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_严长东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_严长东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年陡中心学校竹塘小学,安徽 马鞍山 243194)

摘要:进入新时期后,我国新课程改革日趋深入,学生个体差异得到了充分重视,特别是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科学培养。因此,需要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简要分析了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探索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向学生们灌输数学知识,学生被动性很强。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得到体现,教学进度比较统一,这样基础水平较高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基础水平较差学生又跟不上教学节奏,降低了教学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结合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的差异,科学实施分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应用意义

1.1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分层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差异充分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开展分类教学。同时,要给予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力差异足够的尊重。通过分层教学的开展,学生能够对个人差异充分适应,消除自卑等不良信息,将数学学习的信心树立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调动和培养,学习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1.2学习效果可以得到提高

分层教学将梯级教学模式运用过来,结合学生的实际差异,对教学内容深入分析和科学分配。且教师将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优势发挥出来,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保证与学生的能力水平所适应,这样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1.3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得到提升

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方才可以顺利实施分层教学。同时,教师要对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深入分析、总结教学经验,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以便适应于分层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不断的分析和实践,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2.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2.1科学分层分组

在分层教学实施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层次合理划分,将异质学习小组构建起来,以便顺利实施分层教学。学生层次的划分之前,教师要采取诸多措施,如作业练习、谈话了解、考试考核等,全面了解和掌握班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特征,进而提升层次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一般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级,划分到高层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较高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探究能力;中层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但主动学习意识缺乏;低层学生具有较差的学习能力,数学学习兴趣比较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较差。对学生的层级进行划分之后,避免向班级学生公开,只需要将若干个学习小组构建起来即可,这样学生的自尊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合理实施教学设计分层

为了提升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效果,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的差异性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差异化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结合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认证特征,对教学问题合理设置,促使高层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中层学生的数学水平可以得到提升,低层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进而全面提升分层教学实施质量。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方面的知识时,结合低层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其能够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即可;而针对中高层学生,除了能够计算周长和面积之外,还需要掌握改变图形形状的状况下面积和周长的变化情况。

2.3合理实施教学方法分层

学生处于不同的层次,就会有差异化的认知能力和基础水平。在教学方法选择中,也需要将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针对高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则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辅导,传授给学生们一些优秀的自主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针对中层学生,主要采取帮扶教学方法,初步掌握教学内容后,鼓励这些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针对低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等大力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获取到愉悦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得到增强。此外,也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下去,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交流和帮助,以便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4科学实施作业练习分层

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作业练习分层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要对习题难度差异化控制,以便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所适应。保证通过作业练习活动的开展,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效巩固学习到的知识。在具体实践中,针对高层学生,设计的练习作业题目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性、开放性,以便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针对中层学生,则主要采取综合类题目、变式练习题目等,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而针对低层学生,则主要设计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巩固学生学习到的基本数学知识,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得到树立和构建。

2.5完善评价方式

学习评价活动的开展,能够对不同层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充分了解,结合学生们的建议和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效果得到不断增强。在评价过程中,要综合采取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学习情况。量化评价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总成绩、进步分等内容。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考试评价的局限性,不断完善评价机制。通过创新评价模式,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兴趣等调动起来,促使每一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当中,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能够将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体现出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有较大帮助。因此,需要将分层教学模式科学运用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对学生合理划分层级,分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完善评价模式,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提升和发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傅蓉.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小学生,2017,3(10):44-45.

[2]朱洪钟.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8,4(13):66-67.

[3]刘西庆.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中华少年,2017,3(15):88-90

作者简介:严长东(1964.10-),男,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

论文作者:严长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_严长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