
现阶段教学体系面临着大范围的变革,我们接受的教育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代高中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完全依赖课堂,而是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电脑,通过数据搜索方式完成知识的积累,从而不断总结和强化自身知识储备。高中数学为高中重点科目,我们在学习时往往会面临许多困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将使我们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1.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难点的有效分析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很难通过短期学习便取得好成绩,必须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才能不断累积公式或者定理等知识,从而建立逻辑思维,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做到得心应手,从而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及审题能力,明确解题思路及方法。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学知识学习应当注意明确学生习惯性的错误习题,使教师能够找到教学的关键,使教学做到有据可依,而不是类似于传统的根据课本内容盲目施教,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能够使教师积累更多的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题目,包括相关知识的理念考试重点,我国应试教育依旧是主流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及学生及家长依旧将学习成绩看的尤为重要,教师应当在转变教学方式的同时,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能够有效观察到学生在习题练习时容易出错的点,并将其积累至自身的教学系统。在开始下一节课程前,教师需对上一节课内容进行回顾,使学生记忆力提升,增加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数学知识具有连通性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做到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应当利用预习概念,对知识及内容进行探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理解定理,从而学会新的知识,并对不懂的内容进行标注,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或者提问,最终将问题解决。课堂为学生及教师交流的阵地,学生需理解教师思维方式,从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后应当学会查缺补漏,定期翻看笔记,勤练习题。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和资料,比如黄冈中学及衡水中学等资料进行选择性学习,总结高中知识点及考点,通过知识的不断累积,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数学题往往一题多解,学生只有能够对知识活学活用,自各个角度加深对模型认识及理解,才能不断锻炼大脑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思维过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会将死板的公式通过灵活的思维变得立体,从而实现逻辑推理及抽象概括等,完成题目解析。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及学习要点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自主学习方案需具备适应性,也需要体现自主学习行为。自主学习思路需建立学习者模型特征,并根据学习者需求提供学习路径,建立学习强度及学习意愿、学习能力指导方案。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实现线上师生互动及线下师生交互,但该方式往往忽视学生及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因此应当建立高中知识为支撑的自主学习模型。自主学习活动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围绕学习流程的各项环节,阐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学生通过固定的A、B、C、D环节,据模型提示及要求,通过视频及音频等方式完成自我学习,也可根据自身学习能力,规划自身学习目标,并对学习成果进行验收及评估。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利用网络数据和工具,实现与同学及教师的交互,为保障学习质量,教师可设定不同时期的检测目标,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分析,从而对该内容进行强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不同环节代表不同的学习流程,从而全方位把握学生学习动态,设定社会化属性模块,针对学生个人学习特点进行建模,采取Felder-Siberman学习风格模型及大数据法则求解,对影响学生的不良因素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反馈于家长,从而进行有效干预。自主学习模型在构建过程中,可建立高中数学知识大纲,比如分为三个大方面,第一部分为函数,其中包括函数定义、函数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具体函数(指数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第二部分为几何,包括向量、解析几何、空间几何,各自又包括子环节。第三部分为统计,包括排列、计数算法、概率。通过知识点大纲及自学学习模型,使学生掌握自学学习技巧。
在高中学习后,学生终究会面临高考,高考也是考验学生能否升入理想大学的敲门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明确函数部分,哪些知识为重点,其中函数基本性质在高考中一般能占据1-2分,一次函数及二次函数为整个部分的重点,能够在整个试卷中占据50分左右,三角函数一般会占据10分左右。在几何部分中,空间几何与解析结合为其中重点占据较大分值,统计部分中,排列及概率是其中重点一般在大题中出现,只有明确这些教学重点,才能使教师在教学或者复习中有据可依,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高考成绩。
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学分层学习
高中数学分层学习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下,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使教学重点及进度围绕个体,建立服务个体能够接受的数学学习体系,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提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分层,制定不同学习方案,最大限度提供个性化教学,从而给予学生学习机会,使不同层次学生得以发展,缩短个体间的差异。高中数学教学分层次教学基本原则为遵循学生个性化差异。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智力不同,学习兴趣不同,加之心理及生理特点不同,受到家庭环境及思维发展的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分层教学将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设计及安排,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实际需求。首先了解学生个性,使其认识到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为学生建立学习大数据。学生分层过程中,需要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应当根据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使学生确定自身的层次。建立层次流动机制,适应学生发展,对不能适应层次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层次。对动员后不想进行调整的学生,应当尊重自主决定,在日后学习过程中予以关注。教学目标应当将新课标要求具体化,数学能力要求层次化。分层制定目标,比如在学习统计学知识时,部分学生经过学习后,掌握正确的计数方法,明确二项式定理,能够运用定理解决难题,那么这部分学生便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比如学习概率知识,而无法掌握知识点的同学还需重复理解,停留在第一阶段。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学学习方式较以往的学习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变得更具针对性,学生学习空间及时间可以被拓展,使得学生学习效率能够不断提升,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有利于提升学习成果,锻炼学生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漆林伟,缑小峰,蒋永鸿.用图形计算器改变高中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和态度的实验与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2017,36(04):28-31.
[2]朱小燕.活化教学方式 提振学习精神——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动性培养之管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5):63.
[3]田果萍,张玉生,康淑瑰,张生平.横向数学化——高中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5(05):17-19
[4]陈小红.在游戏中发现 在研究中升华——高中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月刊,2015(09):10-12.
[5]卓斌.MCL条件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J].上海教育科研,2015(02):88-89.
论文作者:何嘉懿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学生论文; 方式论文; 数学论文; 数据论文; 函数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