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游戏”玩转小学英语课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玩转论文,小学论文,英语课堂论文,游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游戏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教学中,一般性的游戏会因为教师过度设计而导致教学目标本末倒置,有时游戏难度太大会让学生游离于游戏之外,或是游戏后留下“后遗症”,即游戏后学生仍然沉浸在游戏之中,影响后续教学环节。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该运用“微游戏”,“微游戏”即小游戏,它是以模块化、简单易学、时间短为操作原则,以提升学生对教师和课堂关注度为主要目标的小游戏。“微游戏”切合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的心理特点,具有微设计、微难度、微时间、微操作、微体验等五个特征。“微游戏”的运用能为英语游戏教学提供有益补充。 一、微设计,节约备课时间 “微游戏”的设计应以模块化为原则,着力设计可以被英语教师广泛使用的、典型的游戏模块,这样设计出的“微游戏”才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教学中,教师运用这些“微游戏”,不仅可以节约备课时间,而且能相对熟练。如,Song time板块作为巩固环节,经常安排在重点句型及其答句的教学之后,学生们可以用耳熟能详的曲调唱出句型。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四下Unit 6 Whose gloves?一课为例,在教完Whose...is this? /Whose...are they?后,笔者让学生用《两只老虎》的曲调唱出下面的句型: Whose dress is this? Whose dress is this? It's my cousin's.It's my cousin's. Whose gloves are they? Whose gloves are they? They're my father's.They're my father's. 这样的微游戏,既让游戏发挥了作用,又纠正了过度设计而造成的舍本逐末的倾向,是符合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方向的。 二、微时间,把控课堂进程 微时间,就是根据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的特点,把“微游戏”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之内,这样既能迅速收拢学生的注意力,又能避免学生因游戏时间长而开小差。 在一节字母复习课中,教师为突破发音归类的教学难点,安排了“招兵买马”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教师先在学生中选出五个元音字母“大将军”,然后让他们手持卡片自己去找“兵”,找对的给该“将军”所在的组加分,并齐声朗读。但是,游戏时间过长,课堂出现了混乱,原本设想全员参与的游戏最终成了五个学生收集字母的个别行为。 根据微时间的要求,我们重新设计游戏,游戏名称改为Look and find,具体操作步骤:教师在复习字母时把字母卡片随机发到学生手中,先让全班学生找出五个元音字母;然后教师给出命令,分别找出A、E、I、O、U的队员,让这五个学生作为五个队的Header,有卡片的学生就会进行思考,没有卡片的学生也会帮助附近有卡片的学生找到自己的队长。但教师需要明确要求游戏中不能离开座位,以免秩序混乱。 这样该游戏就可以在保证学生集体参与的基础上,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游戏环节,既有一定趣味性,又不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三、微难度,学生全员参与 微难度以适龄性、参与性为原则,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游戏的难度,以减轻游戏中学生的任务量。这样既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又能避免游戏旁观现象的发生。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游戏的需求各不相同。同一类型的游戏,对各年龄段学生的要求也不同。以Guessing game游戏模块为例,Guessing game旨在借助一些形象的图片、声音、动作等,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猜测中获得新知;而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则可以让学生逐渐运用自己的抽象思维、想象力来进行猜测游戏。 以译林新版《英语》三上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一课为例,笔者采用Guessing time进行单词教学,如下:“迷你游戏”转至小学英语课_英语论文
“迷你游戏”转至小学英语课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