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述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化与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0)06-0121-03
2010年4月24—25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中心和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60多所高校的100多位学者、80多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中心副主任樊建新主持。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中心主任冯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雷声教授和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教授,先后分别以“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及其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中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题作了主题报告。与会学者和博士生就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与会学者普遍比较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的理论意义。顾海良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比较系统地梳理了有关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性、大众化的历史论争和思想脉络,并强调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意义在于:第一,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对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特征的新概括和新提炼;第二,刻画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特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研究的新思考和新视野;第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趋势,是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和伟大复兴的新探索和新见解。顾钰民教授认为,中央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意在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强调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应用于中国,而且能应用于世界,目的在于形成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的理论胸襟。艾四林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提出,是一种思想的自觉和自信,是对时代新变化的理论反映,是对马克思主义160多年历史发展经验和我们党建党近89年尤其是执政60多年历史经验的理论总结。
有学者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的现实意义。冯刚主任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主要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运用过程中本国民族性原则的体现,同时也是为了解决马克思主义运用中存在的教条主义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命题,主要是针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中的语境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主要是为了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提出这几个命题,目的在于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刘建武教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和社会思想的深刻变化,指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僵化走向改革、从对抗斗争走向包容双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的现实基础。王树荫教授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传播的一般规律的角度分析了大众化的必要性,指出:工人、农民不能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要实现改造世界的社会功能,就必须掌握工农群众;面对当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对思想阵地的抢夺,中央反复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及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的基本内涵,是此次研讨的一个重点。冯刚主任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在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完全而恰当地统一起来,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倾向;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意即强调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在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加通俗地、具象地表达出来,用平实、质朴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以让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让马克思主义从书斋走向大众,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袁银传教授认为,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说新话”、“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就是要不断提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文本,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破除对三种教条主义的迷信。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它们各有侧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中,张雷声教授认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中国化是大众化的灵魂,时代化是大众化的通道。艾四林教授认为,必须从真理与价值统一的角度来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化反映真理的空间特性,时代化反映真理的时间特性,大众化反映真理的价值目标;中国化是基础,时代化是核心,大众化是根本;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推动。肖贵清教授认为,就当代中国而言,时代化和大众化是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化是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基础,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过程,三者统一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顾钰民教授认为,时代化比中国化更宽泛,必须从世界眼光看待中国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石云霞教授强调,只有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能够做到高度自觉,真正把握住三者须臾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才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彻底胜利。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毫无疑问应该重视历史的经验。有学者结合五四时期中国社会历史背景对此进行了探讨。宋俭教授认为,在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态度问题上,“中国化”不仅只是五四时期的特有语境和思想传统,而且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大传统,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思想史上也并非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有其思想史背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问题,不应忽视这一大的文化和思想史背景。李朝阳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包含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挽救民族危机、实现传统文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双向需要,为这一结合提供了必要条件;二者的相通相近之处,又赋予它们结合的可能;在中国共产党这一结合主体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服务中国革命为宗旨,科学认识、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是二者结合的正确途径。倪素香教授认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经验告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形势、中国实际、社会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有学者从中共党史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丁俊萍教授等在分析了党的早期中央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角色及其刊载文章类型特点后指出,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重要的宣传阵地,党的早期中央报刊无疑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高度重视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既要通俗也要准确等,是我们从中得到的宝贵启示。孙康副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步发展并日趋成熟的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趋向,是从高远的“人类关怀”转向实实在在的“民族关切”。若从表层价值取向来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已经拉开距离,但这是极为必要的。如果不把马克思主义这一关于人类解放的伟大学说“中国化”为我们民族的生存发展理论,它自身也就失去了在中国存在的根据。
有学者还总结了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贡献和经验。夏建国教授提出,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了撰写论著、创办和利用刊物、建立或改造国际组织、参加和推动革命活动等有效方式。此外,还有学者阐发了李大钊、江泽民等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及其启示。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对于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左亚文教授指出,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都必须通过把握当今改革的时代逻辑来加以实现。离开时代逻辑,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就有落入形式化乃至庸俗化的危险。李志军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长期以来保持政策理论特色,缺乏学术范式上的国际化和学术语境上的民间化形态。因此,学术范式国际化和学术语境民间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两个关键。
一些学者则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问题,并发表了各种看法。
有学者认为,保持理论的彻底性和时代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其中,张雷声教授强调,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只有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理论才能彻底,才能掌握群众。李旭炎教授提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理论范式来认识和把握,即它本身就应成为学理的体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贯穿到底。孙兰英、薛忠义等教授提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永葆理论的时代魅力,是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
有学者提出,强有力的实践支撑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其中,孙来斌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归根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制约它的关键因素在于实践偏差。只有通过新的改革实践,切实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我们党才能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因为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而得以真正实现。
有学者提出,科学而有效的机制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证。刘爱莲教授以发挥科学无神论的社会作用为例,提出要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可行的理论研究机制、先进文化的导引机制、长效的宣传教育机制和行为诱导归化的激励机制,从制度和机制上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有学者提出,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现代载体,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条件。骆郁廷教授提出,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载体创新,特别是要不断创新理论教育载体、传媒载体、文艺载体和实践载体。冯培教授等提出,信息社会带来了受众注意力向世俗化生活层面的耗散,电子媒介削弱了思想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网络型”接受模式改变了传播主体议程设置的单向性。要充分注意受众群体在接受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善于利用电子、网络媒介等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王少安教授则具体结合高校实际,对如何利用校园网络文化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了具体阐发。
有学者提出,要综合利用各种有效途径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王永贵教授强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牢牢占领三个阵地,即重地(党员)、基地(大学生)与高地(网络)。黄蓉生教授指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从教育主体、教育载体、教育语言材料的运用和教育活动的开展等领域着手,全面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芮鸿岩教授提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做到四个统一:融入现实生活与引领现实生活的统一;坚持施教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者的主体地位的统一;强化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功能与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发挥显性载体作用与隐性载体作用的统一。戴钢书教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材主打、教师教学主导、其他因素辅助、自我教育根本”的转变路径。孔德永教授认为,儒学依靠其民本理念、精英的身体力行以及立足于大众日常生活而实现大众化的路径,值得马克思主义借鉴。
此外,与会学者还就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教育理论、灌输理论以及创新理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参与此次研讨会的博士生,还参加了此间同时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论坛。武汉大学博士生王亚萍代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全体博士生宣读了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