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绿化的规划设计与工程管理论文_张静

公路绿化的规划设计与工程管理论文_张静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公路绿化并不能当作额外的工作。搞好公路绿化工作对于交通的绿化具有很不错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公路绿化的规划设计与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论述了公路绿化包括的内容、绿化设计原则,探析了工程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路;绿化规划设计;工程管理

1公路绿化规划设计包括的内容

干线公路的绿化包括中央分隔带绿化、边坡绿化和空白路段绿化,在公路干线的绿化中基本上就这三种形式。公路中央分隔带的两种形式。一般整体式在路段上有更多的使用。整体式分隔带所带来的价值还是比较大的,绿化的主要还是为了挡住迎面而来的车灯,保护司机的行驶安全不受影响。尤其是在弯道或者转弯处中央分隔带应该尽量采用大量植被覆盖的方式。因此,中央分隔带必须用连绵不绝的树丛覆盖、细致品种比较多,从高度看来它足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边坡是很容易水土流失的地方,因此,在允许绿化的地方,可以大面积进行绿化。边坡绿化主要还是为了防止风和雨水对路的侵蚀,降低巨大声音和各种气体的影响,创造更好的行车体验感。在有条件的二级公路或一级公路的边沟和护坡道的外面种植大片树林,防护带树种要比较挡风,配以乔木、灌木和草地等植被形式,形成连绵不断的密林带,降低了风力和声音带来的影响。

2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分析

2.1整体协调原则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廊道应使景观整体统一。在总体统一的前提下,根据道路所处周边具体环境的不同,分别创造相应路段的绿地景观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形成统一且多变的绿色景观走廊。

2.2生态多样原则

绿化设计以生态学原则为基础,既考虑环境、景观,同时本绿化工程考虑作为连接各城市绿地的生态走廊、景观走廊与其它部分协调统一,构成城市完整的生态景观系统。

2.3适地适树的原则

植物种类应着重选择耐污染、管理容易同时花、色、形俱美的乡土树种,以这些树种为植物骨架,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同时搭配一些在本地生长良好的外来绿化景观植物,丰富植物群落种类。

3公路绿化规划设计布局策略分析

公路绿化比在城市里搞绿化难度还大的多,比人迹罕至的地方植树造林还需要技术和科学的设计。公路绿化应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也就是环境的保护工作与主体工程不该有轻重之分,二者设计、投产、施工都是同时进行的。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可以避之而为,增加些支出绕过去比如很多野生动物生活的区域,生态农田和一些本身对生态有改善的自然区域。绿化经费要提前落实到位。绿化经费除包括边坡、中央隔离带、道路两侧附属设施绿化工作的支出,还有道路建设占用的土地的绿化工作的支出,如弃土绿化费用。测定土壤理化性能的原则。在植树前对土壤的基本情况进行测定,通过得出的信息来改良土壤,施有机肥、掺砂掺粘改良土壤的办法;对死土采用“客土”的方法解决;石灰掺杂量不多的,可以用更多的水灌溉,也可以播撒一些适合的肥。

4公路工程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公路工程的管理中要对每个环节尤其是关键性环节进行规范,当前我国公路管理首先缺乏制度保障,各项环节中人员作业没有相应的规定,管理人员管理责任不明晰,没有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成效和管理行为引入奖惩制度,很多时候管理没有落到实处,对于监理人员没有用制度或者合同的形式,明确监管的责任和行为,使得监理人员往往更重视事后的质量审查,对事中质量控制做的不到位,给施工单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其次,公路工程管理观念落后也是影响公路工程管理的一大弊病,理论指导实践,我国大多数管理人员在制定公路工程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依旧是照搬照抄,造成了制度与现实脱节,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

(2)施工设备和原绿化材料管理不到位。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设备管理和绿化材料管理是关键环节,绿化材料是影响工程质量和成本的主要因素,在公路工程中,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材物管理办法,造成了大量原绿化材料变质和浪费,比如施工的主要绿化材料水泥和钢材,在绿化材料进入工程现场的过程中,缺少准入制度和标准,使得很多难以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原绿化材料进入工程现场,在原绿化材料的存储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措施和专人管理,水泥容易在爆晒或雨淋的环境中丧失性能,钢材容易生锈,难以达到使用要求,在原绿化材料使用的过程中,没有详细的用料出库登记制度和用料计划,使得原绿化材料大量浪费,增加了工程的成本,另一方面,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缺少规范的保养手段和保养人员,使得机械过快老化,影响使用性能。

(3)人员管理方式可控性不足。人员是公路工程建设的主体因素,但也是影响公路工程管理的最大变数,当前,人员管理方式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达到预定管理目标,一是对工人的录用程序不严,招收工人无固定标准,大量身体素质不符合和技术水平不过关的工人进入施工现场,二是对工人监管不严,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违规作业,无证上岗等情况,工程经常因为操作不当而返工,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和成本控制,三是对工人的技术培训不足,每个工程有其差异性,工人不了解工程的施工任务和施工流程,在施工的过程难以与工程总体目标达到一直,在公路工程中缺乏对工人事前、事中、事后培训机制,另一方面,安全生产是每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公路工程中没有对增强工人安全意识进行宣传和引导,往往造成了很多人为的安全事故。

5公路工程绿化管理创新策略

(1)健全公路工程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工程的各项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把工程管理效果纳入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与管理人员的工资挂钩,利用奖惩制度促使管理人员主动作为,做好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规范,让管理和施工行为有规可依,加强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把工程的总体规划和形象进度进行展示,让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了充分了解到工程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咨询,帮助管理人员更新管理观念,技术人员提升技术水平。

(2)做好公路工程的施工全过程管理。在施工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在施工前做好施工方案的优化,明确施工流程和施工标准,制定化各项应急预案,做好人员分工,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在施工现场要重点做好人、材、物的管理,一是做好人员管理,制定公路工程施工不同工种的录用标准,确保工人各项素质达到施工要求,日常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管,建立奖惩机制,严禁工人违规作业,增强工人分工的科学性,充分了解工人的技术水平,在分工上采用新老搭配差异化的分工方式,让每个工人都能够各尽其责,各展所长。创新工人的培训方式,定期对工人进行理论指导和无纸化考试,增强工人的理论功底,通过播放宣传片、警示教育片等生动的方式来引导工人重视安全生产,增强安全意识,降低工程的事故发生率。二是要做好现场绿化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依据工程需要做好用料计划,选择就地存储的方式或者原料调配的方式来保证原绿化材料的供应,改变绿化材料存储无序化的状态,同时要制定用料登记制度,根据工程量和工程类型计算出合理的用料量范围,避免造成原绿化材料大量浪费。

结语

公路绿化建设不仅可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有利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公路工程管理创新还存在观念陈旧,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要直面问题,不断加强技术改造和管理方式创新,助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勇.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招标,2009.

论文作者:张静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公路绿化的规划设计与工程管理论文_张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